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2020-12-22 阿瓜阿果

最近一朋友的親子溝通方式頗為有趣。

話說某一天,小男孩去教練處練桌球,結果練了十分鐘,突然跟教練說肚子痛,孩子一本正經地對教練說「腸胃炎發作」。小男孩被允許坐在一旁休息。爸爸接孩子的時候,發現不大對勁,因為孩子的精神很好,也沒有一點腸胃炎的跡象。

回家的路上,爸爸故意看著孩子,「認真」地說:「等會我和你媽媽、弟弟三人去吃炸雞和牛排,我會讓奶奶給你煮粥,你在家好好休息。」注意,炸雞和牛排是小男孩最喜歡的食物。

小男孩脫口而出:「不行,我也要去。」

「你不是肚子痛?腸胃炎要吃清淡的食物。」

孩子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最後忐忑地承認「肚子痛是假的,是為了不想練球」。

當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幫助孩子主動承認,便有利於事情的解決。不過如果一個孩子常常撒謊,並且不肯承認,這個家庭的教育想必也是有問題的。

孩子為什麼寧願撒謊也不承認?自檢:父母是否有過於嚴厲的教育?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這樣的場景:兩個小女孩,小丹和小露搶了別人的玩具帶回家,還美其名曰對父母說:「小朋友很喜歡我,所以送我的。」兩個孩子的媽媽都有些懷疑。追問後,小丹很快就承認了「玩具,是我搶小朋友的」,因為經驗告訴她,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媽媽總是耐心地教導;相比之下,小露面對媽媽的追問很緊張,可是她仍然堅持說「小朋友送的」,因為經驗告訴她,承認了會被媽媽打罵,過往的「疼痛」告訴她——不能承認,承認了會被打慘的。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當我們面對說謊的案例時,一定要看其背後是否有嚴厲的父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也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難怪在國內外眾多的家庭育兒研究案例中,下面三種父母或家庭,會輕易地「逼」出愛撒謊的孩子:

1、喜歡恐嚇孩子的父母

「你如果撒謊,看我不打斷你的腿」,「你如果做了壞事,我會沒收你的玩具」,「你是不是打妹妹?小心我『修理』你」……

父母的恐嚇,就像一個可怕的東西一直在虎視眈眈著孩子,孩子內心的恐懼也一直在提醒自己——「當我不承認,雖然承受壓力,但也比遭受父母的懲罰好」,所以孩子寧願不承認。為了避免爸媽嘴裡的恐嚇降臨到自己身上,孩子下次做了錯誤的事情,也會習慣撒謊對待。愛撒謊的孩子就這樣養成了。

2、經常打罵懲罰孩子的父母

「我承認了會被打,不承認也會被打,我為什麼要承認呢?」有一位小男孩曾經告訴我,他為什麼一直撒謊的原因。話說有一次,他跟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把對方推倒,磕壞了牙齒,對方家長很生氣。媽媽問小男孩,是不是他推小朋友,導致小朋友磕壞牙齒的。媽媽問完後,他想起幼兒園老師說過「承認錯誤也是好孩子」,他便「勇敢」地承認了,沒想到當他承認後,他的媽媽氣瘋了,不僅不讓他吃飯,還用棍子打了他一頓。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當孩子承認錯誤時,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很多時候,孩子們犯錯後,他們已經意識到錯誤,如果爸媽還打罵懲罰孩子,那麼未來孩子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丟了。

3、輕易地否定孩子的父母

「你撒謊,是個壞孩子」,「你欺負小朋友,是差勁的孩子」,「你玩完玩具不收拾,是懶孩子」……孩子們雖然小,可是往往很在意「好孩子」和「壞孩子」的評價。當家裡的大人常常輕易地否定孩子,給孩子貼各種負面的標籤,孩子為了不想被貼更多的壞標籤,以後做錯了事也不會輕易地承認。撒謊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在爸媽們上面這些高壓教育下,撒謊孩子的常見表現,除了不敢承認,還有就是——不說話,例如當媽媽問「這花瓶是你打碎的嗎」,孩子可能就開始沉默,一句不吭;當爸媽問得急了,孩子還可能「哇」一聲就哭了,始終也不承認,也不說話。當然有些「聰明」的小孩在被問「有沒有做壞事時」,他可能會故意給爸媽瞎掰故事,把爸媽的注意力拉向「歧途」。

