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大忌諱:私慾太重(深度好文)

2021-02-13 生活悅幸福

人生有三忌,一忌私慾太重,二忌格局太小,三忌抱怨太多。

莊子云:「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人只有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一輩子才能活得更加通透,更有意義

一忌:私慾太重

莊子云: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在廣袤的林子裡築巢,林子再廣,也不過是佔了其中的一根枝條;偃鼠到黃河裡飲水,黃河再大,也只不過是灌滿自己的肚子

在人人不斷追求更富有、更成功的今天,我們卻早已沒有了「知足常樂」的心態。

明朝朱載堉曾寫過一部散曲集《醒世詞》。其中一首《十不足》將我們的欲望闡述的淋漓盡致:

逐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

蓋了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職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做天子,又想神仙下象棋。洞賓陪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嗜欲深者天機淺 嗜欲淺者天機深 」人生大多的痛苦,其實都源自求而不得。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我們一路奔波勞碌,去追求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本是無可厚非的人之常情。

可一旦這種欲求過了分,變成無止境的貪婪,那麼人就會成為欲望的奴隸,終生為其所累。

人生從來不是加法,而是減法。

懂得取捨,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才能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身輕鬆地快樂生活。

二忌:格局太小

莊子云: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處,那麼小小的芥草也可以把它當作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

烙餅再大,也大不過烙餅的鍋。一個人的成就再大,也大不過他的格局。

所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天賦、不是出身,而是格局。

有隻駱駝行走在大漠中,被一塊小玻璃硌到了腳,駱駝很生氣地將那塊玻璃踢開,可被踢飛的玻璃回彈不小心將它腿劃破了,駱駝的腿鮮血直流。

流出鮮血滴在了沙漠中,血的味道引來了禿鷲和狼的注意,於是駱駝為了逃命狂奔起來,卻不小心走到食人蟻巢穴附近,最後被一團黑黑的食人蟻吃掉。

駱駝臨死前都沒有想到,就是因為一塊小小的玻璃,最後讓它丟失了自己的性命。

莊子云:「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我們不也一樣嗎?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執著於一些爛事之中,對過去的錯誤耿耿於懷,對被騙的小錢憤懣不平,對毫無意義的爭論懷恨在心,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

所以,有些人,該放就放,有些事,該忘就忘。別把不值得的人,不該記的事,通通請出自己的生命裡。

懂得放下,才能騰出手擁抱現在,才有心思體驗每一個淡然喜悅的當下。

三忌:抱怨太多

抱怨是一種毒藥,它會摧毀你的意志,削減你的熱情,幹擾你的生活,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命無常,有些事,付出再多,也總難以如願。

與其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與其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

有一位作家在打車時,無意間乘坐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計程車。

他剛坐穩,司機就遞給他一張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寫著:「在友好的氛圍中,將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錢地送達目的地。」

同時他還發現車裡不僅提供咖啡和各種飲料,而且還有不同的報紙及各電臺的廣播節目單。

作家好奇地問司機,為什麼你的車費和其他人收取的都一樣,而別的計程車司機都是抱怨堵車,抱怨收入,而你卻這麼喜悅,還提供這麼周全的服務呢?

司機回答到:「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像其他人一樣,喜歡抱怨糟糕的天氣、微薄的收入、堵得一塌糊塗的路況,每天都過得很糟糕。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廣播裡聽到『如果停止日常生活中的抱怨,能讓任何人走向成功。』

我突然明白:我目前糟糕的情況其實都是自己抱怨造成的。所以,我決定停止抱怨,開始改變自己。

第一年:我只是微笑地對待所有的乘客,收入就翻了一倍。

第二年:我發自內心地去關心所有乘客的喜怒哀樂,並對他們進行安慰,這讓我收入更加翻了一翻。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我讓我的計程車變成了全美國都少有的五星級計程車。除了我的收入,上漲的還有我的人氣,現在要坐我的車,都需要提前打電話預約。而您,其實是我順路搭載的一個乘客。」

事實上,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我們自己。人生就是把一系列痛苦和抱怨,最後變成笑話的過程。

做一個不抱怨的人,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讓陽光與希望將內心填滿,願我們內心陽光永駐。

人這輩子,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

過得好不好,活得累不累,全在自己怎麼想,怎麼做。

欲望少了,才能有所得;格局大了,才能贏未來;抱怨沒了,才能看得開;莊子云:「天下有至樂無有哉?」

天下有至樂,戒掉這三件事,方可得至樂!

