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了?拼命的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陪孩子時間最短

2020-12-12 大河報網

時間都去哪兒了?終於有了答案。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了第二次全國時間利用調查結果,對當下居民一天的生活各項內容所佔用時間情況進行了描繪。數據顯示,除睡覺休息外,有酬勞動、個人自由支配活動、無酬勞動所佔用時間最多,佔比分別為18.3%、16.4%和11.3%。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國第一次全國時間利用調查是在2008年。十年之間,人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呢?

個人生理必需活動時間增加,居民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有酬勞動時間減少,勞動生產率 繼續提高;

無酬勞動時間結構變化顯著,與家人相伴時間增加;

個人自由支配時間分配更加合理,休閒健身時間增加;

交通用時顯著縮短,上下班通勤更加便捷高效;

信息化快速發展,居民觸網時間大幅增長。

此外,中證君發現,男女從事勞動的時間呈現出較大差異,男性從事有酬勞動的時間更多,女性參與無酬勞動的時間則遠遠高於男性。從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交通活動時間、網際網路使用時間來看,男性均略高於女性。

從不同收入群體來看,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收入越高群體自由支配時間越少。

睡覺休息和用餐時間增加

2018年,個人生理必需活動時間為11小時53分鐘,比2008年增加19分鐘,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49.5%,提高了1.3個百分點。

其中,睡覺休息用時9小時19分鐘,比2008年增加17分鐘,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38.8%,提高了1.2個百分點;個人衛生護理活動用時50分鐘,比2008年減少2分鐘;餐飲活動用時1小時44分鐘,比2008年增加4分鐘。

睡覺休息和用餐時間的增加,反映了居民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勞動時間有所增加

十年間,居民有酬勞動時間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金紅表示,主要原因是家庭生產經營活動時間大幅減少。與此同時,居民投入到就業工作中的時間明顯增加。家庭生產經營活動時間減少、就業工作時間增加,反映出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家庭生產方式現代化程度的提高。

無論是就業工作者還是家庭生產經營者勞動時間,均比十年前有所增加。2018年,男性就業者每天工作時間為7小時52分鐘,女性為7小時24分鐘,比2008年分別增加1小時26分鐘和1小時20分鐘;男女家庭生產經營者勞動時間分別為6小時40分鐘和5小時47分鐘,均比2008年增加了14分鐘。

注重與家人相伴,尤其重視孩子教育

無酬勞動時間結構變化顯著,與家人相伴時間增加。與十年前相比,居民家務勞動時間減少,陪伴家人時間增加。2018年,居民一天無酬勞動用時2小時42分鐘,比2008年增加12分鐘。其中,家務勞動時間為1小時26分鐘,比2008年減少17分鐘,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6%,下降了1.2個百分點;陪伴照料家人的時間為53分鐘,比2008年增加30分鐘,增長了1.3倍,其中85%的時間用於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陪伴照料家人的時間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3.7%,提高了2.1個百分點。

無酬勞動結構的顯著變化反映出人們更注重與家人相伴,尤其重視對孩子的培養教育。此外,家務勞動的社會化,如送餐服務、小時工等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也是居民家務勞動時間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多時間用來休閒健身

過去十年,個人自由支配時間增加12分鐘。看電視依然是居民的主要休閒方式,2018年為1小時40分鐘,但比十年前減少了26分鐘,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6.9%,下降了1.8個百分點;休閒娛樂時間為1小時5分鐘,比2008年增加25分鐘,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4.5%,提高了1.7個百分點;健身鍛鍊時間增加8分鐘。居民自由支配時間增加,分配更趨合理。

通勤時間減少,觸網時間大增

交通用時顯著縮短,上下班通勤更加便捷高效。2018年,居民一天交通活動用時38分鐘,比2008年的75分鐘減少近一半,佔全天時間的比重為2.7%,下降了2.6個百分點。其中,上班族工作交通時間比2008年減少16分鐘,學生族上下學交通時間減少27分鐘。交通時間的縮短,體現出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便利化程度的不斷提升。

信息化快速發展,居民觸網時間大幅增長。十年前,無線網絡覆蓋面很小,智慧型手機使用不普及,人們主要是通過電腦有線接入上網,平均一天的上網時間僅有14分鐘。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手機、PAD和電腦的普及,2018年居民一天使用網際網路時間為2小時42分鐘,比2008年增加2小時28分鐘。使用網際網路時間的快速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女性無酬勞動時間遠高於男性

總的來看,男女從事勞動的時間呈現出較大差異,男性從事有酬勞動的時間更多,而女性參與無酬勞動的時間則遠遠高於男性。從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交通活動時間、網際網路使用時間來看,男性均略高於女性。

有酬勞動,包括就業工作和家庭生產經營活動。無酬勞動,包括家務勞動、陪伴照料孩子生活、護送輔導孩子學習、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購買商品或服務、看病就醫、公益活動。

有酬勞動:男性5小時15分鐘,女性3小時35分鐘

無酬勞動:男性1小時32分鐘,女性3小時48分鐘

合計勞動時間:男性6小時47分鐘,女性7小時23分鐘

中證君在此向各位女同志道一聲——辛苦了!