當孩子撒謊時,有時孩子不願承認,爸媽們可以嘗試給孩子一個「臺階」

「你是不是因為很想吃零食,所以才偷吃?媽媽小時候也愛吃零食」,「你是不是很想玩那個玩具?爸爸也覺得那個玩具不錯」……

嘗試給孩子一個「臺階」,不僅拉近與孩子的內心距離,給予同理心,孩子更願意放下戒心,真實地透露內心的想法,坦誠地與父母溝通。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也說過,當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結」時,父母再通過這條感情聯結通道,教導孩子如何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從幼兒大腦的角度解釋,當父母的同理心發生時,會觸發孩子大腦的共鳴機制,負責同理心功能的腦區會變得活躍。結果孩子會趨向於做出與父母一致的行為,最終有助於親子溝通。

「後來,我向你姥姥承認,我的確是偷吃了零食。姥姥也沒批評我,而是給我做了薯餅,她說以後想吃零食就告訴她,不需要偷。」爸媽通過「我的童年故事」,給孩子透露「正確的示範」,孩子便會明白,「我承認錯誤,爸媽應該不會批評我,或許我以後想吃零食時,就像爸爸媽媽小時候那樣做,不需要偷零食。」

看,良好的溝通就在爸媽們講述「童年故事」中實現了。

所以,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並不是「事事較真」的父母,有時是可以「輕易原諒」孩子的父母。

