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蓼莪》

2021-03-01 採菊詩社

這是我第一次讀到《詩經·小雅·蓼莪》,我陷入到了一種極大的悲傷之中。「民莫不轂,我獨不卒」這句話像是一根深深的刺扎進我的心裡。「大家沒有不幸的事情,為什麼不能終養父母的偏偏是我呢?」作者在本文的最後一句,發出了幾近撕心裂肺的吶喊。似是在嘆命運的不公,又似是在悔恨自己的前半生沒有好好侍奉雙親,留下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身遺憾。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思親詩》中曾寫到過:

奈何愁兮愁無聊。恆惻惻兮心若抽。

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鬱結兮不可化。

奄失恃兮孤煢煢。內自悼兮啼失聲。

思報德兮邈已絕。感鞠育兮情剝裂。

嵇康的母親在這時已經不在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寫詩懷念她了。這句「思報德兮邈已絕。感鞠育兮情剝裂。」表達出了不僅是嵇康,更是世間多少兒女深深的悔恨。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王裒每每讀到此處,總會大哭不止,無法教學,所以他的學生們總不敢在課堂上讀《蓼莪》……」《晉書·王裒傳》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王裒為人很孝順,父母死後,他不肯出仕為官,在父母墓邊結廬隱居,開館教授,受業者近百人。他的母親活著的時候膽子很小,害怕打雷,所以每次打雷,王裒總會來到墓邊,說「裒在此。」王裒感念父母之恩,乃至父母去世後多年,他仍然將孝順放在心間首位。我相信,他的父母生前是幸福的,因為家裡有個大孝子;王裒盡到了一個子女該有的孝道,以至父母去世後他不至於太過遺憾。然而我們如今的許多人,父母在世時仍忤逆父母,滋事挑釁,認為叛逆跋扈是「個性」,遵守孝道成了「迂腐」,父母該會多麼痛心啊!而這些人,也註定會在時間的前進中,留下終身無法言說的遺憾。

龍應臺的《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看似多麼輕鬆的三個字,好像之前的一切矛盾不解在那個小巷的轉角處,在父親的抬手告別中都煙消雲散。然而仔細想來,哪兒有這麼容易啊!父母健在時若不能悉心侍奉,父母去世後你又怎能克服良心道義的關卡輕鬆而又自然地說出「不必追」「沒關係」「他原諒我啦」?

三歲,你哭著喊著不肯撒開她的手,最終卻不得不妥協。你們一天的相處時光壓縮到了十八個小時。

六歲,你好奇地被她拉著走進校園,東看看西看看,一切是那麼新穎。你忍不住去探索新世界,但心裡仍然殘存著對她的依戀。

十七歲,你的學業開始繁忙,和他們相處交談的時間一周加起來還沒有留給一次家庭作業的多。

十八歲,你去了更遠的地方,平時只能通過冰冷的通訊設備聯繫著那份「千裡共嬋娟」的家中期盼。

二十二歲,這次,你真的要走了,以後陪他們所剩的時間,你想也不敢想。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我想,這句話應當有個前綴:父母之後。父母在前,縱你胡鬧,縱你頑皮,總有人等著為你收拾殘局。然而這個人並不會一直都在,可惜的是,我們總是自私,從未想到過及時回報。我們總是太過靦腆,吝嗇於說出自己對他們的愛。

