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大冶市茗山鄉屋段村的公路邊上,有一座農莊,叫青松生態農莊,整體規模不算大,看上去並不搶眼。走進農莊,時春還沒顧得上跟農莊的主人聯繫上,就開始四處打量著。果然,就有了發現。用火龍果做盆景,似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誰這麼有創意呢?今天咱們就找一找這裡的主人——湖北青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青松。
時春走進的大棚,是一座火龍果的生產大棚。許輕鬆說,這一片大棚裡面,種的都是去年從浙江引進的紅心火龍果。面積總共大概有十五畝。一邊聽著許青松介紹情況,一邊時春又有了發現,讓他眼睛一亮。
許青松說,每年火龍果的枝條,一般都在老的枝條上面結果,那枝條每年都要打掉不少,覺得很浪費。據了解,對於火龍果這些老的枝條,大部分人的處理方式都是拿去做肥料。但許青松卻沒有走大家的老路。許青松把火龍果做成盆景,這樣就把廢舊棄的枝條利用起來,還可以創造效益,還可以美化環境。
這一說,時春就明白了。原來這是許青松變廢為寶的一次探索。是準備對本來要當成廢料處理的老枝條的一個再利用。目前山莊種植火龍果的面積有15畝。這樣看來,如果真能將火龍果樹上那些打掉的老枝條,變成漂亮的盆景,那對於青松農莊,肯定是一筆不錯的收入,許總果然是有心人。正說著,時春似乎又有了新的發現,火龍果棚裡還種了蔬菜。
許青松說火龍是去年引進進來的的,棚裡面的空間比較大,把這蔬菜跟火龍果一起套種,這樣節約了空間,同時也增加一些收入。在火龍果大棚裡面套種蔬菜,這個看來是不錯的一招。既有效利用了土地,更主要的是利用了大棚。
兩人出了火龍果大棚,許青松帶著時春來到另一片葡萄大棚前。
【歡迎關注下期——"青松農莊:創新求變三招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