「很怕從0認識一個人?我也是。」

2020-12-22 概率論社交實驗站

你打開了 概率論 的第 458 篇文章

「重新認識一個人太累了,有好的解決辦法嗎?」

兩周前,我們在收集大家希望解決的社交問題時,一位讀者這樣提問。

後邊也陸陸續續看到幾個相似的問題,都是有點懼怕從頭開始了解一個人被別人了解

我想,唉,看來大家都一樣嘛。

很多次我都羨慕朋友菜菜有一個很體貼的男朋友,在大上海也算安置了自己的小家。

雙十一看她給新家添置一件件的家居用品,都是我的合租小單間不配擁有的東西。

無數次這樣哀怨表達出自己的豔羨時,菜菜都會瞟我一眼,說:是你自己拒絕了這樣的生活。」

菜菜曾不止一次介紹了她男友的同事給我。說人很好,一定靠譜,趕緊加好友見一見。

我次次擺手:「算了算了,八成不成,成不了多難看。」

單身久了,難免對和另一個人的重新開始持悲觀態度。

無非是先複製粘貼一個枯燥的背景調查過程。

怎麼稱呼?多少歲?在哪兒?做什麼的?喜歡什麼........

在決定成與不成之前,中間大概率還要經過數個不知道再怎麼繼續的尷尬境地。

如果成不了,總覺得虧得慌,會洩氣地為浪費的時間與精力覺得心疼。

而這樣的經驗也不用多,可能只需要三五個,就足以磨滅包括我在內很多人對此的耐性。

要快速,要有效,否則就是白費力氣。

功利性社交,好像也習慣了用結果來衡量讓一段關係開始的價值。

上周我試著在某個社交平臺面向102位好友發起了一個邀請,計劃找個人到12月底每天互換一張自己的日常照片。

本來是想藉此與以前的老朋友撿回聯繫,或者與現在的好朋友更親近一點。

但沒想到,第一個報名的是個陌生男生。

我籲了口氣,還好我的活動流程一開始就有意規避了可能引起雙方都彆扭的溝通環節。

只要互相發個「1」,次日起默認發照片就好。

所以這次,沒有怎麼稱呼、多少歲、在哪兒、做什麼的、喜歡什麼,兩個人都非常安靜和放鬆通過一張照片互相走近。

到了第五天,那個男生發了一組花卉盆栽的照片,還有一位老爺爺正給多肉裝盆。

我回覆說:「我很喜歡養花,就是現在住的地方沒陽臺養不了」。

他告訴我這是他們那兒的花卉苗木基地,喜歡吃完午飯就去溜達。

我開始很好奇什麼工作這麼安逸,就一來一往聊了起來。

蠻有意思的,拋去了社交的強目的性,跳過背景調查的枯燥起點,直接像個朋友一樣走近對方的日常,反倒更輕易接納了對方。

想到我大四的時候痴迷玩吃雞,裡邊有幾個關係很密切的遊戲好友。

大家日常在一塊玩的主要任務是競技升段,沒敵人的時候趴屋頂聊聊天,隨便想到什麼有意思的事兒就說一嘴。

感覺是種很自由輕鬆的交友氛圍,自然而然相互間熟悉起來。

所以我想,我們經常覺得重新認識一個人太累,大概是因為我們無形間給自己背上了社交的kpi。

抱著「我一定要和這個人怎麼樣」的想法,才開始進行後邊的一切。

仿佛只有達到這個目標,對這個人的投入才是有價值的。

可交朋友這件事本身,重要的不是讓雙方都可以從中感到愉悅嗎?

