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哭鬧也許是在向你求助,你注意到了嗎?

2020-10-10 慢慢育兒記

我帶孩子在遊樂場玩,我們正玩著做飯的玩具,這些玩具都是公共的,突然一個小男孩過來試圖擠開坐在椅子上的孩子,伸手就要搶玩具,而且成功搶走了。


孩子搶玩具

我一邊跟小男孩說,不能搶別人手中的玩具哦,一邊安慰我的孩子。

我看到他身邊跟著一個大女孩,後來他的媽媽過來了才知道是他姐姐,姐姐看到這一幕是選擇忽視的。

那一刻我就在想,姐姐為什麼沒有阻止弟弟,或者跟弟弟說點什麼。難道她認為這是正常的,或者根本沒有管的必要。

孩子委屈地哭了,她不懂得如何從小男孩的手裡把玩具拿回來。

看到男孩沒有一點要還回來的意思,我伸手要把玩具拿回來,他媽媽過來了。

他的媽媽跟他說,這不是在家裡,玩具大家一起玩。

小男孩哭喪的臉,很不願意,這時的媽媽反倒覺得小男孩好笑,在場外一角笑了起來。

也許這是他們的相處模式,我實在沒覺得哪裡好笑,反倒覺得這個事得嚴肅對待。

然後我看到小男孩一臉的委屈和不情願把玩具還了回來。我的孩子情緒也平靜下來了。

小男孩去玩別的玩具了,然而也有別人來搶他正在玩的,看得出他很著急,一直在哭著十分怕他正在玩的東西被別人拿走,可是絲毫沒有辦法,媽媽任由他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他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也許他沒有真正意識到搶東西有什麼不好。因為媽媽沒有說這是不好的行為,也沒有告訴他如果他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他該怎麼做。

小孩的情緒腦要比理智腦先發育,遇到問題或者不開心,如果理智腦沒有建立好就會下意識會用到情緒腦。有時候哭鬧並不是他能用理性去控制的。


哭鬧的孩子

一旦孩子哭鬧,父母就需要判斷是發脾氣還是真的需要幫助。

孩子有時候玩玩具,玩不好,就發起火來,或者直接哭起來。

他不知道如何處理玩具弄不好這件事情,又不說自己需要幫忙。

就很容易被大人一句「只知道哭,別哭了」給無情地壓下去了。

小的時候錯失了一次改正的機會,越長大越難改。

如果孩子發脾氣哭鬧了,家長要注意區分,同時可以試試這樣說:


與孩子交流

首先第一句,我知道你很難過,如果是我,也許會跟你一樣,有點不開心。

「我知道」是緩解孩子發脾氣哭鬧的第一句,先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情緒,並藉助同理心(爸爸媽媽理解我)表示對孩子的接納和理解。

其次,引導孩子分析情緒,是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這樣的情緒。

第二句,那你告訴媽媽發生什麼事了,引導孩子傾訴。

孩子將發脾氣的理由說出來了,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最後引導孩子反思孩子發脾氣、哭鬧的行為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應該怎麼做。

第三句,那發洩情緒的行為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嗎?

孩子每次哭鬧發脾氣其實都是他學習成長的好機會。

引導孩子傾訴然後解決問題是在強化理智腦的使用過程。

孩子的每一個習慣的養成、每一次小小的挫敗、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如果一開始沒有處理好,

