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作業:為父母做頓早餐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大年初一,2500多位上海外貿學院大學生的父母吃到了一份特別的早餐,這些早餐均由他們的子女親手來做。這是外貿學院今年布置給大一學生的寒假作業。

  保險專業的楊友琴起了個大早,精心為爸爸媽媽做了兩道早餐:豆腐腦、湯圓。看見媽媽吃湯圓時高興的樣子,楊友琴反思:「我以前還是蠻懶的,什麼事都由老爸老媽做好了。現在長大了,也應該做點事情,減輕老爸老媽的壓力。」

  金融銀行專業的高丹怡為媽媽準備了糯米糕、叉燒包和水果。小高覺得,做早餐看上去簡單,其實並不輕鬆。媽媽是教師,每天很早上班,即使如此,媽媽每天都要為她做好早餐。高丹怡說:「媽媽太不容易了。」在向母親送早餐的時候,小高還特意附上一張健康貼士:「媽媽頸椎不好,您應該經常動動脖子,去醫院推拿。」

  上海外貿學院團委書記唐旭生介紹,大年初一為父母做早餐,是推行新生感恩教育的一部分。此前,學校調查發現,90後大學生有過為父母做早餐經歷的幾乎為零。調查中,還有不少學生對父母為自己做飯早已習慣,反過來從未想過為父母做一頓早餐。唐旭生表示,為父母做早餐,對大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小事,它將感恩教育具體化,可以引導大學生將關注點聚焦到父母身上,用心體會家庭中的幸福瞬間,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相關焦點

  • 老師布置作業:為家人做頓早餐,女孩故意7點起床,卻被奶奶搶先
    女孩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為家人做早飯,7點起床都沒早過奶奶這給小女孩正在上小學,在開學之前老師個同學留了個作業,就是給父母做一頓早餐,體驗一下父母的艱辛,平時小女孩都是吃大人準備好的早餐,自己從來也沒有看見大人做過,更何況自己要親自做,但是一想到能夠完成老師交給自己的任務,還可以自己動手試著做早餐給家人吃,也是個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下定決心第二天早上7點起床。
  • 為了完成家庭作業,女兒特地早起做早餐,不料到廚房後卻被氣哭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大家都經歷過「給爸爸媽媽洗腳」這個家庭作業,學校和老師們為的都是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回饋。不過這個作業實在是用了很多年,過於老套,如今的老師們都會布置一些特色作業,讓學生與家人好好相處。上周末,小婷孩子的班級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讓學生在周末為家人做一頓早餐,並且拍照分享到班級群裡。
  • 大四學生寒假給父母做早餐 30天不重樣(圖)
    圖為:黃奇鑫做的雞蛋餅原標題:大學生給父母做早餐30天不重樣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樂毅、通訊員雷蕾、雷雯慧)「誰說只有女孩是爸媽的小棉襖,男孩暖起來就是爸媽的貂皮大衣。昨日,武昌工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四男生黃奇鑫在朋友圈裡曬的30天美食「打卡」,瞬間燃爆了大家的食慾,也勾起了對父母難以言表的愛。寒假的一個月裡,黃奇鑫給父母制定了一份「30天不重樣早餐」的計劃單,不僅每天將美食曬在朋友圈裡和大家分享,還邀親朋們為自己的飲食計劃提供思路。「自己做的飯菜,比外面買的種類豐富,而且有營養。」