相關焦點

  • 夫妻之間,要想好好過日子,這些忌諱千萬莫碰(深度好文)
    有些問題,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過兩三天就好了,不過是給婚姻生活加點樂趣;而另有一些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完全是夫妻相處的忌諱!一、忌諱對婚姻不忠實,傷心莫過此。兩個人決定在一起,忠實於對方,是雙方對愛情的承諾。雙方的忠實不能總是靠一個本本來制約。
  • 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
    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我是賈大叔2020-05-07 23:27《偷影子的人》中有一句話說:「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01做人有尺,貴在有度凡事有度,過了度,就是好心做壞事。人和人之間,哪怕再親密也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越過了這個界限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而你自己也很容易引禍上身。
  • 說話,最忌諱這幾種方式!很容易被人瞧不起!(深度好文)
    做人,千萬不要一開口就讓別人瞧不起,那樣,下次就沒有人願意與你交流溝通,逢事也沒人願意與你商量。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下面的幾種說話方式,不論哪一條,都會被人瞧不起!如果,有這些情況的話,請及時更改過來,下次注意避免發生。一、別人說話,喜歡隨便插話。別人說話的時候,正確的方式是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
  •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深度好文)
    精闢閱讀中國人必備閱讀寶庫,涵蓋人生哲學、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文 | 語不惜&花來源:網絡見不得別人好,其實就是在斷自己的後路,最終受害的也還會是自己。01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這幾天,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 母題與主題,公權與私慾
    第三,母題式閱讀主要針對某一部作品,致力於通過對作品的深度挖掘在作品與人類、作品與每一個讀者自身之間建立關聯,也就是說,引導讀者通過母題式閱讀「照見自身」,而主題式閱讀可以針對某一部作品,也可以針對主題相關的一組作品,也就是說,主題式閱讀更多指向作品本身,更容易在作品和作品之間建立關聯。
  • 做人,好好商量,比啥都強!(深度好文)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做人好商量,何必紅眼利齒惡相向。兩個都好,才能體現溝通的價值。你若一副冷若冰霜,沒有人看你的臉色,聽你說些難聽的話。你有的,別人也不差;你沒有的,好好說,別人也會助你一臂之力幫你一把。人生,學會與人好好商量,勝過做人惡語相向。人與人之間,好好商量,比啥都強。千萬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誰敢說自己最厲害!
  • 知足,才能幸福(深度好文)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把金錢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其它。忘記年齡,忘記名利,忘記怨恨,忘記煩惱。活得糊塗一點,活得瀟灑一點,活得快樂一點。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其實簡單平凡,才是最幸福的生活。讓自己的心隨風而動,隨雨而下,瀟灑一點,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態,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
  • 做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第一種是把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當作生活中的第一位,會因為外界的言論行為而患得患失,也就是說對外把自己看得太重。第二種是自我評價,就是不在乎外界他人的看法,只專注自己的內心而生活。我之前說過太在乎外界的看法,就是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對外保持完美的形象,還要像個雷達一樣不停探測外界對自己的反應,實在是太累了。
  • 深度好文:厚道做人,是修煉人情味的根本!
    大家好,我是小編橘子樹下的愛情,2018年5月9號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人情味的話題,在生活中,要有好的人緣,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人情味,更要有好的人緣,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人情味,更要有急公好義的熱心腸。人都有三災六難、五傷七癆,人吃五穀雜糧,哪能沒有一點病痛?
  • 做人,一定要說話算數!(深度好文)
    佛法如此,做人,亦如此。一個言出必行的人,知諾貴,不輕許,才能得人信任,常逢貴人。小人無信,君子重諾《淮南子》: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做人,不怕窮,不怕苦,就怕沒誠信。只要守諾言,說得出,做得到,就是一個靠譜的人。小人無信,君子重諾。關羽雖是一介武夫,卻在千百年來備受世人敬重,不是因為他的武藝高強,而是因為他是一個重諾守信的正人君子。老話常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做一個善良正直,說話算數的好人,窮時,不窮志;富時,不忘本。難時,不食言;坦途大道上,也不忘感恩之心。
