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歐洲,一場戰爭的爆發有很多種奇奇怪怪的原因,
但是黑斯廷斯戰役絕對是歐洲歷史上,開戰原因最奇葩的一場戰役,因為它的爆發原因是英國的老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曾經向三個人許諾繼承他的王位。
等到這位老國王倆腿一蹬,駕鶴西去之後,那仨被他許諾王位的倒黴蛋,當即為了英格蘭的王位吵得面紅耳赤,最後仨人決定按照歐洲的傳統解決問題——看誰的拳頭大!
三個被愛德華許諾了王位的倒黴蛋,
第一個被忽悠的是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綽號"私生子"。
因為他是前任諾曼第公爵的私生子,他的兩個兄弟也是私生子,為了公爵位置還打了一場私生子戰爭。
因為威廉一世和愛德華有親戚關係,所以老國王為了獲得支持,許諾他可以繼承王位。
第二個被忽悠的是英格蘭貴族,哈羅德·戈德溫森
,此人是老國王愛德華的侄子,在英格蘭也是兵強馬壯的實權貴族,而且覬覦王位已經有段時間了。
老國王為了穩住他,所以許諾他以後可以繼承王位。
第三個被忽悠的是挪威國王,最後的維京勇士,"無情者"哈拉爾三世!
之所以叫他無情者,是因為這個人脾氣比較暴躁,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登上王位是砍翻了各路競爭者,所以大家叫他無情者。
這位不是很好對付,而且侵略成性,所以許諾王位能穩住他。
老國王愛德華忽悠他們三個也是沒辦法,因為11世紀的英格蘭的貴族輕視王權,所以國王的權利不是很穩固
。那麼在老國王眼裡,用一個王位繼承權忽悠一些國內外的實權人物,作為自己的盟友,幫助自己鞏固統治就很好了。
當然了,這也會帶來一個惡果,那就是他死之後,這群傢伙肯定會為了王位打上一架,而且還是在英格蘭的土地上。
但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老國王愛德華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當老國王愛德華在1066年1月去世後,身處英格蘭的哈羅德當即宣布,自己有權繼承王位,如果有國外的人強調有權繼承王位,那他一定就是胡說八道的!
然後他又開始為自己造勢,當時英格蘭的貴族不是哈羅德的親戚,就是哈羅德的黨羽,剩下的也實力不如哈羅德,所以哈羅德很順利的就成為了國王不說,還跳過了全國會議的審議,直接在約克大教堂加冕為王了。
哈羅德這一手算是徹底激怒了海峽對岸的威廉一世,
因為當初威廉一世曾經挾持過迷航到了皮卡迪伯爵領地上的哈羅德,哈羅德為了活命還信誓旦旦的對他保證,自己沒有對英格蘭王位的野心,而且發誓會支持他成為英格蘭國王。而威廉一世為了確保哈羅德的忠心,還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哈羅德。
等於說哈羅德是威廉一世的女婿,但這個女婿不厚道,回國之後就自封為王了。惱怒的威廉一世發誓自己要率大軍前往英格蘭,生擒哈羅德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捎帶拿回屬於自己的王位!
而哈羅德也知道威廉一世是個狠角色,就提早組織近兩萬的軍隊,在英格蘭的南部沿海地區防守,等待即將跨海入侵的威廉一世。
值得一提的是,哈羅德其實是個鐵憨憨,因為他早就得到了威廉一世的作戰計劃,所以就在海邊布防打算來個灘頭決戰。
但既然他的間諜都能拿到整個作戰計劃了,那一定是深受威廉一世信任的高級將領,那為什麼不讓間諜刺殺威廉呢?非得搞個灘頭決戰?簡直鐵憨憨。
可哈羅德等來等去,到最後也沒等來威廉一世,卻等來了哈拉爾三世親率挪威軍隊的維京人在英格蘭東北部登陸的消息。
於是哈羅德又親率大軍跑到英格蘭東北部,結果卻看到了一片殘垣斷壁,感情哈拉爾三世和維京人只是來打野的,偷了他的野區就跑了。無奈之下,哈羅德只能率軍又返回英格蘭沿海地區,
可此時已經是八月末了,如果再不解散自己軍隊裡那些被徵召來的士兵,那就沒人去搞秋收了。如果錯過了秋收季節,那麼估計今年冬天大家都得餓肚子。
沒辦法,哈羅德只能把自己的軍隊解散去收糧,畢竟他估計到了八月末了,威廉一世和哈拉爾三世也得收秋糧,估計今年是不會來了。
結果還沒過去多久,身處倫敦的哈羅德就接到約克郡的戰報,哈拉爾三世去而復返,已經在9月20日率15000名維京勇士登陸英格蘭了!
