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與指南】菌血症診斷和治療的最佳實踐

2021-01-17 京港感染論壇

正確採集血培養

講解:

在專注於具體的病原體之前,回顧一下採集血培養的指徵非常重要。

血培養不能隨意採集,因為會導致血培養汙染數量的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確切地說,應該遵循特定的標準以保證血培養的正確採集。

當患者出現嚴重膿毒症或膿毒性休克,特別是符合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SIRS)診斷標準並伴有可疑感染、器官功能障礙或乳酸>2mmol/L,或符合嚴重膿毒症的其它一些最新定義時,應該採集血培養。

此外,常常引起菌血症的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建議採集血培養,包括:膽管炎,腦膜炎,腎盂腎炎,重症肺炎,可疑心內膜炎或血管內感染,脊椎骨髓炎/椎間盤炎,嚴重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無脾伴全身感染,可疑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最後,需要採集血培養的還包括患者新出現的發熱(T≥38.5℃[101.2°F]),且伴有至少1個其它感染症狀或體徵,沒有明確診斷,之前48小時內沒有進行過血培養。

需要採集兩套外周血培養,每套包括一個需氧瓶和一個厭氧瓶。通常不進行中心靜脈血的培養,因為發生汙染的可能性大。隨著採集血培養套數的增加,診斷率不斷提高。一項包括351例菌血症患者的研究中,每個病例24小時內採集至少4套血培養, 73%的菌血症在1套血培養報陽時檢出, 2套血培養的檢出率為94%,3套血培養的檢出率為97%,4套血培養的檢出率達99%以上。

新發感染的患者,不符合上述條件時(如入住普通病房的低危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由於陽性率低,通常不建議採集血培養。

持續發熱的患者,過去48小時內兩套血培養報陰,一般不必再採集血培養。同樣,如果患者單個生命體徵發生改變,在決定採集血培養之前,重要的是首先監測病情,再評估其它關聯因素,如脫水引起的心動過速。

