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菌血症「展望」

2021-01-17 京港感染論壇


投稿人:寧永忠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

責任編輯:曾吉 楊青

展望太大了——恕小子無能!其實是標題黨!諧音——瞻妄!O(∩_∩)O哈哈~

閱讀時無意中碰到一個角度——菌血症/血流感染並發譫妄(delirium)。也算從業了十餘年,第一次聽說、感覺一片模糊。這裡大補一下!

按:這裡限定在菌血症和譫妄,沒有納入膿毒症sepsis和譫妄。對膿毒症導致譫妄,大家可以看一下相關文獻。推薦:膿毒症相關腦病及其鑑別診斷(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and 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Crit Care Med. 2009 Oct;37(10 Suppl):S331-6.),裡面涉及譫妄;膿毒症相關譫妄的臨床透視(A clinical perspective of 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J Intensive Care. 2016 Mar 23;4:18.),裡面有機制、診斷決策和治療等。

Pubmed 查 delirium and (Bacteremic or Bacteremia or "bloodstream infection" or "bloodstream infections"),限定題目或摘要,僅僅7篇文章。閱讀下來,真正切題的只有3篇——看來大補是不行了,溫補吧!——溫柔補一刀!(*^__^*) 嘻嘻……

第一篇很早(Scand J Infect Dis. 1989;21(3):285-96.)。芬蘭研究,題目是Central nervous system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emia——菌血症的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

回顧性分析150個患者——菌血症伴中樞神經系統CNS併發症。病原包括金葡、肺雙、GBS、ECO。記錄菌血症後1個月內出現的CNS併發症。包括血管併發症如出血、感染併發症如腦膜炎或膿腫、精神改變(mental changes)且僅僅是CNS體徵(意識減弱、精神錯亂confusion、譫妄delirium)。7%出現腦梗死,高於一般人群。2例細菌性腦膜炎、1例心內膜炎。精神改變(mental changes)見於27%的患者,與菌種無關。共計40%出現CNS併發症,是菌血症首月死亡的顯著性風險因素。

按:看來,很早就已經注意到了菌血症並發精神改變,包括譫妄。筆者沒有讀原文全文,但27%的比例,應該有譫妄實際病例。

非常神奇、匪夷所思的是,下一篇......從此大音希聲——宛如春夢了無痕!一竿子竟然捅到了2016年。

第二篇是德國文章(Praxis (Bern 1994). 2016 Apr 13;105(8):463-6.)——病例報導——88歲、CAP併發症。患者咳嗽、新現精神錯亂(confusion)。MSSA引起肺炎、菌血症,並發譫妄。抗生素治療數周,炎症指標已經回落,不過患者依然因譫妄而不治(died from consequences of delirium)。

第三篇是瑞典文章(Ann Intensive Care. 2016 Dec;6(1):104.)——研究血流感染患者新現譫妄的風險因素。文章背景提到,血流感染伴譫妄頻見於危重患者。血流感染引起系統性炎症反應,細胞因子與神經遞質相互作用,神經受體驅動急性腦功能紊亂。文章提到,沒有前瞻性研究來探討血流感染並發譫妄這個話題。

設計:2011-2014年,單中心ICU的連續血流感染患者入組。通過重症監護患者譫妄篩選列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判斷譫妄。多變量分析來識別ICDSC≥4(即譫妄狀態)的獨立變量。

結果:共納入240個患者,145 (60%)個ICDSC≥4。總住院病死率34%。譫妄時病死率更高(40 vs. 23%; p = 0.005)、回歸功能基線的比例更低(30 vs. 46%; p = 0.012)、存活者預後不佳的比例更高(74 vs. 54%; p = 0.010)。多變量分析顯示,年齡(OR 1.04, 95% CI 1.02-1.06)、男性(OR 2.26, 95% CI 1.17-4.36)、血流感染診斷前的插管數量和引流(每增加1個導管,OR為1.14,95% CI 1.04-1.25)是譫妄的獨立預測因素。獨立性已經校正了下列影響:SAPS、SAS、SOFA、痴呆和/或腦白質病、白蛋白水平。

結論:血流感染並發譫妄,比例高,預後差。有預測因子可以預測譫妄,而有效識別是採取預防措施的關鍵。

筆者按:如此稀少的文獻,說明:

▷或者,這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深入的話題。第二篇是病例報導,意味著個例依然有報導價值。而第三篇卻說不少,這和第二篇的目的相左。而第三篇本身也提到,發生的不少,前瞻性研究缺失。

▷或者,需要調整檢索詞彙,菌血症最重要的替換詞彙是膿毒症sepsis或膿毒血症septicemia。大家可以一試。

實際工作需要注意的是:

1. 能有意識主動去判斷,並有能力確定、辨別譫妄狀態。

2. 對風險因素及時識別,預測發生。

3. 一般而言,譫妄發生後,因為預後不佳、病死率可能升高,要有準備採取積極幹預手段。

4. 抗生素也會導致譫妄,而菌血症/膿毒症治療基本都會用抗生素。此間如何離析拆解,筆者功力不夠,待方家教正。

上面是從菌血症角度。從譫妄角度如何呢?

近期有文章(Salluh JI, Sharshar T, Kress JP. Does this patient have delirium? Intensive Care Med. 2016 Sep 12. [Epub ahead of print])對譫妄進行了綜述。該文提到:

▷長期觀念:譫妄是與感染、疾病終末期等嚴重疾病有關的臨床症候群、預後不良。近期觀念:臨床表現為與危重病相關的急性腦功能障礙的症候群。

▷指南推薦對重症患者的譫妄進行全面篩查。因為是老年患者常見術後併發症,所以術前術後都應該進行評估。

▷譫妄表現為:注意力障礙(相對於基礎狀態的急性改變)、已有的神經認知障礙、昏迷不能解釋的認知障礙。

▷危險因素包括3種:

1.  原發疾病相關

2.   需要入住ICU的急性病相關,如創傷、急診手術、膿毒症

3.  危重病併發症或治療相關,如器官衰竭、鎮靜

▷必然因素包括:呼吸衰竭、膿毒症、休克和應用鎮靜劑(尤其是苯二氮卓類)。內科ICU老年患者研究中,膿毒症+呼吸衰竭+苯二氮卓者佔ICU譫妄患者80%以上。

▷預測譫妄的評分系統:PREDELIRIC

▷診斷譫妄的工具:CAM-ICU、ICDSC。文章有ICU譫妄床旁診斷檢查列表,可以參考。

微信公眾平臺「重症醫學」在2017.1.12發布了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院重症醫學科郭志強老師對上面ICM文章的翻譯,大家可以一覽。

另有文章(BMJ. 2014 Nov 24;349:g6652.)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來尋找重症患者譫妄的歸因病死率。文章發現,譫妄在重症患者、長期住院者常見,對病死率貢獻較小。

各位意下如何?一笑!O(∩_∩)O~


溫馨提示

由北京醫師協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共同主辦,香港感染和傳染病協會、The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協辦,北京協科技術培訓中心承辦的的第六屆「京港感染論壇」將於2017年11月16-18日在北京昆泰酒店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病原學診斷,你相信、我自信。本次會議將繼續保留「臨床大查房」、「慧眼識菌」、「百家講壇」、「過五關走麥城」、「科研沙龍」、「臨床溝通:微光閃爍」、 「影像大觀園」,「微生物報告糾錯」、多學科真菌感染治療欄目,增加「臨床藥學」「急診重症專題」「免疫缺陷感染」等新欄目。我們誠摯歡迎從事感染性疾病防治相關臨床和科研工作者出席本次論壇,我們「相信」你的「自信」。歡聚北京,我們一起迎接感染性疾病科及臨床微生物的春天! 

我們築高臺,等您開壇論道;我們聚群英,喜看百家爭鳴。

會議網上報名截止日期為11月12日,請大家儘快報名!


大會網站:www.pidmic.com,點擊原文連結進入官網報名!

