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2020-12-11 大偉說歷

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

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少數本地貴族與諾曼第貴族共同組成了國王之下的新的貴族階層。

但這些土地並非全部,威廉一世十分清楚,整個國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那些反對自己的人正在暗中發展,等待時機成熟後就會對自己的統治構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威廉一世必須施展應用手段,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將地方勢力扼殺在搖籃中,才能保住自己頭頂的王冠。

一、諾曼王朝

諾曼王朝之所以被稱為諾曼王朝,是因為國王本身還有另一個身份——諾曼第公國的公爵。

按照當時歐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被羅馬教廷承認的皇帝只有一位,那就是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皇帝之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級爵位。

公爵可以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當時著名的萊茵伯爵和安茹伯爵,論其地位都在這位威廉一世之下。但歐洲還有另一個傳統,叫做"我的臣屬的臣屬並不是我的臣屬"。

因此,諾曼第公爵雖然是法蘭克人皇帝的封臣,但英格蘭卻是他的私人財產,與皇帝沒有任何關係。

入主英格蘭後,威廉一世在徵服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加強國王的權力。在封建社會,土地是財富的象徵,誰掌握了大量土地,誰就擁有了大量的財富。於是威廉一世的改革就率先從土地入手。

威廉一世雖然將英格蘭的土地進行了分封,但由於諾曼徵服前,英格蘭尚處於蠻荒時代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土地歸屬、稅收、人口數量和職業分布都沒有明確的統計和調查。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從土地入手,對英格蘭社會進行一個徹底的普查。

但這樣做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大貴族勢力雖然得到掌握,可地方的各個小貴族仍然是稱霸一方的山大王,很難完全控制。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利用自己的軍事強權,將全國土地全部劃歸自己所有。

1086年,威廉一世在索爾茲伯雷召集英格蘭大部分大貴族和中小貴族,要求這些封建主全部向自己宣誓效忠,否則就要剝奪他們的貴族身份。貴族們迫於威懾,只好向威廉一世宣誓效忠。這次大會也被史學家稱為"索爾茲伯雷盟誓"。

通過這次盟誓,威廉一世在英國建立起了"我的臣屬也是我的臣屬"的強大王權。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頒布法案,將絕大部分英國土地和三分之二的林地劃歸王室所有。這樣一來,對土地進行徹底清查就名正言順了,阻力也減小了許多。

二、加強王權

對於各地殘存的土著武裝力量,威廉一世採取剝奪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封地的方式,削弱英國各地舊貴族的堡壘,解散地方封建主的武裝力量。對于堅持反抗的地頭蛇們,威廉一世修建了著名的倫敦塔,將這些反抗者都關入塔中。

據說當時很多聲名顯赫的貴族,甚至皇親國戚都關在裡面。諾曼王朝後,將政治犯關押到倫敦塔中也儼然成為一個傳統。

通過三年的武裝打擊,到了1069年時,英格蘭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歸入諾曼第人所有。英國的傳統貴族們基本上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再無反抗和叛亂發生。

在進一步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想到了自己的政治盟友——羅馬教會。早在二十年前,在威廉一世與英王哈羅德的戰爭中,就得到了羅馬教皇的鼎力支持。因此在劃分土地後,威廉一世開始加強羅馬教皇在當地的統治。

諾曼徵服前,英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不服從羅馬教廷的統治,對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倡導的教會改革置若罔聞。因此,羅馬教廷為懲罰坎特伯雷大主教,給予威廉一世大量資金支持,並派遣傳教士隨威廉出徵英國。

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免除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根德的職務,任命羅馬教廷派遣來的蘭弗蘭克為新任主教。作為回報,這位大主教也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威廉加冕,承認威廉一世王位的合法性。

顯然這是一場政治交易,羅馬的基督教正統派開始在英國站穩腳跟,並牢牢抓住了威廉一世這條大腿。因此,諾曼徵服後,英國又重新與大陸的基督教宗教生活融為一體,接受來自羅馬和大陸的宗教文化和藝術。

三、末日審判書

除將土地全部收歸國有之外,威廉一世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口普查。諾曼徵服前,英格蘭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都是不明確的,威廉一世之前的國王們也從未進行過統計,這使國王威廉十分頭疼。

在封臣的建議下,威廉決定展開全國規模的人口和土地普查,並將普查的結果作為徵收賦稅和進行統治管理的依據。這次普查持續了兩年左右,從1085年開始直到1087年威廉一世去世為止。

由於土地和人口普查進行的十分嚴格細緻,內容甚至詳細到每家每戶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和農奴,調查項目繁多,從土地,房屋,到牛羊、雞鴨甚至每家有多少餐具都包括在內。

