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一禪——溫暖與平靜,在當今時代,其實是奢侈品
《侍太子坐》(2)今年8月,我們和國內知名動漫IP「一禪小和尚」合作,做了一款日曆——《一日一禪》。日曆這個東西,如今和手錶的意味差不多,手機和電腦早已解決了人們看日期和時間的需求,日曆雖然還有一定實用性,但看日期已不是它最主要的功能。沉甸甸的紙質日曆,好像逆著時代潮流,赫然挺立在市場上。它不便攜,又不自動化,你需要用手一頁頁翻動,才能查到你想查的日期。
-
教師節的禮物——《一日一禪:一禪小和尚二〇二一主題日曆》
圖片來自《一禪小和尚》動畫 人和人之間,講求「緣分」二字,愛情是緣,親情是緣,友情也是緣。圖片來自《一日一禪:一禪小和尚二〇二一主題日曆》圖片來自《一日一禪:一禪小和尚二〇二一主題日曆《一日一禪:一禪小和尚二〇二一主題日曆》正式上市啦,當當網熱銷中最後還是要說:不忘記重要節日,不忘記重要的人
-
三思而行真的行嗎?孔子為何反對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這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謹慎,能夠把各方各面都考慮進去,是一個褒義詞。不過你可知道,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作為貶義詞的,而且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夫子就對『三思而行』提出批評。這個成語典出《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孔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為人處世為什麼要「三思而行」?
儒家創始人孔子倡導為人處世要三思而行,放在我們這個時代,其主張其實並未過時,為什麼這樣說呢?對這種人,奉勸做任何決定之前的確要三思而行,冷靜分析,權衡利弊,以免重蹈覆轍!第二,對大多數人來說,在遇到人生重大事件時,如報考學校專業、選擇人生伴侶、投資項目、找事業合伙人等,若草率行事,可能會「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此時宜採納多聽取身邊親朋好友的意見,三思而行,謹慎從事,才能少走彎路,儘快達成目標。
-
一茶一禪 天下至清本色
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求人們立足現實,在生活的當下完成覺悟解脫。一千多年前,趙州從論和尚的「吃菜茶」三字禪,開示人們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實踐親身體驗,甘苦自知。「飯罷濃煎茶吃了,池邊坐石數遊魚」。「粥去飯來茶吃了,開窗獨坐看青山。」「禪餘高誦寒山偈,飯後濃煎穀雨茶。」多麼嫻雅、悠揚,多麼自然、無求,「茶熟透瓶香」,其香自溢。
-
中國禪宗從「如來禪」到「祖師禪」的分化過程
理論上惠能禪師雖然也繼承了達摩祖師的如來禪法,但他的禪法與實踐行持方法卻與如來禪的本質發生了徹頭徹尾地改變,與保持如來禪傳統特色的神秀禪師形成了鮮明對比,究竟「祖師禪」的創立對「如來禪」產生了哪些影響呢?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簡要說明。一、祖師禪的提出與如來禪的新涵義
-
一禪小和尚:一禪,年獸我們一起來打雪仗吧!
一禪看著身邊的這個龐然大物很是害怕。年獸看到了一禪很是害怕的樣子就跟他說我不會傷害你 的,我是年獸,山下的人的沒到過年就在那裡放很多的鞭炮,我 很是害怕就跑到山上來。一禪看著年獸說道,每年山下過年都要放很多鞭炮,那你不是沒有一個年過得好。年獸看著一禪無奈的說道我不用過年我就是年啊!每年過年的這一天我就會出現。
-
三思而行
典故 春秋時,魯國大夫季文子為人謹慎,凡事都要三思而行。他認為,在做一件事情面前多加考慮然後再行動,總是利多弊少的,對於一些急躁輕率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但孔子並不贊同季文子的這種觀點。他認為沒有必要三思,只要再思就可以了。
-
佛教:凡事,三思而行
凡事,三思而行。
-
禪詩賞析 | 詩僧八指頭陀詠梅的境界(一)
【詩僧八指頭陀的生平】 詩僧八指頭陀,俗名黃讀山,湖南省湘潭縣人。在他十七歲(1868年)那年,一日見籬間白桃花為風雨摧落,感而大哭,逐投入湘陰法華寺,依東林和尚剃度出家,師父為他起法名敬安,字寄禪。當年冬天,到南嶽祝聖寺,依賢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聞衡陽岐山仁瑞寺的恆志禪師唱教外別傳之旨,乃冒雪往參,坐禪之餘承擔寺中勞役,隨眾聽聞恆志禪師說法,稍具佛門知識。 二十一歲的時候,他到嶽陽去探視舅父,舅父帶他遊覽嶽陽樓,樓上有人分韻賦詩。
-
關於祖師禪如來禪,詞典的一些解釋
宗密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將禪由淺至深,分為五等,即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等五種。其最上乘禪又稱如來禪;達摩所傳之禪即為此一最上乘禪;然後世之禪徒不以宗密之如來禪為最上禪,反視之為五味交雜之禪,而謂祖師所傳之真實禪方為一味清淨之禪,特稱為祖師禪。此一稱號或始自仰山慧寂。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仰山慧寂章(大五一·二八三中):『師曰:「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
一禪小和尚語錄勵志,一禪小和尚做奶茶很治癒!