相關焦點

  • 菌血症患者,一定發熱嗎?
    ——菌血症患者,一定發熱嗎?其實我自己遇到過真實的案例,菌血症不發熱。不過一己所見之個例,終非服人深思之確據。大補一下,看看文獻怎麼說!不發熱菌血症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高齡、非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壞死性肌炎、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和肺炎。大腸埃希菌感染、肝膿腫是不發熱菌血症的獨立的陰性預測因素。筆者按:下面提到癌症患者大腸埃希菌菌血症96%發熱,亦即4%不發熱。兒科尤其是小兒,不發熱菌血症也早已進入西醫的視野。
  • 細菌入血液--警惕菌血症
    顧建文,解放軍306醫院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細菌經由體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系統後在人體血液內繁殖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後果是很嚴重的。一般來說導尿管或者是體表的手術造口容易導致發生菌血症。出現菌血症的患者往往發生急性的多個器官的轉移性感染,並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症狀一旦懷疑,應立即採血檢驗,一旦確診應立即針對感染菌治療爭分奪秒。
  • 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辨析方法
    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以及膿毒血症的概念是檢驗職稱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因概念相似,多數考生易混淆。怎樣才能辨別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不?概念:1.菌血症: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症狀,但從血液中可查到細菌,稱菌血症。2.毒血症:細菌的毒性產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有全身中毒症狀稱為毒血症。
  •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菌血症:頭孢唑啉或更優
    目前,相關指南推薦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抗葡萄球菌青黴素(ASP)和頭孢唑啉用於治療 MSSA 菌血症。但是,ASP 和頭孢唑啉治療 MSSA 菌血症孰優孰劣尚不明確。為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林能明教授團隊史長城臨床藥師對兩者治療 MSSA 菌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系統評價,其結果於 2018 年 10 月發表在 BMC infectious disease 雜誌。
  • 「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請考生多加關注。微信客服(gdhtyl666) 更多招考 【醫療招聘】【廣東招考】【考試信息】【備考資料】【考試題庫】 【筆試課程】【面試課程】【直播講座】【網校課程】【在線諮詢】   以上是「潮州衛生人才網」備考:菌血症
  • 治療菌血症,新型抗菌療法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ContraFect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exebacase(CE-301)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血液感染(菌血症),其中包括右側心內膜炎患者的治療。
  • 46歲壯漢反覆高燒不退,原是齲齒引發菌血症
    治療齲齒時不慎感染,青島一男子患上菌血症,高熱不退意識不清,被送到青島市市立集團西院區,治療半個月後,日前順利出院。醫生經驗用藥,經過治療,趙先生病情得到控制並逐漸好轉,隨後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得知,半個月前,趙先生在外院治療齲齒時感染,導致患上了菌血症。經過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趙先生病情好轉,未再出現高熱,1月20日康復出院。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細菌經由體表的入口或者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系統後在人體血液內繁殖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引發的疾病,常見症狀有發燒、乏力、頭痛、心跳快。齲齒怎麼會引起菌血症?
  • 青島46歲壯漢反覆高燒不退 原是齲齒引發菌血症
    治療齲齒時不慎感染,青島一男子患上菌血症,高熱不退意識不清,被送到青島市市立集團西院區,治療半個月後,日前順利出院。青島市民趙先生(化名)今年46歲,半個月前突然發熱,最高時達40℃,同時乏力、盜汗、明顯咳嗽、咳黑色痰,在院外行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感染性病變可能性大」,先後於在兩家醫院急診治療,但病情仍在進展。
  • 【規範與指南】菌血症診斷和治療的最佳實踐
    此外,常常引起菌血症的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建議採集血培養,包括:膽管炎,腦膜炎,腎盂腎炎,重症肺炎,可疑心內膜炎或血管內感染,脊椎骨髓炎/椎間盤炎,嚴重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無脾伴全身感染,可疑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最後,需要採集血培養的還包括患者新出現的發熱(T≥38.5℃[101.2°F]),且伴有至少1個其它感染症狀或體徵,沒有明確診斷,之前48小時內沒有進行過血培養。
