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東坡肉:色澤紅亮肉質彈牙,半瘦半肥才是其中的靈魂

2020-12-19 琳琳姐美食奇遇

導言:這才是真正的東坡肉:色澤紅亮肉質彈牙,半瘦半肥才是其中的靈魂

說起「東坡肉」大家都了解過,這道菜是典型的「浙菜」,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名菜,也正是因為蘇軾蘇東坡這道菜才漸漸的變得出名,後來也就被成為「東坡肉」。 由於製作的肉燒法獨特,酥而不爛,油而不膩,味美異常,故「東坡肉」在當年一時傳為佳話,很快便成了杭州城裡的一道特色美食。

東坡肉」的做法並不難,其大概的製作方法就是將大塊五花肉煮熟之後再切成合適的方塊,沙鍋內放入蔥,姜塊墊底,五花肉皮朝下放在蔥姜上,加入醬油,冰糖,黃酒,蔥結,加蓋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微火燜兩小時,然後,再將肉塊裝入陶罐中,加蓋密封,上籠蒸透即成。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的學一學一道有名的歷史名菜「東坡肉」。

首先要準備五花肉一塊,這時候一定要注意了,選用的豬肉不能是純瘦肉或者是純肥肉的,要選用一些肥瘦相間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口感方面也是最好的。如果想要東坡肉做的肥而不膩,可以在清洗豬肉的時候將最上面的一層油脂刮掉,然後多用自來水清洗一下,這樣會減少五花肉中的脂肪含量,自然吃起來也是很不一樣的了。

鍋中加入水燒開,將洗淨的五花肉放進鍋裡煮製,煮好後撈出然後再放進乾淨的涼水中進行過涼,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肉質緊緻,吃起來的話口感也會更加的彈牙。把過完涼水的五花肉,改刀切成大方塊,放置備用。

取砂鍋,這一點大家要注意,為了做出原汁原味的東坡肉最好使用砂鍋,當然用我們平常使用的鐵鍋和不鏽鋼的鍋也是可以的,但是相對於砂鍋來說,可能口感會差一些,最好就使用砂鍋。在砂鍋的底部鋪上一層切好的薑片,再鋪滿香蔥,可以不用切成段,就成根放置就行。

準備好砂鍋底之後,要將切好的五花肉,碼在香蔥上,但是要記得將肉皮朝下,這樣的話更方便打款肉的燉煮,也可以讓肉皮變得更加的緊緻。碼好後再往砂鍋裡淋入適量的醬油,然後放入冰糖或者白砂糖也是可以的,之後崽放入紹酒,沒有紹酒的話改用花雕酒也是可以的。肉的空隙越小需要的紹酒越少,然後蓋上蓋子,用中火燒開。

燒開後改成小火進行燜燒兩個小時,小火要小到只用蠟燭的火力就可以了,不能太大,而且要保證砂鍋的蓋子一定要嚴密,蓋子上有小孔的可以將小孔先封上,只要保持不透氣就可以。燜至兩個小時之後將肉塊取出,在將肉塊肉皮朝上放在燉盅或者是小一點的砂鍋中,從砂鍋中取原湯,淋到肉上。

然後將燉盅蓋上蓋子,放到蒸鍋上進行蒸製,用中火蒸製一個小時,看到肉塊已經完全熟透了之後再出鍋。之所以要上過蒸製的原因就是要做到肥而不膩的要求。因為再一次的上鍋蒸製,可以讓大肉塊裡多餘的油分流出來,這樣在食用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太肥,而感到很膩的現象了。