每當普查官員來到各戶家中時,都會引起這些居民的惶恐和抵制,嚴重時甚至會引發騷亂,普查官員被愚昧民眾毆打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調查結果不允許更改,使人們感覺到猶如末世來臨。因此當時的英國民眾也將這次的人口調查稱之為末日審判。調查的結果被稱為《末日審判書》。

這份《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範圍包括英國的大部分地區,為徵收賦役提供了明確依據,諾曼王朝政府根據調查結果制定了詳細的稅收和勞役政策,英國王權的強大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結語:

諾曼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雖然只有短短88年,但對英格蘭的影響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將英國從古代蠻荒中帶入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封建文明,還對改變的英國文化的發展。

由於威廉一世是法王封臣,於是在他的諾曼第貴族入主英格蘭時期,王室開始在英格蘭推行法語,古英語開始漸漸退出主流

直到1362年英國議會才重新開始使用英語,但這時的英語中已經包含有很多法語詞彙和語法習慣,與古代英語迥然相異。

到了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後,英格蘭陷入了貴族奪權的動亂時期。直到1154年,同樣來自法國的封建主,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入主英格蘭,成為新的國王,建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金雀花王朝"。

參考文獻:《英國史》、《英國王室史綱》、《不列顛王權和戰爭史》

相關焦點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二、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今天的主角威廉一世也被稱為「徵服者威廉」,是英格蘭第一任諾曼裔國王,被譽為英國中世紀的開路者。他以徵服者的身份將以法蘭西文化為代表的大陸文化風氣帶向英國,由此引領了略顯混亂的英格蘭歷史走向統一的趨勢。現代英語中有相當一部分詞語是法語的借詞,這就是諾曼人的影響之一。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諾曼徵服英格蘭始末記
    自羅馬退出後,數百年間英格蘭陷入了七國爭霸的混亂之中,可是這七國並沒有完成英格蘭的統一,卻在1066年被諾曼第摧枯拉朽般徵服了。為什麼呢?難道英格蘭沒有本土統一的實力?還是別的原因呢?
  • 雙獅翼護下的玫瑰,徵服者威廉的擴張對英格蘭王國發展的影響
    雖然新生的英格蘭王國抵擋住了維京人的進攻,但最終卻沒能擋住維京人的後代諾曼人,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徵服了英格蘭並稱為了國王,給英格蘭王國帶來的巨大的變革。7歲,雖然諾曼人已經接受法國人的文明影響,有了較為穩固的政治體系,但骨子裡兇悍仍然未完全褪去,誰的拳頭大誰就能成為國王。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法蘭西王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宣稱繼承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羅德·戈德溫森為國王。威廉於是遠徵英格蘭,打敗哈羅德·葛溫森,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麼威廉是如何徵服英格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諾曼第公國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為諾曼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這標誌著盎格魯撒克遜統治時代的終結。儘管諾曼王朝在英格蘭只維持了不到100年,但他們重塑了英倫三島的風貌,不僅引入了封建制度,讓英格蘭的階級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割,還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深深植入了英格蘭的血液。
  • 英格蘭老國王許諾三個人繼承王位,結果在英格蘭引發了一場大戰
    當然了,這也會帶來一個惡果,那就是他死之後,這群傢伙肯定會為了王位打上一架,而且還是在英格蘭的土地上。 但是還沒等剛回到倫敦的哈羅德讓自己的軍隊喘口氣,那邊威廉一世又率領12000人的大軍殺過來了。 威廉一世也是幸運,如果他早幾個月進攻,估計就被哈羅德給擊敗了。但因為當時英吉利海峽颳起風暴,所以威廉一世無法率大軍渡海。等到風暴停止的時候,威廉一世立刻率領大軍入侵了英格蘭,在黑斯廷斯登陸上岸。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與法國早期的恩恩怨怨
    盎格魯撒克遜人又粉墨登場,期間英格蘭地區分裂成了七個國家,他們之間相互徵伐,打得不亦樂乎,此前大熱的電視劇作品《權力的遊戲》就是基於這段歷史改編的。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不多贅述,總之,光榮者埃塞爾斯坦統一英格蘭全境後,就開始了對這裡的世襲統治,許多年後,王位傳到了聖愛德華國王這輩上,愛德華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在位期間平定哥德文伯爵叛亂,討伐蘇格蘭王國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孕不育,所以在他死後,英國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中。
