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的「麵食文化」

2020-12-25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起始

麵食,就是麵粉做的食物。我們中國,國土面積很大,人口基數也很龐大。在這樣一個地大物博,地貌多樣的國家,吃食自然是多種多樣的。民間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可見,面與米,在我們中國曆朝歷代,幾乎是最重要的主食。

小麥

麵粉,多指的是小麥磨成的粉。當然,也有蕎麥,大麥,苞谷等之類的農作物磨成的粉末,也是麵粉,就是蕎麥麵,大麥麵,苞谷面(玉米面)青稞面等等。不過時至今日,那些已經不常見了,多是人們尋求新鮮,才來吃那些的。蕎面之類,都是在30面前以前挨餓時期,才會吃的麵食。那時候百姓窮困,國民經濟水平很低。所以,一年能吃到幾次用小麥磨成的白面做成的麵食,已經是相當幸福的事情了,基本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吃點白面做的饃饃和麵條之類的。那時候的人們,平時多吃的蕎麥麵玉米面等等,再好點,就是小麥麵粉了。

大麥
青稞
蕎麥
苞谷面

眾所周知,小麥需要先碾出麥粒,然後去磨坊磨成麵粉的。先磨出來,不是白面,是黑面,後來幾次才會慢慢變白,變成白面。那時候的人們,好點的平時就吃黑面,能吃到黑面,也是相當幸福的了。現在我們見到的面,都是白面了,也就是小麥磨成的精面了。

磨坊

之前我說,「南米北面」,可見,吃麵食的,是北方人居多,吃米的,是南方人居多。(南北方真的飲食差異文化很大,南方人就直接把米飯叫做飯了,和南方朋友一起,問吃啥,他說吃飯,他就是說吃米)。東北人的大米挺有名的,東北人吃麵的和吃米的人,差不多多,要麼就是吃米的稍微多一點。其他地方,像是華北,西北,北部,都是吃麵食的居多,南方,就基本都吃米了。有時候和南方朋友說我天天吃麵,他們都會很驚訝。

先說北方的吧,東北以大米出名,就真是以大米出名,大米是真的挺好的,面就不敢恭維了,麵粉的確不咋樣。我也在東北待過好長一段時間,是硬讓我這個不吃米飯的人,不得不吃米飯了。

南方的面,也是不太好吃的,因為南方本來就是水土豐茂,比較溼熱,不適合小麥的生長,所以客觀條件,就是不太好的。

華北以及中原一帶,麵食是比較好吃的,如河南燴麵,山東刀削麵等等。

黃土高原

中國麵食王國,當屬於中國西北了。中國西北五省,陝甘寧青新,基本都是吃麵食的,米都很少吃。因為是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不適合種植水稻(不過還是有少部分地方,是可以種植水稻的)

在這個麵食王國裡,麵食種類是非常多的!

一種是做飯吃的,另一種是平常餓了吃的。

第二種,西北人叫做饃饃。這是一個統稱,饅頭,花卷,包子,餅,乾糧,鍋盔,油條,麻花……等等,都可以叫做饃饃,就饃饃,種類就非常多了!

饃饃

再來說說第一種,人們經常吃飯的時候吃的。這個也是種類很多了。有長飯(也叫長面,東北人南方人叫麵條,重慶人叫小面,不過我很糾結,這個小面真的很抽象哦),

長面

還有面葉子,這個也是很形象的稱呼,所謂的面葉子,就是東北人說的手擀麵。

面葉子

就是把面用擀仗,擀成近似圓形,厚度為一毫米左右的一大仗子面。還有一種就是面片。真正的面片,不是切出來的,而是揪出來的,就是所說的揪面片,揪出來的,大概是正方形。

炒麵片

還有一種很好吃的,就是拉條子,這個是類似於蘭州牛肉麵的,手法就是那樣拉,不過拉條子更粗,講究一種嚼勁,很適合年輕人吃。

拉條子

還有拌湯,東北人叫做疙瘩湯,還有散飯,許多地方是叫法不一的。還有餃子,釀皮,抄疙瘩(哪個地方叫小魚面還是什麼,就是類似於小魚形狀的),很多很多,我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釀皮

中國的麵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北方人,可能身在外地,懷念的吃食,便是家中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吧!有吃有喝,吃麵喝麵湯,是一種很舒服的體驗!喜歡麵食的朋友,可以來我國西北,那裡絕對有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好吃的麵條!

