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折射歷史 旋律代表時代記錄牟平街頭流行音樂變遷

2020-12-11 晨娛碼頭

近幾十年來,社會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極大豐富,還包括文化領域的巨大繁榮。我區市民收聽音樂的方式也由早期的收音機、隨身聽到現在的音樂播放軟體,收聽的音樂類型從傳統的民族歌曲、民謠擴展到搖滾、嘻哈、藍調等。

流行音樂逐漸進入社會生活。起初,市民對這種新的音樂類型存有一些疑慮。後來,慢慢接受和喜愛。如今,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我區市民腦海中也印刻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難以磨滅。

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流行音樂在我國剛剛萌發,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臺流行音樂逐漸成為都市青年追逐的時尚。聽慣了「高、硬、快、響」音樂的中國人被港臺流行音樂婉轉抒情的旋律深深吸引,爭相傳播。這種婉轉抒情的音樂風格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並對中國的歌曲創作與表演風格的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們都是通過卡式錄音機來欣賞音樂,錄音機成為一個家庭的時尚單品,攢錢買磁帶成為當年不少愛好流行音樂的人的最大樂趣,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年輕人。」回憶起過往經歷,市民小王感慨道。「隨後,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隨身聽,這種袖珍式卡帶錄音機一經上市,便受到了全球範圍的追捧,同時也讓磁帶的流行更加廣泛。」

20世紀80年代中期,港臺劇的普及成為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的助推器,一批青年詞曲作家開始崛起,央視春晚也將流行音樂送進千家萬戶,迎來了通俗歌曲的大繁榮時期,眾多的通俗歌曲音樂會成為群眾音樂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批的通俗歌手和樂手在群眾中湧現。「這個時候的歌都比較好唱,我們從電視上看到了就跟著學唱,也是樂在其中。」小王說道。

到了1988年,以《黃土高坡》為代表的「西北風」歌曲席捲中國流行樂壇,高亢明亮的西北音調、直抒胸臆的歌詞,讓人感覺活得暢快、自在。當時,以崔健為代表的搖滾時代也悄悄到來,《一無所有》是西北民歌《信天遊》,直接將自己的情感書寫到歌詞中。中國大陸流行音樂徵程走向輝煌,音樂類型從唱英雄、唱山水,逐漸擴展到唱憂傷、唱困惑,唱出了更多人們真實的情感。

90年代初期,大陸流行樂壇進入第二次港臺流行音樂流入的大潮,港臺歌星紛紛成為大陸青少年追逐的偶像,此時出現了一批以組合形式盛行的歌唱團體,Beyond、「小虎隊」、「四大天王」等歌星擁有了大批的「粉絲」,在較長的時間內佔據著大陸的流行音樂市場,經典歌曲傳唱至今。「小虎隊的歌還配有舞蹈,我們的娛樂方式就變得更加豐富了,除了傳唱之外,還相互學習舞蹈動作,覺得自己還挺酷的。」小王說。

1994年,《小芳》大火,帶起一陣「新民謠」風,打破了港臺與大陸流行音樂之間的不對稱局面。隨後,以《同桌的你》為代表的校園民謠迅速流傳,歌曲取材大學生的情感和生活,表達大學生的懷舊思緒。「新民謠」的流行,將歌迷們從對港臺流行音樂的迷戀中吸引到大陸原創作品中來,形成了與港臺流行音樂的抗衡之勢。

2001年,周杰倫憑藉一首《雙節棍》,獨創性地將本土文化與R&B音樂相結合,將「中國風」帶入大眾視野,以華語樂壇一種全新少見的曲風而傳唱,含糊其辭的吐字也成為他與眾不同的獨特符號,此後湧現出大量R&B歌手,如陶喆、王力宏、潘瑋柏等。

2005年,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湧現第一批網絡歌曲,以《老鼠愛大米》為代表,掀起網絡收聽、下載熱潮,這首歌曲創下月下載量600萬次的吉尼斯記錄。隨後,越來越多的歌手通過網際網路渠道製作、發布、推廣單曲或專輯。2005年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2006年的《忐忑》、2014年筷子兄弟的《小蘋果》……這些「神曲」通過網際網路的平臺,獲得大量用戶、洗腦式傳播,成為現象級的傳唱曲目,甚至受到海外歌迷的廣泛喜愛。

時代在高速發展,真正改變音樂格局的有力推動者是網絡數位音樂下載服務,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真正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近兩年,由於版權環境的改變,中國數位音樂迎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此外,這四十年來,音樂的播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磁帶在音樂產業一直佔據主要份額,直到1990 年,CD與磁帶產業基本持平。後來為了順應MV的火熱,DVD出現了。

可以說這四十年,中國流行音樂的變遷是分為三個大部分,歐美流行樂傳入上海是基礎,港臺樂壇的發展變化以及對大陸的影響是重要因素,九十年代後中外融合的音樂形式再次推動了流行音樂的發展。人們對流行音樂的看法轉變,大眾審美的變化,都潛移默化影響著流行音樂的變遷。

音樂能夠見證歷史的發展經歷,也能夠折射一個時代的面貌,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和發展,未來的中國音樂必將更好地綻放光彩、閃耀魅力。