別這樣了,找個機會,告訴他們吧,我真的好愛你。

相關焦點

  • 濮陽市演講朗誦學會副秘書長段鍇為你解讀《詩經·小雅·蓼莪》
    詩經·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 《詩經》中的十句經典詩詞,感悟千古絕唱的美
    《詩經》無論是形式體裁、語言技巧,還是藝術形象和表現手法,都顯示出我國最早的詩歌作品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下面小編就與大家一起欣賞《詩經》中的十句經典詩詞,感悟千古絕唱的美。1.不侮矜寡,不畏強御。出自《詩經·大雅·烝民》。矜寡:同「鰥寡」。鰥:無妻的人。寡:喪夫的人。不欺負孤苦無依的人,也不懼怕強暴的勢力。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文靜而美好的樣子。淑:溫和善良。君子:當時貴族階級男子的通稱。
  • 人為歌聲以助哀:《詩經》中的悼亡詩,體現周代的喪葬禮俗
    故此,誕生於周禮的《詩經》中的悼亡詩就很好的展現了周代的喪葬禮俗,並且,周禮中重視親情、注重孝禮的掛念,對中國文化有巨大的影響。《詩經》中的悼亡詩,有對"喪禮"的體現《詩經》中的悼亡詩,有對"喪禮"的體現。
  • 《詩經》裡10則唯美佳句,字字珠璣,句句動人
    《詩經》裡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祭祀、農事、宴饗、怨刺、戰爭和徭役、愛情和婚姻等。「蒹葭」、「採薇」、「關睢」等都是《詩經》中的名篇。1、領如蝤蠐,齒如瓠犀。出自先秦《詩經·衛風·碩人》。領,頸,脖子。頸如蝤蠐長又美,齒如瓠犀白且齊。這是讚美衛莊公夫人莊姜頸、齒之美的句子,比喻新穎,形象性強,讓人如見其人,如睹其顏。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詩經·小雅·蓼莪》。可愛可嘆啊,我親愛的父母。你們生養我們是如此的辛勞。
  • 《詩經》中的人倫之情
    編者按:《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源頭,也是位列「五經」「十三經」的儒家經典,在今天,《詩經》仍是很多讀書人的至愛。正因此,由人民網、中華書局、桐鄉市人民政府、中華讀書報、圖書館報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伯鴻書香獎」分支活動「同一本書」主題閱讀活動選定《詩經》為讀者共讀的一本書,並開展「閱讀《詩經》」徵文活動。徵文啟事發布以來,我們收到大量來稿,在此,我們擇優刊發數篇。歡迎大家繼續踴躍投稿,收稿信箱為: bohongaward@163.com。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最早在詩經中
    《小雅·蓼莪》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小雅·蓼莪》一詩所表達的孝念父母之情對後世影響深遠。《晉書·孝友傳》載王裒因痛父無罪處死,隱居教授,「及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複流涕,門人受業者並廢《蓼莪》之篇」;又《齊書·高逸傳》載顧歡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學者由是廢《蓼莪》」,類似記載尚有,不必枚舉。
  • 釋《尚書、詩經》中「畜」——解「小畜」卦「三、四、五」爻辭義
    我一直主張解《周易》我們應該以《尚書》、《詩經》為本。本節內容通過對《尚書》、《詩經》中「畜」的注釋,來解析「小畜」卦的「九三、六四、九五」爻辭義。《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詩經·邶風·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現在我們用「畜」的「養育」、「喜愛」義,來解小畜卦「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 詩經
    【臺灣教授詩經功課課】《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 【詩經】《詩經》中的戰爭徭役詩
    點擊標題下的詩經情話一鍵快速關注❤美文怡心,美圖怡情,詩經情話,不見不散  《詩經》戰爭詩所表現的思想情感:(1)周民族作為核心文明  《詩經》戰爭詩代表作品:《小雅•六月》、《採薇》、《秦風•無衣》、《豳風•東山》  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詩經》徭役詩所表現的情感內容。《詩經》中反映徭役的詩很多,這些詩的內容紛繁複雜,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表現的感情卻有共同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深切的思鄉、念親之情。
  • 女孩詩經取名,女孩詩經名字大全
    應用詩經取名是中國人非常擅長和喜歡的一件事,在詩經中所含有的哲理,思想,文化,等等都是大家所喜歡探究與運用在女孩名字上。這也時候現在很多的家長朋友們喜歡為自己的孩子起一個偏古風的名字,那麼想要古風的名字,那么女孩詩經取名又有哪些取名方法和好名字呢?不妨看看大眾起名網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女孩詩經名字,女孩詩經取名大全,以助大家簡單快捷的找到心儀的名字。
  • 《詩經》裡最美的20首詩,句句生香,美到極致!
    《詩經》,究竟有多美?詩詞君告訴你:2500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讀《詩經》,我們便不懂如何說話。如果說一生只能讀一本詩集的話,那麼詩詞君覺得,一本《詩經》足矣。01 有一女子,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 詩經取名女孩名字大全,好聽的詩經名字
    說到應用詩經取名,很多女孩名字非常喜歡應用詩經句子來組合成名。詩經中的句子很多都是很有韻律之美的,銜接的很巧妙,讀起來悠揚婉轉。
  • 詩經取名技巧及出自詩經的經典名字大全
    利用詩經取名是非常常見 的,很多大家的名字,都出自詩經之中,比如我們最熟知的冰心奶奶,冰心的名字,出自冰心《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那麼 利用詩經取名也是很有講究的,確保我們取得名字是好的寓意的,吉祥的。那麼該怎麼利用詩經取名字呢?先知國學起名公司利用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 詩經取名 新穎美好的詩經女孩起名大全
    隨著「國學熱」的風靡,人們開始了古風取名,給女孩取名的時候,大量的採用《詩經》,運用是《詩經》給女孩取名,更加富有文化內涵,而且也是現在父母最喜愛的取名方式,《詩經》中的很多詞句,都非常的柔美、清新,不僅讓女孩名字更加的清新文雅,而且也平添一股一絲書卷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
  • 詩詞丨《詩經》裡最美的20首詩,句句生香,美到極致!
    《詩經》,究竟有多美?詩詞君告訴你:2500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讀《詩經》,我們便不懂如何說話。如果說一生只能讀一本詩集的話,那麼詩詞君覺得,一本《詩經》足矣。01 有一女子,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 黃德海作《詩經消息》:關於《詩經》的加加減減
    也就是每一個時代對《詩經》的閱讀,都有其獨特的方式,每次閱讀都留下一些很寶貴的東西,把每一次留下的最核心的東西拿到現在來,就是《詩經》之所以為『經』。」黃德海如此形容自己的新作《詩經消息》。現代以來,《詩經》主要被當作一部詩集,得到閱讀、研究,對它的體會、品味也常常從文學角度出發。
  • 《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讀《詩經》有感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把《詩經》叫《詩》或者直言為「詩三百」,《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寫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過歷代學者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採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一,王官採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官採歌謠,以觀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