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地方,如今院士數量依舊全國第一,實在太霸氣

2020-12-19 茶邊求

親們都知道,古代科舉考試錄取率非常低,因此考試難度相當大。有句話講「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五十歲能考上進士,就算年輕的了。

進士尚且這麼難考,更何況考第一名,成為狀元?

不過對有個地方來說,考狀元這件事卻司空見慣。因為出的狀元太多,那裡甚至將狀元當作 「土產」和「特產」——這個地方,就是蘇州。

從唐代科舉開始,歷代封建王朝總共才出文狀元596名,武狀元115名,而蘇州地區就共計出現文狀元55位、武狀元6位,合61位,高居各個地區之首。

蘇州在歷史上厲害也就算了,更讓人吃驚的是,截至2017年,從這裡走出來的院士數量總共117人,仍舊穩居全國第一。

那麼肯定有人會問了:為什麼蘇州從古到今能出這麼多學霸?這還要從古代政治和經濟中心位移說起。

隋唐到北宋時期,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陽、開封一線,也就是黃河沿岸,因此北方的狀元就更多。而隨著宋朝南遷,從南宋開始,南方的狀元開始超過北方了。

到明清時期,雖說都城又遷往北方,但南方作為經濟重心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換句話說,蘇州一帶商業發達,家庭富裕,他們大建藏書樓,支持子孫考取功名,讀書成為普遍風氣。這麼一來,考出來的狀元數量依舊是最多的。

到了近代科舉考試取消之後,蘇州人秉承自古就有的讀書和考學習慣,很自然地就完成了一個轉變,不管是接受新式教育還是出國留學,他們依然還是最積極——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在如今,蘇州出來的院士仍然全國最多了。

好吧,現在你應該知道了,要問中國哪裡人最會考試,不是山東人,也不是湖北人,而是蘇州人!