這麼好吃的東坡肉,雖然耗時比較長但是當你看到出鍋的色澤紅亮的成品的時候一定會很有成就感的,而且吃起來的口感也是爽滑彈牙的,搭配大米飯,簡直就是下飯的神器,一定會讓吃到這道菜的人讚不絕口的,這才是真正的東坡肉:色澤紅亮肉質彈牙,半瘦半肥才是其中的靈魂,快快學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東坡肉怎麼做好吃?這樣做肥而不膩,味道鮮美
    東坡肉相信大家是很熟悉的,這可以說是一道名菜了,因為東坡肉東坡肉吃起來的味道本身就很不錯,而且對我們健康也有意義,所以大家對東坡肉是比較喜愛的,所以大家對東坡肉會比較關注,但是要說具體東坡肉應該怎麼做大家不清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東坡肉正宗做法,口感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 大家好,我又來一步步細心的教你們做美食了。 喜歡的朋友,記得下方留言區回覆:「美味」兩個字。 各位朋友,有沒有聽說過東坡肉或者吃過東坡肉這道美食。 聽說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1。 吃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2。 沒聽說過,也沒吃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3。 東坡肉,我們又可以稱為紅燒肉。
  • 3個小竅門教你做出我的拿手菜——色澤紅亮、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後來,蘇東坡叫人把肉切成方塊,燉的酥而不爛,又送回給當地的百姓,百姓吃了後覺得味道大讚,製作也極為考究,所以稱之為「東坡肉」,也叫做「回贈肉」,然後流傳至今。到目前為止歷經了無數廚師,做法都不太一樣,你很難說,哪種最正宗。但是無論怎麼做,都改變不了的是,肥肉油而不膩、瘦肉酥爛不柴、色澤紅亮、入口即化的本質!
  • 東坡肉傳統做法,45歲老師傅手把手教你,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1、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 。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的食材:五花肉、生薑、小蔥、冰糖、叉燒肉4、先把小蔥切段、生薑切片,鍋燒熱後放入五花肉,皮朝下把肉皮燙成淺黃色,這樣可以去腥,燒好的東坡肉肉皮顏色特別好看。鍋中放入水,放入五花肉,生薑、料酒去腥。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家家戶戶的年夜飯中可能都有這樣一道菜,方方正正、有肥有瘦、吃著不膩、顏色紅亮,提起這四種特點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這時什麼菜了,不錯,這道菜就是傳說中的「東坡肉」。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
  • 東坡肉的製作方法,外觀色澤豔麗,肉質軟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的製作方法,外觀色澤豔麗,肉質軟糯、肥而不膩!今天,我將教你如何製作著名的杭州菜"東坡肉"。東坡肉也被稱為滾肉和東坡燜肉。這道菜可在許多不同的菜系中找到,但方法會略有不同,有些會先煮熟然後紅燒,有些會先煮然後蒸。相傳東坡肉由北宋詩人蘇東坡創造,最早的起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的回贈肉,是徐州東坡的四大寶藏之一。 正宗的東坡肉對食材的要求非常高,主要材料為半肥白肉的五花肉,沒一塊肉都需要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成品紅亮,味道非常不錯,軟而不膩,是一道非常講究的菜。
  • 冬天要大塊吃肉,麻將塊大小的東坡肉,顏色如瑪瑙,口感肥而不膩
    冬天要大塊吃肉,麻將塊大小的東坡肉,顏色如瑪瑙,口感肥而不膩 每年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想吃點帶油水的食物,這時候肉類就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肉類的烹飪方式有很多,紅燒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今天我們要選擇的烹飪方式並不是紅燒,而是一種和紅燒比較相似的方法。
  • 浙菜代表——東坡肉
    浙菜這一大菜系中有名的當屬東坡肉, 豬肉是為東坡肉的主要成分材料。東坡肉這一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東坡肉用豬肉燉製而成,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漢族有名的佳餚,多起源於江浙也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製。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
  • 教你東坡肉最正宗的做法,色如瑪瑙,肥而不膩,招待客人特有面兒
    今天教大家做一道杭州名菜「東坡肉」的做法,東坡肉又叫滾肉、東坡燜肉,在很多不同菜系裡都有這道菜,只是做法上會略有不同,有的會先煮後燒,有的先煮後蒸,也有直接悶煮收汁的。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後來傳到杭州時聞名全國。
