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的匈人,真的是被漢朝打敗西遷的匈奴後裔嗎?

2020-12-14 騰訊網

與橫掃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齊名、也曾被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的匈人領袖阿提拉,曾橫掃整個歐洲,建立起一個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南到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的龐大帝國。

匈人帝國

最巔峰時,阿提拉領導的匈人帝國曾攻陷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拉文納,趕走了西羅馬帝國的皇帝,迫使西羅馬遷都,同時,也曾多次擊敗拜佔庭帝國,圍攻君士坦丁堡,令整個東羅馬帝國瑟瑟發抖。

可以說,阿提拉領導的匈人帝國曾令整個西方世界無比恐懼,兩個羅馬帝國的歷史都因他而改寫。也正是由於對匈人王阿提拉的恐懼和其對歐洲歷史的重大影響,歐洲人將阿提拉奉為了第1代上帝之鞭。

阿提拉

然而有趣的是,匈人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容易引起中國人的注意了。因為,曾在兩漢時期建立龐大草原帝國,威脅大漢帝國數百年之久的匈奴人,與阿提拉的匈人居然只有一字之隔。

而且更巧的是,匈奴帝國最終被東漢擊敗之後,分裂為南北匈奴的北匈奴在戰敗之後最終選擇了西遷,那麼,匈人是這一隻西遷的匈奴後裔嗎?匈人與匈奴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阿提拉出生於公元406年,死於公元453年,主要活躍於公元5世紀前半葉。那麼,匈奴帝國主要活躍在何時呢?西漢晚期,被漢軍持續打擊了上百年的匈奴,最終分裂為南北匈奴。

北匈奴

而且,與南匈奴親善漢朝不同,北匈奴仍堅持以漢朝為敵。公元73年至91年,東漢聯合南匈奴發動了對於北匈奴的戰爭,並最終將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

從此之後,北匈奴被迫離開了世代居住的漠北草原開始西遷。而眾所周知,遊牧民族沒有定居的概念,他們逐草而居,哪兒有利可圖,他們就會遷往哪裡,一生都處於遷移和遊牧的生活之中,因此,匈奴人完全有可能從此一路向西,並最終到達如今的歐洲地區。

而這樣的推論無疑令許多人十分興奮,因為很顯然,曾經建立橫跨萬裡之遙的匈奴帝國,最終被強漢所滅,而被漢軍擊敗的北匈奴殘軍卻能一路擊敗強敵,並最終建立橫掃整個歐洲的匈人帝國,並打得兩個羅馬帝國抬不起頭來,這豈不是意味著漢軍的戰鬥力遠遠強於羅馬帝國的軍隊?

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

建立漢軍>匈奴,匈奴=匈人,匈人>羅馬帝國的邏輯關係之後,令許多國人的自豪感大大增強,但是,這樣的邏輯鏈條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阿提拉領導的匈人必須真的是匈奴的後裔,那麼,這樣的猜想是事實嗎?

很遺憾,迄今為止,依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入侵西方的匈人就是匈奴人的後裔。不過,有一點推測卻是正確的,那就是,匈人確實並非歐洲的原住民,根據西方史學家的研究,匈人是最早居住於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

公元4世紀,這支原來遊牧於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古代遊牧民族開始向西遷移,他們一路打敗了阿蘭人、哥特人等民族,並不斷吸收其他部落和民族之後進入歐洲,並最終在匈人王阿提拉的率領下建立了強大一時的匈人帝國。

阿提拉

然而,雖然北匈奴戰敗後曾遷往中亞,雖然匈人祖先起源於中亞地區,但是,卻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兩者有著必然的聯繫。

而且最為蹊蹺的是,雖然阿提拉的匈人帝國橫掃了歐洲,但是,阿提拉的匈人帝國卻並沒有一個成熟完善的組織機構,這個遊牧帝國更類似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這也正是阿提拉死亡之後匈人帝國迅速崩潰的原因。