「人生,不過一杯茶! 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 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還記得這一句話嗎?這是《一禪小和尚》中,阿鬥老和尚對一禪說的話,人生不管如何,始終有它的風景,需要報以一顆赤誠之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三思而行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深思熟慮、鄭重其事,反義詞有:不假思索、輕舉妄動,三思而行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含褒義。三思而行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成語釋義: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慮;行:行動。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去做。
-
一日一花一詩:青荷
一日一花一詩:青荷枯木《夏雨後題青荷蘭若》【唐】施肩吾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僧舍清涼竹樹新」,古代的佛教寺院大多都修建在清幽之處,比如高山之巔,林蔭深處,一則人跡罕至,無人打擾,便於悟道修禪,再則環境清雅,空氣清新,可以修身養性。首句描寫了詩人清修的場所,僧宅茅舍,古樸素雅,夏日陰涼,竹葉青翠,令人心靜。
-
如來禪與祖師禪
欲知格內、格外之分,須在一事一物上分清十法界諸種之見,直到極頂方是如來地位,祖師禪又從佛頂上透出,出格之外,又越兩種祖師外道。若是真正祖師禪,則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是已,今以格外之禪遠之又遠,且置勿論,先將十法界之岐見,在一句話頭上次第分明,不致參到將悟處,被諸見打攪,可以一直上進,易於發悟。
-
Zen——中國的「禪」,日本的「禪」,還是歐美的「禪」?
英文中一提到「禪」就是zen(全稱是Zen Buddhism——即佛教禪宗),英文中的「禪」這個單詞來源於日本,指的也是日本的禪,賈伯斯喜歡靜坐,也愛屋及烏喜歡日本,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禪的源流其實是中國。
-
禪:不僅僅是修行,也是對生活認知的心境,更是思想和智慧的修煉
文/鬱松 最近看了一本美國人比爾.波特寫的《禪的行囊》,這本書是通過他本人對中國禪文化的旅行遊記,以一個外面的人的角度去尋找的禪的真諦,從中國禪宗佛教的起源、發展、傳承的歷史,讓我對中國禪宗文化有了一定的認識,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一本書,
-
三思而行,選擇勇敢前行的路
江蘇無錫,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陝西商洛,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搶救無效身亡。很多這樣的案例,其中不乏有家長的家庭教育原因在內,更多的是不敢面對某些事情的發生,而選擇了永遠的退縮。
-
季文子三思而行,孔夫子再斯可矣:實踐出真知,大多選三思而行
回歸故國後,整理文獻,繼續從事教學,他對「敬德保民,節儉毋逸」治國思想的發揚,與季文子一脈相通,不謀而合。所以,「再,斯可矣」建議不要上到否定「三思而後行」的線路去。04結束語三思而行,二思而行,一思而行,都是行,也都可行。沒有統一標準及答案。
-
佛教「禪」又分世間禪和出世間禪,那麼什麼是如來禪和祖師禪呢?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常常提到「禪」,本文大茶經通過近代大德高僧生活禪的創導者淨慧長老所作《雙峰禪語》裡記載,在四祖第二屆禪七法會的講座中,分享佛學「禪」的知識,讓「禪」在我們生活中得以受用。禪者曰:「按照佛教的教義,禪又可以分為世間禪和出世間禪兩大類。世間禪包括了四禪八定,出世間禪有如來禪和祖師禪。」那麼世間禪和出世間禪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