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睡覺打保羅,說起這句話,球迷就會想到德隆-威廉士。2005年NBA選秀大會,德隆第3順位被爵士選中,保羅則在第4順位被黃蜂選中,2006年,一個不起眼的後衛,在第24順位被灰熊選中,他就是洛瑞。15年過去了,贏在起跑線上的德隆,如今已經無球可打,而曾經被他按在地板上摩擦的保羅、洛瑞,如今還拿著頂級,做著球隊當家。
德隆和保羅比,個人能力更強,但是保羅的格局更大,在黃蜂的6年保羅學會了如何做球隊領袖,德隆在爵士的6年,一直都是體系球員;德隆和洛瑞都同樣屬於體系球員,而洛瑞心態更平和,知道在球隊體系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和洛瑞比,德隆輸在心態上。
個人能力更強的德隆,輸掉了個人榮譽
德隆威廉士的起點還是很高的,身體天賦要比保羅強,身高191釐米,體重91公斤,一對一單打對抗,完全碾壓保羅,加上德隆的速度一點也不慢,所以爵士才選中他做榜眼。
新秀賽季,德隆80場比賽,首發47場,場均得到10.8分2.4籃板4.5助攻;相對德隆,保羅在球隊的位置、出場時間都有保障,數據也比德隆要好看很多,場均16.1分5.1籃板7.8助攻,常規賽爵士和黃蜂4場比賽,爵士3勝1負,兩人的對位上德隆場均17分,保羅15.7分不及德隆,在助攻方面,保羅4場助攻29次,德隆僅有12次。從第一個賽季,我們就可以看出,保羅是奔著攻防統一的控衛發展,德隆偏向的進攻型的組織者。
兩人職業生涯沒有在季後賽碰上過,常規賽交手25次,德隆以17勝8負處於優勢,個人表現上,德隆場均15.8分7.4助攻,保羅16分8.8助攻,也相差無幾,但是對比上整個職業生涯的數據,我們就能發現,德隆打起保羅來特別起勁,而且真的是吃飯睡覺打保羅那樣簡單。
保羅至今15個賽季,場均得到18.5分9.5助攻都是要高於和德隆對位時的場均數據。
德隆的個人能力確實比保羅強,打保羅也有心得,僅此而已。05-06賽季的最佳新秀是保羅,兩人都入選當賽季的最佳新秀陣容第1陣,差距從第二個賽季,越拉越大,德隆僅在07-08賽季、09-10賽季入選最佳陣容第2陣,再看保羅07-08賽季最佳陣容第1陣,最佳防守陣容第2陣,生涯4次最佳陣容1陣、3次最佳陣容2陣、6次最佳防守1陣、2次最佳防守陣容2陣,單項上德隆顆粒無收,保羅4次助攻王、6次搶斷王。
榮譽傍身的保羅,秒得德隆連渣渣都不剩,是保羅逆襲,還是德隆不爭氣?什麼原因造成選秀順位高一點的德隆,個人榮譽完全趕不上保羅呢?