  • 做人,說話算數,腳下有路!(深度好文)
    人品好,信守承諾,說到做到,辦事公道本分,才會讓人信服,才會贏得他人尊敬,才有更多人願意相信你,與你深交,給你機會,長久往來。如此下去,你的人脈之樹才會日益枝繁葉茂。信任,是人與人坦誠相待的基礎。信任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了,關係就會散,感情便難以再續。
  • 王陽明: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是得失之心太重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深度好文)
    人們常說:「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勇氣和毅力,而放得下是一種胸懷和肚量。「拿得起」,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有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力。這告訴人們,面對取捨與選擇,放不下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毛驢就是因為在利益誘惑面前,遊移顧盼、飄忽不定,沒有放下「思想包袱」,不懂得取與舍的生存意義,結果被餓死了。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不斷地拿到自己想得到的;但實際恰恰相反,「放得下」才能使人生更完美。
  • 人這輩子最忌諱的三件事,有一個,都值得警惕
    要知道,人這一生,最忌諱的也就是這三件事:一忌:情緒過度《荀子》中曾曰:「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很多時候,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並不是天生就過人一等,而是他們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二忌:私慾太重知名作家馮驥才曾說:「每人心中都有一隻老虎,就是欲望。」人要生活下去,少不了要有各種各樣的「欲」,它既是動力,也可能災難的源頭。但是,凡事總要有個尺度。
  •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深度好文)
    做人如水,容萬物;做事如山,不動搖。老子告訴我們,像水一樣的品格,能包容、滋養萬物,利他而內自不求。人總要爭個高低,水則沒這麼多要求。水能上能下,上化為雲霧,下化作雨露,匯涓涓細流聚多成河,從高處往低處流,高至雲端,低入大海。水性能容,可隨高就低,適應不同環境。水看似無力,自高處往下流淌,遇阻擋之物,耐心無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園,亦可水滴石穿。
  • 做人,千萬別功利心太重!(句句大實話)
    文/飛魚電影《熔爐》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主持人白巖松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哪本書對你的影響最大?記得白巖松是這樣說的:每個人都想得到一個功利性的結果,『影響最大』的一定最有用,但我覺得,除了新華字典,所有讀過的書都像是不斷匯入江河的涓涓溪流,幫助你慢慢成長,變得壯闊、深遠。你怎麼知道是哪條匯入的溪流讓黃河成為黃河,讓長江成為長江?
  • 做人,請管好自己的嘴,做好自己的事(深度好文)
    別人遇到不幸時已經很可憐了,這時候我們就不要再往別人身上撒鹽了,不打擾就是最大的慈悲,生而為人,我們都應該要學會善良。3.不在背地裡說人是非。俗話說得好:「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生活中,本來是一件相同的事,從十個人嘴裡說出來就是十個不同的版本,有的甚至還歪曲事實,造謠生事。要想與人相處愉快,就一定不能做這樣的人以及要遠離喜歡說是非的人,謠言止於智者。
  • 戒(深度好文)
    古往今來,「做事先做人」的佳話不絕於史,廣為流傳,這也是為人處世中亙古不變的道理。會做人,不僅能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準,還能體現其智慧有原則。一個人不管外在條件多優越,如果不懂得規範自己,隨心所欲,必定不會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於做人之成功,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老子強調「戒」,若想成事做人,必須「戒貪婪」、「戒爭辯」、「戒說謊」,不務空名,踏踏實實的去詮釋人生的意義。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深度好文)
    做人最忌諱的,是總挑剔他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乾乾淨淨做人,善良終有好報!
    文/一礬人生之道乾淨做人,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別人坑蒙拐騙,不能為了一己私慾去算計別人,也不能為了金錢去討好一個自己討厭的人。也許善良會讓我錯失許多利益,也許善良在某些只知道追逐利益的人眼裡是愚蠢。但是我始終相信,做人一定要懷揣著自己的良心,憑人品與人交往。做事要善良為本,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而不是為了利益把白說成黑,把黑說成白,戴著虛偽的面具對著討厭的人阿諛奉承。做人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要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不顧別人的安危,有的人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本心,為了利益甚至以傷害別人作為自己獲取利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