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環保問題讓人很無奈,礦山關的關,停地停,即使沒停產的也是半死不活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便學會了廣儲糧這個辦法,之前不怎麼好的荒料石頭也成了搶手貨,那些堆積起來的邊角廢料和片石也被各個鈣粉廠搶購一空,甚至連堆積了幾十年無人問津的礦渣現在也被人重新挖出來,篩選一遍後還能賣個好價錢,總之,缺了原材料的供應就像沒有源頭的水一樣,啥都精貴了。
就拿我來說吧,去年礦坑出了一批黑石頭,名叫海浪花,石頭花紋還可以,但是賣的不太好,咋說那,因為這個礦坑是剛開的,剛開採的東西屬於表皮石,一般情況下,表皮的石頭大都有裂線,有些石頭沒有裂線,但是形狀不好,因為,誰花錢都想買一塊形狀好、多出料的石頭,這樣的石頭才能賺錢,所以,形狀不好成了這個礦坑的硬傷,一直不受人青睞,一來二去的堆積了不少荒料,於是通過協商,去年我花了十幾萬把這批石頭買下來,在當時看來那個價錢不低,可通過今年礦山的徹底停產,原材料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這個價格還是很划算的,至少我接到的那幾個黑色海浪花的單子裡,沒有因為原材料問題而耽擱,甚至有些同行找我幫他們鋸各種規格的黑色石料,您說,在滿足自己需求的情況下,還能夠供應別人,是不是爽歪歪?這便是人說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吧。
原材料緊張還有一個好處;不用出渣了,為啥哪?這一對比您j知道了,之前鋸完規格料之後,剩下不夠尺寸的邊角料、包括那些鋸下石渣都必須儘快清理掉,否則如小山的廢料將無法進行下一輪操作。現在不一樣了,成型的規格板自然不必說,有大把的人要。那些夠切5*20的邊角料堆積起來,拉到廠裡便能切成那個規格的文化石,不夠的也沒關係,收積起來有客戶專要這種石料做亂拼石,用來做仿古鋪地用,即便很小塊的石渣,只要能被撿起來的也被各個三輪車主買走了,它們可是鈣粉廠或者石英砂廠的原材料,您說,這石頭從頭到腳都成寶了,還有啥渣滓可出的,啊,不對,要說出渣的話還是有的,那些鋸切後隨著水流出來的渾濁物,通過沉澱後出來的石泥沒人要,嘿嘿!那個還是要出的。
總得來說未雨綢繆還是很有必要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些長遠的打算便等於抓住了機遇,比別人早邁出一步,等於比別人早站穩腳跟,所以,贏在起跑線上還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