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調查20天乾洗黑幕

2020-12-22 第一財經

 「水洗冒充乾洗」、「衣物保存及洗滌不當」、「洗滌用品安全性存疑」,這一切問題,本來似乎應該同福奈特、普蘭德這兩個國內知名洗衣連鎖店品牌絕緣。

但近日第一財經電視記者以務工人員身份,分別到福奈特、普蘭德在北京的一家門店調查二十多天,發現上述問題不僅大量存在,而且觸目驚心——衣物不僅幾乎全都是水洗,而且保存極差,洗褪色了染一染掩人耳目,單件收費卻十倍於洗滌成本。

昨日夜間,「福奈特」品牌的擁有者——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務有限公司媒體關係負責人陳建軍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注意到第一財經電視所曝光的有關該公司門店的情況,公司將於今日做出解釋。

乾洗的「神話」

作為直接影響衣物養護、間接影響穿著者健康的行業,洗衣店工作人員應該符合一定的健康和技術要求。但記者到普蘭德雙井橋門店求職,只打了一通電話就完成了入職程序,既沒有做體檢,也沒有經過衣物洗滌技能方面的培訓,就很快上崗了。

按照常識,一個清洗汙垢的地方,本身應該是比較乾淨整潔的。但記者在普蘭德門店看到,顧客送來的衣服,常常隨手被扔在地上。而在店後面的洗衣房裡,洗衣設備鏽跡斑斑,洗衣房角落髒亂不堪,洗衣機裡的水都發黑了,仍在反覆使用。

顧客來洗衣店,往往是因為高檔衣物需要乾洗或專業洗滌,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衣物到了這裡,一下子都成了「衣無貴賤」。記者發現,一些國際名牌的衣物,在這裡也被扔在地上任人踩踏。同這些奢華衣物「並肩享受」同樣待遇的,還有理髮店的毛巾、沙發套,床單,被罩,甚至是沾滿動物體毛的寵物墊。

在記者調查的另一個洗衣店——福奈特嘉銘桐城門店,店裡的員工直言,曾把自己的鞋放到洗衣機裡洗過。

乾洗會不會好一點呢?記者了解到,顧客送來洗衣店的衣物,大多都是在家無法清洗,需要專業的乾洗服務的。但從記者在兩家門店的觀察來看,洗衣店所謂的「乾洗」,九成都是水洗的。

如果有經驗的顧客看出來衣物有水洗痕跡,福奈特門店的負責人便會說,這是福奈特用「專業」去漬劑、輔助劑「特殊護理」後的痕跡。但實際上,所謂的「專業」去漬劑、輔助劑,無非是超市裡最普通的洗衣粉、超能皂等等。

衣物損傷「移花接木」

「越是不懂洗滌的,越是什麼都敢洗;越是懂的,越幹這一行就越心虛。」這是普蘭德門店一名幹了6年的老洗衣工的感慨。

記者發現,很多拿到手看似完好的衣服,早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顧客之所以不容易發現,是因為在交貨前,衣物已經經過了各種手法的「移花接木」。

例如普蘭德門店裡有一條褲子,由於水洗工在去漬過程中過多使用了化學藥劑漂色,導致有一塊發白褪色了,該店負責人趕緊叫來了染色廠工人,試圖染回原色。

類似的事情,在福奈特門店也是司空見慣。該門店一名員工對記者坦言,如果把顧客的衣物洗串色褪色了,不必送到染色廠,他自己就能染。

除了這些技術失誤導致的問題,洗衣店的硬體也讓顧客的衣服「很受傷」。按照福奈特連鎖店的規矩,所有衣物熨燙完後,都要經過去毛球處理。而在記者工作的這家門店,用於去毛球的都是街邊攤10元錢就能買到的去毛器。記者用自己的一撮頭髮做實驗,剛剛送到去毛器「嘴邊」,頭髮就已經被「吃」掉了一半。這樣鋒利的去毛器,對羊絨衫等細膩織物的表面可能會造成損傷。

備受爭議的乾洗劑

洗滌劑的安全性更是令人擔憂。

記者調查的這二十幾天,感受最深的是就是乾洗劑的刺鼻氣味。全天都要敞開大門通風,否則就會覺得頭昏腦漲。一個在福奈特門店打工的小妹悄悄告訴記者,聽說聞多了乾洗劑的氣味對身體不好,她已經打算辭職不幹了。

 

 

兩家門店所使用的乾洗劑均為一種叫做「四氯乙烯」的化工產品。盛放乾洗劑的鐵桶上明確標明的成分就是四氯乙烯。記者曾在乾洗機裡採集了些乾洗劑樣本,回來後做了一個實驗:將少量乾洗劑倒在口香糖塑料瓶上,很快,瓶子外面的膠紙就裂開了,用紙巾擦拭後發現,塑料瓶的表層竟然已經被腐蝕溶解掉了。

