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5日 02:52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近2000元一件的品牌羊絨衫拿去乾洗,乾洗店卻變乾洗為水洗,結果衣服縮了一截;花高價把外套送去乾洗,結果卻被洗褪色,「這明明就是水洗嘛」……面對市民的眾多投訴和質疑,安徽商報記者決定潛伏洗衣廠,看看他們到底是如何運作的,究竟是乾洗還是水洗?
【市民反映】
1800元的羊絨衫「乾洗」後縮一截
「現在乾洗店是遍地開花,從外面看漂亮得很,可洗出來的衣服,卻不值花的那個錢。 」方先生家住省城包河區馬鞍山路,前段時間他將自己一件羊絨衫送到乾洗店,取衣服時卻發現羊絨衫縮了一截。「他們肯定是水洗的,不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方先生義憤地說,「我的品牌羊絨衫,是花1800元買來的,後來幾經協調,對方只答應賠200元。 」
「要是用水洗的話,幹嗎花那麼多錢去乾洗店啊? 」有過「乾洗」後褪色經歷的張女士對此也頗有怨言,張女士說,身邊很多朋友,在乾洗店都有過形形色色的遭遇,「感覺乾洗店裡肯定有不少『黑幕』。 」
【臥底洗衣廠】
記者成功應聘「洗衣技師」
根據本地某知名招聘網站發布的信息,為了詳細了解乾洗行業的「內情」,記者決定去一家洗衣廠「應聘」。這家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洗衣廠,是省城某知名國際連鎖乾洗店的「洗衣大本營」,記者應聘的是「洗衣技師操作工」,任職要求為「有責任心,耐心,態度端正等」。
5月12日下午,記者與負責招聘的馬經理(化名)取得聯繫,馬經理說廠裡希望招聘能夠長期幹的,讓記者第二天來廠裡「試試感受一下」。於是,周一上午,記者來到了這家工廠,該廠區位於一個服裝廠內,很不顯眼。在馬經理的電話指引下,記者終於找到了洗衣廠所在的車間:在光線並不算明亮的大廠區裡,近10臺機器轟隆作響,有些衣服散落在地……記者的「洗衣技師」工作要開始了。
乾洗劑重複使用
一邊是地面上堆積如山的髒衣服,洗衣工挑來揀去;一邊是烘乾完畢已經洗好的衣服,在做著日期的分類。
「我們這次主要招聘負責廠區制服的洗滌專員,不過,其他的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慢慢學習。 」馬經理話一放開,記者開始著手幹活,在洗滌制服的空餘,記者走到從連鎖門店運來的衣物跟前,幫起忙來。
「這衣服的帽子,怎麼還沒幹啊? 」記者參與分揀洗好的衣物,發現在很多烘乾完畢的衣物中,不時夾雜著幾分潮溼,不管是高檔的羽絨服,還是普通棉衣、襯衫,在這裡都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字:「快」。
相對於水洗,記者對乾洗的過程更為好奇,這也是記者觀察的重點。在乾洗機腳下,都有一種名為「乾洗梘油」的物質,不過奇怪的是,洗滿滿一機衣服,洗衣技師卻往往倒得很少或者乾脆不倒,事後記者才知道,這些物質經常是重複使用。
臨走前,記者偷偷查看,發現「乾洗梘油」中含有大量四氯乙烯,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四氯乙烯有毒,具有強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
坐在洗好的衣服上聊天
洗衣服的目的,就是為了乾淨,可是這家洗衣廠裡的環境衛生卻實難讓人放心。
員工渴了會去飲水機接水,記者看到數名員工將喝剩的水隨便倒在地上。臨近傍晚運貨時,一名員工邊推車邊往地上扔雞蛋殼,而所經之處都有可能是分揀衣服的「陣地」。
記者主要負責制服的洗滌與分裝,下午休息片刻,大家開始聊天,經理竟然一屁股坐在了桌子上,而此時,桌面上擺放著多套洗好的制服等待裝袋。
材質決定乾洗還是水洗
乾洗店最令人詬病的行為便是,用水洗冒充乾洗,因為乾洗的成本往往比水洗高出很多。那記者臥底的這家洗衣廠,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記者觀察到,在分揀衣物的過程中,員工基本按照衣服的材質進行乾洗水洗分類,之後的「大鍋洗」也基本不會理會標籤上顧客所提的要求,即便某件顧客要求乾洗也付了乾洗價格的衣服,到這裡來一律「平等對待」,公司有公司的標準,該怎麼洗還是怎麼洗。
令記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記者「上班」的當天下午5時許,廠區經理與負責門店洗滌的員工,就一件衣服到底是應該乾洗還是水洗,吵了半個多小時也沒達成共識。 「我這件衣服乾洗,沒錯吧? 」「在你洗衣服前,也得看看它的質量,像有些衣服一看就是很低端的,即便是乾洗也洗不出來好東西,還不如水洗再整整算了! 」記者疊衣時聽到兩人如此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