將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大的代價。也許還是孩子一輩子的心理缺陷。

父母高情商的態度會是孩子希望的種子,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修行的過程。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你讀得懂孩子發脾氣背後的求救信號嗎?
    壹孩子發脾氣是在求助嬰兒會通過哭聲向大人傳遞:我餓了,我拉粑粑了,我感覺到不安全等等信息對於低齡孩子,由於語言表達不完善,他們下意識還是會用哭鬧尋求滿足和需求。成人在生氣、痛苦、難過、傷心等情緒也會用哭鬧來發洩。
  • 孩子愛發脾氣,可能是在向你求助!媽媽究竟聽懂了嗎?
    就是家長們都沒有在意到的一些小問題就會會導致孩子脾氣暴躁,不分場合的發脾氣。李琳愣住了,這點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於是就趕緊問醫生,孩子身體出現問題都會有哪些表現。於是醫生就給李琳分析了起來,只要孩子不舒服就會出現那些表現。
  • 孩子衝你發脾氣,這也許是好事
    但如果是愛衝大人發脾氣的小孩,父母就容易認為孩子開始不聽話了,就說前兩天我在回家路上看到這麼一對母子,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孩子一直大喊大叫,我看過去的時候這個孩子的聲音已經變成了哭腔,他衝著他母親吼著,「我不要,說好的今天又要拖,我不要!」這位媽媽顯然被這個孩子的行為所嚇到,她反過來吼了孩子,道:「怎麼說話的?沒大沒小。」伴隨著一個要打孩子的手勢,雖然沒有真的下手,但成功讓孩子沒了聲音。
  • 孩子用哭鬧、發脾氣威脅你,父母一句話就有效
    孩子們感受到了痛苦、無助、憤怒,而發脾氣、哭鬧,是在他們有限的認知裡,跟父母溝通比較「有效」的一種手段。任何手段一旦有效,就會越來越頻繁的被使用。用哭鬧和發脾氣做威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要是媽媽能馬上帶你飛到豆豆家,或者馬上把豆豆變到咱們家來就好了……聽到父母這樣說,孩子會有一種他們的感受被接納和理解的感受,心裡會好受很多。當然,運用這個話術的前提,是父母需要專注的傾聽孩子,發自內心的想跟孩子溝通。父母越真誠,效果越好。
  • 發脾氣,是孩子絕望前的最後求助,身為媽媽的你聽懂了嗎?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會逐漸發現認識到這個世界除了自己和媽媽,還有很多其他的人和事,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外界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有自己的運行規則時,孩子就會感受到挫敗感,孩子小的時候,他無法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覺,只能通過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表達。
  • 孩子發脾氣,或許是件好事
    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所困擾,其實孩子願意在你面前哭鬧、發脾氣,說明他願意與你做正面情感的交流。&34;一位心理學家曾表示,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壓,實際上是在向最親的人求助。
  • 孩子發脾氣,是他發出的求助信號,你聽懂了嗎?
    也許孩子和同學相處的時候、打遊戲時、做喜歡的手工時,可有耐心了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孩子性格並不暴躁,卻總是發脾氣呢?4.你不理解我,我需要你的關注孩子渴望父母關注,渴望父母走進自己的內心,往往會通過什麼方式?會主動找父母談心嗎?可能年紀大一點,親子關係融洽的孩子會這樣做。
  • 孩子向父母發脾氣,父母應該高興,因為這是被孩子信任的表現
    但實際上孩子對家長發脾氣,家長應該高興才是,因為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若非如此孩子怎麼會胡亂發脾氣呢?並且孩子發脾氣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內心脆弱,並不是家長所言的無理取鬧,與此同時孩子發脾氣還是一種變相的求助信號,倘若家長只用打罵解決問題,而忽略孩子的求助信號,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
  • 愛發脾氣,愛哭鬧,讀懂孩子的六個技巧,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所以,當我們一味的擺事實、講道理時,孩子依然無法理解,然而,他們的情緒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複雜,自然容易哭鬧和發脾氣。即使是大孩子,也依然有技能不夠成熟的地方,比如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同學發生衝突,被老師誤解時,他們不知道怎樣更恰當地處理這些問題,往往容易在這個過程積累情緒,這也是很多時候,當你很久沒有和你的孩子聊天,不知道他經歷了哪些問題和困難時,突然發現孩子變得情緒化,其實這也是他在向你釋放尋求幫助的信號。
  • 當孩子哭鬧和發脾氣時,作為父母能做的5件事
    如果你仔細為引發孩子哭鬧和發脾氣的情境分類,你會發現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情況下,當被阻止做某件事情時、要求沒能得到滿足時、想要做的事情沒能做成功時,孩子是最容易發脾氣的。你可以關注一下,當孩子哭鬧和發脾氣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你是如何應對的?你不妨回憶一下,在你最初的記憶裡,父母會怎樣對待你的哭鬧和發脾氣?當父母阻止你發脾氣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 孩子愛發脾氣,是天生的急性子嗎?
