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To B路,華為用數字平臺解局

2020-12-25 雷鋒網

數位化轉型提了近十年,為何我們總是在門外徘徊?

這其中既有技術原因,不同技術棧的成熟度不一而同,技術協同效應難以爆發,也有觀念原因,內部改造總是困難的,數位化轉型有時CIO都難以推動,而是CEO工程。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看來,數位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轉型意味著舊的生產力匹配不上新的業務發展,以數位化為目的轉型就要求一個長久可持續的流程再造,所以必然需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步進的姿態做轉型。

提到數位化轉型,必然繞不過ICT——雲、大數據、IoT等等,華為提出了新ICT的理念,I代表智能,C是聯接,T是數字平臺,華為希望在智能、聯接和數字平臺方面能夠起到領導者的作用。

華為企業業務全球Marketing總裁邱恆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六屆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企業BG全球Marketing總裁邱恆在「引領新ICT:智能,聯接,平臺」的主題演講中表示,「華為企業業務的新定位就是與合作夥伴一起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無處不在的聯接,無所不及的智能,並通過數字平臺協同融合各種新ICT技術,構建數字世界的底座,支撐客戶數位化轉型成功。」

解析華為數字平臺

華為企業BG 2018年營收7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八年實現十倍增長,突破百億美金。用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的話說,百億美金之前是企業業務的1.0階段,百億之後是企業業務的2.0階段。

「如果說2.0階段有什麼樣的新想法或者新策略,最簡潔來講,在未來繼續做好產品的基礎之上會更多地關注於面對行業市場的客戶需求,打造可複製的場景化解決方案,華為會在解決方案上有更大的發力」,閻力大表示。

數字平臺正是基於此目標推出的底座型產品,底座是數字世界的底座,華為希望用數字平臺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

對於數位化轉型平臺一個較為激進的判斷是——企業在未來要麼成為平臺的一部分,要麼自己成為平臺。但還有一種如華為這類,做的是平臺的平臺,更通用當然門檻也更高,通用平臺承接的是上面一層行業平臺,行業平臺企業不僅可以實現自己的數位化轉型,還可以對外做本行業的平臺產品輸出,整個數位化轉型其實是一個倒金字塔形生態。

數字平臺是華為企業BG的代表作,簡單直白,大巧不工,含義就是用新ICT為企業乃至數字世界構建一個堅實的數位化基礎設施底座。

華為認為,ICT基礎設施作為供給端,引入智能技術後,形成「+智能」平臺 ;另一方面,各行各業基於「+智能」,實現產業轉型與升級,行業的聯接更為緊密,數位化轉型跨越行業壁壘,跨行業融合成為常態。

聯接、智能和平臺構成華為企業BG的關鍵詞,數字平臺成為華為和數字世界的紐帶。

挑戰與應對

今年華為企業BG從理念上進行了一大升級,提出了「Huawei Inside」,有別於過去的「被集成」,「Huawei Inside」是在更深入理解聚焦行業客戶的業務場景,通過主動地拓展,實現華為產品與各環節夥伴密切協作,最終面向客戶創造價值。

從華為角度,華為通過更深入理解客戶的需求,和夥伴、客戶一起聯合創新,牽引自身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數字平臺,提供更易集成,易安裝,易維護,易服務的產品和方案。同時發揮產業化和標準化的優勢,聯合夥伴把解決方案標準化,規模複製,並進一步共同定義形成產業標準。

從夥伴支持角度,「Huawei Inside「包含「Huawei技術Inside」和「Huawei能力Inside」。「Huawei技術Inside」是華為把產品技術Design In進夥伴面向客戶的商業解決方案中,聯合創新,助力客戶數位化轉型;「Huawei能力Inside」是華為培養使用華為技術的夥伴能力團隊,使能夥伴更好的使用華為技術服務客戶。