而匈奴帝國在與漢朝的數百年對峙中,早已建立了一個完善而成熟的體系。如果匈人帝國是匈奴人的後裔,沒有理由會放棄成熟的統治模式,選擇更為原始的部落聯盟。

阿提拉宴會

而且,早有證據表明,匈奴早已掌握了青銅甚至冶鐵技術,並能夠熟練地使用鐵器,然而,阿提拉的匈人軍隊甚至仍在使用骨頭製作的箭頭,文明程度與匈奴帝國有著巨大的差距。

其他諸如匈奴人和匈人的體貌特徵、宗教祭祀、社會狀況發展、文化習俗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匈人除了騎射方面與匈奴一樣之外,幾乎找不到其他相似的特點。所以,種種推論和證據都表明,匈人應該不是匈奴後裔。

當然,匈人和匈奴並非毫無關係。有一種猜測是:被東漢擊敗的北匈奴最終選擇西遷之後,先是融入了中亞地區並建立了悅般國,但是,由於匈奴本身就是一個諸多部落甚至不同人種的草原帝國聯盟,再加上西遷的北匈奴人數比之中亞原住民數量很少,最終,他們融入了中亞地區。

東西羅馬帝國

而這支融合了諸多中亞居民的北匈奴,在之後歷經上百年的西遷過程中,又不斷地擊敗和融入其他部落和民族,最終形成了橫掃歐洲的匈人帝國。

但是,這時的匈人還算得上是匈奴的後裔嗎?無論是血統、人數比例還是文化風俗習慣,都有了極大的差異,人數本來就極少的北匈奴經過數百年的融合,又能留下多少血脈?

因此,匈人和匈奴究竟有怎樣的聯繫,也許隨著越來越多歷史學家的研究會最終揭開真相,也許隨著歷史資料的淹沒,最終成為歷史謎團。

冷兵器時代的bug——騎兵

不過,從匈人和匈奴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社會,中西方的交流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低。歐洲與東方的歷史,也不僅僅只有大家最熟知的蒙古帝國徵服。早在這之前,第1代上帝之鞭阿提拉就已經用自己傳奇而輝煌的經歷,給整個歐洲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記。