  • 老師讓孩子為家人做早餐,孫女特地7點起床,卻被眼前的一幕氣哭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老師有時候會布置一些「特別」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學會關愛家人,比如給父母洗腳、捶背、做一頓飯等等。但是一些家長覺得孩子有這份心就夠了,要是讓孩子真的去做飯,他們可捨不得,不是怕孩子累著就是不小心弄傷,所以自己幫孩子做完。
  • 湖北大學生寒假每天堅持早起為父母做早餐,30天不重樣
    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每天提前想好隔天的早餐菜譜,去菜場精選食材,早晨六點起床為父母準備早餐,再喊父母起床,這成為了湖北武昌工學院大四學生黃奇鑫特別重要的任務。整整一個假期中,黃奇鑫為父母制定了一份「30天不重樣早餐」的清單,並在朋友圈打卡曬圖。
  • 大學生堅持為貧困老人送愛心早餐 稱更加珍惜親情
    圖為為貧困老人送愛心早餐的江蘇大學學子。 吳奕 攝   中新網鎮江9月12日電 (田雯 吳奕 張萌)「我們能做的不多,力量也有限,但我們是在用心做這件事。這個活動不僅僅是幫助人那麼簡單,也讓我們大學生更加地珍惜親情、學會感恩。」12日,江蘇大學學子張歡說。
  • 寒假作業為給父母洗腳寫心得 大學生稱「走形式而已」
    從上周起,「史上最長寒假」拉開序幕,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領到了一份「寒假作業」:在大年三十晚上為父母洗腳並寫一篇心得體會。   大學生普遍覺得尷尬   「走形式而已」   川師文學院大二女生張晴(化名)是在班級QQ群裡收到的洗腳作業通知:三十晚上為父母洗腳一次並寫心得一篇。   「是輔導員發過來的,當時就有同學私下議論,說這是什麼奇葩作業。」
  • 作文欣賞:在特別的一天裡,我為媽媽做一頓特別的早餐
    今天是母親節,在這特別的一天裡,我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我親手為媽媽做了一頓特別的早餐。這天,很早很早,雞鳴聲還沒響起,東邊天際漆黑一片。昨天勞累一整天的太陽還在甜蜜的夢中,媽媽還甜甜地睡著呢!我悄悄起床,生怕弄醒媽媽。
  • 一周早餐食譜,每天早起十分鐘,給自己做一頓健康營養的早餐吧
    一周7天早餐食譜,每天早起十分鐘,給自己做一頓健康營養的早餐吧作為上班族,估計吃早餐是很多小夥伴頭痛的事情了,路邊攤不健康,自己又爬不起來做早餐,到底有沒有快手又美味的早餐呢?當然有咯!小編做到了每天都吃早餐,雖然說做不到每天不重樣,也儘量做到營養搭配,更健康合理!最重要這些早餐不需要佔用太多早晨的時間,我們一起看看吧。
  • [記者新春走基層]為父母做頓團年飯
    考慮到父母年老,我們也有了房子,今年春節決定不回老家,將父母接過來團年。 如今,過年跟平時沒有兩樣,再也不需要在吃的上面來費心思。 為父親斟上一杯酒,為母親夾上一塊肉,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 通訊員 陳江農曆大年三十,我請父母來家裡吃團年飯。沒想到,他們滿口答應下來。
  • 網上出現代寫寒假作業槍手 多為在校大學生
    調查 網上代寫作業 大多是大學生  昨日,記者在一家網站「貼吧」看到不少「幫中小學生代寫各科寒假作業」的帖子,範圍涉及西安、昆明、北京等多個城市,帖子的點擊率最少20次,最高的達400多次,「槍手」都自稱是在校大學生。
  •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在家吃過一頓早餐了?