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四氯乙烯有毒,具有強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者可引發急性中毒,若不慎口服則會出現視力模糊、四肢麻木、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

雖然我國現行國家標準仍將四氯乙烯接納為乾洗劑,但美國加州已要求該州乾洗行業於2023年1月1日前終止使用四氯乙烯,並得到了美國環保署的批准。

北京化工大學一位毒理學教授告訴記者,四氯乙烯不但對人體有害,而且對大氣層破壞也是很厲害的,目前國家環保部門對四氯乙烯的控制還是很嚴的。

不過,由於前期媒體報導曾引發四氯乙烯乾洗劑安全性爭議,有洗染業人士與化學專家曾對媒體表示,四氯乙烯雖有一定毒性,但在洗衣店全封閉操作下不會有害。

十倍於成本的暴利

福奈特官方網站稱,福奈特系中法合資企業。北京市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也顯示,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白品洲,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該企業2006年6月8日前為內資企業,於2006年6月8日變更為外商投資企業。

普蘭德官網則稱,普蘭德1927年始建於上海,是國內第一家機器乾洗衣物的洗染店,1956年從上海遷入北京,1993 年被原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2000 年被原國內貿易局批准為「全國十佳洗染店」,2001 年成為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員,2002 年被中國商業聯合會認定為「中國商業服務品牌」。

擁有外資、老字號等金燦燦的名號,福奈特和普蘭德的收費自然不菲。

普蘭德門店員工告訴記者,洗一件普通衣服平均成本是2元錢,一般收費都在10倍以上。

門店內儘管都懸掛著價目表,但店員往往會以汙跡太多、衣物大小等理由坐地起價,尤其在「洗包」、「洗鞋」和「織補」等服務的收費方面,表現得更有「彈性」。

在普蘭德門店,「織補」服務是外包給其他公司的。一位顧客將一件皮衣送來修補,來店裡取皮衣的「織補」工人報價僅為30元,但是普蘭德門店對顧客卻收了130元。收費人員對記者說,這個收費沒有標準,就看顧客能不能接受,收多收少,要看「賺錢的本事」。

有著這麼多收費上的「訣竅」,一家這樣規模的門店,一年能賺多少錢呢?記者詢問了普蘭德洗衣店附近的地產中介,與洗衣店位置、面積相似的店鋪,一年租金約12萬元,約合每個月1萬元。

據給普蘭德門店抄表的工人介紹,普蘭德門店每月電費約2500元,水費約500元。此外,據記者了解,每個月消耗的四氯乙烯價值約200元。店內共有4名員工,每月人工費用總共7600元。如此算來,普蘭德雙井橋門店每個月的支出在20800元左右。

那麼收入是多少呢?據記者粗略計算,普蘭德門店每天接收的衣物約為150件,如按平均每件25元的價格計算,該門店每天至少進帳3750元,每月毛收入在112500元,淨利潤可能高達91700元。

 

 