  • MRAS菌血症治療60年來重大進步!美國FDA授予新型抗菌藥exebacase...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重組細胞壁裂解素exebacase(CF-301)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聯合標準護理(SOC)抗葡萄球菌抗生素,用於成人患者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AS)菌血症,包括右心內膜炎。這是一種很難治療的感染,儘管使用了傳統抗生素,但療效一直很差。
  • 菌血症合併感染性休克,一例嚴重感染病人的護理手記
    考慮感染控制不佳,請ICU會診,考慮存在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建議加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同時給與補液、去甲腎上腺素穩定血壓。血培養30小時:右側厭氧瓶及需氧瓶ESBL+大腸桿菌。入院第7天。患者體溫最高38℃,血壓120/90mmHg,心率100次/分,尿量增多。症狀較前好轉。
  • 2019安徽檢驗學筆試資料: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
    2019安徽檢驗學筆試資料: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的表格辨析方法 動脈粥樣硬化是檢驗專業事業編考試經常出現的考點,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就本文對動脈粥樣硬化在事業編考試中經常考察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大家複習備考。
  • 高手秘籍:據臨床症狀診膿毒血症 - 丁香園
    膿毒血症至少滿足以下2條及以上:(1)白細胞計數(>12*109);(2)體溫(>38度) ;(3)呼吸頻率(>20次/分);(4)心率(>90次/分) 。2. 膿毒血症可出現感染及系統性炎症反應症候群 。3. 嚴重膿毒血症可引起臟器衰竭或組織低灌注。4. 膿毒性休克可導致低血壓(儘管有充分的液體復甦)和灌注異常。
  • 容易並發菌血症、毒血症的布氏菌關節炎,一旦患上會有哪些症狀?
    01布氏菌關節炎是一種什麼疾病?導致布氏菌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布氏菌關節炎是一種什麼疾病?布氏桿菌性關節炎本身就是布氏桿菌病的一個部分。布氏桿菌病這種疾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主要是因為布氏桿菌所引起的寄生性感染導致身體出現的異常。
  • EFSA:乳糖不耐症和半乳糖血症乳糖閾值的研究報告
    0.4 Mb)食品夥伴網訊:應歐洲委員會的要求,歐洲食品安全局食品營養與過敏小組(NDA)提供關於乳糖不耐症(intolerance)和半乳糖血症(galactosaemia)乳糖閾值的研究報告半乳糖血症半乳糖代謝障礙的遺傳疾病,乳糖難以分解,但他們的症狀比廣義乳糖不耐症更嚴重。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症    原發性乳糖酶缺乏,也被稱為乳糖酶失活(LNP),這種遺傳疾病多數發生在斷奶後不久。不同種族之間患病率和出現年齡的差異很大。    患LNP的成人,未消化的乳糖到達結腸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被降解為乳酸,乙酸,氫氣和二氧化碳的。
  • 從瓜氨酸血症II型的確診,看懂基因檢測在罕見病診斷上的應用
    瓜氨酸血症II型介紹疾病概述: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是由於9號染色體上精氨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synthase,ASS)缺陷,導致血氨合成尿素異常,引起血瓜氨酸濃度顯著升高,是一種尿素循環障礙性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 臺灣「土產」AB菌肆虐藥物難醫治
    人民網香港9月30日電 臺灣消息:臺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薛博仁兩年前在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新興傳染疾病」期刊發表論文,指出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抗藥性升高在臺灣特別嚴重,「AB菌」正式名稱為「鮑氏不動桿菌」,正迅速在醫院肆虐,甚至嚴重到出現了「全抗藥性AB菌」,沒有抗生素可以殺死這種超強的細菌。
  • 高尿酸血症就是痛風?高尿酸血症的飲食指導策略
    隨著年齡的增長,尿酸水平會逐漸增加,這可能因年齡增長,腎功能減退、尿酸排洩減少有關,但高尿酸血症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徵,以中年人居多,近年來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大多數高尿酸血症並不發展為痛風,且終身無痛風症狀,稱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 低鉀血症的臨床表現 如何預防治療低鉀血症
    低鉀血症是指人體的血清鉀濃度低於正常值,這在一些人群中是比較常見的。不同的系統可能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表現。那麼,低鉀血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和預防低鉀血症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低鉀血症的危害1、消化系統生活中出現低鉀血症可引起腸蠕動減弱,輕者有食欲不振、噁心、便秘,嚴重低鉀血症患者可引起腹脹、麻痺性腸便阻。
  • 兒童罕見疾病-半乳糖血症,哪些原因會導致?治療方法有哪些?
    導語:一說起半乳糖血症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半乳糖血症多發於兒童身上,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的遺傳性病,這種疾病對孩童的影響是最大的。患上半乳糖血症會缺乏的酶主要是可以分為三種的,一種是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移酶缺陷(經典的半乳糖血症,較為常見),另一種是半乳糖激酶缺陷(較為罕見),還有一種是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異構酶缺陷(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