橫亙在數位化轉型的挑戰繁多,相關調查顯示,「業務價值難以體現,轉型驅動力不足」、「企業自身技術能力不足」和「新ICT系統資金投入不足」等等都是CXO提出的問題,概括起來就是生產系統未有效聯接,核心數據難以挖掘;技術門檻高,缺乏應用新技術的手段;新舊業務系統之間難銜接,新ICT投入不足。

華為的應對之道有三:

首先是「Cloud Only,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與連通」。去年華為公司內部對雲業務進行了充分的研討,達成了共識。認為數位化解決方案一定是長在雲上的,不僅是公有雲,還包括私有雲、混合雲,華為還明確所有雲要遵循「5同」原則,即同架構、同API、同體驗、同服務、同生態。以實現客戶、夥伴應用軟體上雲時,一次開發,一次對接,多雲部署。

其次是全棧全場景普惠AI。全棧,意味著為廣大AI應用開發者提供強大、經濟的算力,低門檻的應用開發平臺,實現AI數據建模、模型訓練、應用開發更加簡單、敏捷、高效;全場景,意味著實現智能無所不及,覆蓋端、邊、雲任何商業場景。「普惠AI」是華為的目標——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AI,將AI拉下「神壇」。

最後也是最基礎的安全和可信,當數據成為核心資產後,沒有安全可信的方案是難以想像的。華為相信安全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華為通過四方面舉措來提升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安全韌性——第一,通過AI加持實現智能檢測,並自動處理威脅;第二,通過雲容災保持業務的連續性,支持多雲管理以及公有雲和私有雲容災備份;第三,通過數字平臺與終端協同防止設備劫持,例如可通過檢測攝像頭的非法訪問等多種行為防止其被劫持;第四,通過數字平臺與聯接協同防止網絡攻擊,可在發現攻擊源後,為網絡設備制定並指揮防止攻擊的策略,例如不轉發攻擊數據包等。

漫長To B路

最近To B或者說產業網際網路的喧鬧聲持續了一陣子,主要是BAT掀起的風潮,但網際網路行業的To B是看起來熱鬧,傳統做To B行業的大企業早就在這條路走了很多年,當然,網際網路思維也給行業帶來了不同的競爭思路和操作方法,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

在華為的整體戰略中,首要任務仍然是聚焦ICT基礎設施,這也是華為To B一直以來的基礎,比網際網路行業的視角更深。雷鋒網獲悉,華為在2018年的戰略中明確了一點,那就是企業業務將成為華為整個To B業務的增長主引擎,而To B業務中包括華為引以為豪的運營商業務。

邱恆則表示,不要小看這個主引擎中的「主」字,這說明整個公司對企業業務的戰略傾斜。

對此雷鋒網的理解是,華為運營商BG更多的是專注於電信行業,在電信行業縱深更深,而企業BG要求廣度,去觸達更多不同的行業,華為沒有如電信行業一般的行業經驗,而是與合作夥伴共同做大這一市場蛋糕。

在華為年報,華為對於企業業務的終極目標陳述在前:

企業業務要圍繞聚焦的客戶場景,以解決客戶問題為出發點,和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做好Huawei Inside,並通過充分與各國政府、行業、企業的合作使我們融入當地社會,成為其中一份子 。

相關文章:

