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贛州,對於不少人來說或許是陌生的,贛州地處江西南部,是江西的南大門。贛州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人文和自然景觀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眾多,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享有「江南宋城」的美譽,深受遊客的喜愛。
到贛州旅遊時,除了打卡贛州古城牆、古浮橋、八境臺、鬱孤臺等景點外,對於贛州的美食小吃也是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位於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客家大院」,品嘗到了眾多美味的客家美食。
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曾是歷代贛州的郡州府衙署所在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蹟遍布,如今已是一處彰顯贛州文化特色的中國商旅文產業發展示範街區。
相信不少來過贛州的人都來到過這裡,客家大院與整個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築風格保持一致,內部不乏明清古民居建築。
說到鬱孤臺,有一段歷史往事不得不提,辛棄疾曾在江西任職期間登臨過鬱孤臺,回想到曾經發生的歷史往事而寫下了《菩薩蠻》這首著名的詩篇。
走進客家大院,恍若走進了一個大戶人家或市集般,裝飾及布局格外的古樸典雅,一串串大紅燈籠懸掛在頭頂,又顯得格外喜慶。早在2016年的時候,客家大院就曾登上過央視,當時「CCTV發現之旅」到這裡進行的現場採訪報導,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裡、知道了客家特色美食。
說這裡是一處網紅打卡點一點也不為過,內部的硬體設施非常有特色,粉牆黛瓦大紅燈籠,處處透露著古色古香的氣息,且面積也非常大,整個客家大院足足佔地約8畝,用餐環境布置的也別有一番風情,可以在祠堂中用餐,也彰顯著客人的尊貴。
美食類型也十分多樣,尤其是這裡的「鄉愁客家宴」,匯聚有贛南18個區縣獨具客家美食特色的景點菜餚,足不出戶,似乎就已經把整個贛南遊歷了一番,這也是客家大院的最大特色,也難怪當年央視也會到這裡採訪報導。
當然,這些美味的菜餚也經過一番精心的改良,在保留傳統菜餚的基礎上,將贛南菜系的特色與當地風情進行一定的融合,並很好地展現了贛南各地的飲食文化,這點非常贊,獨特的「贛州味道」讓人大快朵頤。
與以往我們去的餐廳點餐方式不同,這裡更像是一處美食廣場或自助餐形式,餐品擺放在院落中,且劃分有不同的區域,有特色菜餚、小吃、炒菜、砂鍋、主食,種類十分豐富,可以直觀地看到美食及製作過程。
如果看到自己中意的菜品,只需要拿走菜品前的竹籤即可,籤子上有紅紙包裹著並寫著菜品的名稱,到時把所有的竹籤統一給服務員下單即可,這種方式給人的感覺還是蠻有特色的。
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豆皮,在這裡可以現場看到豆皮的製作方法,豆皮就是漂浮在豆漿上面的那一層薄薄的豆皮,用長竹子輕輕一挑,一整塊豆皮就全挑起來了,看似簡單,若真上手操作,還真不一定能行呢。
贛州美味的美食小吃非常有,有三杯雞、客家釀豆腐、贛南小炒魚、魚粉皮、瓦罐煨湯、生煎鴨、糯米雞等。
不知道,你到贛州旅遊時,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客家大院」?對這裡的美食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