關鍵字:撒謊說謊、親子溝通、幼兒心理、育兒方法、早期教育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孩子撒謊可怕嗎?心理學研究會撒謊更聰明,三招重建信任擺脫謊言
    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對1200名2-6歲的孩子進行了「猜撲克牌上的數字」測試,實驗人員布置了一個封閉的房間,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一張倒扣過來的撲克牌。實驗人員告訴孩子:「如果你能猜到這張撲克牌的點數,我就給你一個非常棒的獎勵,但是你不能偷看哦!」隨後她就故意離開了房間。攝像頭記錄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90%的孩子在5秒鐘之內就偷看了!
  • 該拿愛撒謊的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幾個方法,揭示孩子撒謊的秘密
    朋友找我聊天,幾句話後就開始了正題:我們家孩子現在怎麼真麼愛撒謊啊?怎麼辦啊?無意的撒謊孩子會誇大事實,並不是故意想撒謊的,只是為了博得關注。「我家裡有200個玩具!」「我爸爸開小轎車上班!」「我今天吃了100個水果!」
  • ​「小小年紀就撒謊」,孩子變撒謊精,可能是「撒謊敏感期」到了
    明明沒吃飽,孩子卻說吃飽了,只是為了吃多些飯後的水果;十分鐘前才上過廁所,結果又跟爸爸媽媽說想尿尿;偷吃零食不承認,把&34;甩給家裡的狗狗……同時,父母也會很擔心,孩子這麼小就開始撒謊,是不是品質有問題呢?孩子突然變成&34;,或是因為&34;,要陪孩子度過有個讓爸爸媽媽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每個孩子都可能說謊,這是因為他們到了&34;。
  • 面對孩子撒謊,你的拆穿和粗暴制止,反而讓孩子學會更好地撒謊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撒謊,會非常震驚和生氣,我的孩子還這麼小,怎麼就學會了撒謊?比如,媽媽買了孩子愛吃的零食,可是規定每天只能吃一份。這一天,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吃了兩份。媽媽發現了,非常生氣,批評孩子。孩子不承認,堅持說「我只吃了一份」。媽媽氣急敗壞:你吃了就吃了,你還不承認,你怎麼就學會了撒謊?以後不許撒謊!
  • 孩子愛撒謊?讀懂孩子撒謊背後的心理活動,做高明父母
    不過在朋友訴說的過程中,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這些孩子說謊的目的就是為了逃避懲罰。我的姐姐也曾經跟我說過,兒子明明將自己的化妝品打碎,可就是睜著眼睛不承認。不過姐姐很了解孩子的心思,於是對孩子威逼利誘道:「你如果不說實話的話,讓我發現了,我一定會打你。但是你說實話的話,或許我會獎勵你。」孩子聽了之後終於不敢繼續說謊,而是承認了一切。
  • 孩子撒謊,家長應怎麼辦?教你幾招
    主觀願望:比如小孩子打破了花瓶卻一臉真誠地望著你說「不是我」的時候,他有可能並不是故意的,只是他非常希望這件事情沒有發生,以至於他自己真的相信這件事跟他沒關係。豐富的想像:孩子愛幻想。怎樣對待孩子的撒謊以笑帶過: 家長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撒謊,但既然已經發生了,家長首先能做的就是,放鬆,嘗試把你孩子的謊話當成笑話來處理,通常孩子的這種謊話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這往往也是孩子發育的一個階段。別指責孩子:家長需要特別自己的語言,以鼓勵的孩子「坦白」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
  • 孩子撒謊成癮?跟父母"息息相關",這招化解讓孩子走上"正軌"
    撒謊其實誰都會,但是一個簡單的撒謊也有所區別的,就比如說分為"善意謊言",以及"撒謊",第一個能好一些,也不會傷害到他人,但是後者就有所不同了,這個要是嚴重的話,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的生活,也因此會撒謊成癮,他們又不會覺得是自己有過錯,這樣才是最可怕的了,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不到位,與父母可是息息相關,
  • 會撒謊的孩子情商高?可能是真的
    然而通過攝像頭捕捉發現:實驗人員離開後,90%以上的孩子在5秒內就會偷看卡片,也只有小部分孩子承認自己犯規了。就此他們得出結論:「近30%的2歲孩子有撒謊行為;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而4歲之後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會撒謊了。
  • 「撒謊」的孩子,內心可能在哭泣
    作為教育工作者深知,不能依據家長的一句話或者一件事情去偏見的看待一個孩子的性格,所以我們進行了深入了了解:女孩11歲,父母離異,父親得到撫養權,孩子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爸爸有了新女友,沒有照顧女孩,同時爸爸的性格暴躁,女兒一犯錯(可能是大人認為的錯)就責罵、打罵孩子;女兒性格怯弱而膽小,內向而不自信,成績居中偏下; 現在,大家看到了事情背後的家庭情況,能明白孩子會為什麼要撒謊了嗎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竟是父母惹得禍
