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
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少數本地貴族與諾曼第貴族共同組成了國王之下的新的貴族階層。
但這些土地並非全部,威廉一世十分清楚,整個國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那些反對自己的人正在暗中發展,等待時機成熟後就會對自己的統治構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威廉一世必須施展應用手段,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將地方勢力扼殺在搖籃中,才能保住自己頭頂的王冠。
一、諾曼王朝
諾曼王朝之所以被稱為諾曼王朝,是因為國王本身還有另一個身份——諾曼第公國的公爵。
按照當時歐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被羅馬教廷承認的皇帝只有一位,那就是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皇帝之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級爵位。
公爵可以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當時著名的萊茵伯爵和安茹伯爵,論其地位都在這位威廉一世之下。但歐洲還有另一個傳統,叫做"我的臣屬的臣屬並不是我的臣屬"。
因此,諾曼第公爵雖然是法蘭克人皇帝的封臣,但英格蘭卻是他的私人財產,與皇帝沒有任何關係。
入主英格蘭後,威廉一世在徵服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加強國王的權力。在封建社會,土地是財富的象徵,誰掌握了大量土地,誰就擁有了大量的財富。於是威廉一世的改革就率先從土地入手。
威廉一世雖然將英格蘭的土地進行了分封,但由於諾曼徵服前,英格蘭尚處於蠻荒時代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土地歸屬、稅收、人口數量和職業分布都沒有明確的統計和調查。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從土地入手,對英格蘭社會進行一個徹底的普查。
但這樣做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大貴族勢力雖然得到掌握,可地方的各個小貴族仍然是稱霸一方的山大王,很難完全控制。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利用自己的軍事強權,將全國土地全部劃歸自己所有。
1086年,威廉一世在索爾茲伯雷召集英格蘭大部分大貴族和中小貴族,要求這些封建主全部向自己宣誓效忠,否則就要剝奪他們的貴族身份。貴族們迫於威懾,只好向威廉一世宣誓效忠。這次大會也被史學家稱為"索爾茲伯雷盟誓"。
通過這次盟誓,威廉一世在英國建立起了"我的臣屬也是我的臣屬"的強大王權。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頒布法案,將絕大部分英國土地和三分之二的林地劃歸王室所有。這樣一來,對土地進行徹底清查就名正言順了,阻力也減小了許多。
二、加強王權
對於各地殘存的土著武裝力量,威廉一世採取剝奪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封地的方式,削弱英國各地舊貴族的堡壘,解散地方封建主的武裝力量。對于堅持反抗的地頭蛇們,威廉一世修建了著名的倫敦塔,將這些反抗者都關入塔中。
據說當時很多聲名顯赫的貴族,甚至皇親國戚都關在裡面。諾曼王朝後,將政治犯關押到倫敦塔中也儼然成為一個傳統。
通過三年的武裝打擊,到了1069年時,英格蘭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歸入諾曼第人所有。英國的傳統貴族們基本上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再無反抗和叛亂發生。
在進一步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想到了自己的政治盟友——羅馬教會。早在二十年前,在威廉一世與英王哈羅德的戰爭中,就得到了羅馬教皇的鼎力支持。因此在劃分土地後,威廉一世開始加強羅馬教皇在當地的統治。
諾曼徵服前,英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不服從羅馬教廷的統治,對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倡導的教會改革置若罔聞。因此,羅馬教廷為懲罰坎特伯雷大主教,給予威廉一世大量資金支持,並派遣傳教士隨威廉出徵英國。
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免除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根德的職務,任命羅馬教廷派遣來的蘭弗蘭克為新任主教。作為回報,這位大主教也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威廉加冕,承認威廉一世王位的合法性。
顯然這是一場政治交易,羅馬的基督教正統派開始在英國站穩腳跟,並牢牢抓住了威廉一世這條大腿。因此,諾曼徵服後,英國又重新與大陸的基督教宗教生活融為一體,接受來自羅馬和大陸的宗教文化和藝術。
三、末日審判書
除將土地全部收歸國有之外,威廉一世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口普查。諾曼徵服前,英格蘭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都是不明確的,威廉一世之前的國王們也從未進行過統計,這使國王威廉十分頭疼。
在封臣的建議下,威廉決定展開全國規模的人口和土地普查,並將普查的結果作為徵收賦稅和進行統治管理的依據。這次普查持續了兩年左右,從1085年開始直到1087年威廉一世去世為止。
由於土地和人口普查進行的十分嚴格細緻,內容甚至詳細到每家每戶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和農奴,調查項目繁多,從土地,房屋,到牛羊、雞鴨甚至每家有多少餐具都包括在內。
每當普查官員來到各戶家中時,都會引起這些居民的惶恐和抵制,嚴重時甚至會引發騷亂,普查官員被愚昧民眾毆打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調查結果不允許更改,使人們感覺到猶如末世來臨。因此當時的英國民眾也將這次的人口調查稱之為末日審判。調查的結果被稱為《末日審判書》。
這份《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範圍包括英國的大部分地區,為徵收賦役提供了明確依據,諾曼王朝政府根據調查結果制定了詳細的稅收和勞役政策,英國王權的強大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結語:
諾曼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雖然只有短短88年,但對英格蘭的影響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將英國從古代蠻荒中帶入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封建文明,還對改變的英國文化的發展。
由於威廉一世是法王封臣,於是在他的諾曼第貴族入主英格蘭時期,王室開始在英格蘭推行法語,古英語開始漸漸退出主流。
直到1362年英國議會才重新開始使用英語,但這時的英語中已經包含有很多法語詞彙和語法習慣,與古代英語迥然相異。
到了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後,英格蘭陷入了貴族奪權的動亂時期。直到1154年,同樣來自法國的封建主,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入主英格蘭,成為新的國王,建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金雀花王朝"。
參考文獻:《英國史》、《英國王室史綱》、《不列顛王權和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