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佔位、瀰漫性病變……嚴重嗎?

2020-12-16 騰訊網

我們經常在做完超聲、CT平片或是MRI後拿到的報告會看到診斷裡寫著佔位性病變、囊性病變、瀰漫性病變、結節性病變、空洞性病變等等的專業名詞,聽起來就覺得不太好,想起來更覺得可怕。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些在影像學檢查中常常出現的詞到底是些什麼。

囊腫和結節

也就是我們常常能看到的囊性病變,這種病變大多數是像一個水氣球一樣。在身體的多種器官都可以發生,包括我們的皮膚。發生在皮膚就是我們的水泡或者膿皰,囊腔內的性質與囊腫的形成原因有關,感染性的通常會形成膿腔,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的膿腫;也有可能在囊腔內存在組織液,比如經常在老年人的檢查報告中可以看到肝腎囊腫。

通常情況下,自發性的囊性病變多為良性,內容物也多為組織液,多數與年齡增長後組織的退化有關,會常常形成肝囊腫、腎囊腫、睪丸囊腫等等,在不影響組織器官的功能與行為活動時,可以隨訪觀察,每年的體檢中去看看囊腫有沒有變大,有沒有壓迫到重要的血管、神經及器官就可以了。

而結節通常是指在器官或者是組織中存在一些硬結、密度較大的組織。比如痛風患者在四肢關節處出現的痛風結節,如果在影像學的攝片當中看到,就會提示結節性病變。在甲狀腺上看到結節更為常見,但甲狀腺的組織結構就容易出現結節,因此影像學檢查報告並不提示是否為癌變,還需要更多的檢查綜合判斷,甚至需要取活檢來明確診斷。

瀰漫性病變和佔位性病變

經常有肝友在問,我這瀰漫性肝損傷是不是很嚴重呀,是不是要處理,需不需要吃藥,是不是得開刀?簡單的來講,瀰漫性病變就是說這個病變到處都有,但具體是什麼病變,影像學檢查看不出來,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共同來判斷。

比如脂肪肝患者的超聲提示脂肪變,同時會在CT上提示瀰漫性病變,就意味著這個脂肪肝不局限在肝臟某一個區域,而是整個肝臟上都存在脂肪變性。再比如說甲狀腺瀰漫性病變,通常會有可能提示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狀腺癌,但具體是什麼疾病,影像學報告不能提示。

瀰漫性病變的對立面通常是佔位性病變,佔位性病變通常意味著正常組織器官所在的位置,或其內部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團塊,類似於囊腫、結節等實心的組織,佔位性病變只是影像學上的一個描述,表示這個病變佔據了正常組織的結構。

佔位性病變+血流豐富

如果你既有佔位性病變,同時又提示了該佔位性病變血流豐富,那麼意味著腫瘤的診斷基本上成立了,但並不是意味著一定是惡性腫瘤。舉一個較為簡單的例子,在CT平掃,也就是還沒有注射增強顯影劑前的掃描,在肝臟看到了明確的很大一個佔位性病變,為了明確這個佔位性病變的血管情況,於是又掃描了第2遍。在掃描第二遍之前快速的推注了顯影劑,這時候我們會看到顯影劑讓這個佔位性病變在攝片上與其他組織對比強烈。然後在顯影劑在身體裡均勻分散的時候又掃描了第3遍,這時候這個佔位性病變和其他組織對比又沒有那麼強烈了。這時候我們估計這個佔位性病變是個肝血管瘤,也就是在肝臟上長了一團皮膚上的那種血管痣(紅痣),一般為良性。而如果第一遍掃描就看到大大小小的佔位性病變,第2遍和第3遍掃描,一直對比強烈,而且不像是界限分明的橢圓佔位,通常意味著這個病變是浸潤性生長(非浸潤就像是剛放在土裡的胡豆,外面有層膜;浸潤性生長就像是土裡生根,土裡到處都是根須),這常常是惡性腫瘤的表現。

當你拿到片子的報告時,你通常會去問問醫生,通常他們在不忙的時候都會解答你的問題,但如果忙起來了,通常就會只告訴你繼續觀察或者是需要進一步處理。

如果一個醫生看了眼你的片子就還給你,那你應該感到高興,意味著你的病變輕微,觀察或者是稍稍吃點藥就行;如果拿了你的片子看了看,讓你坐下來,還想要細細的跟你講這個片子上的內容的時候,你該感到緊張。