牛肉麵

相關焦點

  • 麵食文化與醋文化——魅力山西
    首先介紹的必定是極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的美食——麵食。在山西,麵食的方法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出來的!在這個表象裡隱含著的是山西人有一雙巧手,能把面做的風情萬種,勾人心魄。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在幾千前的歷史長河中不僅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化,也孕育了山西的麵食文化。
  • 王張龍:向世界傳遞麵食文化的「使者」
    他一直努力推動山西麵食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山西麵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此愛上山西麵食、愛上山西傳統文化。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王張龍用重2.5千克的麵團拉成16384根龍鬚麵,只見根根龍鬚麵細如髮絲,可穿針,觸火即燃,同樣挑戰了麵食勁道的極限。  人生的第一次轉機   2006年,王張龍遇到了他的伯樂——太原市山西會館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紹軍。由於高紹軍對麵食表演的濃厚興趣,使王張龍堅定了自己鑽研麵食表演的信心。
  • 巨頭「搶」著開麵館,中國麵食賽道有哪些新機遇?
    在餐飲寒冬裡,麵食品類,似乎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深耕火鍋25年的海底撈,將觸角伸向了「麵食」品類,繼收購了一個麵食品牌——HaoNoodle之後,又開出了首家快餐店!一碗麵賣9.9元,人均19元!麵食賽道既有九毛九、味千拉麵等上市餐企,又有融資2億的和府撈麵等後起之秀,群雄並起!那麼,未來中國麵食品牌出路在哪?又有哪些機會點呢?
  • 首條成都麵食特色街打造初見雛形!將特色麵食體驗與麵食文化完美融合
    目前正進行麵食文化元素形態提升,引導更多特色品牌麵館進駐街區集聚經營、優化業態,精心打造首條成都麵食特色街。 麵食一條街 麵食街效果圖 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大半,整體雛形已經呈現。過不了多久,大家就能見到一條嶄新的麵食街。 未來文家後巷將成為「麵食半成品銷售街 」,提供各種品類的麵食產品,如手工面、手工餃子等。 光榮北路面食街段,則將成為「特色麵條美食街」,以我國南、北方特色麵食體系為主。
  • 「中國名面」相約蘭州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開幕
    「中國名面」相約蘭州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開幕 12月1日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在蘭州開幕 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等
  •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今日在蘭啟幕
    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等數十種享譽全國的「中國名面」12月1日匯聚金城為大家奉上一場中國麵食文化的饕餮盛宴據介紹,本次博覽會以「弘揚麵食文化,探索麵食未來」為主題,主辦單位是中國烹飪協會,指導單位是甘肅省商務廳、蘭州市人民政府,由蘭州市商務局、中國烹飪協會民族餐飲委員會、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具體承辦。
  • 康師傅百味之道:中華麵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自古以來,飲食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內容,而麵食則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集大成者。  自東而西,從南到北,麵食的呈現形式因地域不同而形色各異,然而,方便麵這種看似單調的產品卻在中國各地風行,其中多樣化的口味自然是關鍵所在。近日,由康師傅承辦的世界方便麵峰會將在天津舉行,期間,一場別開生面的麵食博覽會將與觀眾見面,知名麵食大師將親臨現場表演,展現一場中華麵食文化的饕餮盛宴。
  •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在蘭州開幕 面面俱到
    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在蘭州開幕 面面俱到掃碼看詳情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日,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在蘭州開幕。這場以「弘揚麵食文化,探索麵食未來」為主題的博覽會,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甘肅省商務廳、蘭州市人民政府指導,蘭州市商務局、中國烹飪協會民族餐飲委員會、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承辦。來自廣西、雲南、江蘇、內蒙古、西藏、寧夏、烏魯木齊、甘肅等省級餐飲行業協會的20餘位全國麵食類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全國23個省市、50餘家麵食類著名品牌企業代表共3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中國天南海北麵食地圖
    2002年,中國青海,黃河上遊。一群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新石器時代人類聚落遺址時,赫然發現了一碗麵。這就是號稱「東方龐貝」的喇家遺址,現場有一個倒扣於地下的紅陶碗,揭開積滿的泥土後,竟然有捲曲纏繞的麵條狀食物遺存,令世人震驚不已。這碗面,改變了世界麵食文化的格局,一舉將中國人吃麵的歷史往前推移到了4000年前。
  • 中國麵食的五大麵食,你去哪都吃過了嗎?
    麵食小吃歷史悠久,甚至可追隨至新石器時代去,如今的麵食皆融合了各地的人文風俗,形成了各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不僅是種類上出現了幾十種的變化,就連同一種類型的麵食也因結合了當地的飲食習慣,形成了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食,比如麵條。炸醬麵是北京極具地特色,廣為人知的傳統麵食,不僅是北京的特色,甚至各個地區都有炸醬麵的身影。
