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
有媽媽問:
「出生十天的寶寶肚子老是鼓鼓硬硬的,正常嗎?」
不少新晉爸媽都有這樣的困惑,圓滾滾的肚子對於小小的身體而言,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大可不必擔心。
因為,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
當然,也不排除會因為一些其他因素而引起病理性腹脹,導致小肚子圓鼓。
那麼如何區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還是病理性腹脹呢?
正常的生理現象
對於初生兒來說,腹腔容量小,但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都擠在腹腔小小的空間裡,所以會顯得寶寶小肚子圓圓鼓鼓的跟西瓜似的。
特別是寶寶處於立位時,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雖然與又小又萌的的身材不成正比,但這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又因為小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和大人那種略呈扁平狀不一樣,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鼓脹的原因之一。
不過,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腹壁肌肉慢慢發育成熟,小肚肚會漸漸變得平坦。
此外,嬰兒本身就比大人更容易脹氣,因為當寶寶進食、吸吮太急促;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
寶寶過度哭鬧後,食物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均可引起脹氣。
特別是喝配方奶的寶寶,如果體內的糖分沒有充分分解生成氣體,也容易引起腹脹。
不過,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正常增加,那麼這一種腹脹大多屬於功能性腹脹,也是無需特別治療的。
異常的病理性腹脹
引起病理性腹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腸套疊,尤其是寒冷季節,寶寶腸子尚未完全固定,活動度大,在寒冷的刺激下容易誘發。
還有像是先天性巨結腸症、腸閉鎖、腹部腫瘤、腹部實質器官腫大、腹水、泌尿系統出問題等,都會引起寶寶腹脹。
因此,當寶寶腹脹的同時還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極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家長務必要引起重視並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伴隨症狀
1.腹脹合併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便排氣不暢,甚至有發燒、便血的症狀;
2.腹脹合併呼吸急促;
3.肚子鼓脹有繃緊感,有壓痛感;
4.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
同時,病理性腹脹還會引起其他的併發症。
比如:便秘、胃腸道細菌感染等,從而影響到寶寶胃腸道功能。
因此,寶寶腹脹並出現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家長都務必要寶寶及時就醫。
生理性、病理性怎麼區分?
最主要、關鍵的區別有兩點:
1.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只是肚子有些圓鼓,精神很好,飲食正常,小肚子軟軟的,這種情況就不需要過多擔心。當然,餵完奶後還是要注意拍嗝。
2.看肚子是否偏硬:
如果寶寶不但肚子圓鼓,用手請按感覺有些發硬,寶寶平時愛哭,甚至去觸碰的時候就大哭。這就要警醒起來,以免有腸道疾病,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