    有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喜歡的花瓶,媽媽回家生氣的問:是不是你把花瓶打碎了?小男孩戰戰兢兢不敢開口,媽媽很嚴厲的告訴他:「快說實話,媽媽從輕發落,如果被我發現是你打碎的不承認,你看我怎麼收拾你」!在威逼利誘之下,孩子終於承認是自己打碎的,媽媽卻打的更狠了。小男孩哭著吼道:「我說實話了為什麼還要打我」,「不給你點厲害,你不知道自己犯的錯,下次不長記性」媽媽惡狠狠地說道。
  • 孩子撒謊不著急,這3步從容應對
    誇張型撒謊,一般指誇大事實,虛構想像的謊言。比如,說自己家的房子有操場那麼大,自己養的小狗會說話。這類謊言一般是由於孩子分不清現實和想像,把自己以為的世界和實際的世界混在一起。隨著孩子長大,這類「童言無忌」的謊言會自然減少。自我保護型撒謊,往往因為怕被罰而撒謊。
  • 《說謊心理學》:說謊是天生的,孩子說謊成性,家長試試以下4招
    後來我說要是不說實話我去超市問老闆去,他才說了實話,是自己買零食花了。氣得我打了他兩巴掌!他哇哇地哭,我也心疼,可是這孩子撒謊成性,我真不知道怎麼管他了! 其實生活中,孩子撒謊的現象並不是個例: 考試得了30分,硬是把分數塗改成80分。 偷拿了家裡的錢,卻死活不認帳。
  • 越撒謊的孩子越聰明?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如何正確引導?
    房間裡早已安裝好攝像機,觀察孩子們到底有沒有偷看。等研究員一走開,攝像機就觀察到 90% 以上的孩子在 5 秒內就偷看了。 等研究人員回來詢問後,只有部分小朋友承認自己偷看了。
  •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多半是家長教育不周,找對方法是關鍵
    不誠實的小朋友會沒有朋友,會被嫌棄,會沒有爸爸媽媽喜歡。"儘管已經把後果講得儘可能嚴重,許多孩子依然出口成「謊」,令家長頭疼不已。但是,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家長的教育不周導致的。據專家統計,小朋友撒謊,一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孩子的恐懼心理以及孩子的想像,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說謊。所以,面對孩子的謊言,家長不要首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應該先冷靜地分析孩子說謊背後的理由。
  • 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
    等研究員一走開,攝像機就觀察到 90% 以上的孩子在 5 秒內就偷看了。等研究人員回來詢問後,只有部分小朋友承認自己偷看了。(李康教授做過一個實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下文會講到哦~)5、測試一下他的新技能說起來有點無釐頭,當孩子發現自己有了說謊的能力,就會很想測試一下「這招兒管不管用」。
  •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智慧父母學會這幾招,快速解決
    很多媽媽跟我反應:「我們家孩子越來越喜歡騙人了,明明偷吃了兩塊巧克力,偏偏只承認自己偷吃了一塊!」、「我們家孩子也是,明明是自己做錯了數學題,偏偏跟他爸爸說是媽媽教的!」、「我們家孩子更過分,明明在偷偷地看IPAD,卻拿睡午覺當幌子!」……在這些媽媽們的眼裡,仿佛自家孩子就是個古靈精怪,滿腦子奇思妙想的「騙人精」,每天變著法兒地跟自己「過招兒」。
  • 孩子愛撒謊,恭喜你,這是聰明和高情商的表現
    等研究員一走開,攝像機就觀察到90% 以上的孩子在 5 秒內就偷看了。等研究人員回來詢問後,只有部分小朋友承認自己偷看了。(李康教授做過一個實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下文會講到哦~)05測試一下他的新技能說起來有點無釐頭,當孩子發現自己有了說謊的能力,就會很想測試一下「這招兒管不管用」。
  • 心理學:孩子撒謊就是品質差嗎?面對孩子撒謊究竟該怎麼做?
    第一次被表現發現是子豪在電視機旁邊留下了腳印,表姐詢問的時候,子豪死活不承認,最後被表姐一頓胖揍。本來覺得吃了虧怎麼著也得長教訓吧,可是剛過了沒幾天,子豪又被表姐抓了個正著。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以為自己咬緊牙關不放鬆就可以了,但是沒想到電視機熱乎乎的機身出賣了他,於是他又被表姐和姐夫一頓揍。表姐說,氣的不是他看電視,接受不了的是他撒謊,這是原則問題。
  • 父母撒謊式育兒,孩子越擅長說謊,父母需反省
    「你是垃圾桶撿來的」「不聽話會被警察叔叔抓走」「今天沒帶錢不能買玩具」……相信你小時候也一定聽過爸爸媽媽說過類似的謊話。家長從小對孩子說謊話,這叫「撒謊式育兒」,《實驗兒童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撒謊式育兒」會對孩子成年後造成不良影響,小時候被誆騙長大後也傾向於說謊。小雨兩三歲時,特別挑食,不愛吃飯,吃頓飯半天吃不完。
  • 孩子愛撒謊,怎麼說都沒用,怎麼辦?兩招還你誠實的孩子
    文|小花我是小花@小花教育,專注孩子育兒家庭教育十年。關注我,小花每天都會分享教育孩子的那點事,期望這一期的案例能對您有所啟示。孩子總是撒謊,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就是不管用,今天信誓旦旦的說要改正,結果明天就忘了,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媽媽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