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啟「毒豬元年」,地方政府不甩「中央」各自嚴查不手軟

2021-01-09 海峽導報

臺灣自1月1日起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進口,儘管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公告地方政府「食安自治條例」部分條文無效,但地方政府並未放鬆,各自推出措施加強查核。

為應對萊豬進口,臺北市要求便利商店、超市及大賣場設置不含萊劑專區。包括家樂福、好市多等11家賣場業者1月1日同步推出不含萊劑專區。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臺北市除了設置專區,也要求肉品進口商應自主檢驗萊克多巴胺含量,並在臺北市食材平臺登記,提供下遊經銷商作標示與分區擺放,從源頭到上架做到溯源、信息透明,讓消費者更加放心。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2021年是臺灣「萊豬元年」,既然民進黨當局蠻橫不講理,讓萊豬進口,市政府就設立不含萊劑專區,讓人民保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臺中市長盧秀燕當天前往大賣場視察肉品來源標示情形,她受訪表示,將不定期於各店家抽查,並於網站專區公布抽查結果。臺中市衛生局補充,若有未標示肉品來源或標示不實者,將依法處罰。

來源:香港大公報、中通社

相關焦點

  • 2021臺灣「萊豬元年」也是「萊豬末年」
    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宣布「反萊自治條例」全部無效,要禁止地方保護食安的一切努力,迫使地方政府聯合起來聲請「釋憲」。執政者能否推動多數民意反對的政策,正在考驗著臺灣的「民主價值」。
  • 民進黨硬要人民吃毒豬 臺中市府:不認同、不支持
    硬要市民吃毒豬,臺當局官員先吃給我們看!」臺中市議員30日質詢時炮轟民進黨開放含瘦肉精豬肉,明年起進口臺灣,臺行政機構還發公文,指地方政府「食安自治條例」要求瘦肉精零檢出及罰則牴觸臺當局「法令」。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臺當局一紙公文即要求地方修改「條例」,不認同、也不會同意,更不會主動提送臺中市議會修改「自治條例」,依「法」行政捍衛市民健康。
  • 臺灣民眾的2020太難了:「豬」事不順 「錢包」掏空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豬」事不順 吃飯「難」  提到臺灣美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滷肉飯。肥而不膩、甜鹹適口的滷肉,配上一碗軟硬適中的白米飯,能著實滿足食客味蕾。  可就在2020年,臺灣民眾陷入焦慮——今後吃一碗簡單的滷肉飯也難以安心:8月,民進黨當局突然動用行政命令,企圖從2021年元旦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一種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不分豬肉還是瘦肉精積累更甚的豬下水,統統可以進入臺灣市場。  瘦肉精一般被列為生豬養殖過程中不能使用的違禁藥品。
  • 衝動下開放美萊豬?不,民進黨是經過政治理性計算!
    首先,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萊豬政策進口,忽視公民投票直接民主效果。蔡英文提出在保障民眾健康前提下,基於科學證據、國際標準,對進口食品做出相關規範,此為2016年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的立場。2021元旦講話中蔡英文評論既往政府做出開放承諾卻無法履行落實,只能最後由其承擔;強調 「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
  • 臺胞投書:「萊豬元年」換不來美國的經貿承諾
    2020年平安夜於臺灣同胞是「特別」的,他們的食安從這一天開始「不安全」,因為民進黨當局不顧民意,強行通過《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自2021年元旦起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正式進口臺灣,臺灣正式進入「萊豬元年」。蔡英文還在元旦講話中表示,希望臺灣同胞理解她,開放「萊豬」是為臺灣布一個永續生存的局。
  • 臺灣民調:臺中泛「綠」也不挺開放瘦肉精美豬
    (中評社) 中評社臺中9月9日電,東海大學地方自治研究中心針對蔡政府開放瘦肉精美豬進行臺中市民意調查,今天下午公布民調結果,有55%市民反對進口美豬,並有超過六成民眾支持臺中市自治條例規範瘦肉精零檢出。值得注意的是,51.9%泛綠支持者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此外,綠票倉的29歲以下青年族群,也有56.7%反對進瘦肉精美豬。
  • 襲胸、扔豬內臟……混亂又大尺度的臺灣政壇!
    據了解,老人在自焚前已寫好遺書,除表達對女兒的歉意和感謝外,還特別交代「豬有毒不要吃」,警方初步判斷其輕生原因和不滿當局政策有關。至於老翁所提到的「毒豬」,是已經在島內討論了近20年的「萊豬之爭」,藍綠兩黨在這個問題上互不相讓,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 不甩蔡英文與AIT施壓 盧秀燕元旦率隊查瘦肉精「美豬」
    據臺灣媒體報導 蔡英文當局萊豬進口政策今天起實施,「行政院」昨天宣布地方政府萊劑零檢出自治條例失效,並要求修正,否則有「違憲」之虞。「行政院」12月31日由「秘書長」李孟諺和「政務委員」羅秉成等人召開記者會宣布,各縣市所提自治條例規範肉品萊劑零檢出,各自為政,違反「憲法」並牴觸法規,蔡當局將針對既有已訂的自治條例函告無效,並不予核定新訂自治條例。
  • 蔡英文開放「毒豬」後,臺灣「亂套」了