相關焦點

  • 【雜談】菌血症「展望」
    O(∩_∩)O哈哈~ 閱讀時無意中碰到一個角度——菌血症/血流感染並發譫妄(delirium)。也算從業了十餘年,第一次聽說、感覺一片模糊。這裡大補一下!按:這裡限定在菌血症和譫妄,沒有納入膿毒症sepsis和譫妄。對膿毒症導致譫妄,大家可以看一下相關文獻。
  • 細菌入血液--警惕菌血症
    菌血症多是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症狀,但血液中可查到細菌。主要發生在炎症的早期階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細胞可組成防線,以清除細菌。病因: 感染的口腔組織的外科手術或常規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膿腫切開和引流和內置器的細菌生長,特別是靜脈注射和心內導管,導尿管和造口術內置器及導管均可引起短暫的菌血症。
  • 菌血症患者,一定發熱嗎?
    有27個患者無發熱,伴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膿毒症診斷有三分之一是在血培養檢查之後,而半數正在抗生素治療。另有綜述(Am J Med. 1986 Jun 30;80(6B):143-8.)提到老年膿毒症時病死率不同,無發熱菌血症的老年患者病死率高達65%,而年輕一些的患者是25%-35%。
  •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菌血症:頭孢唑啉或更優
    儘管如此,MSSA 引起的血流感染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全球醫療負擔較重,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目前,相關指南推薦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抗葡萄球菌青黴素(ASP)和頭孢唑啉用於治療 MSSA 菌血症。但是,ASP 和頭孢唑啉治療 MSSA 菌血症孰優孰劣尚不明確。
  • 《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在青發布 首提亞臨床痛風...
    《指南》包含了3條推薦總則和針對10個臨床問題的推薦意見,涵蓋了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診斷、治療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亞臨床痛風、難治性痛風的概念和診治意見;首次對鹼化尿液相關問題進行了推薦;首次對痛風常見合併症藥物選擇進行了推薦。《指南》不僅適用於臨床診療和衛生保健等專業人員,也對患者及關注健康的公眾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導意義。
  • 治療菌血症,新型抗菌療法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ContraFect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exebacase(CE-301)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血液感染(菌血症),其中包括右側心內膜炎患者的治療。
  • 「遠程醫療實踐規範與指南」內容簡介
    第四部分遠程精神保健的循證實踐規範該規範是ATA綜合遠程視頻技術而提供醫療服務的規範和指南,包括輔助診療決策系統,以及提高和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的基本內容。第八部分遠程醫療病理學實踐指南該指南是關於遠程醫療病理學技術指導,包括臨床應用、獲益和局限性,以及相關監管規定。該指南包括指導初步診斷、手術中會診諮詢和再次會診諮詢等臨床病理學內容,旨在保障遠程病理學診斷會診和專業諮詢的質量,對患者的疾病診斷具有指導性意義。
  • 「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請考生多加關注。   臨床生物化學檢查主要有以下幾部分:血糖及其代謝產物的檢測、血清脂質和脂蛋白檢測、血清電解質檢測。廣東衛生人才網的小編對這三部分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希望對廣大的考生有所幫助。
  • 高手秘籍:據臨床症狀診膿毒血症 - 丁香園
    予建立靜脈通路,抽血送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培養)並行清潔中段尿鏡檢,同時給予廣譜抗生素經驗性治療。患者的臨床症狀及體徵均強烈提示膿毒血症。為了獲得診斷膿毒血症的更多證據支持,需要進一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乳酸、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患者的白細胞為12*109/L,CRP是123.8nmol/L,降鈣素原為0.9ng/L。
  • 46歲壯漢反覆高燒不退,原是齲齒引發菌血症
    治療齲齒時不慎感染,青島一男子患上菌血症,高熱不退意識不清,被送到青島市市立集團西院區,治療半個月後,日前順利出院。青島市民趙先生(化名)今年46歲,半個月前突然發熱,最高時達40℃,同時乏力、盜汗、明顯咳嗽、咳黑色痰,在院外行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感染性病變可能性大」,先後於在兩家醫院急診治療,但病情仍在進展。1月6日,趙先生燒到意識不清,被送入青島市市立集團西院區呼吸內科住院治療。
  • 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辨析方法
    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以及膿毒血症的概念是檢驗職稱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因概念相似,多數考生易混淆。怎樣才能辨別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不?概念:1.菌血症: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症狀,但從血液中可查到細菌,稱菌血症。2.毒血症:細菌的毒性產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有全身中毒症狀稱為毒血症。
  • 14部最新內分泌科指南和共識,一文收入囊中
    02 2019日本糖尿病臨床實踐指南 2020年7月,日本糖尿病臨床實踐指南2019版英文版發布,這是該指南的的第6版。日本糖尿病指南自2004年首次發布以來,每3年修訂一次,主要目的是促進循證、合理、高效和一致性的糖尿病臨床實踐。
  • 中國登革熱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
    為規範登革熱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和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根據國內外最新的循徵醫學證據和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登革熱診療與防控指南"[1]、2014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頒布的"登革熱診療指南"[2]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登革熱診斷(WS216-2018)"[3],於2018年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制訂了"中國登革熱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以下簡稱本指南
  • 青島46歲壯漢反覆高燒不退 原是齲齒引發菌血症
    治療齲齒時不慎感染,青島一男子患上菌血症,高熱不退意識不清,被送到青島市市立集團西院區,治療半個月後,日前順利出院。青島市民趙先生(化名)今年46歲,半個月前突然發熱,最高時達40℃,同時乏力、盜汗、明顯咳嗽、咳黑色痰,在院外行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感染性病變可能性大」,先後於在兩家醫院急診治療,但病情仍在進展。
  • 尋找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最佳策略
    圖片由Shutterstock提供《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刊發的綜述探討了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各種治療策略這一臨床醫生爭論較多的問題。高甘油三酯血症,即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其後果和最佳管理策略卻備受爭議。
  • 心臟: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心力衰竭|指南解讀|診療|...
    2014年2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公布了《中國心力衰竭(心衰)診斷和治療指南》(簡稱新指南)。新指南是在2007年版慢性心衰指南和2010年版急性心衰指南的基礎上,對心衰進行了新的闡述。
  • 高泌乳素血症診斷流程
    更加詳細的詢問病史可能會為診療帶來幫助,尤其是要詢問患者下列問題: 高泌乳素血症可能的症狀,例如有無乳頭分泌物和溢乳(抑或男性患者有無性慾下降和新發勃起功能障礙)。 高泌乳素血症可能的病因,例如妊娠和哺乳。 藥物,像多種常用的可引起血清泌乳素濃度增加的藥物。 應激事件和過度運動。
  • 從《蒙娜麗莎的微笑》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調脂治療
    既然如此有名之人得如此少見之病,更增加了我們了解這種疾病的興趣,因而本文總結國內外最新指南供大家共同學習。   定義和分類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是以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外周組織黃色瘤、動脈粥樣硬化及早發冠心病為特徵的常染色體顯性單基因遺傳病。
  • 從瓜氨酸血症II型的確診,看懂基因檢測在罕見病診斷上的應用
    瓜氨酸血症包括兩種類型:瓜氨酸血症I型(citrullinemia type I)和瓜氨酸血症II型(citrullinemia type II),瓜氨酸血症II型又稱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主要是由於體內希特林(Citrin)蛋白功能缺乏所引起,可細分為新生兒期發作型及成人期發作型。
  • MRAS菌血症治療60年來重大進步!美國FDA授予新型抗菌藥exebacase...
    2020年02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ContraFect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發現和開發新型抗菌藥物治療危及生命的抗生素耐藥感染。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重組細胞壁裂解素exebacase(CF-301)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聯合標準護理(SOC)抗葡萄球菌抗生素,用於成人患者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AS)菌血症,包括右心內膜炎。這是一種很難治療的感染,儘管使用了傳統抗生素,但療效一直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