相關焦點

  • 「天天洗衣」被曝黑幕:承諾乾洗實際水洗
    前天,暗訪一個月後廣東電視臺《DV現場》報導了廣州增城天天洗衣中央洗滌中心的「黑幕」,曝光天天洗衣收了客戶乾洗的錢卻用水洗、洗前洗後的衣物隨地扔、五星酒店床單被罩面巾以及浴袍等數十種產品被悉數塞進水洗機裡面等不規範行為。
  • 記者臥底洗衣廠 揭開乾洗變水洗內幕(圖)
    面對市民的眾多投訴和質疑,安徽商報記者決定潛伏洗衣廠,看看他們到底是如何運作的,究竟是乾洗還是水洗?」有過「乾洗」後褪色經歷的張女士對此也頗有怨言,張女士說,身邊很多朋友,在乾洗店都有過形形色色的遭遇,「感覺乾洗店裡肯定有不少『黑幕』。 」  【臥底洗衣廠】  記者成功應聘「洗衣技師」  根據本地某知名招聘網站發布的信息,為了詳細了解乾洗行業的「內情」,記者決定去一家洗衣廠「應聘」。
  • 乾洗業曝潛規則:大多店重複用老油 水洗當乾洗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曝出「乾洗黑幕」,報導稱很多洗衣店裡所謂的「乾洗」,九成都是水洗的,洗滌劑的安全性更是令人擔憂。而在成都連鎖洗衣店背後,是否也存在九成水洗,洗滌劑危及人體安全的情況呢?華西都市報記者近日走訪蓉城多家連鎖洗衣店,試圖展現蓉城洗衣店的真實現狀。
  • 記者暗訪乾洗店 乾洗水洗一招就能分辨(組圖)
    記者特地為您做了個調查。  乾洗衣服變水洗,這樣的經歷很多人並不陌生。不過對於衣服送洗後,究竟被乾洗還是水洗了,絕大多數人都表示無法判斷,就算遭遇了,也只能吃啞巴虧。難道乾洗衣物真就成了一筆糊塗帳嗎?於宙:經過多方打聽,我們找到了兩種可以辨別乾洗和水洗的物品,一是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紙巾,另一種就是乾洗識別扣。
  • 盤點那些「揭露黑幕」的調查記者:有人獲刑入獄,有人被刺身亡
    調查記者是指專門做社會調查的記者,因為直面各類社會問題,也因此受到威脅報復在所難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衝在一線、用生命逼近真相的調查記者。蔣衛鎖:中國乳業打假第一人,最終被妻子所殺蔣衛鎖,創辦了陝西的第一家
  • 象王洗衣店突然停業牽出行業黑幕 一桶老油洗千家衣
    洗衣大姐透露,洗深色衣服的這臺乾洗機,在她上班的這4個月裡,槽箱內的乾洗油從沒更換過。也就是說,這一箱乾洗油,已經洗了數千件衣物。  前老闆曾說換油太貴最起碼要洗一年  乾洗機內的乾洗油髒到什麼程度?記者打開機箱,從機箱內舀出一點乾洗油,令人大吃一驚。
  • 探訪洗衣行業黑幕:乾洗機起碼1年才換1次油(圖)
    洗衣大姐透露,洗深色衣服的這臺乾洗機,在她上班的這4個月裡,槽箱內的乾洗油從沒更換過。也就是說,這一箱乾洗油,已經洗了數千件衣物。  前老闆曾說換油太貴 最起碼要洗一年  乾洗機內的乾洗油髒到什麼程度?記者打開機箱,從機箱內舀出一點乾洗油,令人大吃一驚。
  • 2013年乾洗店加盟十大品牌排名將揭曉
    2012年已經在全球人的忐忑不安中漸漸進入了尾聲,如果2013年我們還在的話,為了生活,面對乾洗店的利潤,面對賺錢的行業,你依然會選擇投資開乾洗店,進入到品牌乾洗店加盟行業中嗎?很多的地級市和縣城裡面,還充斥著很多的沒有品牌的私人作坊式的洗衣店,和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社會現代化城市的人們的消費水平顯得格格不入,但是每家乾洗店的生意卻依然火爆。這說明,未來的洗衣行業中,高檔品牌乾洗店加盟的發展還有非常大的機會,當然,也會面臨著各類的不同的挑戰。
  • 綠茵閣西餐廳使用變質牛肉 記者揭黑幕
    用手檢查牛扒生熟(圖片均為視頻截圖)  爆料1  餐館「黑幕重重  昨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綠茵閣西餐廳實地查看,並採訪了昆明綠茵閣餐飲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態:「確實在管理上存在問題,對顧客深表歉意的同時,一定加強管理,整改問題,做良心企業,也歡迎顧客監督我們。」
  • 王文志:一個調查記者的光榮與夢想
    十幾年前,我到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做記者,一直做調查報導。一開始做一些時政調查報導,後來主要做財經調查報導。這對一個中國記者來說,也許是不完整的。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全能的記者,但自己能一直致力於輿論監督報導,也是很榮幸的事情。因為我的新聞理想,就是做一個優秀的調查記者。今天重點從實務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過的幾個報導的體會。希望對未來有志於從事調查報導、深度報導的同學有所啟示。
  • 第一財經記者吳綿強獲「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在這次表彰大會上,第一財經90後記者吳綿強榮獲「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2019年12月31日上午10點16分,第一財經獨家發布了《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已做好隔離,檢測結果將第一時間對外公布》,這是國內關於新冠疫情的第一篇報導。