    導讀:臺灣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的期限就在眼前,而臺灣「農委會」日前宣稱已經下發了「臺灣本地豬」的標章,可以讓臺灣民眾辨識是不是本地豬,然而近日有人發現本地豬的標章,被使用在了西班牙豬肉上
  • 蔡英文堅持進口萊豬 臺灣人表示不願意當世界廚餘垃圾桶!
    果然不出意料,兩案皆被民進黨挾人數優勢否決了。為了杜絕萊豬進口,臺中等多個縣市的食安自治條例均規定萊克多巴胺不得檢出,也有許多縣市準備比照臺中在食安自治條例增訂罰則。不過,這些縣市政府都收到臺行政機構公文,指零檢出與罰則牴觸有關法規,要求在明年一月一日前檢討修正,因此引起許多縣市長的反彈。
  • 反萊豬被查水錶,臺醫師:蔡英文當年也是說萊牛就是毒牛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高雄榮總臺南分院前精神科主治醫師蘇偉碩,長期關注萊豬議題,並公開指出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害,卻遭到蔡當局「衛福部」告發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收到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的通知書,要他到案說明。
  • 豬大腸甩上臺灣「立法院」,臺媒:有史以來「最血腥的一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於文】「拳頭和豬內臟在臺灣立法院關於美國豬肉的爭論中飛舞」,路透社27日以此為題報導稱,因為臺灣民進黨政府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允許進口含有被稱為「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臺灣稱為萊豬),兩黨「立委」27日爆發激烈但短暫的衝突。
  • 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到底是怎樣的一頭豬,讓臺灣政壇這麼熱鬧呢?這頭豬沒啥稀奇,就是吃了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根據美國法律,養豬業從業者可以在豬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以提高豬的瘦肉率。美國之所以能通過這條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瘦肉精經過代謝後,在豬肉中殘留不多,主要殘留在豬內臟裡;美國人大都不吃豬內臟,所以阻力沒那麼高。但這事放到亞洲就不行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吃豬內臟,所以對進口美國豬肉的熱情一直都不是很高,進口有嚴格標準,也經常發生增加限制、取消訂單等情況。這其中,臺灣由於消費習慣加上本地豬肉產業的抵制,一直是反對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的。
  • 世界觀|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再往前,10月13號,國民黨「立法委員」帶著一隻模型豬衝進「立法院」,質詢正在做「施政報告」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話,臺灣政壇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到底是怎樣的一頭豬,讓臺灣政壇這麼熱鬧呢?
  • 港臺腔:美豬開放將入島,臺灣為何亂糟糟?
    按照臺衛生部門的要求,即使是一顆貢丸,在製造過程中若使用不同來源的豬原料,例如混合了美國豬、臺灣豬以及其他地方的豬,商家都要一一標明這顆貢丸裡有分別來自哪裡的豬。所以如果小吃店使用豬油炒菜,是不是也要用插牌的方式標明「豬來自何方」?這麼細緻的工作,店家恐怕得多顧幾個人才能忙得過來,可能還得是專業人士!
  • 美軍一年13次穿航臺灣海峽進行「保護」 臺當局的代價是吃「毒豬」?
    2020年12月31日,美國「麥凱恩」和「威爾伯」號驅逐艦以雙艦編隊方式穿航臺灣海峽,國防部、外交部先後發聲: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來源:環球網據CCTV-4《中國輿論場》報導,有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美艦穿航臺灣海峽共計13次,數量為近十年之最,而此次美軍以雙艦編隊方式的穿航是相隔超一年半後,再次同時派兩艘軍艦穿航臺灣海峽。
  • ...美國在臺協會」反萊豬衝突,綠營:不該造成國際友人對臺灣不信任
    「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昨天拜會臺中市長盧秀燕,AIT原規劃與臺中市府協調拜會全程不公開,臺中市府方面改為開放媒體採訪,盧秀燕更在媒體前表態反萊豬,稱要遵從人民的聲音,引發AIT會後針對島內反美豬聲浪措辭嚴厲的批評。
  • 臺72家進口商聯合發表聲明 不進口美國「毒豬」
    12月3日,島內72家豬肉進口商發表「維持不進口萊豬及落實標示產地意向書」聲明。  昨日,進口豬肉同業說明會召開記者會,由禽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主持。針對民進黨當局進口萊豬爭議不斷,島內業者發起自救活動。共有72家豬肉進口商,約佔臺灣市佔率9成的業者出席。
  • 不收回成命將「帶豬抗議」!臺當局開放美豬引發豬農強烈反彈
    若不收回成命,不排除進一步抗爭。民進黨官員企圖「摸頭」無效臺灣養豬協會30日晚間臨時通知各縣市養豬協會理事長,8月31日下午在苗慄縣頭份市尚順君樂飯店集會,研商美豬開放進口議題,會場並未開放。據了解,臺當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副主委會黃金城、臺灣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等相關官員都到場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