哈羅德聞聽此訊大為驚訝,一邊怒罵去而復返的哈拉爾三世,一邊組織軍隊前去迎戰!哈羅德的部隊行動迅速,四天跑了185英裡,直接殺的哈拉爾三世措手不及。
在斯坦福橋戰役中,哈羅德率領大軍擊敗了哈拉爾三世,連哈拉爾三世本人都被哈羅德擊斃。
但是還沒等剛回到倫敦的哈羅德讓自己的軍隊喘口氣,那邊威廉一世又率領12000人的大軍殺過來了。
威廉一世也是幸運,如果他早幾個月進攻,估計就被哈羅德給擊敗了。但因為當時英吉利海峽颳起風暴,所以威廉一世無法率大軍渡海。等到風暴停止的時候,威廉一世立刻率領大軍入侵了英格蘭,在黑斯廷斯登陸上岸。
考慮到自己手上是一支聯軍,所以威廉一世開始劫掠黑斯廷斯附近的村莊,打算逼迫哈羅德和自己進行主力決戰。
哈羅德聞聽此訊後怒不可遏,他知道自己的王權未受普遍認可,所以無法採取防禦作戰,只能主動出擊去擊潰威廉一世。
10月12日,匯合了自己兩個兄弟的援軍的哈羅德前往黑斯廷斯,準備和威廉一世決一死戰。
他在13日將部隊運動到了黑斯廷斯附近的森拉克崗布防,希望能夠以逸待勞的進行攻守轉換。
奈何威廉一世當晚就識破了哈羅德的計策,秘密將部隊運動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山上,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突襲哈羅德的軍隊。這麼一來,哈羅德就真的只能打一場防守反擊了。
14日九點,黑斯廷斯戰役正式打響,威廉一世率領的諾曼軍率先對哈羅德的英軍發動了數次進攻,
但因為哈羅德早就在正面部署了尖樁柵欄和盾牆,所以諾曼軍的進攻沒有什麼優勢,反而是在英國人的盾牆前被砍翻了一地的騎兵。
哈羅德見狀還大喊"諾曼的威廉死了"!,並且命令英格蘭軍隊的士兵齊聲高呼,同時英格蘭軍隊的右翼部隊還發動了反擊。
諾曼軍士兵一聽威廉一世死了,個個開始心生膽怯,還有一部分輔助軍士兵開始丟下武器逃跑。
此時威廉一世急中生智,脫下了自己的盔甲和頭盔,騎著高頭大馬在整個戰線裡來回馳騁,讓士兵們看到他尚且還活著,以此穩定住了軍心。
而英格蘭軍隊看到諾曼軍後退,反而有一部分脫離陣地開始追擊諾曼軍,結果就是被諾曼軍的騎兵和步兵回頭吃掉。
威廉一世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刻判斷出英格蘭軍隊素質低下,開始讓部隊反覆詐敗,引誘英格蘭軍隊前來追擊。
諾曼軍得令後迅速開始在英格蘭軍面前開始了"潰敗"表演,反覆將英格蘭軍隊引出防線,然後部隊回身一擊將其殲滅。
雙方在黑斯廷斯激戰了七個小時,戰至下午四點,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
威廉一世深知如果把戰鬥拖到晚上的話,那麼恐怕自己就會遭到哈羅德的海軍攻擊,所以他命令部隊發動最後一波決死突擊,力求一鼓作氣的擊敗哈羅德。
此時哈羅德的英格蘭軍隊也已經筋疲力盡,根本無力阻止諾曼軍的進攻,最終被諾曼軍突破了盾牆,雙方開始近距離的廝殺。
亂戰之中,英格蘭國王哈羅德被諾曼軍的騎士們砍死(另有一說他被亂箭射死),而他的兩個兄弟也在亂軍中被殺。
隨著哈羅德的死,這場因為老國王愛德華的許諾而引發的王位爭奪戰,終於算是告一段落了。威廉一世在等待了兩周後,見沒有英格蘭貴族來向他宣誓效忠,就自己帶著部隊往倫敦推進,並最終讓自己成了新一任的英格蘭國王。
至此,威廉一世的"私生子"綽號算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徵服者威廉"。而也是以他徵服英格蘭為起點,歐洲進入了血腥殘酷的中世紀,捎帶腳還挖下了百年戰爭的第一個大坑。
參考文獻:《徵服者威廉》
《諾曼人的徵服》
《黑斯廷斯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