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徵服》:一場王位之爭鑄就一段重要歷史,被繡在一塊掛毯上

2020-12-16 微讀書咖

說起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和文化事件,那一定繞不開諾曼徵服。

但如果你想要嘗試去講述這段歷史,那一定又繞不開一塊掛毯——巴約掛毯。

在所有的中世紀的歷史資料中,巴約掛毯大概是最著名的、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

而且在英國的歷史上,除去巴約掛毯之外,再沒有哪一份歷史資料的商業化程度如此之高。也再沒有哪一份歷史資料會像它一樣,有如此之高的曝光率,並且還能如此為世人所鍾愛。

巴約掛毯是一幅長條橫幅連環畫。

它只有50釐米寬,但長度卻接近70米。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70將米豎起來的話,那麼大概有30層樓那麼高。

而從工藝上來講,它不是一塊掛毯,而是一幅刺繡,因為巴約掛毯的圖案是繡在一塊亞麻布上的。

巴約掛毯完成於諾曼徵服後不久,至今仍被保存在巴約這一諾曼城市之中。

如果,你有機會欣賞一下巴約掛毯所描繪出的精彩又宏闊的盛景時,你一定會在瞬間理解,它為什麼如此重要。

它不僅記載著1066年的諾曼徵服,更是一扇通往11世紀的窗口。

除了巴約掛毯,沒有其他史料能如此迅速地帶領我們回到那段逝去的時間裡,也不會有其他史料能夠如此生動地描摹當時人們的生活。

從掛毯上所描繪出的戰鬥場景中,我們可以了解很多關於當時的兵器、盔甲和軍事戰術的知識。

而在掛毯上還有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它們與11世紀的生活緊密相聯。

這些細節有船隻、造船術、平民的服飾、建築和農業。甚至正因為有了巴約掛毯,最早的羅馬式教堂和土木城堡才得以問世。

雖然掛毯精美,不管從商業的角度還是歷史的角度,價值都很非凡,但作為歷史資料而言,它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展開巴約掛毯,我們可以三個正在對話的人物形象。其中兩人是站立的,一人獨坐。

這個安坐之人,頭戴王冠,手執權杖的人,就是愛德華王。

如果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時光,去追溯一下他青年時代的往事,了解了他成為英格蘭國一的前因後果的話,你一定會覺得,這是個了不起的故事。

在11世紀初的英格蘭雖然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它的血脈之根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往昔,從5世紀開始,日耳曼的一些民族就已經開始向不列顛島移民了,新的王國紛紛崛起。

可從9世紀開始,又來了一個狠角色,他們就是維京人。他們嗜血又殘暴的性格和恐怖的手段,成功的引起了這些王國的恐懼,也接連土崩瓦解。

但是,在這場徵服戰中,威塞克斯卻經受住了考驗,他們成功地展開了反擊保衛戰,並擊退了來犯的維京人。

而後他們又集集了周圍的一些王國,重新轉化身份變成徵服者,將其領土不斷向北推進。在這個過程當中,威塞克斯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還創建了堡鎮,來鞏固自己的徵服戰果。

年輕的愛德華雖然也是正統的真系後裔,但他卻是父親再婚後生下的兒子,而他上面還有六個哥哥,這個王位之路,可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繼承。

正在王位之爭暗自較量之時,世界又再次陷入了混亂之中。

維京人再次大規模來襲,他們的武器裝備更加精良,軍隊組織也更加嚴整有序。而此時英格蘭統治們的統治卻很失敗,此消彼長之下,已無力退敵。

就在英格蘭王國即將崩塌之時,愛德華的父親卻鎮定的將愛德華和他的弟弟遣送出國了,從此,英格蘭淪陷,古老的英格蘭皇室家族開始了在諾曼第的流亡生涯。

愛德華的父親在外流亡的時間不久,就有了一個被本土貴族邀請回去重新繼承王位的契機,他當然是無條件的答應了,愛德華也隨父親一同回國,受到英格蘭子民的大力歡迎。

愛德華的父親也在這短暫團結一致的氣氛中,取得了有生以來最輝煌的一次軍事勝利,把林肯郡的丹麥人驅逐出境。

但暫時緩解了外患之後,英格蘭內部很快又分裂開來。

而後發生了一系列充滿戲劇性的事件中,愛德華卻並沒有找到嶄露頭角的契機。

直到三十六歲時,愛德華才重獲英格蘭王位,回到英格蘭執掌大權。

但是長期流亡的愛德華,其實並不算是一個地道的英格蘭人,他的語言、文化、政治理念都與盎格魯撒克遜格格不入。

他不得不依靠英格蘭本地的大貴族來統治國家,也曾試圖反抗,但失敗了,最終成為了一個傀儡國王。

好在那個驕縱的嶽父在愛德華共進午餐時被食物噎死了,可還沒等愛德華樂呵一會,葛德文的兒子哈羅德又繼承了爵位,也同時繼承了父親的影響力,愛德華得罪不起,想得到支持就允諾他未來繼承自己的王位。