德隆被爵士選中,並不是要去做球隊基石,爵士選擇組織型控衛,是要輔助鋒線上的布澤爾、基裡連科、奧庫,內線才是爵士的核心,德隆肩上的擔子不重,串聯爵士的進攻就可以,這正是他的專長。而保羅的黃蜂隊,一支建隊不久的球隊,陣容完全比不上爵士,保羅進隊就成核心,球隊需要他在攻防兩端付出。兩支球隊,決定著兩人的命運,一個安逸,一個安逸不得,德隆在爵士發揮所長,但是沒有增長其他方面的能力。
所以,和保羅比起來,德隆沒能達到保羅一樣高度的原因是因為以下兩點。
1、爵士內線,寵壞德隆,防守懈怠
德隆被爵士選中,可以說運氣真好,爵士有著完整、且實力強悍的內線,奧庫、布澤爾搭檔的內線大閘,可以保護好爵士的籃筐,守護好後場籃板球,鋒線上的得分又有以「AK47」著稱的基裡連科,德隆不需要在防守端做投入太多的經歷,爵士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把布澤爾和德隆打造成像90年代馬龍和斯託克頓一樣的組合,內線負責得分,後衛負責組織。
但是組織進攻,並不代表就不防守,畢竟,防守70%靠的是球員的積極性,顯然,德隆並沒有提起防守的積極性,他只是在進攻端為球隊做貢獻。爵士的6年生涯,防守最好的一個賽季,防守效率值也才107,連續多年都在110及以上,身體比他差一些的保羅,黃蜂時期的防守效率值都在103左右。
沒有防守的球員,就像是少了一條腿一樣,缺少一項技能,註定成就不會太高,因為球隊更喜歡攻守兼備的球員。同樣的道理,有防守的球隊,在季後賽中才會走的更遠,爵士內線的防守體系,保證了爵士強悍的防守,同時,也為德隆防守懈怠提供了便利。
被爵士選中雖然是德隆的幸運,可是反過來,和保羅的黃蜂比起來,爵士的強大反而給德隆創造了安逸的環境,沒能養成德隆防守的意識。德隆和保羅,像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和烏龜,德隆穩穩能贏的比賽,輸在了輕敵和不努力上,保羅贏在努力和堅持上。
爵士是想照著斯託克頓的模型來培養德隆,德隆的防守意識不強,只能在進攻端發揮,得分、助攻從第二個賽季開始大幅度增長,06-07賽季,場均16.5分9.3助攻,比起保羅17.3分8.9助攻來,已經各有所長了,不像第一個賽季被保羅完爆的那樣。斯託克頓的另一項絕技,德隆也不具備,就是搶斷,他的生涯賽季平均搶斷1次,保羅1.8次,身高矮几釐米,防守意識強,這才有了出色的搶斷數據。搶斷,也是防守積極的一種體現,從這項數據上又能看出德隆防守不足的缺點。
2、沒有防守的德隆,進攻效率也不及保羅
如果你認為德隆只是輸在防守上,那就錯了,比起進攻來,保羅的進攻效率更高,從第三個賽季開始,保羅的進攻效率值始終在120以上,德隆的進攻效率從來沒有上過120,造成進攻效率也比不上保羅的原因,還是爵士的體系問題,爵士的進攻體系,依靠的主要是內線,德隆的使用率上前5個賽季都沒達到過25%,保羅第三個賽季就達到25.7%,第四個賽季27.4%,從球隊地位上來講,保羅的戰術地位更高,同為場上進攻的大腦,保羅在黃蜂擁有絕對的指揮權,不僅調動隊友,自己更是重要的終結點,或者說是首選的終結點,這是德隆享受不到的,德隆的戰術地位排在內線球員的後面,組織第一,終結第二。
寧做雞頭,不當鳳尾。這句話用來形容保羅、和德隆的前六年最為貼切,保羅用自身的努力,做好了黃蜂的領頭人,德隆也打出了一定的名堂,可是,六個賽季過後,德隆的江湖地位,職業素養,還有綜合水平,已經被保羅超過,德隆學會了打爵士的體系籃球,保羅學會了如何成為領袖,帶隊贏球,二人的格局,決定著他們的未來。
德隆和洛瑞
如果說德隆和保羅,兩人在出道時,只差一個順位,不相伯仲的話,那麼,2006年選秀24順位的洛瑞,和德隆的各方面都差了一大截,但是如今的洛瑞,依舊是猛龍隊的隊魂,真正球隊的老大,去年更是和猛龍一起奪得了總冠軍。
洛瑞,一個從來沒有當過球隊名義上老大的球員,現在更像是猛龍的老大,比起保羅來,洛瑞和德隆兩人的直接對話更多,32次交手記錄,德隆19勝12負佔優,其中還有9次交手時在季後賽中,洛瑞3勝6負不敵德隆,不只是球隊戰績德隆獲勝,個人數據上依然是德隆更厲害,德隆場均15.7分8.8助攻,洛瑞15分5.3助攻。
從直接對位上講,德隆也是把洛瑞按在地上摩擦,保羅個人榮譽甩德隆幾條街,洛瑞的除了上賽季拿過總冠軍,並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個人榮譽,最好的是15-16賽季最佳陣容第3陣,還只有這一次。那麼,洛瑞又是如何比德隆職業生涯更長,還越大越好呢?