推特治國算什麼?數位化先鋒愛沙尼亞開啟了AI治國

向超級中央計算機邁進--智能汽車電子構架變革迎接數位化重塑

解碼華為數字平臺:未來數字世界的底座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華為雲聯合國泰新點、數字政通,用AI技術讓政"12345熱線"更智能
    近日,在華為雲TechWace專題日上,華為雲聯合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新點")、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發布了"12345智慧政府熱線解決方案",用雲、AI、大數據等技術助力12345的"數字"創新。
  • 新品推薦 華為B311B-853無線路由器現貨
    (中關村在線 西安行情)華為(huawei)b311as-853 全網通4g無線路由器 千兆sim插卡 1個有線網,目前該款產品在西安經銷商「華為榮耀官方授權店」處促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電話聯繫,
  • 父母困局和父母解局
    我們將自己陷入疲憊的應對,因為孩子會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挑戰探索父母的邊界,以了解世界的邊界與規則以適應這個世界,可惜我們都迷失了,於是,孩子的挑戰沒有了盡頭!父母的疲憊也沒有盡頭!解局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為父母者須從內心裡認同孩子是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人,並能給予其應有的對其唯一性的敬畏、尊重、珍愛和學習,讓其其覺得無比的珍貴。用自己不斷地深入讀懂和學習來支撐自己的育兒過程,而非主觀的認知和既得的經驗,因為此兩者他們都帶有先天不足的偏執,並不客觀和匹配孩子的個性特質。
  • 5G To B——數字時代的新戰力
    4月30日,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開通5G基站,使5G信號覆蓋珠峰峰頂,F5G(第五代光通信網)千兆光纖網絡也首次實現了對珠峰的覆蓋。據悉,今年是距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為登山隊再次登頂及珠峰高程測量提供必要的通信支持,是5G信號覆蓋珠峰承擔的重要使命之一;5G覆蓋珠峰,也讓登山、科考、環保監測、高清直播等有了通信保障。
  • 華為DIGIX數字生活節開啟數字生活新體驗
    華為終端雲服務舉辦的DIGIX數字生活節場場火爆,給各座城市捲起了一陣科技風。在DIGIX數字生活節現場體驗者可以體驗到潮酷新科技、DIGIX數字生活挑戰賽、DIGIX 5G探索者AR探秘、DIGIX數字生活能量站等多項活動。
  • 華為雲聯合國泰新點、數字政通,用AI技術讓政「12345熱線」更智能
    提到"12345熱線",大家都不陌生,"有事找政府,辦事很靠譜",這串數字早已深深烙印在百姓心裡,它蘊含著民意動態和社會呼聲,也承載著智慧城市發展和政府數位化轉型的變化。近日,在華為雲TechWace專題日上,華為雲聯合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新點")、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發布了"12345智慧政府熱線解決方案",用雲、AI、大數據等技術助力12345的"數字"創新。
  • 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與華為雲開放實驗室連接
    原標題: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與華為雲開放實驗室連接香港電訊(HKT)與華為今天聯合宣布成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DTPC: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Center),旨在分享香港電訊在數字業務轉型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實踐
  • 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如何構建?聽聽華為在巴塞隆納怎麼說
    一個整合的數字平臺可以支持有實力的生態夥伴,圍繞城市的個性化需求,敏捷開發、迭代運營。」華為企業BG副總裁孫福友如是說。行勝於言,在本次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SCEWC)上,華為攜手20多家行業夥伴及客戶,以」共創全聯接智慧城市新高度」為主題參展,展示了以沃土數字平臺為底座、城市IOC(智能運營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 Center)為核心,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多個行業的城市應用,並與巴塞隆納市籤署最新戰略合作
  • 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
    [西班牙,巴塞隆納,2018年2月25日] 香港電訊(HKT)與華為今天聯合宣布成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DTPC: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Center),旨在分享香港電訊在數字業務轉型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實踐,助力其他運營商加速數字轉型的進程。
  • 「華為班」來啦!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招生信息
    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研究中心圍繞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展開研究。實驗室依託深圳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在智能信息處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音頻視頻、無線通信等信息工程方向的研究基礎,並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合作,致力於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的研發以及數字內容的創意提升和創新設計的自主拓展。
  • 數字認證10月看點來了!數字認證攜手華為共建車聯網安全