其實這就是臨床,沒事兒的時候,別找事兒,放寬心,該怎麼過日子,就別有負擔。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顱內佔位性病變」與「腦腫瘤」的關係
    點擊查看 「顱內佔位性病變」,很多神經外科病人一看到報告單上這樣的專業術語往往很疑惑,到底什麼是顱內佔位性病變?跟腦腫瘤有什麼關係?顱內佔位性病變嚴重嗎?能活多久?這裡來一一解答。顱內佔位性病變嚴重嗎?
  • 肝佔位性病變就是肝癌嗎?
    肝佔位性病變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惡性佔位性病變和良性佔位性病變,肝惡性佔位性病變主要包括肝癌、肝肉瘤等,其中常見的是肝癌。很重要的肝佔位性病變鑑別診斷,才能做出肝佔位性病變的準確診斷。
  •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4.20 星期三     不少患者在B超、CT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佔位性病變報告時,會以為是「肝癌」而憂心忡忡,其實不必那麼緊張
  • 體檢說肝臟佔位性病變,是不是肝癌?很多人分不清楚
    通過定期體檢能儘早發現身體異常,但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不了解,所以當看到檢查報告上提示的異常時,總是心有戚戚焉,比如「肝臟異常佔位」就是其中一種。有部分朋友一看到肝臟佔位,立刻就會聯想到肝癌,難道自己真的患上了這種疾病嗎?
  • 年近六旬腦部佔位性病變,別樣造型見證新生啟程
    原來,年近六旬的黃叔不久前突患腦疾,診斷為「左側前顱窩硬膜外佔位性病變」,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資深專家王慶明博士憑著精湛的技藝成功為黃叔實施了病變切除術,全切病灶,黃叔新生的際遇在這裡啟程......
  • 關於肝內實質性佔位病變,你知道多少?答案在這裡
    肝內實質性佔位病變病變在臨床上,是指均勻密度的肝實質內出現了異常回聲區或密度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惡性腫瘤就是比較嚴重的原因之一,如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當然,不全是惡性的,良性腫瘤也會引起肝內實質性佔位病變,如肝血管瘤、肝腺瘤。
  • 【健康闢謠日曆】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如果是良性的就...
    【健康闢謠日曆】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如果是良性的就不用管它了?28293031______每日一則健康謠言 :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
  • 肝臟佔位病變是肝癌嗎 別被體檢報告嚇出病了
    原標題:肝臟佔位病變是肝癌嗎 別被體檢報告嚇出病了   不少患者在做B超、CT、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時,發現報告中寫著「肝臟佔位性病變」,自以為肝癌降臨而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其實也不必那麼緊張。
  • 是一種腦顱內佔位性病變所引起的疾病,治療較為困難
    導語:腦疝是一種由腦顱內佔位性病變所引起的疾病。當大腦顱腔內某一分腔有佔位性病變的時候,該分腔的壓力就遠遠高於鄰近的分腔,這就會使部分的腦部組織、神經及血管受壓、腦脊循環發生障礙,就會產生一些相應的症狀,這就被稱之為腦疝。
  • 肺結節、肺佔位就是肺癌嗎?遠離這8大因素,肺才會健康
    肺結節就是肺癌嗎?一位30多歲朋友擔心的給我打電話:剛體檢完,肺部CT上有個結節,讓隨診,會不會是肺癌啊?肺結節就是肺佔位,都可能是什麼病?一般肺結節相對較小,大一點的叫佔位。但是一般沒有明顯的界限,有人叫佔位有人叫結節。而實際臨床中很多人也把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
  • 六種病容易與肝癌誤診 肝佔位病變未必是肝癌
    原標題:六種病容易與肝癌誤診 肝佔位病變未必是肝癌   肝癌的有很多症狀,有時候很容易和其他肝病的症狀類似,那麼原發性肝癌要如何鑑別診斷?需與肝硬化、活動性肝病、肝膿腫等鑑別。   1、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多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二者的鑑別常有困難。
  • 健康天天測,體檢發現肝佔位病變時該如何應對?