  • 《世界麵食大會》:借「一碗麵」講述中國故事
    這,就是山西衛視2017年傾力打造的《世界麵食大會》。《世界麵食大會》參會品牌老太原菜館麵點師現場製作單品——百花稍梅悠久的麵食歷史眾所周知,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中國麵食文化貫穿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麵食之鄉——山西
    題記:世界麵食之鄉在中國,中國麵食之鄉在山西。2007年,經中國烹飪協會考察認定組認定,山西省獲得「中國麵食之鄉」稱號。山西麵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可考算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稱為「世界麵食之根」。以麵條為例,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
  • 透過漢唐流行的「湯餅」,看中國麵食文化的發展
    文|青樓大茶壺中國是傳統美食大國,特別是在國家一統、經濟繁榮的太平盛世,老百姓生活比較安定的情況下,飲食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在漢唐之際,湯餅是最受中國人喜愛的食品之一,廣泛流行於北方地區。它製作方式多樣,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湯餅"中的"湯",指的是熱水;"餅,並也,溲麵使合併也。"
  • 中國傳統麵食——包子的排行榜
    中國傳統麵食——包子的排行榜包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也是發酵食品,多吃發酵食品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今天就扒一扒中國包子排行榜,分享給吃貨們!狗不理包子「天津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用料非常講究,講時令、季節、鮮活,是天津市中國傳統風味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清鹹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 2018中國(山西)麵食文化節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大同
    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訊 (記者 穆帥)8月24日上午,2018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遊博覽會暨中國大同麵食文化節在西城牆清遠門月城開幕。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岫,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馮蘇京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國十大麵食,為什麼沒有陝西的?
    前幾年,有機構評選出中國十大麵食:武漢熱乾麵、蘭州拉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我們知道,中國麵食品種繁多,廣義上的麵食超過1200多種。
  • 「中國幾大麵食」特別是北方的各種麵食讓人讚不絕口!
    「中國幾大麵食」特別是北方的各種麵食讓人讚不絕口!在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中,麵食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麵食被國人發展得花樣百出、口味豐富,一種面能吃出百種味,而卻絕對讓人垂涎欲滴。由此便誕生了「中國十大麵食」,特別是北方的各種麵食讓人讚不絕口,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白鹿原》向大家展示了西安的油潑辣子面,讓人看了真想來上一大碗,過足癮。今天給大家介紹幾道面的做法,學會了這幾道面,我每天不重樣的做給家人吃,家裡每天就等我做飯了!片片面,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吃過,做這些面需要放許多蔬菜,我準備的是土豆、洋蔥、番茄還有一點牛肉。
  • 甘肅最好吃的三種麵食,你吃過嗎?對於西北麵食文化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很榮幸給大家分享我們甘肅的麵食文化,不是從古至今在吃就是文化,而是我們做麵食的材料才是真正的文化。麻花在小時候只有過節和家裡來客人時才有的吃,平時裡都是去親戚家時買一打12個麻花帶去。我們做麻花的麵粉都是要選最優質的白面,在活面的時候還要裡面加我們自家種的菜油。一個麻花三兩面,不用任何添加劑,只需要和面前加上每次蒸饅頭剩下的活面就能起到很好的發酵作用。
  • 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圓滿落幕
    開幕式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說,此次大會聚焦「止滑促升、決戰收官」主題主線,落實鹹陽市委、市政府「百企進鹹、投資興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之一,充分說明麵食產業在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彰顯麵食文化在鹹陽乃至在全國飲食文化發展中的獨特魅力,充分體現麵食產品在鹹陽市場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程度。
  • 麵塑黃河大鐵牛將亮相2019中國永濟(國際)麵食文化節
    7月19日,記者從第四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遊博覽會暨2019中國永濟(國際)麵食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永濟市紀念建國七十周年·第四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遊博覽會暨2019中國永濟(國際)麵食文化節」即將於9月28日至10月7日在運城永濟市水峪口古鎮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