習慣了結果導向的我們,卻忽略了交朋友這件事應該屬於過程導向。

如果只是為了認識去認識,當然會累。

寫這段的時候,我剛好問了坐旁邊的朋友奶蓋:「你認識新朋友的時候會覺得累嗎?」

奶蓋想了想,告訴我:「我認識你就不累。」

挺甜的,笑完我追問為什麼。

奶蓋說:「因為我能感受到你也正向我走來」。

兩個人互相的走近,大概也確實會更輕鬆。

相互給予的信心,就像種引力。

不用去想結果如何,享受當下就很美妙。

這次的一周CP,請祝我好運。

【一周CP】20.0開放報名中

相關焦點

  • 「恕我直言,全網沒有一個人認識這個字!」你認識嗎?
    我那二貨老闆就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完這個聊天記錄之後,感覺也是覺得這位兄弟也是一個沙雕人物呀,哈哈哈,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煩惱那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那麼如果有煩惱的時候,應該怎么正確的排解呢?好不容易換了臺新車,結果今天女友一不小心開到泳池裡面去了,看來我以後還是得走著上班去了,女司機真的害人不淺啊!
  • 「比起獨居,我更怕一個人吃飯」
    是美食詞典,也是對嶄新生活方式的獨特詮釋;為什麼推薦你讀這本書?據說,孤獨的最高等級,是一個人去做手術。但獨自去做手術發生的概率簡直微乎其微,相比起來,總是一個人吃飯這件事,才更孤獨。不過,這種孤獨背後也有其好處。
  • 當孩子說:「我不想一個人睡,我怕」,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表妹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她說「專家不都說了嗎,3歲就要跟孩子分房睡,我這閨女都5歲了,不能給她慣出毛病來」。當孩子說「我不想一個人睡,我怕」時,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在父母第一次跟孩子提出分房睡的時候,有些孩子會欣然同意,但晚上入睡前卻又反悔了,纏著媽媽:「媽媽我怕,媽媽我不想一個人睡」。
  • 暗戀一個人的真實寫照,怕你知道我喜歡你,更怕你假裝不知道
    所謂暗戀,可能就是你不經意的一瞥,但卻令我心尖一顫。 暗戀一個人的時候,就是我用盡全力,一心想要得到你。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暗戀卻只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我喜歡你,但與你無關。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暗戀卻只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暗戀一個人的時候,多的是對方不知道的事情。
  • 心理學是如何認識一個人的?
    心理學如何認識一個人?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測試,心理學家們研究、設計和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測試,用來測試人的不同維度。比如說,一個人經常說自己沒有安全感,那你的安全感怎麼樣?是非常沒有安全感,還是只有一點點的不安?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更偏重藝術還是更偏重實踐?
  • 一個人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幾個階段
    人生就是一個人的生活及其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這些事情,究其本質,具備一些共同性。這些共同性有很多,我們將這些共同性中的一個,拿出來說一下。我們這裡要說的這個個共同性是,認識!認識,就是一個人對外界和自己的理解。將這個理解稱之為認識。
  • 認識你們是我的榮幸
    其實我從小都沒有感覺到,可能是俺那個時候比較憨憨吧。那時候我就覺得爸爸媽媽好好高大呀,他們把我抱起來根本不費力氣,我最喜歡的時候就是媽媽抱著我的時候,我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爸爸抱著我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感覺我有了一切的一切,我感覺世界就是那個美好。
  • 我不喜歡黑暗,可房間皆是黑暗,你忍心讓我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
    你以為我心中不會害怕黑暗?不是,我缺的是房間裡有一個人陪伴。我不喜歡黑暗,是因為黑暗讓平日勇敢的我看起來有一點怯懦。1我家門口的路燈會在凌晨0點熄滅,如果你要邀我出來看星星,我想請你在0點前叫我。我想在我家門口開一家店,販賣我的黑暗世界。
  • 一位65歲獨居女人自述:我怕過孤獨的日子,更怕到老了沒人養老
    所以很多獨居老人,都會選擇找老伴,他們找老伴不為了什麼,只為了身邊能有個伴,也是為了有個安全感。 一位65歲的獨居阿姨感慨:「我怕過孤獨的生活,更怕到了晚年沒有人伺候。」
  • 你是我的不知所措,也是我的非你不可
    即便是談過幾次戀愛的人,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都會手足無措,生怕表現太過遭人厭煩,又怕平淡無奇讓人容易忽略。陷入情網的人總是在這種忐忑和無措中度過單戀的那段日子,在得知對方心意之前,絕不敢貿然行動。如果喜歡一個人能長久的喜歡下去,那麼這個人一定是我們非常想要得到的,因為經過時間的考驗,我們更加確定自己的心意,也更加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喜歡上了你,我就不想再喜歡別人了。遇見你之前,我從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以後,結婚我沒想過和別人,因為那個位置我只為你留著,換成別的人都不行。
