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 政法文綜必看

2020-12-14 廣東中公教育

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 政法文綜必看

政法幹警

文綜考試中,主要考查考生對歷史、地理、政治基礎知識的整體把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對文化綜知識點的梳理尤為重要。政法幹警考試歷史這門課程亂世側重考查戰爭發生的年代、背景、交戰雙方、戰爭結果,太平盛世主要考查各個朝代的重要治世、盛世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思想家的認知。下面就這一熱點問題,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備戰2016年政法幹警文綜考試有所幫助。

1. 春秋戰國時期重要思想家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主要思想有「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興辦私學」「和」等,是我國興辦私學的第一人,被先賢們尊稱為「聖人」。

(2)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並被尊稱為「亞聖」,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提出了「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性善論」等。

(3)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 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也是儒家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提出「知天命而用之」「性惡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滅」等。

(4)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追求「清淨無為」的出世思想。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5)孟子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老莊」,有代表作《逍遙遊》。

廣東中公教育微信號(gdoffcn)

歡迎關注(廣東人事考試網),及時掌握公職考試信息!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doffcn)

關鍵詞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的十大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 春秋戰國時期的轉型和文化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間的數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社會變化動蕩最為劇烈的時期之一。因為那個時期是從我們所認識的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明顯的社會轉型期,社會出現了動蕩不安、諸侯混戰的局面。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春秋五霸」,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戰國七雄」,即齊國、楚國、燕國、韓國、魏國、趙國、秦國。經過西周時期經濟的不斷增長,各地區新興的地主階級已經不滿足於舊的政治體制,而是迫切要求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度,以維護他們既得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複雜的一個時期,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期。什麼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縱橫家……基本上各個領域都是人才輩出。單說思想家,思想家就分為了各種派別,形成了百家爭鳴之勢,什麼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派別。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著名人物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 春秋戰國時期教育概況
    西周結束之後,到了春秋戰國,一般認為,春秋戰國是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一個過度,還有一種「春秋是奴隸社會的結束,戰國是封建社會的開端」的說法,這兩種觀點基本一致。西周時期學在官府,學校教育為貴族開放,形成「惟官有書,而民無書」、「惟官有學,而民無學」的局面。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形成的原因(百家爭鳴,啟於春秋,興盛於戰國,它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 經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 老子: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人,哲學思想為我國做出來巨大的貢獻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春秋戰國時期一直以來都是充滿神奇色彩的,這個時期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是我國文化發展較為重要的階段,它為今後的文化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決定了今後文化的發展方向與軌道,所以這一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無比精彩的。
  • 中國四大系列之春秋戰國四大思想家,山東有兩個半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動蕩,各種學術思想紛紛湧現,是我國思想和文化最為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互相辯論,相互爭鳴的空前學術盛況,史稱"百家爭鳴",奠定了我國思想和文化的基礎.這一時期,群星璀璨,湧現出了一大批思想家,但星光最燦爛的是那幾個呢?
  • 春秋戰國時期,繁榮燦爛的科學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社會的變革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繁榮。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一大批對後來的中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如老子、孔子、莊子、墨子等等,因此,在思想領域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 春秋戰國時期,擁有孔子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西周亡國的時期),結束於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的時期)。這一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濟濟、思想開放而且活躍的時期,踴躍出了道家老子、莊子,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韓非子、墨家墨子等對後世影響極大的學術大家。
  • 孔子的思想學說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好用
    但是,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圍繞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理想抱負,周遊列國,不斷宣傳的仁政思想,卻始終沒有得到各家諸侯的賞識,以至於,最落魄的時候,累累若喪家之犬。我們再看一下春秋戰國的時代背景,「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應該說自平王東遷之後,王室衰微,諸侯崛起。正如孟子所講:「春秋無義戰」在諸侯爭霸的過程中,諸侯國之間比拼的更多的是軍事實力,從更深處講,比拼的是國家的實力。而孔子的思想,主張通過教化的方式,實現天下大同。
  • 春秋戰國時期的神秘人物——鬼谷子
    本文章由絢麗多姿的幸福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有才能的人物,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而其中有位顯赫的人物,鬼谷子。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以為幾句神秘色彩的奇人。同時鬼谷子不僅是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以為十分有名的教育家,他的學生也都是奇才,兵家的有:孫臏龐涓,縱橫家的有:張儀,蘇秦。今天就和大家來談談鬼谷子這個人。鬼谷子,姓王名字詡,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人,因為隱居在鬼谷,所以被人們稱為鬼谷子。
  • 春秋戰國時期的「憂患意識」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政治地位自平王東遷之後一落千丈,諸國爭霸,在這個「禮樂崩壞」的年代,代表各自階級的思想家層出不窮,各家各派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論學說和政治主張,其中影響最大的有儒、道、墨、法四家,學術重心由王官之學向諸子之學過渡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引用自《君臨戰國》簡介> 推薦一看5.重生之春秋戰國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湧現如老子、孔子、晏子、孫子等聖賢的時代,為百家爭鳴奠定了基礎。但這個時代卻充滿不義,戰端不斷,短短數百年百餘諸侯國只餘數十。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人為何那麼具有創造力?
    首先,我們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特定歷史時代說起在春秋戰國時代,由於各個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不斷,造成了社會的大變革和大動蕩。在此期間,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取得霸主地位,廣泛招賢納士,利用 「 賢士」 們不同的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
  •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哪幾家?對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最深遠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起源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諸子百家也是這個時期各種學派的總稱。二、諸子百家的學派形成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 考察春秋戰國時期主流思想學派的源起與成因
    孫武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吳起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縱橫家之學太公以謀略起家助周室推翻殷商,孫武得其遺意,首重伐謀伐交,由此發展成了縱橫家之學。
  • 百家爭鳴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學術局面。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諸侯爭霸,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各國開放政權以延攬人才,打破了本來的貴族政治體制,使得原本幾乎沒有資格參與政治的庶民可以發表自己的政見並參與政治決策,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發生劇變。這一時期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等,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思想。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交互運用,相互影響,標新立異。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
  • 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老子與孔子之外,還有哪些代表人物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傳統文化大家,特備是春秋戰國時期,傑出人才輩出,除了道家與孔孟之外,還有那些代表人物?韓非子、墨子與孫子都在各自領域創立學派。一、韓非子韓非子,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人,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為法治的鼻祖。用今天的話來說,韓非是法學博士後導師。韓非子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
  •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周朝的800年時期分為三個時期,即西周時期,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隨著小國的擴張、和平共處和戰爭的爆發,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哲學、學派和宗教思想,春秋時期是東周時期的開端,在此期間,周朝到達長江,基本上以黃河東部為中心,第一個統治東部首都洛陽的國王,據說是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