    01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拋棄早餐人們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家裡的老人亦常常叮囑我們「早餐要吃好」。然而,吃一頓熱氣騰騰早餐開啟飽滿生活的記憶,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越來越模糊了。02不要餓著肚子,講昨天晚上的夢「我自問這輩子沒做過壞事,除了忽略媽媽做的早餐。」
  • 「做包子」「捏麵人」……小朋友學做早餐送父母!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烹飪協會和塑心公益團隊的大學生志願者,在揚州市婦聯和市婦女兒童中心的支持下,為40多名5-7歲的孩子們精心設計了一堂「我為美食之都做什麼,爸媽早餐我來做」的淮揚菜開放課程。  揚州包子是揚州人特別喜愛的早餐,也是淮揚菜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包子可以分分鐘吃完,但包子很難分分鐘包完。「包包子的第一步是和面,水和麵粉的比例很重要,麵團不能爛,也不能硬,軟硬適中的麵團,才能包出美味的包子!」張士順一邊結合教學視頻講解,一邊捏好一個包子放在手上。看完視頻和小老師的示範,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跟父母一起忙碌起來,很快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包子就做好了。
  • 大學生的寒假作業更要豐富一些
    雨茂看到1月5日《中國教育報》「中教評論」欄目的一篇文章——《寒假作業不妨豐富一點》,作者是一位大學教師,卻如此關心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我很感佩。同時,我也提出一個建議:大學生的寒假作業更要豐富一些。據我所知,大學生一般沒有或者很少有寒假作業。
  • 大學生的特殊"寒假作業' 感悟生活"我為過年算筆帳"
    還不曾有正式經濟收入的大學生,要象他們的父母一樣為過年算筆經濟帳,這是上海外貿學院數千本科生必須完成的一份「寒假作業」。  據了解,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以表格形式出現,要求每個外貿大學生「我的新年我作主」,寫明今年過年時購物計劃花多少錢、儲蓄多少錢、教育投資又是多少錢,這筆經濟算出來後,與父母的經濟帳作一比較,看看差別在哪裡,表格後註明:「開學後三天內請及時將本表上交團支部。」
  • "糊弄式"早餐對身體不好,自己又懶得早起,孩子早餐怎麼辦
    今日問題:父母給孩子吃&34;早餐真的好嗎?俗話說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由此可見早餐對於一個人身體的重要性,更不用說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了。而且孩子們每天在學校有那麼多的課程要上,一頓健康營養的早餐能讓孩子保持一天的好精力,上課注意力集中,吃的好,這樣才能把學業搞好。
  • 大四男生寒假裡每天給父母做早餐,30天不重樣
    寒假裡,他每天六點鐘起床給父母做早餐,而且30天都不重樣!這一舉動讓他瞬間圈足了粉,除了一個個表示要嫁他的小「花痴」,還有很多要生兒子的爹媽。黃奇鑫給父母制定了一份「30天不重樣早餐」的計劃單。不僅每天將美食曬在朋友圈裡和大家分享,還邀親朋們為自己的飲食計劃提供思路。
  • 輔導員布置特殊寒假作業:親手為父母製作暖心紅包
    春節來臨,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的輔導員李雍為學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業」,即為父母製作一份過年「紅包」。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令人「暖心」:「紅包」裡包著帶有全家福的日曆、漫畫記錄的父母生活點滴、繪製自己擅長的拿手好菜供父母春節點菜……「發紅包是過年習俗,長輩給孩子發紅包寄託來年希望,工作後子女給父母發紅包表達感恩。」李雍1月20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稱,已經成年的大學生雖然暫時沒有經濟來源,但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達感恩。
  • 小姑娘作業被奶奶做了崩潰大哭:運用放飛效應,培養優秀的孩子
    近段時間,一個視頻火了:小姑娘給家人做早餐,屢次完不成,崩潰得哭了。老師布置了實踐作業:為家人做一頓早餐。為了完成這個作業,小姑娘還特地的調鬧鐘起了個大早,結果6點鐘起來一看直接被氣哭了,因為自己的奶奶竟然已經幫大家都做好了早飯。這可讓小姑娘實在是犯難,看著同學們陸陸續續的展示著自己的作業,她卻只能想著再來一次。
  • 為媽媽做早餐
    是呀,平日裡媽媽為我操碎了心,既要上班,又要忙著給我做一日三餐,今天就讓我為媽媽做頓早餐吧。  做什麼好呢?我撓了撓頭,突然腦瓜子一轉,咦,有了,媽媽平日裡給我做的炒麵挺好吃的,今天我也做一回,孝敬辛勤的媽媽。我曾問過媽媽,面要怎樣炒,自己也試了兩次,結果都失敗了。第一次忘了放鹽,還炒焦了,第二次鹹得無法入口,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做過了。我相信,這次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