1、小鋼炮的逆襲,得益於低調
灰熊時期的洛瑞,是典型的角色球員,不顯山不露水,新秀賽季只打了10場比賽就賽季報銷,復出之後場均20來分鐘的出場時間,數據也低的可憐,之後的一個多賽季,只首發了30場比賽,中國球迷開始關注洛瑞,是從他加盟火箭開始的,到了火箭之後的洛瑞,出場時間可以得到保障,小鋼炮的特點也漸漸展露,並在火箭收穫了職業生涯第一個三雙,在姚明身邊打球,洛瑞在中國也開始有不小的名氣。
2012年的夏天,洛瑞來到猛龍,那時候猛龍有蓋伊、德羅贊,洛瑞只能算個三當家,再到後來德羅贊被扶正,洛瑞甘願當二當家,在場上負責組織, 得分、出風頭的事情都屬於德羅贊。在猛龍的這些賽季,洛瑞依舊每個賽季都在進步, 得分從場均11.6增長到22.4,助攻從6.4次漲到8.7次。
洛瑞,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自己,防守效率比不上保羅,和德隆基本上持平,洛瑞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德隆截然不同。洛瑞的防守積極性不過,特別是造進攻犯規上,是一把好手,今年的全明星賽上,最後時刻,洛瑞能夠留在場上,還可以製造進攻犯規,就足以說明洛瑞如今的地位,還有防守上的能力。
天賦並不出眾的洛瑞,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而德隆自滿的心態,多年來沒有什麼進步,白白浪費掉自己的天賦,包括德隆無球可打之後說要以家庭為重,對打球沒有興趣,在我看著這就是自欺欺人,這就是不思進取,和他在爵士時不努力是一樣的。
2、洛瑞的常青,審時度勢,適應體系
我們可以看出洛瑞一直在根據球隊的狀況,改變自己的打法,和球隊中承擔的責任,在火箭做角色球員,重在組織,猛龍初期也是一樣,成為二當家之後,給德羅贊當副手,負責組織的同時,還要承擔更多的得分責任。奪冠賽季,本可以成為球隊老大的他,也能擺正心態,全力配合倫納德,猛龍奪冠,洛瑞的發揮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賽季,更是能夠不和西亞卡姆爭奪球員,輔佐著猛龍的新王鞏固球隊地位。
洛瑞真正做到了以球隊為核心,把自己的數據看得比較淡,這才讓洛瑞成為球隊教練喜歡、隊友喜歡的球員。反過來看德隆,爵士時期打出名堂後,就開始和主教練斯隆鬧矛盾,接二連三的衝突,最終導致斯隆的離開,不是球隊的核心,偏要去掙,斯隆的戰術更好保護了德隆少受傷,可是德隆沒有看到戰術安排的優點,只盯著了自己數據不好看的缺點,他不從自身找短板,不去提升自己的防守積極性,反而埋怨教練。結果,到了籃網,不在受保護的體系中,就開始遭遇傷病,德隆生涯剛到巔峰,就急轉直下。
德隆職業生涯只打了12個賽季,和保羅、洛瑞比起來,出發點更高,贏在了起跑線上,但是,整個職業生涯並不是一場短跑,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德隆最初的六個賽季就輸給了保羅,被保羅落在了後面,原本在後面的洛瑞,也通過不斷的堅持、努力,在接下來的6個賽季迎頭趕上,實現反超。
現在,德隆都已經退役了2個賽季,保羅和洛瑞的NBA生涯還在繼續,德隆,贏在起跑線,輸了整個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