    ,不買就發脾氣,甚至威脅大人;到了青春期之後,不能進孩子的房間,不能過多關注孩子的學習,不然就會對你發脾氣……為什麼孩子會發脾氣呢?孩子發脾氣因為溺愛嗎?遇到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如何正確對待發脾氣的孩子,可以說關係到孩子成年後乃至一生的情緒問題,引導孩子合理髮洩自己的情緒,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情商。
  • 小孩子哭鬧發脾氣,你怕了嗎
    小孩子難帶,眾所周知,可哭鬧發脾氣的孩子簡直讓父母要瘋掉。別急,先探討一下發脾氣的原因,才能治標治本。孩子願意自己吃飯,生活能力提高了,這是好事呀!孩子長大了,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發脾氣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原因二: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孩子偏要做。解決方法:孩子的壞習慣,家長需儘早引導孩子改正。孩子無理取鬧,以不變應萬變。
  • 面對哭鬧和發脾氣的娃,束手無策的你需要看看
    接下來的說說第二個原則,要知道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你讓孩子不要發脾氣,不要打人,可是孩子發脾氣打人的時候,你被他激怒,忍無可忍,開始發脾氣,甚至打孩子,那麼請問孩子學到的是什麼呢,是不是就是發脾氣、罵人、打人呢?但有爸媽要說了,我控制不住怎麼辦呢?這孩子實在是太氣人了。下面我就教大家幾招自我情緒控制的簡單的小技巧。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崩潰或立刻管教,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的
    一遇到孩子哭鬧,很多父母要麼手足無措,要麼也一起被孩子帶入到情緒的漩渦,和孩子一起崩潰。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也一樣,經常在孩子哭鬧時手足無措。但是,還是時刻要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一般會伴隨著大喊大叫或者哭鬧,所以,當你在一旁觀察,等到孩子哭聲慢慢變小的時候,你就可以嘗試著介入。你可以跟孩子說,哦,媽媽知道寶寶剛才很生氣,就像身體裡住著一個情緒小怪獸,控制不住,它就爆發了。
  • 家裡的小朋友常發脾氣、哭鬧嗎?
    由於孩子的理性思考大腦——前額皮質還沒有發育成熟,他們愛發脾氣很大原因是生理因素,不是故意要和我們作對的,並以此威脅我們繳械投降。面對孩子的哭鬧、大脾氣,我們可以採用「情緒管理三步曲」幫助孩子釋放舒緩。
  •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被慣的,也許是這5個原因,媽媽了解一下
    案例童童平時是個乖巧的孩子,在家很少哭鬧,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動不動就對著媽媽發脾氣。她在玩玩具玩得好好的,突然就開始發起了脾氣,媽媽好說歹說才哄好。當媽媽繼續做家務時,童童又開始哭鬧起來,這讓媽媽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狠狠訓了一頓才消停。童童媽特別納悶,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情緒如此不穩定呢?
  • 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
    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多年,現在回憶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女兒就不再哭鬧不再發脾氣了。一位心理學家也曾表示,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壓,實際上是在向最親的人求助。他們不會衝著別人亂發脾氣,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只有父母是最親的人,也唯有父母,可以讓自己肆無忌憚,幫自己療傷。
  • 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至關重要
    選擇4的家長,是穩穩的王者段位家長,遇到孩子發脾氣哭鬧,已經有一套自己的育兒小方法了。,那麼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應該怎麼處理呢?01傾聽與尊重孩子在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此時可以溫柔的和孩子說「你現在一定很難過吧?那你哭一會吧,沒關係的。」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不是被慣壞,是孩子表達的方式,家長朋友注意
    這位媽媽講到這,嘆了一口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了。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 ……」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孩子發脾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所有父母都該好好看看
    ,實際上是在向最親的人求助。我們細想一下,為什麼自己會發脾氣?無非是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想宣洩負面情緒。一位心理學家也曾表示,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壓,實際上是在向最親的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