【來源:牟平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時代氣象·文藝表現(4))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藏族歌曲多元化曲風折射生活變遷
    中新社西寧9月21日電 題:藏族歌曲多元化曲風折射生活變遷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從上世紀6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北京的金山上》,到如今流行於中國藏區的《Alalamo》《Fly》《幸福拉薩》,當前流行在世界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聽聽歌手李健怎麼說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她的離世,代表中國流行音樂啟蒙時代成為記憶
    在2000年代,百代麾下囊括蔡依林、孫燕姿、張惠妹等大牌女歌手被稱為天后宮,而老上海時期的百代也毫不遜色,在上海最受歡迎的「七歌星」中,百代坐擁白虹、周璇、姚莉三席,可謂彼時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一廠牌。在中國漫長的流行歌曲歷史上,始終在追隨著西方的腳步,而《玫瑰玫瑰我愛你》卻極其罕見地實現了對西方樂壇的逆向輸出。《玫瑰玫瑰我愛你》不單在上世紀40年代和《夜上海》並列為這一時期上海灘的代表性流行曲目,更是在1951年被美國歌手弗蘭奇·萊茵翻唱為英文歌曲《Rose Rose I Love You》。
  • 聆聽歌曲中的故事:《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奏響旋律中的時代之音
    記錄時代發展:一段旋律,銘刻歲月記憶有人說:「歌曲是流動的歷史,記錄著時代的變遷。」有時候,音樂是時代最好的記錄者與見證者。而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它們記錄著時代,是時代的縮影。聲音的魅力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它超越時間與空間,記錄歷史與歲月。也許,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但歌聲卻可以陪伴我們重溫那些曾經的歲月與風景。在《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的舞臺上,打撈的不僅僅是歌曲,更是那些過去的歲月。歲月與青春易逝,但旋律卻永遠年輕。經過時間的磨練,金曲依然可以流傳至今。
  • 與時代發展如影隨形 "流行語"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流行語」折射出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00六年中國報紙、廣播、電視十大流行語今天上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四年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今天下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一個時代音樂詩人:世上有很多歌手,卻只有一個「音樂教父」
    他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他的創作內容都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描述。他是時代造就的英雄,敢於揭露社會的一些現象,他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
  • 古典也流行 這場音樂會演繹流行歌曲與古典音樂旋律的美妙碰撞
    演出現場說到古典音樂,可能很多人會表示「聽不懂」。但是大家知道嗎,古典音樂可是現代音樂發展的奠基石喲!6月20日晚,重慶心木室內樂團來到涪陵,舉行《古典也流行》音樂會,演繹了一場流行歌曲與古典音樂旋律的美妙碰撞。《巴欽餐館的賣花小孩》《一步之遙》《被遺忘的時光》《YouRaiseMeUp》《貝加爾湖畔》……當天晚上,一曲曲經典的古典音樂和融合了古典音樂旋律的流行歌曲輪番上演。
  • 讓音樂帶你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他這次加入到西洋樂板塊的街頭表演中,主要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夜來香》《我只在乎你》等曲目。小號的音色會隨著室外溫度高低發生變化,因此陳曾在室外表演時,敏感的耳朵捕捉著每一個音準,以保證表演質量。  樂團成員在表演時,不時有成都觀眾見到圓號等不常見的交響樂器十分好奇,便前來詢問,這時他就會把室內交響樂的知識順便「科普」給成都市民。
  • 音樂知識入門 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簡介
    在我國,像我們經常聽的梁靜茹、蔡依林等等歌手的音樂都是屬於流行樂。典型推薦:Lady Gaga    Lady Gaga是當今歐美樂壇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歌手,她在出道的四年中曾拿下了許多獎項並創下了多項記錄。
  • 「東方旋律」國際音樂節開幕,上海文廣民族樂團代表中國參賽
    「東方旋律」國際音樂節開幕,上海文廣民族樂團代表中國參賽 澎湃訊 2017-08-29 20:29 來源:澎湃新聞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縱觀流行音樂史,可真謂異彩紛呈,各種風格爭奇鬥豔,不管是美國本土發展起來的布魯斯搖滾、爵士樂,還是牙買加精神的代表雷鬼樂,你方唱罷我登臺。不管你是音樂發燒友,還是音樂小白,總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音樂。布魯斯(藍調):憂傷的旋律布魯斯音樂最早起源於19世紀美國南方的黑奴群體,最初是黑奴們在田間勞作時哼唱的小調,內容一般都是生離死別相關的內容,很是傷感,所以叫blues。(blue有傷心的意思)布魯斯音樂因其憂鬱的旋律、個性的歌詞與和諧的旋律受人歡迎。
  • 古典音樂表演聆聽規範的歷史演變
    同時,在古典時期,面向公眾的音樂會開始興起,自由音樂家也開始出現。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大革命和工業時代將公眾音樂會推向了高峰。交通的便利及鋼琴樂器的改良也造就了一批音樂明星。在那個時期,德國、法國和奧地利的歌劇院每個樂季都會聘請當時著名的作曲家創作新的歌劇以拓展市場。歐洲各大城市的音樂廳也爭相籌辦大眾化的音樂會,邀請當時顯赫的演奏家演出,吸引觀眾購買門票進場欣賞。
  •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目前社會上流行音樂大行其道,而民族音樂卻處在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學生在學校裡每天耳濡目染的全部都是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讓遠離學生生活時代的民族音樂接近學生;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欣賞民族音樂;如何將民族音樂更好的教授給學生,能否運用流行音樂的因素與民族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在一種索求而不是被求的情況下吸收民族音樂的知識。
  • 年度熱詞出爐記錄時代變遷 新思想新理念迭出
    原標題:年度熱詞出爐 記錄時代變遷 「十九大」「新時代」「共享」「人工智慧」「不忘初心」等詞語入選多個榜單。   這些詞高度概括了2017年度令人難以忘懷的時事,記錄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百姓的生活。
  • 音樂的語言特徵,音樂旋律語言,音樂內容的語言
    語言特徵這裡我們所說的語言特徵實際上是音樂與其他藝術相比之下所具備的特性——語言性。實際上音樂中的語言性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是音樂旋律的語言,其次就是音樂內容(歌詞)的語言,這兩個方面的特性共同構成了音樂語言的特徵。
  • 音樂分類知多少——POP
    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