相關焦點

  • 橫掃歐洲的匈人是西遷的北匈奴嗎?匈牙利是其後裔所建嗎?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匈奴在漢朝持續打擊下分為兩部,南匈奴留居故地並逐漸融入其他民族。北匈奴被迫西遷,所建的匈人帝國在阿提拉時期達到鼎盛,橫掃東、西羅馬帝國,令歐陸恐怖不已,稱其為「上帝之鞭」。以上是十八世紀法國史學家德金所提出的「匈人即匈奴」猜想,該假說一面世即大獲轟動,支持者甚眾,反對者不少。
  • 匈人號稱「上帝之鞭」,曾橫掃歐洲大陸,與匈奴人有何聯繫?
    匈人號稱「上帝之鞭」,曾經橫掃歐洲大陸,「匈奴」的「匈」跟「匈人」的發音「Huns」,音韻上的接近,中國記載匈奴滅奄蔡,而歐洲也記載匈人滅阿蘭王國(古稱奄蔡)。但也有可能匈人是被遊牧帝國柔然擴張而西遷的混合型遊牧民族,假借過去強大民族匈奴的稱號來威嚇敵人,後來的阿瓦爾人也可能也是如此。
  • 有上帝之鞭之稱的匈人橫掃歐洲,匈人是匈奴人嗎?後裔在哪裡?
    從字面意思上看,匈人和匈奴人二者確實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甚至會給人一種:匈人就是匈奴人的後裔的感覺。事實上,匈人和匈奴人二者是否是同一人種?是否有民族傳承和文化沿襲的共性,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答案。雄踞蒙古高原的匈奴與橫行亞歐大陸的匈人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高原一帶興起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匈奴,他們以射獵為生、驍勇好戰,一度威脅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公元前176年,匈奴政權達到了統治頂峰,建立起橫跨北方草原的大帝國。
  • 匈人與匈人帝國——「上帝之鞭」阿提拉
    一、匈人匈人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歐洲東部,併入侵東、西羅馬帝國。過去匈人曾被一些學者認定是古代中國文獻中記載的匈奴單于國,但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入侵歐洲的匈人與匈奴有血緣關係。
  • 如何巧用「騎兵」成為「上帝之鞭」
    前言 阿提拉,這位曾經令東、西羅馬帝國都聞風喪膽的匈奴首領,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什麼叫"上帝之鞭"?說得通俗點兒,就是上帝手裡頭的鞭子。那鞭子還能有什麼用?當然是用來抽人用的。這個形象的比喻也就是在說,阿提拉就像上帝手裡頭的鞭子,把原先平靜而穩定的東、西羅馬帝國,給攪得雞飛狗跳。
  • 橫掃歐洲,且間接滅掉西羅馬帝國的匈人,是匈奴人的後代嗎
    這支遊牧民族在與阿蘭人、日耳曼人的鬥爭中逐漸取得優勢,迅速壯大,並且在首領阿提拉在位時期(448年至450年)達到鼎盛,控制了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的廣大區域,並不斷入侵東、西羅馬帝國,給這個統治歐洲五百多年的霸主帝國帶來了巨大威脅,整個歐洲為之震動,阿提拉也由此得到了一個稱號「上帝之鞭」。
  • 羅馬帝國的終結者——匈人阿提拉和日耳曼人
    匈人,因「阿提拉帝國」和「上帝之鞭」而載入史冊,帝國以其首領之名而命名,「上帝之鞭」則是歐洲人對匈人的稱呼,由此可以反映出匈人給歐洲人帶來的「震撼」!歐洲人在了解中國歷史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匈人」很可能就是漢朝時期西遷的「匈奴」,這也是後來廣為流傳的漢朝擊敗匈奴,匈奴入侵導致羅馬崩潰的由來。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到底啥關係?這本書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學歷史,匈奴這個民族是繞不過去的,稱霸蒙古高原的亞洲匈奴,號稱上帝之鞭的歐洲匈人,以及東歐小國匈牙利,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嗎?西漢時候開始強大,一度還包圍了漢高祖,對漢朝構成重大威脅,直到漢武帝的時候,衛青霍去病深入高原擊潰匈奴主力,「封狼居胥」。到了東漢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逐漸融入中原和其他民族,東漢聯合南匈奴趕跑了北匈奴,那麼北匈奴被被趕跑之後到哪去了呢?
  • 古之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現在是那些民族?
    談秦說漢(343)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與山戎、獫狁、葷粥在北方蠻荒之地混居,戰國末期發展到了巔峰。後來在漢朝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融入中原漸漸被漢化;北匈奴西遷,號稱上帝之鞭橫掃歐洲。
  • 歷史上的匈奴人最終去了哪裡?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種說法,認為匈奴西遷後到了歐洲,成為讓歐洲人顫抖的匈人。公元89至91年,北匈奴主力遠走伊犁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中國學術界也長期以來不知匈奴人西遷後的下落,直到清末元史學家洪鈞於19世紀末出使俄國時瀏覽了西方史籍,才明白了歐洲歷史上的匈人即中國歷史上失蹤的匈奴人。