  •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諾曼徵服某種意義上講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又有人...
    X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諾曼徵服某種意義上講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張子悅 2020-08-01 說諾曼徵服是英國歷史的起點可能與封建制度的引入有關
  • 西方史:論諾曼人入侵英格蘭期間對蘇格蘭民族的影響
    肯尼思一世的後代更是開始大方接受英格蘭移民,給予他們優待,以博取低地 蘇格蘭人的好感。 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埃德加攜親友忠臣來到蘇格蘭。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他稱埃德加是英格蘭唯一的合法國王,並表示願意 援助其東山再起;他還為埃德加的將領們分封加爵。馬爾科姆尚未結婚,便娶了埃德加的 小妹妹瑪格麗特為妻。
  • 異教徒維京人的子孫,徵服了英格蘭,並於聖誕日加冕
    現今英國王室,其家族血緣可以追溯到英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一場徵服,此即為諾曼第徵服,也被稱為威廉徵服。稍微熟悉二戰歷史的,都對諾曼第這個名稱不會陌生。二戰期間,在歐洲戰場上,反法西斯同盟國對納粹帝國發起大反攻,即是選擇在諾曼第登陸。諾曼第位於今天法國的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
  • 血與火的徵服
    1066年,諾曼第的威廉公爵率軍渡海,在黑斯廷斯一役中一戰定乾坤,之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外來君主國。作為同時代的紀念物,巴約掛毯描繪了諾曼徵服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尤其以其對黑斯廷斯之戰的生動描繪而著稱。
  • 《諾曼徵服》:一場王位之爭鑄就一段重要歷史,被繡在一塊掛毯上
    巴約掛毯完成於諾曼徵服後不久,至今仍被保存在巴約這一諾曼城市之中。如果,你有機會欣賞一下巴約掛毯所描繪出的精彩又宏闊的盛景時,你一定會在瞬間理解,它為什麼如此重要。它不僅記載著1066年的諾曼徵服,更是一扇通往11世紀的窗口。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但是故事到這還沒完呢,海峽那邊的諾曼第,威廉也不幹了,說這個哈羅德背信棄義,我得去收拾他,於是他就率領1萬諾曼精兵,外加兩千從法國和義大利招募的僱傭軍,渡海西徵英格蘭。威廉大獲全勝,隨後成為新的英國國王,史稱「徵服王威廉」,英國也由此進入了「諾曼徵服」時期。黑斯廷斯戰役是英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性事件,它標誌著諾曼王朝的創立,並且這個王朝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 初露崢嶸,英格蘭的日不落帝國之路
    英倫三島自他被發現的一天,整個歐羅巴諸民族都在自稱著同一個名字—侵略者,從公元前54年凱撒率軍進攻不列顛,到公元10666年諾曼第公爵徵服英格蘭,英倫三島一直在遭受來自歐洲大陸的入侵,伊比利亞人、羅馬人、盎格魯人、丹麥人、法國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不斷入侵並在英倫三島紮根生存下來,
  • 什麼最能代表英格蘭?城堡、城堡、城堡!
    英格蘭因其城堡而聞名世界,從諾曼要塞城堡到豪華的宮殿,應有盡有。這個經常被入侵的國家的漫長而血腥的歷史充斥著戰鬥和圍城的故事。新建,徵服,夷為平地和重建的城堡數不勝數。至今還有數以百計的城堡遍布全國,這些城堡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景點,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世界史:論英格蘭作家對諾曼第貴族遭遇船難時的態度
    一位作家這樣說道:「這位傲慢的威廉王子此前覬覦英格蘭的統治權,但是上帝說道,你乃褻瀆宗教之人,你乃大逆不道之人,由你來統治英格蘭,這絕不可能!於是,他不僅沒有帶上象徵著王位的皇冠,而且葬身大海。」英國作家們表示,威廉王子生前把諾曼人的卑鄙無恥發揮到極致,他的下場是罪有應得!
  • 蘇格蘭為什麼會被英格蘭徵服?
    即使是羅馬帝國武功最盛的安敦尼王朝,也無法全面徵服蘇格蘭人,被迫在今天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邊界設立了哈德良長城,用以防備蘇格蘭蠻族對不列顛內地的侵擾。這種形勢也一直延續到了中世紀,在英國的諾曼王朝建立之後(11世紀),北方的蘇格蘭人王朝同樣保持著與南方英格蘭的對峙局面。
  •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蘇格蘭吞併洛錫安地區後,開始受到南方封建勢力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個諸侯集團,他們與英格蘭貴族有密切的關係,並在兩國都有大量的地產。羅伯特·布魯斯在約克郡有9萬英畝土地,他的政治對手約翰·巴裡奧爾在英格蘭和諾曼第都擁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