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聽這篇故事:楊氏失蹤之謎【上】
這奇案發生在清朝雍正年間。這天晌午,湖北麻城縣衙門口,拉拉扯扯來了兩個青年男子,雙雙擊鼓鳴冤。知縣湯應求得到差役的稟報,當即升堂審理。
兩個鳴冤人原是郎舅。姐夫姓塗名如松,舅子姓楊名五榮。塗如松說,他的新婚才三日的妻子楊月麗,因與他和他的母親發生口角,賭氣回了娘家,至今未還。楊五榮說,姐姐並未還家,聽塗家鄰人趙當兒說,姐姐給塗如松暗害了。兩人都要求知縣老爺明斷。
湯應求聽完兩人的訴述,一時難以決斷,便命令傳訊趙當兒。不一會兒,趙當兒來到堂前,說道:「小的是塗家鄰居,曾見塗如松虐待妻子楊氏。前日深夜,小的起來小解,聽隔牆傳來女子的呼救聲,那聲音很像楊月麗。故而小人懷疑塗如松殺害了他的妻子。」湯應求聽了,仍半信半疑,傳令把塗、楊兩人帶下候審。
湯應求回到書房,再三思忖,也理不出案子的頭緒,便把當班頭兒李獻宗請來商議。
李獻宗五十開外,仵作出身,因其善察案情,又懂文墨,湯應求視為智囊。李獻宗聽了案情後,當即說:「說五榮藏了姐姐來鳴冤,情理欠通;說塗如松殺妻告狀,也無證據。要知真偽,大人理應去塗家察訪一番。」
第二天,湯應求便帶了李獻宗和兩個差役,來到塗如松家。
塗的母親聽說縣老爺前來,趕緊跪下迎接,不待湯應求發問,便數落起媳婦的不是來。她一說媳婦既饞又懶;二說媳婦風騷不貞;三責怪自己為兒子娶了個不賢惠的女子,愧對子孫。
湯應求聽塗母嘮嘮叨叨說了半天,仍如入迷霧陣中,便回頭看看李獻宗。李獻宗問道:「你說你媳不貞,有何證據?」
塗母答道:「月麗嫁我兒子如松之前,原是王祖兒的童養媳。王祖兒兒子是個白痴,這公公乃好色之徒,與月麗有了苟且之事。後來月麗又與王祖兒的侄子馮大郎發生姦情。」
李獻宗問道:「這些事你如何得知?又有何人作證?」
塗母嘆口氣,說:「這些都是月麗與我兒如松新婚之夜的枕上之言。婚後第二天晚上,如松即向我哭訴了。」
李獻宗聽完,也默默無語。他們在塗家四周又察訪一會兒,就返回衙門去了。
當夜,湯應求把李獻宗叫到書房分析案情。李獻忠沉吟片刻,說:「塗妻楊月麗為人風騷,我也略有所聞;但剛才塗母之言,皆夫婦枕上之言,不可全信。況且馮大郎早就外出他鄉,王祖兒又已病故,此案還須細查。」
湯應求發急說:「依你之見,如何查個水落石出?」
李獻宗慢悠悠地說:「容我細想三日,再回稟大人。」
不料到了第二天午後,李獻忠卻主動來找湯應求,說是此案有了一點眉目。
原來,李獻宗一早去趙當兒家查訪。趙當兒的母親向他訴說趙當兒是個遊手好閒的無賴。楊月麗失蹤那天晚上,他在外賭了個通宵,哪有什麼深夜小解聽楊氏喊救命之事。這說明趙當兒作的是偽證。李獻宗從趙當兒家出來,腦子裡一直在翻騰著趙當兒為什麼要作偽證。就在回衙途中,本地生員楊同範向他報告了一件事,說今天早晨,他在淺河灘發現一具屍體。李獻宗立即帶人去驗屍,一看那屍體的衣服是楊月麗的,但屍體腐爛得面目難分。而且從骨骼來看,是一男子。這更引起李獻忠的懷疑,他暗暗在想,楊氏失蹤才三天,其屍豈能腐爛到如此程度?內中必有隱情。