愛德華還有一個親戚叫威廉,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至少比和哈羅德一家好。

威廉雖然是個私生子,但他還是很受寵愛的,也繼承了爵位。

愛德華看上了威廉,他覺得這個諾曼第人比英格蘭任何貴族都更親切,而且威廉與自己的親戚關係也讓諾曼第人繼位變得合理。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愛德華為了穩固政權的政治權術在裡面。

在愛德華去世後,葬禮當天下午哈羅德加冕英格蘭國王,也是最後一個做英格蘭國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

而威廉卻認為自己受到了背叛,他帶領著憤怒的諾曼第人,視眈眈地看著哈羅德的王國。

威廉在1066年時遠徵英格蘭,擊敗了最後一個盎格魯撒克遜的國王哈羅德,建立了諾曼王朝。

隨著諾曼人進駐英格蘭,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國度便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無論是語言、建築、軍事還是法律,英格蘭境內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麼,諾曼人是如何改變這一切的?這一改變又為什麼如此之徹底?

你可以來看看馬克·莫裡斯的這本《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

作者以極其細緻的筆觸梳理出了諾曼徵服前後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了一幅有關諾曼徵服的全新圖景。

你不妨去仔細讀讀。

本文作者:清也。穿越時空,趣讀文史。參考書籍:《諾曼徵服》。

相關焦點

  • 血與火的徵服
    巴約掛毯諾曼徵服被視作英格蘭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066年,諾曼第的威廉公爵率軍渡海,在黑斯廷斯一役中一戰定乾坤,之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外來君主國。作為同時代的紀念物,巴約掛毯描繪了諾曼徵服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尤其以其對黑斯廷斯之戰的生動描繪而著稱。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貝葉掛毯》與英法關係
    《貝葉掛毯》上繡著11世紀諾曼第公爵紀堯姆(也被英國人稱為「徵服者威廉」)率領船隊遠徵英國的一段歷史。紀堯姆公爵在哈斯丁斯戰役中擊敗英軍,從哈羅德手中奪取英國王位,在拉芒什海峽兩邊建立了包括英倫三島、法國諾曼第、布列塔尼、曼恩和阿基坦等大片領土的「跨海王國」。「徵服者威廉」的業績,在於他首次將英國納入歐洲範圍,使英國與歐陸聯結成一片,歷史意義重大。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王位的繼承成為了懸念。這讓諾曼第的威廉看到了可乘之機。 諾曼人對英國的徵服,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王位繼承的爭議 威廉是羅伯特公爵的私生子。父親死得早,他7歲就繼承了公爵之位。 威廉的野心不止於此。
  • 諾曼第,關於徵服的歷史
    這座教堂,同樣始建於一千年前徵服者威廉如日中天之時。當時的巴約主教厄德,正是威廉同父異母的弟弟。隨著威廉掌握了不列顛島的大權,厄德也穿過海峽,成為了諾曼朝廷貴族的一員,被冊封為肯特伯爵。  除去這座教堂,巴約在英法兩國之間尤其聲名顯赫,還因為一幅同樣年屆千歲的掛毯,名叫「巴約掛毯」。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諾曼人覺得,這個愛德華從小在我們這長大,吃我們的住我們的,現在當上英國國王,那就應該是我們的傀儡。特別是愛德華的表兄弟,當時的諾曼公爵威廉,他就盤算著在愛德華死後,自己接班,當英國國王。愛德華沒有兒子,這個事眾所周知,所以惦記他王位的人很多,包括愛德華的大舅哥,哈羅德。
  •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諾曼徵服某種意義上講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又有人...
    X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諾曼徵服某種意義上講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張子悅 2020-08-01 說諾曼徵服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可能與封建制度的引入有關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與法國早期的恩恩怨怨
    盎格魯撒克遜人又粉墨登場,期間英格蘭地區分裂成了七個國家,他們之間相互徵伐,打得不亦樂乎,此前大熱的電視劇作品《權力的遊戲》就是基於這段歷史改編的。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不多贅述,總之,光榮者埃塞爾斯坦統一英格蘭全境後,就開始了對這裡的世襲統治,許多年後,王位傳到了聖愛德華國王這輩上,愛德華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在位期間平定哥德文伯爵叛亂,討伐蘇格蘭王國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孕不育,所以在他死後,英國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中。
  • 諾曼徵服英格蘭始末記