  • 入口即化的東坡肉,每次剛端上桌就被搶光,肥而不膩超好吃
    有粉絲在後臺問我說,啥時候說說東坡肉的做法?其實,小蟻很早以前就說過東坡肉的做法了,但是最近小蟻發現了一個超級家常簡易版的東坡肉菜譜。簡單到怎麼說呢?就三個步驟就能搞定的那種!東坡肉是江南地區的名菜,當然在北方也流行東坡肉,只是最早的發源地是在眉山。每個地方流傳的東坡肉菜譜不盡相同,有的做法是先煮後燒,也有的是先煮後蒸,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其實好吃的東坡肉,做法並不複雜,挑個半瘦半肥的豬肉,醬油、料酒、冰糖、蔥姜蒜準備好,基本齊活兒。
  • 東坡肉的起源和做法
    東坡肉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因此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其獨有的「燜香」是最大的特點。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製,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宋代人周紫芝 在 《竹坡詩話》 中也有記載,因此,可以說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州。 宋元豐七年 (1085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經常州、登州返 回都城開封 ,在朝廷任職。宋元裙 四年 (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調往杭州任太守之職,隨之將黃州燒肉的經驗傳到杭州,「杭州東坡 肉」這道 菜餚 由此開始享譽中外。
  • 怎麼做紅燒肉才肥而不膩?大廚:學會這技巧,做出飯店的味道
    美食,離不開廚師創作,離不開食客品評,但其中最關鍵便是離不開食材。說到美食,肉類可是佔了食材中的半壁江山。有人曾做過相應統計,中國人平均每個人平均每年要吃掉半頭豬。而豬肉造就的美食也數不勝數。東坡肉,回鍋肉,糖醋裡脊等等。
  • 竹筍紅燒肉好吃有秘訣,多加這一步,色澤紅亮,肥而不膩,真香
    幹竹筍要怎麼做才最好吃呢?竹筍可炒食、可紅燒,還可燉湯,味道都是清新美味爽口。但是竹筍自帶一股淡淡的苦澀味,如果單獨烹飪,會比較乾澀難以下咽。一般做竹筍,都會和其他肉類搭配。竹筍的最佳完美搭檔就是萬能的豬肉。有了豬肉的滋潤,口感立馬鮮香美味、清脆爽口起來。因為竹筍特別吸油的特點,買肉時要選肥點的五花肉,做出來最香,還一點都不油膩。
  • 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澤紅亮葷素搭配的幾道美味!
    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澤紅亮葷素搭配的幾道美味!!!螞蟻上樹螞蟻上樹是中國傳統名菜,主料為粉條(粉絲)和豬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澤紅亮,肉末貼在粉條上(形似螞蟻爬在樹枝上),食之別有風味。本菜以形取名,螞蟻為肉末,樹為粉條,形象逼真。
  • 杭州名菜東坡肉,吃起來肥而不膩,來歷充滿詩意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道美食就是來自杭州的非常有名氣的東坡肉,東坡肉這個名字的來源也是有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很多人都知道。東坡肉是著名詩人蘇東坡在江蘇杭州任職期間將其推廣的,這蘇東坡不僅僅有才華,會做詩,還是一個十足的吃貨,他愛吃也喜歡研究吃的,他為了滿足自己的這個愛好,進過多方研究,發現了一本書上記錄的東坡肉的做法,看到這個他就自己製作,成為聞名後世的東坡肉。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古代的東坡肉究竟是什麼味道?
    現在把這盤肥肉端走,換一道東坡肉上來,奇蹟出現了。那些厭惡肥肉和恐懼肥肉的朋友,突然之間就變得毫無抵抗力了。試著想像一下。那道東坡肉,方方正正,塊壘分明,每一塊都切得恰到好處,每一塊都是五花三層,每一塊都閃著紅光,像切開的玉石,像雕成的瑪瑙。更要命的是,這些瑪瑙還是軟的,軟糯,彈牙,飄著濃鬱的香味兒,讓人忍不住就想夾起一塊放進嘴裡。唔?一點兒都不膩呀,明明很好吃啊。
  • 特色菜名趣談-東坡肉
    東坡肉,半肥半瘦的豬肉加工後,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東坡肉這個菜名一聽以為是以地名命名,其實不然。這個菜名源於人名,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徐州傳統名菜。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
  • 為什麼東坡肉要用繩子綁著煮?東坡肉這麼做,真的好吃的要人命!
    為什麼東坡肉要用繩子綁著煮,綁上去,取下來,多麻煩啊?就不能不綁嗎?答案是:不行!東坡肉之所以要綁繩,是為了讓肉塊在煮的時候,不至於因為熱氣而使肉塊變得鬆散。五花肉燉的久了,就會出現肥肉和瘦肉分層,跑了。而且,席繩(稻草繩)綁著做出來的的東坡肉裡,融入了稻草的清香,可以完美的緩和肉的油膩感,還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