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高村鎮麥村村,大傢伙兒一提到「紅薯王」,無不豎起大拇指,對他自強不息,努力奮鬥的精神欽佩不已。
「紅薯王」本名叫做麥躍武,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天有不測風雲,妻子突患重病,在妻子長年的治療過程中,不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外債,因病致貧。村幹部和鎮包村負責人多次到其家中了解其治療情況,2017年,通過群眾評議,鎮村審核,麥躍武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麥躍武妻子的病也得到了積極的治療,曾一度有了較好的轉機,原本讓失去生活信心的躍武,又對生活燃起了渴望的理念。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麥躍武到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學習,通過認真刻苦的學習,獲得了「新型農民證書」,併到外地參觀學習。在學習、參觀中,更堅定了他要改變貧困生活的信心。他結合自己家裡的情況,萌發了種植紅薯的想法。一是紅薯渾身是寶,加工成澱粉、粉條、薯乾等都很適合大眾口味;二是紅薯改良的產量較高,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有可能是自己的一條致富途徑。
認準的事說幹就幹,然而前期投資難住了他。鎮村幹部看到躍武誠懇的態度,渴望生活的信心,立即把情況反映到鎮農商行,協調貸款事宜。僅三天,麥躍武便拿到了金融扶貧最高額度五萬元貸款。
拿到貸款後,麥躍武在自己的責任田裡種植了8畝優質紅薯,在自己的門前利用地理位置,自建了恆溫儲存紅薯庫,面積150平方米,大約儲存量約20萬斤。當年因初次探索嘗試,缺乏經驗,收入一般,8畝紅薯收入2萬餘元。2018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又種植紅薯20畝。經過科學管理,科學施肥,年純收入8萬餘元。2019年,麥躍武在失去妻子的困境下,他沒有被困難壓倒,擴大種植面積100畝,收入達到了20萬元左右。
2019年底,麥躍武與其他一批貧困戶成功脫貧出列。「在我萬念俱灰的情況下,黨和政府雪中送炭,讓我重拾生活信心;讓我發展種植,還清了債務,購置了多功能農用拖拉機、小型運輸汽車。」躍武樸實的話中透露出對黨和政府無限感恩的心情。
今年,麥躍武緊跟形勢、科學種植,引進了「西瓜紅」、「煙薯25」等明星品種,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在自家門前公路邊做了醒目的「優質紅薯基地」牌子,並在網上推銷自己的紅薯產品。同時積極參加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洛陽市主會場展銷會,得到一致好評,多個企業、學校現場籤訂了供銷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村鎮黨委政府的引領下,麥躍武將繼續擴大規模,把鄰居和兄妹們的山地充分利用起來,決定從自己單幹零散型轉為農村合作組織,率先示範帶動當地群眾走出一片致富的路子來。同時與洛陽金薯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進行深加工,逐漸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鏈,相信不遠的將來,一定能走出一條亮麗的致富路。(宋冬冬)
原標題:《脫貧戶老麥的「紅薯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