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屆的世界盃落幕,各家的成績單紛至沓來。
從內容層面來看,此番世界盃,隸屬蘇寧體育的PP體育不負此前深耕足球內容的付出。
他們和體壇傳媒派出近百人的前方聯合報導團,從6月10日啟程前往俄羅斯,最終,前方報導團隊拍攝了短視頻素材近1500條,製作成近1千條短視頻呈現給球迷,另外還有800多篇圖文資訊。
得益於豐富的前方資源,PP體育報導團進入到幾乎每一場比賽的新聞發布會、比賽現場,同時深入到參賽球隊在俄羅斯的基地,從新聞發布會、球場、混合採訪區、訓練場帶回了大量的行業獨家報導。
此外,PP體育還採訪到了大量的現役一線球星及退役名宿,包括哈維、伊涅斯塔、卡洛斯和歐文等曾經捧起過大力神杯的冠軍球星或退役名宿,以及在世界盃舞臺上有著出色表現的蘇亞雷斯、阿圭羅等現役球星——球星們更是通過PP體育的自製節目《世界盃點將臺》、《世界盃早班車》等PP體育自製節目,與中國球迷互動。
最終的成績單:PP體育視頻播放量環比增長19.1%,社區發帖量環比增長95.2%,資訊總量環比增長110.5%。
而更為喜人的是世界盃對於整個蘇寧零售體系的帶動,以蘇寧最強項的家電為例,世界盃期間,蘇寧平臺65英寸及以上大屏同比增長198%,而75英寸及以上大屏更是漲幅達300%,此外,極米無屏電視和雷射電視同樣漲幅驚人,均超過了百分之五百。
換言之,從這一屆世界盃,蘇寧已經看到了自己在體育板塊的布局正逐漸成型。
布局融資:錢重要,運營能力更重要
據界面新聞獨家獲悉,蘇寧體育產業集團的正在推進的 A 輪融資中領投方確實是高盛,而且高盛是用資本金直接投資的,而且非募集資金;據悉,投資方名單中還有大型政府產業基金的名字,亦有 BAT 的身影。
蘇寧體育的緣起,可以追溯到 2013 年收購 PPTV,體育頻道一直是 PPTV 的亮點之一;而蘇寧體育真正的亮相,是在 2017 年下半年,蘇寧體育成為國內首次齊聚歐洲足球五大聯賽、中超、亞冠等核心賽事版權的體育平臺。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們迅速完成了對網絡媒體 PP 體育的整合,並以此體育傳媒屬性為基礎,開始鋪開體育產業布局。此番 A 輪融資,更重要的意義是整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四大板塊業已定局。
7月上旬,蘇寧體育與咪咕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蘇寧體育副總裁米昕闡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布局——蘇寧體育集團的四大板塊:體育傳媒業務; OTT服務業務;體育零售業務;以及體育培訓等新業務。
米昕說:「蘇寧體育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體育產業集團,也是擁有最完整產業鏈布局的體育產業集團。」
事實上,圍繞體育傳媒平臺,蘇寧體育已經完成了架構重組和商業模式升級,總結起來就是:明確了 PP 體育獨立運營的定位,並升級了體系、技術、團隊,並通過自主平臺、合作夥伴牢牢控制大屏端;搭建了非常高的內容壁壘,獨家和非獨家賽事版權組合;體育零售、體育青訓等業務放在一個框架內協同發展。
目前,蘇寧體育手中的足球賽事版權非常完整,包括以中國足球為核心的中超和亞冠,以及包括英超、西甲在內的歐洲五大聯賽,其中多項為獨家版權。其他的賽事版權包括籃球的 CBA、排球聯賽,跑步、冰雪,以及搏擊類的 UFC 和 WWE等賽事。想要通過內容版塊,全面帶動整體布局,顯然,足球是內容版塊最核心的資源。
2015 年開始,包括蘇寧體育(PP 體育)、騰訊體育、新英體育在內,國內的付費收看業務全面推開。這一輪付費收看,踩到了線上視頻的風口,目前,體育類的視頻付費業務相對娛樂視頻的愛奇藝、優酷等,單個用戶的付費價格要更高。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體育用戶的忠誠度較高,粘性更強一點,尤其是體育類的IP 相對更加穩定一點。穩定的 IP 意味著穩定的用戶,也就意味著穩定的回報。」用媒體屬性吸引用戶,帶入整個布局,讓用戶價值最大化,是蘇寧體育理想的模式。
布局已成,重在抓住「消費升級」
2018年的這個世界盃,按照蘇寧體育的想法,看球、購買、參與,是「一條龍」的服務線。
世界盃期間龐大的酒水飲料、零食需求,觀賽時的個性化需求,觀賽時段的社交、娛樂,觀賽前後的周邊產品需求,以及觀賽之後的參與需求,可以全面打通。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根據蘇寧方面的統計,本屆世界盃期間,葡萄牙球衣售出率達100%,法國球衣也售出九成,最亮眼的數據來自韓國隊門將趙賢祐帶起男士美妝熱——男士護膚品類同比增長387%,面膜銷量近170萬片。
至於世界盃必備的啤酒和小龍蝦自然少不了:啤酒銷量約1620萬聽,800萬隻小龍蝦。而費雪海馬哄睡玩具銷量增長287%,杜蕾斯世界盃蘇寧易購定製裝銷售超20萬盒……
蘇寧是做零售起家的。從整個業態布局來看,這個看、買、玩、練的過程,蘇寧確實可以全線覆蓋。從體育媒體業務,帶動大屏業務和體育零售,踏上這一輪消費升級,將是蘇寧體育布局中的關鍵環節。