湯應求聽後,仍感到越來越迷糊了,不由長長嘆了一口氣。李獻宗卻蹙眉說道:「楊同範這一報案,倒使我有了一點新的想法。」湯應求深知李獻宗是個不查明真相不妄言說破的人,故而也不追問,只是再三叮囑李獻宗早日破案。
這樣又過了半個月,這個奇怪的失蹤案仍是一個謎。哪曉得謎還沒解開,卻驚動了總督大人邁柱。這位總督竟委任他的門生廣濟縣令高仁傑前來複查破案。
年輕氣盛的高仁傑是麻城人,他到任三天,就宣布楊同範所說的那具屍體是楊氏無疑,並且,上報總督說湯應求和李獻宗包庇案犯塗如松。總督一聽,立即命高仁傑嚴加審問。
高仁傑立即升堂,傳塗如松上堂。高仁傑大聲呵斥道:「大膽刁民,謀殺妻子,還要抵賴,看來不用大刑,你是不肯招供!」當下命差役先打了塗如松五十大板,打得塗如松皮開肉綻,只是大喊冤枉。高仁傑咬咬牙,又令差役用燒紅的鐵絲去燙他的胸口,燙得塗如松渾身冒煙,昏死多次,在慘叫中承認自己殺了楊氏。高仁傑取了口供,得意非凡,又藉此參了一本,把湯應求和李獻宗問罪下獄。他連夜將此案寫成案卷,準備稟報上去,以此表功。
不料,高仁傑的表功本剛寫好,麻城縣一個姓黃的鄉紳跑來報案,說那淺河灘上的屍體,是他的僮兒。這僮兒是與人賭酒,失足淹死的。
高仁傑聞報,大吃一驚。他怕宣揚出去,於己不利,就又把塗如松提上堂來,施用酷刑逼他說出楊氏屍體埋在何處。塗如松經幾次酷刑折磨,早已神經失常,一聽用刑,嚇得信口胡說。高仁傑就命差役按塗如松亂指的地方掘土挖屍,一連掘了十幾處,蹤影全無。這下卻惱了幾個差役,因此在用刑時更下狠力,把個塗如松打得死去活來。
塗如松的母親聽到兒子受此酷刑,心都碎了。她便不顧一切地來到衙門,說她知道楊氏屍體埋藏之處。
高仁傑立即命差役跟塗母去挖掘,果然挖得一具女屍,雖面目腐爛,但衣裙都是楊月麗生前所穿,這樣,這個案子算了結了。於是高仁傑判塗如松死刑,湯應求革職充軍,李獻宗重打五十大板,趕出衙門。
高仁傑因辦此案,決斷有功,得到了總督的嘉獎。可是,麻城縣父老百姓,卻為塗如松遭此冤屈,憤憤不平!
且說李獻宗被打得皮開肉綻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沈氏心疼地撫摩著他身上的傷痕,埋怨說:「你是個小吏,辦案何必這般認真。現在好處沒得到,差點丟了老命。」
李獻宗搖搖頭說:「我覺得此案破得蹊蹺。塗如松並非硬漢,他既招供,卻又供出楊屍之處都是假的;而塗母倒說出真的。」
沈氏聽了沉默不語,後來他見李獻宗仍在苦苦思索,便壓低聲音說出了塗母因不忍心兒子受此酷刑,便和沈氏從城西一孤墳處扒出一具女屍,給她穿上楊氏生前衣服,才了結此案。
(曹正文)
(題圖:諶孝安)
長按二維碼關注
tomorrowstarjiuyi
jiuyi-film@163.com
上 海 九 譯 影 視 傳 媒 有 限 公 司
▼
謝 謝 收 聽
再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