相關焦點

  • 我國歷史上出過狀元最多的省份是哪個省?
    歡迎來到經典人文之旅,眾所周知,我國的科舉制度,從唐朝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卅一年舉行了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稱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在我國社會影響非常深遠。科舉考試中第一名是元,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
  • 盤點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5大姓氏,王姓第一!
    唐代時到禮部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要投遞一張「狀」,公布成績時進士科第一名,即為「狀元」。     歷史上有名有姓的文狀元有500多名,這些狀元裡出自哪個姓氏最多呢?一起看下位列前五的姓氏。劉氏狀元一共有28名。清代的劉春霖是歷史上   最後一名狀元,詩書畫均有造詣,晚年堅辭偽職不就,氣節可嘉。
  • 中國狀元之鄉:將軍和進士數量為全國第一,如今只是四線城市!
    導語:中國狀元之鄉:將軍和進士數量為全國第一,如今只是四線城市!在歷朝歷代都有人才輩出地方,就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我國國土遼闊,有許多這樣的地方。不過要說最著名的應該還是位於江西省的吉安市。吉安自古就是人文淵源之地,這裡的水土孕育了三千進士,自稱一系的江右廬陵文化,素有「狀元之鄉」、「將軍市」、「才子之鄉」、「廬陵風光半姑蘇」、的美譽。
  • 我國「學霸」最多的縣:出了4狀元、10名宰相,還出了1萬多名教授
    我國「學霸」最多的縣:出了4狀元、10名宰相,還出了1萬多名教授江蘇這個縣牛了:讀書之風盛行,從古至今都是學霸雲集高產之地我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自古就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一直延續至今吳間斷。在我國,有很多地方讀書之風盛行。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古代我國出了很多狀元之鄉,狀元之縣;今天我們國家依舊有諸多很牛的學霸之鄉,高考強縣。古人云:無以外權爵任與官,則民不貴學問,又不賤農。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 ;無外交 ,則國安不殆。古人又云:"聰明有種,富貴有根"事實上小編覺得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簡單說:讀書需要一種風氣,一種氛圍。
  • 四川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曾做了近20年省會,如今僅為縣級市
    但是大家有所不知,早在之前,四川的省會並不是成都,而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縣城,作為四川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曾做了近20年省會,如今卻淪落為縣級市,可謂十分憋屈,大家知道是哪嗎?它就是距離成都200多公裡的閬中,如今提到閬中,大家除了想到春節文化之鄉的頭銜,並無其他印象,然而早些年前的閬中卻是一座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古代的閬中地處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遊,素有「巴蜀要衝」之美稱,是古代巴國蜀國的軍事重鎮,詩人杜甫更在此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 咱老劉家歷史上出過的狀元!太霸氣了!太牛了!!!
    據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中國古代社會,從庶民百姓到達官顯貴,無一不堅定地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
  • 中國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五大姓氏,排名第一的居然是王姓!
    歷史上有名有姓的文狀元有500多名,這些狀元裡出自哪個姓氏最多呢?一起看下位列前五的姓氏。清代的劉春霖是歷史上   最後一名狀元,詩書畫均有造詣,晚年堅辭偽職不就,氣節可嘉。姓張的狀元共43名。唐代的張九齡是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張又新是茶道專家,清代的張謇則是著名實業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張去華和張師德是一對父子狀元,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 我國南方「明清12府」進士、狀元數量排行,蘇州府狀元最多
    從隋唐科舉考試成熟以來,我國共產生了600多位文狀元,目前有籍貫可考的為三百多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當然,狀元和進士的分布並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下,古代南方各州府進士、狀元數量排行,看古代哪個地方人多、愛讀書。
  • 中國最霸氣的城市,擁有84所大學容納百萬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
    就在這麼多的城市裡面,北京教育資源是相當豐富的,不僅有很多的211學校,還有許多985名校,不過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霸氣的城市,擁有84所大學容納超百萬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它就是武漢,根據數據統計現在它的高校數量已經有84所,全年在學校研究生的人數是13.8萬,本專科的學生是96.9萬,如果把這些人數加起來就意味著超過了百萬。
  • 福建這個地方出過最多狀元!快來沾沾喜氣
    可知道它是出過最多狀元之一的地方?莆田的進士文化堪比媽祖文化?在長達千餘年的「古代高考」中,莆田書生可是在這場煎熬的「戰役」中雄冠一時。從唐代至清代,共有2370多名進士(含特奏名等),其中狀元12名,榜眼7名,探花5名。
  • 高考狀元,他們選擇的都是什麼專業,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近日,某媒體公布了部分省市地區2019年「高考狀元」的最終去向統計,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依舊成為「高考狀元」們最愛的大學,成為了最大贏家。足以顯現兩所國內最為頂尖的高等院校,在「高考狀元」們心目中的地位,而在具體人數上來看,除去暫未公布的「高考狀元」情況來看,選擇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人數要比北京大學要稍多,而且在具體選擇上還反映出這樣一種現象,「文科狀元」偏愛北京大學,「理科狀元」偏愛清華大學,這也是北大和清華強項的表現,北大文科強,清華理科強。
  • 被稱為「騎在電動車上的城市」,電驢數量全國第一,卻很有人知道
    被稱為「騎在電動車上的城市」,電驢數量全國第一,卻很有人知道。說到南寧,很多人不知道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西鄰雲南,東北與湖南、西北與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南寧簡稱「勇俊」,又稱「綠城」,說到南寧,沒來過廣西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這個城市,南寧有著距今17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悠久的邊境古城,是以壯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友好相處的現代都市。
  • 中國「最霸氣」的一本!曾拒絕併入985,如今王牌專業全國領先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高校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2956所高校。在這兩千多所高校裡,有一所被稱為中國「最霸氣」的本科院校,這所學校曾經拒絕併入985院校,如今它的王牌專業不輸北大清華!
  • 高考最心酸的省份,文科狀元上不了清北,985率全國倒數第3
    高考是每個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每年高考的關注度很高,但一提到哪個省份的高考題目最難,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江蘇省,江蘇省的高考難度可是排名全國第一,是出了名的難,很多江蘇考生都有苦說不出,但是題目的難度也跟教育水平有關,眾所周知,江蘇省是教育大省,教育資源也是在全國算是較好的;江蘇省也是經濟強省,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GDP在排名全國前幾,是個妥妥的&34;。
  • 咱老劉家太牛了!歷史上居然出過這麼多狀元!太霸氣了!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題寫於劉單創作的山水屏障畫上的一首題畫詩。這首詩語言傳神,詩中有畫,對題畫詩體的形成有開創之功,對後世影響很大。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評論這首詩說「起手用突兀之筆,中段用翻騰之筆,收處用逸宕之筆。突兀則氣勢壯,翻騰則波浪闊,逸宕則神韻遠」。全詩或虛或實,波瀾層出,生動傳神,筆力飽滿,脈絡分明,實為我國古代題畫詩中的珍品。
  • 咱老林家太牛了!歷史上居然出過這麼多狀元!太霸氣了!
    位於長泰縣城狀元巷的狀元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關林震的民間故事,膾炙人口。諸如:林震在漳浦海島讀書,該處因此得名「林震嶼」;林震狀元及第時,家中井鳴三日;林震卒之時,有星墜於其戶;林震在金鑾殿上「一筆化三千」,與江西沈文求爭元奪魁;漳州因有狀元方能稱「府」等。這些故事世代流傳,表達了百姓對狀元林震的崇敬。
  • 一個落後的安徽小縣城,竟然出了19個狀元,排在全國第一
    最後拔得頭籌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在這一千三百多年,據說出了700多個狀元,不過能查到資料的是300多個。中了狀元自然而然走上官場,從此身份地位就不一樣了。歷史上很多狀元在官場上大放異彩,比如王維、柳公權、文天祥等等,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在太平天國時期還出了一個女狀元叫傅善祥。而有些狀元卻默默無聞,逐漸被歷史長河所淹沒。
  • 四川發現5000年前古文字,由於數量實在太少,西方一直不願認可
    四川發現5000年前古文字,由於數量實在太少,西方一直不願認可說起中國的歷史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過這句話居然在國外遭到了反對,外國人居然表示他們所熟知的中國,其實也就只有著四千年的歷史,在時間的長度上比古埃及和巴比倫短的多得多
  • 中國培養院士數,前15強中學排名!重慶南開中西部第一,全國第7
    也從側面證實了院士的鳳毛麟角。關於院士出身的高校數量排名,大家見的可能多些,但對於培養院士數量的中學排名不多。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網上傳的關於培養院士數量的數學排名,供各位參考:一、培養兩院院士數量,國內前五的中學1、上海市上海中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均以培養兩院院士57名的總數,在國內中學裡,並列排名第一;2、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以培養兩院院士46名的總數,在國內中學裡
  • 香港文憑試放榜 哪間中學出最多狀元?
    第7屆中學文憑試(DSE)於今日放榜,考評局公布,今屆共有9名狀元,較去年6名為多。聖保羅男女中學成為今年文憑試狀元數目最多的學校,有3名學生考獲7科5**的佳績。考評局表示,共有21264名日校考生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3322」,佔日考考生人數42.2%,較去年增加1.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