體育零售,確實是目前國內體育市場的一片藍海。零售行業不缺少運動品牌巨頭, 「智慧零售」概念之下,運動品牌在線上線下都布局完善。然而,國內體育市場並沒有像蘇寧這樣的綜合零售商。
美國的前五大體育用品零售商目前皆已是上市公司,而歐洲也有迪卡儂這一著名體育用品零售商——四月底,法國運動用品零售商迪卡儂公布 2017 財年業績。期內,在中國約 100 個城市擁有 267 家實體商場、電商業務覆蓋近 400 個城市的迪卡儂中國市場營業收入達到 105 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百億,亦創造了該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15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同一期內,迪卡儂集團全球營收為 1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847 億元),中國市場營收佔到全球的八分之一。
以此對照,意味著中國的體育零售市場大有可為。2017 年 12 月,蘇寧體育在南京新街口中山南路的蘇寧易購商茂廣場裡開設了自己的首家零售店,半年時間過後,蘇寧方面評估認為這家零售店相當成功。以這家店為模型,未來會有更多門店落地,蘇寧的開店速度和連鎖管理能力將為此提供強力支持。
據蘇寧體育方面的介紹,這些實體零售店將和線上會員系統打通,類似於蘇寧起家時的電器連鎖店,除日常體育用品之外,蘇寧體育獨家的海外俱樂部正版球衣、觀賽度假類套餐、球票等都將打通融入。而在零售業務成型之後,體育培訓業務同樣可以融入其中。
近期一次國際體育消費展上,蘇寧相關人士在交流中提及:「蘇寧開店有幾個優勢,選址、店面設計,還有就是蘇寧自己也做地產,整個生態體系可以打通。體育這一塊,我們也可以做成最大的零售運營商,這樣開店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了。同時,在這個零售店裡,可以拿一層來做特色的訓練——比如奧運冠軍教小孩子擊劍,邊上產品、養護方面有專人介紹,再加上售後服務,整個業務就打通了。」按照蘇寧體育的想法,足球迷的理想看球狀態應該是這樣的:成為蘇寧體育的會員,以會員價購買內置蘇寧體育的大屏終端;上午在蘇寧易購上訂購所需酒水飲料和零食;晚間,包裹到達、比賽開始,享受會員的無廣告流暢觀看,同時可在社區進行互動;主隊贏球之後,當晚或第二天,在蘇寧體育的線上或線下零售店購買主隊球衣等周邊以示慶祝;最後,再買上喜愛球星所穿的球鞋裝備等,帶上孩子、約上朋友,一起參加蘇寧體育的足球訓練營……
這其中,固然有球迷成為會員、進而繼續消費的購買力,但最重要的,則是蘇寧體育能夠打通這一連串動作,使其完全流暢——就像是電影、電視劇中植入廣告是用戶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無縫銜接」,如何讓用戶「心甘情願」一次次掏錢,是真正需要下功夫的。
以媒體內容版塊作為基礎,吸引用戶,帶動大屏業務、體育零售,以及相關的青訓——青訓業務成熟,進而可以帶動到整個健身、運動、訓練等生活方式領域,是蘇寧體育目前四大板塊布局的商業邏輯。
利用好這個世界盃年,最大化足球資源的優勢,將是關鍵——從如火如荼的《足球解說大會》、到世界盃期間的全面覆蓋,是蘇寧體育的第一張答卷。
蘇寧體育,才是「體育經濟的全平臺」?
蘇寧體育、乃至整個蘇寧,都認識到體育產業的投入是需要時間培育市場的。
PP 體育常務副總裁曾鋼曾明確表示:「體育是一個特別龐大的市場,但是它不是一個快錢市場。但是我們能判斷,這個市場成熟的時間點已經越來越近。」
從體育傳媒的內容角度來說,消費升級使得「中國 ESPN」在未來三到五年時間裡出現成為可能——一億用戶,每個月付費 7 美元看體育賽事,這就意味著每年 8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35 億元)的營收,這部分收入已經超過了廣告收入。
而在蘇寧看來,著重體育產業的投入,也和整個蘇寧的商業模型有關。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蘇寧董事長張近東非常認可亞馬遜的模式。事實上,去年開始亞馬遜也開始殺入體育戰場,他們的思路就是,做零售、做音樂、做線下、做體育,核心在於犧牲掉一部分當下的利益,去成立 prime 會員。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視頻服務的競爭對手 Netflix 也在謀劃重金布局體育版權。
這一理念,和蘇寧的 Super VIP 會員一樣。其核心就在於,只要成為蘇寧的會員,就可以享受多維度的服務,包括物流、商品折扣、獨家的視頻內容。那麼,切入體育,就是內容的增加,在吸引新用戶、豐富內容以加強用戶粘性方面,均有效果。
蘇寧體育的背後,有整個蘇寧集團的支撐和連結,而體育內容對於會員吸引、加強用戶黏性的作用,也是蘇寧所看重的。
這次世界盃,以體育傳媒內容為基礎,與智能硬體、體育零售和體育培訓業務一起,四大板塊聯動發展,再藉助整個蘇寧的各項資源調動,在吸引用戶這一項上,蘇寧體育已經佔了先,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吸引更多用戶,並且從用戶身上挖掘更大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