  • 匈奴後裔大概分成有多少個民族?都有著怎樣的歷史?
    在這中間匈奴與其他民族融合繁衍,能人輩出。這還不算到歐洲抽打羅馬帝國和蠻族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等西遷的匈奴人。接下來我們就匈奴後裔的流向做一下淺顯的梳理。匈奴在史書的起源:從周朝開始我國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敵人稱為戎狄。當歷史的車輪進入了戰國時期,北方赫然出現了兩大部族:匈奴和東胡開始肆虐秦、趙和燕國。
  • 死於新婚之夜的「上帝之鞭」,讓歐洲人瑟瑟發抖了1000年!
    在漢朝建立初期,匈奴人建立了匈奴帝國,大舉進攻漢朝,漢朝雖然在前期採取了「和親」的辦法維持了和平,但在經過幾代君王的努力之後國力空前強大,漢武帝時期衛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從此以後漠南再無匈奴人
  • 古時候的匈奴是現在的什麼地方人呢?
    軍臣單于在世時,漢武帝策劃「馬邑之謀」,給了匈奴人當頭一棒。元光五年,漢武帝派遣李廣、衛青、公孫賀、公孫敖各率領一萬騎兵出擊匈奴,拉開了漢匈大戰的序幕。此後漢武帝多次派出名將衛青、霍去病,發動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一舉收復河套地區、河西走廊,將匈奴人趕出漠南草原。
  • 讓歐洲大陸聞風喪膽的,「上帝之鞭」阿提拉,47歲時死在新婚之夜
    提到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匈奴」是我們歷史上揮之不去的詞語。早在秦漢時期,匈奴人就屢犯中境,因為強大的戰鬥能力,中原一直以來都處於被動求和的境地,直到漢武帝劉徹登基,便被動為主動,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將匈奴打出了中原。
  • 匈奴:如今我還有後裔嗎?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匈奴人在遠古時期被中國史書稱為「葷粥」(xūn yù),因為越界搶劫被中原部落首領黃帝趕到了荒涼的草原,所以在商代又被稱為「鬼方」。後來,被西周史學家命名為「狁」(xiǎn yǔn)。直到戰國時期,才有了令人恐怖的名稱——匈奴。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公元前53年,匈奴發生內亂,分解為南北匈奴,我們來看看分解後,南北匈奴的歸處。南匈奴歸附大漢,居住在河套地區,為大漢戍守邊境。
  • 古代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是現在哪些民族?
    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存在,在戰國末期,它與山戎、赤狄、白狄等混居於北方蠻荒地區。此後,在漢朝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分,逐漸漢化,南匈奴融入中原;北匈奴西遷,自稱天命之鞭,橫掃歐洲。古代匈奴人沒有文字和書本,通常使用語言來約束族人的行為。
  • 匈牙利人為何曾認為自己是中國後裔,匈牙利祖先和匈奴有什麼關係
    匈奴是戰國時期出現在我國蒙古高原上的一個遊牧民族,最鼎盛時勢力一度延伸至寧夏一帶,大秦帝國那他沒辦法,漢高祖還差點被他一拳幹翻。西漢時出了個猛人漢武帝,打得匈奴人附漢稱臣。東漢時,班超的兒子班勇又大敗匈奴人與阿爾泰山附近,迫使其西遷歐洲。
  • 有些匈牙利人自稱是中國的後裔,有哪些依據呢?
    匈人以今天的匈牙利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匈帝國,這也是匈牙利國名的來源。   但是這裡要注意!匈人≠匈奴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匈人就是匈奴人。「匈人就是匈奴人」是18世紀由法國學者提出的一個假說,但這僅僅是個假說,沒有任何鐵證。
  •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刻板印象,被西方人翻案
    威廉二世可能是受到了歷史學界的蒙蔽,錯認為匈人的祖先即為和漢朝對峙的匈奴人(儘管現在很多人還在堅信這種錯誤的說法),但這樣的言論顯然和那時甚囂塵上的黃禍論「相得益彰」。上帝之鞭阿提拉,這個西方人聞風喪膽的名字,長久以來和野蠻掛鈎,亦成為黃禍論的源頭。
  • 匈奴人究竟去了哪裡:向西逃跑引發西羅馬滅亡
    北匈奴西遷的第二站:錫爾河流域 錫爾河是中亞的內陸河,流經今天的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國,注入鹹海。在漢時,這裡是康居國。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漢朝的反擊,已無法立足,大約在160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至於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