    自羅馬退出後,數百年間英格蘭陷入了七國爭霸的混亂之中,可是這七國並沒有完成英格蘭的統一,卻在1066年被諾曼第摧枯拉朽般徵服了。為什麼呢?難道英格蘭沒有本土統一的實力?還是別的原因呢?
  • 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入主英格蘭後,威廉一世在徵服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加強國王的權力。在封建社會,土地是財富的象徵,誰掌握了大量土地,誰就擁有了大量的財富。於是威廉一世的改革就率先從土地入手。威廉一世雖然將英格蘭的土地進行了分封,但由於諾曼徵服前,英格蘭尚處於蠻荒時代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土地歸屬、稅收、人口數量和職業分布都沒有明確的統計和調查。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從土地入手,對英格蘭社會進行一個徹底的普查。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英國史2#歐美歷史54#世界史55中世紀早期英國曾被北歐海盜入侵威廉一世一直被英國人視為是與伊莉莎白、維多利亞等人同等重要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關於他的歷史考證與傳說辨疑仍然沒有停止。
  • 我是謎天坑大陸王位之爭攻略
    我是謎是一款非常燒腦的劇本殺遊戲,天坑大陸王位之爭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天坑大陸王位之爭劇本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簡介 天坑大陸龍族的王位鬥爭中誰將成為這次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大約在同一歷史時期,另一批諾曼人正朝著歐洲大陸進發,進行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貫穿這塊大陸歷史的探險,那麼這些勇士們是誰,他們留下的影響為何這麼深遠?故事要從200年前開始,那時維京人開始在法國北部海岸定居,其為斯堪地那維亞人北歐大遷徙的一部分。當地法國人用這些侵略者的故鄉來稱呼他們,稱他們是諾曼人。
  • 英格蘭老國王許諾三個人繼承王位,結果在英格蘭引發了一場大戰
    在古代的歐洲,一場戰爭的爆發有很多種奇奇怪怪的原因, 但是黑斯廷斯戰役絕對是歐洲歷史上,開戰原因最奇葩的一場戰役,因為它的爆發原因是英國的老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曾經向三個人許諾繼承他的王位。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法蘭西王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宣稱繼承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羅德·戈德溫森為國王。威廉於是遠徵英格蘭,打敗哈羅德·葛溫森,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麼威廉是如何徵服英格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諾曼第公國
  • 掛毯是什麼意思 掛毯是幹什麼用的
    掛毯是什麼意思 掛毯是幹什麼用的 2019-03-29 16:18:46 來源:全球紡織網 掛毯是什麼意思?掛毯是幹什麼用的?也稱作"壁毯"。
  • 法國「清明上河圖」跟教堂的長度完全吻合,歷史學家感嘆古人心思
    提起巴約掛毯(Bayeux Tapestry,也稱巴葉掛毯),不少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這幅長達70米的作品所講述的故事盡人皆知,它通過刺繡的方法,將1066年諾曼徵服進行了詳盡的記錄,威廉、哈羅德、黑斯廷之戰、哈羅德死亡、威廉稱王等都可以在巴約掛毯上找到相應的畫面。
  • 《權力的遊戲》: 奇幻是殼,歷史為骨,人性做肉
    此外,無論是殘劍鑄就的王座、高聳入雲的冰雪長城,悽冷陰鬱的鐵群島、富庶奢靡的奴隸制城邦,還是君臨保衛戰、私生子之戰、臨冬城生死大戰……每一個經典場面也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看「猜猜誰能活到最後」。五王之戰的一條重要主線是蘭尼斯特家族與史塔克家族的戰爭。很多人認為這場戰爭就是1455年一1485 年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玫瑰戰爭」的翻版。歷史上,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英格蘭王位而發生了斷斷續續幾十年的內戰,戰爭最後以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莉莎白公主通婚收場。
  • 蘇格蘭為什麼會被英格蘭徵服?
    圖/威廉姆·華萊士在他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蘇格蘭始終保持著光榮的獨立,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英國並不統一。然而,獨立的蘇格蘭卻在之後的一個歷史節點突然改變,加入了大不列顛的統一家庭,原因讓人唏噓不已。即使是羅馬帝國武功最盛的安敦尼王朝,也無法全面徵服蘇格蘭人,被迫在今天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邊界設立了哈德良長城,用以防備蘇格蘭蠻族對不列顛內地的侵擾。這種形勢也一直延續到了中世紀,在英國的諾曼王朝建立之後(11世紀),北方的蘇格蘭人王朝同樣保持著與南方英格蘭的對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