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除了頭部,這兩處也放一個小枕頭,不僅舒服,還更健康
睡覺的時候,大多數人都習慣把在頭部下面放個棉墊,也叫「枕頭」,就是為了把頭部枕高一點,這樣一來會感覺舒服很多。事實上,對人體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頸椎部位呈一個「C形」,與頭部相接處一般也比較脆弱。在晚上睡著之後,人體處於無意識狀態。頸椎部位如果長時間受到壓力過大,就容易感覺到疲憊,還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所以需要養一個枕頭來墊著。
枕頭正確的位置準確的說不是頭部,是頸椎與頭部連接的部位
如果棉枕放後腦勺偏上部位,頭部壓力向下就會壓迫頸椎部位,甚至咽喉部位,導致呼吸困難。如果棉枕放置過於偏向於脖子,那麼頭部就會後仰,也會感覺非常不舒服。而正確的方式,受力點應該放置在頸椎與大腦銜接部位。這樣前後受力均勻,一來可以感覺非常舒服,而且要非常有利於頭部血液循環,呼吸也非常順暢。
枕頭的高度的高度與硬度要求
枕頭的高度不是越高越好,所謂的「高枕無憂」其實是不正確的。一般與自己的一個的高度相近,所以成年人的枕頭一般在8—10釐米,小小孩子一般在5釐米左右,嬰兒一般不用。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而枕頭的硬度要適中,可以裝填豆粕、棉籽或豆粒等穀物的硬度為好,尤其是成年人。如果全是填充蓬鬆的棉花或海綿等,或起不到保護頭部的效果;當然,如果與木頭一般硬度,也是不好的,會使得血管壓迫,不利於血液循環。事實上,人體感覺也是非常不舒服的。
睡覺時,這兩處也放一個小枕頭,不僅舒服,還更健康
第一是膝蓋部位
人體最佳的睡覺姿勢是側躺,首先向右側臥,被人們稱為「吉祥睡」。因為人體的心臟位於左側,向右側臥可以減輕人體對心臟的壓力,對於保護心臟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是左側,因為我們的胃臟稍微偏向於右側,而胃部經常有一些食物,所以負擔會比較大,向右側躺可以減輕胃部的壓力。
因為我們晚上不會保持一個睡覺姿勢不變,所經常需要左右互換。事實上左右互換也是可以有利於人體血液循環的。然而唯一感覺到不舒服的就是膝蓋部位。
因為我們的臀部比較突出,而膝蓋比較小,如果側躺,膝蓋緊靠,不利於血液循環,同時人體也會感覺很舒服。所以這個時候在膝蓋部位放上一個小枕頭,就會感覺舒服很多,還有利於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處是小腿肚
我們睡覺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下腿不知道往哪放,放哪兒都不舒服。這是因為腿部需要承擔整個人體的重量,所以肌肉經常處於緊縮狀態,感覺會非常累。此外,腳部對於心臟最遠,血液循環也不是特別順暢。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個姿勢保持太久,就會感覺到難受。
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在小腿肚處墊一個小枕頭,高度在一個拳頭左右,填充物以穀物為最佳。形狀為圓柱形最好,這樣一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顆粒狀態的穀物,還可以起到按摩的效果。對人體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除此之外,在腰部,必要的時候,可以可以墊個小枕頭。事實上也會很舒服,不妨試一試。
人體每24小時內,就需要8個小時用於睡眠,這樣人體才能更好地恢復健康,提高人體功能。睡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人體健康狀態,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舒適的床上用品,就顯得格外重要,小小的一個枕頭,起到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