  • 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是否全面正確,對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心態問題:對自己認識不夠——認為自己年輕,沒有經驗與實力,喪失信心典型特徵做人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有一個做售樓工作三年漂亮女孩問我:"周教授,其實我有許多優勢,比如我的外貌應該屬於比較漂亮的一類,也讀了不少的書,可是我做售樓工作已經三年多了,至今仍然感覺自信心不夠,每次接待客戶時,我第一個問題就在想,能買房的人都是成功人士,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而我一個小丫頭片子,無論如何也不能和他相比,這麼一想,就自卑,一自卑,說話也說不順溜,所以我更多的時候是保持沉默
  • 「媽媽,我怕」,孩子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聽故事
    二十一世紀一米說常聽孩子說:「我不要,我怕」。面對孩子「莫名其妙」的恐懼,大部分父母的反應都是:「這有什麼好怕的?」「不要怕,要勇敢一點。」「你看,大家都不怕,你怕什麼。」也許絕大多數父母做出這些回應的目的,只是想安撫孩子的緊張情緒,給孩子壯膽,鼓勵孩子更有勇氣。
  • 劉同《一個人就一個人》:一個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
    曾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我在未來等你等》。這本劉同的新書《一個人就一個人》一口氣就看完了,連我家小朋友都看了一遍,然後說想要嘗嘗魚粉。通過這本書更加全面地了解劉同這個人,同時也覺得這是個有趣的人。
  • 不要對我太好,我怕離不開你
    曾經有人問一個人,為什麼他不經常的和朋友聯繫,不經常和朋友聚會玩樂,而他卻說一個人的時候挺好的,不會過分的依賴一段感情,也不會過分的依賴朋友帶來的那份安全感和熱鬧的感覺,就不會在一個人相處的時候感覺到孤單,這樣也不會有患得患失的感覺。
  • 一個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苦惱:很怕有一天我會不認識自己的家人
    現在我和他就像穿了連體衣,他去哪兒,我肯定跟著,讓他一個人出去我不放心。」王阿姨說道。「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一天天在衰退,只是沒想到,衰退的速度這麼快。」老徐話語中透著些許無奈。「最怕電線突然躥出火花,這意味著電路出問題,一查就要查一整片。」雖然辛苦,但那些年,老徐最驕傲的是自己的記憶力。「但凡工地線路出點問題,線路怎麼布局的,是哪裡的問題,我馬上能想起來,並且快速處理修復,這點我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 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怕一個人......
    每個 人的童年都會怕一個人,有的孩子怕爸爸,有的孩子怕媽媽,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怕……「壞叔叔」。「不玩了」,媽媽又問,孩子又搖了搖頭,眼睛撇向一邊,似乎在想「為什麼我一淘氣,媽媽為什麼就會提壞叔叔」。
  • 因為怕自己一個人太累我還帶了媽媽
    我帶著寶寶一早就去了11點玩到了晚上6點,性價比絕高!因為怕自己一個人太累我還帶了媽媽,70歲以上居然可以免票 !午餐這裡可以提前預約,吃的東西很多披薩 麵條 各種西式的餐點,座位也很舒服!吃飽飽玩好好!娛樂區真的很大感覺包含了所有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大家可以分散遊玩。一進去寶寶就被海洋球吸引,那個滑滑梯上下玩了好多遍!還有扮家家,挖沙子,黏土的各種小玩具!
  • 如果世界曾經有那麼一個人出現過,那我寧可不將就
    我是南常:不管你身處何方,不管你青春與否,不管你生活是苦還是甜。希望南常音樂吧的故事都能帶給你感動,希望和動力。也希望能和你一起回憶過去,覺得人間值得。南常!陪你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歌曲故事是《不將就》。
  • 小虎也怕了?小虎:兩年前我一個人睡覺也不敢關燈,害怕黑夜
    也就在最近小虎開啟在直播,就在直播中聲稱自己兩年前一個人睡覺都不敢關燈,來看看吧。小虎:自己睡覺有啥怕的呀?我前兩年是一個人也不敢關燈睡覺的,我們出去住酒店害怕得要死,現在還好,咋了?男人就不能怕這些了?隨後小虎補充到:這是因人而異的,那我敢去玩滑翔傘,玩過山車,你敢不?
  • 如何客觀地認識一個人?
    在面對一個陌生人時,我們最初接觸到的有關這個人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認識這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第一印象在日後形成的總的印象中具有很大的影響甚至起決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多數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能讓我們快速地對一個陌生人的品行、性格等特徵做出初步判斷,幫助我們了解一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