    並通過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國務院各部門垂直業務系統與地方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協同辦理,面向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跨區域查詢和在線核驗服務。」這意味著,合法、有效、便捷的電子印章將在政務服務領域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 華為終端雲服務為全球用戶帶來更美好的數字生活
    除華為應用市場、華為雲空間、華為主題、華為智慧助手、華為瀏覽器等已在全球上線的應用之外,隨著P40系列的發布,此前在中國市場相對成熟的華為視頻、華為音樂、華為閱讀等內容類應用,也加快了全球上線的步伐,目前,華為視頻已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上線,華為音樂上線也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P40系列在內的華為終端用戶已經可以使用這些內容類華為終端雲服務應用,華為表示正通過持續豐富的華為終端雲服務內容生態構建海量優質內容平臺
  • 美方稱達成協議的路還很漫長 中方回應: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問:第一個問題,美國參眾兩院多位議員提交法案要求維持對華為實施嚴格限制措施,包括未經批准商務部不能將華為移出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第二個問題,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公布了網際網路二十五大具有影響力的人物,香港反修例示威者榜上有名,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 華為再放大招!華為騰訊強強聯手,打造全新雲遊戲平臺!
    在近期,華為的P40系列搭載著全新的HMS生態系統亮相,更是刷新了對華為研發的速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研發出與谷歌安卓、蘋果系統相睥睨的全球第三大系統,並且得到了華為用戶的一致好評。華為要建造全新的數字生態環境,更會優先選擇國內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進行合作。3月27日,華為要與騰訊進行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雲遊戲平臺—— Tencent Game Matrix。
  • 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學院成立
    7月20日,駐呈高校首批人才實習實踐活動啟動暨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培訓學院開班,來自各高校的學生來到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進行首期培訓。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在雲上小鎮成立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學院,並開展駐呈貢高校人才實習實踐活動,進一步打通了高校學生就業技能培養的最後一公裡。智能社會到來 專業人才不可或缺未來,傳統社會一定會演進為智能社會,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是其基本特徵。
  • 新智認知雲平臺正式成為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
    新智認知雲平臺正式成為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 來源:證券日報網 時間:2020-04-27 11:32:20   日前,華為官網上線《大數據智能合成指揮警務雲平臺》,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官網顯示該平臺由其合作夥伴上市公司新智認知提供,此舉意味著新智認知加入華為解決方案完成「官宣」,而新智認知也攜旗下的大數據智能合成指揮警務雲平臺正式成為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
  • 華為雲開啟年終回饋季,攜手客戶用科技改變世界!
    而與此同時,疫情的到來也在無形中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年初中央首次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此後,「新基建」的建設如火如荼,數位化轉型成為了全國政企的戰略關鍵。作為雲服務提供商,華為雲也在2020年間不斷將融合創新技術推向落地,讓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踏上快車道。
  • 路雖遠行則將至,再見谷歌,華為已在路上
    自華為被美國加入實體名單以來,華為位於美國的33家核心供應商集體斷供,偉創力甚至還私自扣押了華為數億元的物資,但這些並沒有擊垮華為,反而激發了華為的鬥志,原來只能默默無聞的備胎計劃紛紛上馬,自研晶片、推出鴻蒙系統、發布HMS、替換美國供應商,華為硬是從重重圍堵中衝了出來。
  • 華為助力上海師範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雲平臺
    作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也在基於以上幾個方面,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上海師範大學決定與華為公司合作,採用華為校園雲平臺解決方案,通過雲計算技術,構建雲資源池,做到資源彈性擴展,按需分配,承載校園綜合管理平臺等業務,實現校園內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數位化、智慧化,為整個學校提供信息化資源。
  • 從「數字家」到「智慧家」 華為全屋智能構建家庭消費新引擎
    數字家庭"向"智慧家庭",從單品、單系統智能向全屋一體化智能的創新演進,為消費者帶來全場景、智慧化、可成長的高品質生活體驗。從"數字家庭"到"智慧家庭" 華為智能家居助推產業鏈蝶變智能家居產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早期主要由水電基礎設施和傳統家電構成,僅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傳統家居階段,後來逐漸演變為當下依託數字寬帶為家庭基礎設施,引入帶有遠程控制和網際網路訪問功能的智能家電產品的數字家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