    但是,問題也來了,有些人會在體檢後看到肝佔位病變的報告時,感到十分緊張。但實際上,有些肝佔位病變的原因是局灶性脂肪變,是肝細胞脂肪堆積造成,這類情況,在病因去除後,可以減輕或消失;此外,還有肝囊腫,是由膽管發育異常導致,多數生長緩慢,不會惡變。這些情況,只需要進行醫學隨訪進行觀察。那麼,還有哪些肝佔位病變是不需要特別處理的呢?參加測驗,看看您對肝內佔位病變的了解有沒有達到及格水平吧。
  • 老實告訴你,這些都是膽管良性佔位的病變,切勿大意了
    膽管上出現佔位性的腫瘤,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這種腫瘤一般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良性的腫瘤,另外一種則是惡性的腫瘤。檢查時出現肝上有腫瘤時會感到非常的害怕,實際上有些腫瘤是屬於良性的,只要它生長的速度不是很快,對人體健康影響是會比較小的。但是,如果是出現惡性腫瘤的話,危害是比較大的。
  • 聊聊肝佔位那些事
    「醫生, 你快幫我看看,昨天體檢報告說我肝上發現個佔位,什麼是佔位啊,會是腫瘤嗎?拿到報告我一晚上都沒睡,不會是肝癌吧!」在門診,我常常會遇這樣惴惴不安,帶著B超報告前來就診的患者。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肝佔位那些事吧!
  • 膽囊佔位怎麼辦?
    做體格檢查時,經常會發現膽囊佔位性病變,其實最關心的是這種佔位是不是惡性腫瘤。因為膽囊癌的治療效果並不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好。所以區分膽囊佔位性病變的良惡性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主要的常規檢查是B超,但是B超並不能很好的發現和區分膽囊佔位性病變的性質,所以一般都會建議做增強CT或者增強核磁,這樣可以看下佔位病變的性質是不是有更加豐富的血流、體積大小,跟周圍臟器的關係,比如和肝臟的關係。
  • 垂體佔位、硬腦膜增厚,需考慮IgG4 相關神經疾病可能
    IgG4 相關性垂體炎垂體炎是一種以垂體炎症和細胞浸潤為特徵的疾病,從磁共振上表現為鞍區佔位病變,易被誤診為垂體腺瘤,不恰當地進行鞍區腫物切除,易造成永久性地垂體功能低下並需要終生激素替代治療。病變侵犯硬脊膜可出現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少數患者還可有尿便功能障礙。MRI 上表現為 T1 等信號或稍低信號,T2 相對低信號,周圍可見散在局灶性高信號。增強後,硬膜呈局限性或瀰漫性,線樣或結節狀較均勻強化,部分有明顯佔位效應。IgG4 相關性肥厚性硬腦膜炎也可出現軟腦膜炎和腦實質受累,但僅有數例報導。
  • FDA批准治療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Loncastuximab...
    Loncastuximab tesirine許可申請 Loncastuximab tesirine (Lonca)的生物製劑許可證申請(BLA)已提交到FDA,loncastuximab tesirine是一種抗體-藥物結合物,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
  • 檢查發現肺部佔位,是什麼意思?是得了肺癌嗎?需引起重視
    CT檢查、B超檢查等影像學檢查項目,是識別和篩查肺部病變的重要手段。在做檢查的時候,有些患者查出了肺部佔位。肺部佔位的意思就是說肺部裡面長了不明的物體,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肺部長了腫瘤,是肺癌引起的。但其實,並不一定。
  • 肝實質回聲增粗,呈瀰漫性病變,表示已經有肝硬化或肝纖維化嗎?
    經常有朋友問:B超檢查提示「實質回聲增粗」或「肝瀰漫性病變」,是不是肝硬化了?我會對他們說:這不能說明肝硬化。他們會接著問:那是不是肝纖維化?總之,先往大的懷疑,再往小了擔心。「回聲增粗」、"光點增強「、「瀰漫性病變」、「回聲不均勻」、「強回聲」、「結節」、「鈣化」等一眾扎心的術語,把肝病患者弄得茶飯不思、坐立不安。肝臟B超的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穿透肝臟實質,聲波在遇到肝內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探頭接收反射波後,電子計算機會計算把反射波形成圖像。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伴其他臟器IgG4相關病變如何鑑別診斷?
    a)增強CT示肝內膽管壁增厚並且擴張明顯;b)胰腺瀰漫性腫脹,胰腺周圍低密度「暈徵」;c)膽總管及膽囊壁增厚且擴張明顯;d)胰腺內膽總管下端狹窄;e)T2WI示肝內膽管明顯擴張;f)增強MRI示胰腺內膽總管下端狹窄;g、h)增強MRI示膽總管及膽囊壁增厚並且擴張明顯,胰腺瀰漫性腫脹,胰腺周圍低信號「暈徵」。血清IgG4為9.23 g/L(正常0.03~2.01 g/L),激素治療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