  • 記者臥底乾洗店揭乾洗變水洗內幕 毛衫用刷子刷
    店主向記者演示處理此類衣物的詳細方法  3月20日8時許,記者早早來到洗衣店。  「今天教你怎麼刷衣服。」劉女士從雙缸洗衣機裡撈出幾件白色衣服放在工作檯上,「白色的好洗,哪埋汰容易看出來,就從這件開始,挨排刷。」說著就拿著刷子示範起來,從上到下用刷子刷過。「兜口、領子和袖口要認真刷,現在客人都挑剔,專看這種小地方。」
  • 24個月以下寶寶衣服不可乾洗(圖)
    幾天前,6個月大的女嬰貝貝穿上乾洗過的羽絨服之後,臉上長了小疙瘩。貝貝媽媽王女士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後得知,孩子是因為穿了乾洗的羽絨服引發過敏。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孩子家長和商家不知道寶寶的衣服不可以乾洗。
  • 記者臥底揭開餐飲業黑幕續:曝光火鍋店被查封
    在這四天裡,她們還這樣教記者洗裝湯的盅——先用自來水衝掉湯的殘液,偶爾用抹布擦一下油垢,然後再用「萬能臺布」擦拭……這樣的「萬能臺布」在工作檯下有三四塊,用法都一樣。  記者在一樓向門口的服務員說明來意,她便熱情地帶記者找到廚房入口處站著的一名男子。該男子看了記者一眼,接過記者手中的試用單後就招呼一名姓王的服務員帶記者上樓。  來到四樓,帶記者上來的服務員從桌子的抽屜中拿出一件嶄新的白色工衣給了記者,記者馬上換上工衣趕到二樓廚房。5時20分許,記者在二樓見到了勤雜班的班長。班長來自黑龍江,是個年紀較大的農村婦女。
  • 自助餐黑幕調查!回收「口水菜」,牛羊肉是假的,網友:真是黑心
    自助餐黑幕!根據「線民」食客的舉報,為了調查自助餐黑幕,臥底記者最近去了一家海鮮自助燒烤店,發現了很多問題!究竟記者發現了什麼呢?下面和百觀視角一起來看看。這家海鮮自助燒烤店,裝潢可謂是高大尚,看來應該是一家不錯的自助餐店。隨後,記者坐下來,開始了吃起了自助餐,接下來記者慢慢發現了不對勁!
  • 乾洗店黑幕被曝光,再好的衣服都是加化工原料後水洗,貓膩太多
    之前就有新聞報導過關於乾洗店不乾洗,而是普通水洗的的內幕,其實內幕還遠遠不止這些。在石家莊市一家多妮士健康乾洗店裡,記者進行了暗訪,乾洗店店長的爆料可是嚇呆了記者,到底怎麼回事呢?據店長介紹,乾洗店裡基本都是水洗,很多乾洗店裡的乾洗機器都沒用過,她說,只有貂皮不能水洗,除了貂皮,其它什麼衣服都是水洗,不管是在昂貴的羽絨服,就是皮衣都是水洗。記者問店長,皮衣水洗不傷衣服嗎?沒有把衣服洗壞的風險嗎?
  • 記者臥底知名西餐廳揭黑幕 剩菜加工後再出售
    用手檢查牛扒生熟(圖片均為視頻截圖)   爆料  餐館「黑幕重重」  端給顧客的食物偷工減料  昨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綠茵閣西餐廳實地查看,並採訪了昆明綠茵閣餐飲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態:「確實在管理上存在問題,對顧客深表歉意的同時,一定加強管理,整改問題,做良心企業,也歡迎顧客監督我們。」
  • 幾千塊的衣服承諾「乾洗」變「水洗」,乾洗店的的貓膩你知道嗎?
    加上雨天連綿不斷,自己又沒有乾洗設備,水洗的話,不僅十分冷,而且雨天天氣,衣服也曬不幹,因此很多人還是很願意拿到乾洗店去洗的,畢竟乾洗店收費也不是很貴,並且第二天就可以穿了,很方便。可是,最近街坊鄰居向記者投訴了一個事情,那就是乾洗店的衣服竟然不是乾洗的,而是水洗的。
  • 徵探財經周遠徵:記者一定要往專家型記者方向走
    調查的過程中,財經記者必須不斷地提升金融等專業知識和調查能力,藉助各種工具去查詢這些資金是怎麼來的,用到了哪裡去。  《財經》雜誌的出現,為國內的財經調查開創了新時代,並樹立了標杆,胡舒立團隊在財經調查上的突破,極具意義。 進入新世紀後,三大財經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經營報、經濟觀察報,以及後來的每日經濟新聞、第一財經、華夏時報等,出現了一個財經報導風起雲湧的時代。 近年來,財經深度調查又出現了分化。
  • 麥當勞肯德基供應商黑幕:牛排過期1年再加工
    曝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供應商食品安全黑幕圖據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官方微博  上海媒體20日晚曝出猛料,揭露出給滬上一眾洋快餐供應原料的福喜公司的一系列有關食品安全的黑幕。  記者調查發現,2014年6月18日,18噸過期半個月的冰鮮雞皮和雞胸肉被摻入原料當中,製成黃燦燦的「麥樂雞」。另外,肯德基的煙燻肉餅同樣使用了過期近一個月的原料。此外,供應給百勝的冷凍醃製小牛排過期7個多月仍照樣使用,小牛排已經發黴。福喜公司每天會有專人製作兩套報表,以掩蓋真實的生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