不過趨勢顯示,這種情況有所改善。金紅表示,女性與男性無酬勞動時間的差距比2008年縮小了4分鐘。其中,投入家務勞動的時間,女性比男性多1小時21分鐘,這一差距比2008年縮小了29分鐘。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收入越高群體自由支配時間越少

按照統計局口徑,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群體;較高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群體;高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群體。

先來看工作,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高收入群體家庭生產經營活動用時最長。

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從事家庭生產經營活動的居民收入與時間投入的關係是:收入水平越高,家庭生產經營活動時間越長。高收入群體家庭生產經營活動用時最長,為7小時35分鐘,比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較高收入群體分別多1小時34分鐘、1小時6分鐘和37分鐘。

無酬勞動方面,收入越高群體無酬勞動時間越短。

按收入由低到高,各收入群體無酬勞動時間分別為3小時19分鐘、2小時15分鐘、1小時55分鐘和1小時45分鐘。其中,隨著收入增加,居民花費在家務勞動的時間越少,低收入群體用時最多,為1小時53分鐘,分別是中等收入、較高收入和高收入群體的1.7倍、2.4倍和2.9倍。低收入群體用於照料孩子時間最多,為55分鐘,中等收入群體用於照料孩子時間最少,為34分鐘,較高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照料孩子時間分別為41分鐘和44分鐘。

從自由支配時間來看,收入越高群體自由支配時間越少。

隨著收入的增加,各收入群體自由支配時間分別為4小時3分鐘、3小時53分鐘、3小時41分鐘和3小時26分鐘。其中,收入越低的居民看電視時間越多,低收入群體每天看電視時間為1小時50分鐘,比中等收入、較高收入和高收入群體分別多15分鐘、32分鐘和46分鐘。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期刊的時間越多,高收入群體閱讀時長為20分鐘,分別是低收入、中等收入、較高收入群體的3.2倍、1.9倍和1.3倍。高收入群體中21%有閱讀行為,而低收入群體只有6.6%有閱讀行為。

咦,這是不是說,多讀書看報、少看電視,高收入就在向我們招手了?不過收入越高,自由支配時間越少。曾經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豔豔

相關焦點

  • 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 每月掙兩千到五千,就算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對於劃分標準,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國家統計局測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經超過4億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
  • 願最拼的「中等收入群體」過得再好一些
    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
  • 高校教師的時間都去哪了?高校教師工作時間研究
    性格特質、是否擔任行政職務和性別對預測教學期間工作時間也有貢獻,且都是負向影響,即女性教師比男性教師工作時間短,不擔任行政職務的比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工作時間短,B型特質教師比A型特質教師工作時間短。2.寒暑假工作時間影響因素分析表六是基本信息與寒暑假工作時間的多元回歸分析。
  • 法國男性抱怨「陪產假」時間短 強烈呼籲陪孩子
    孩子出生後,42歲的工程師紀堯姆親身體驗了「陪產假」。他發現,這不是佔用11天工作日,而只是連續的11天,也就是包括周末和公休日在內。有的公司甚至把出生假期的3天也計算在內,再扣除三天。像紀堯姆一樣,許多法國父親對目前的陪產假政策不滿,他們認為時間太短,無法好好陪伴孩子、適應「父親」的角色。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2019各大高校放假時間公布,最長的92天假期?最短的才20天左右!
    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最盼望的估計就是暑假了吧,因為很多大學生都是在外地讀大學,很少有時間陪家人,暑假時間最長,陪家人最合適。現在已經六月中旬,很多大學都已經快放假了,那麼2019年各大高校假期都有多長呢?根據對已經公布放假日期的大學進行統計,武漢的武漢傳媒學院放假92天,從6月7號到9月6號,不僅是武漢放假時間最長的高校,而且還是全國放假期間最長的大學!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15期)  「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回顧5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時,也使用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說法。  那麼,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 在戰國七雄之中,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
    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過這七個國家的存在時間沒,知道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嗎?,加上秦朝享國時間也相當短,所以嘛……秦人早在殷商時期,便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幹將,後來到了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但是並未授予爵位。
  • 全國時間利用調查:統計數據告訴你「時間都去哪了」
    調查顯示,個人生理必需活動的平均時間為11小時53分鐘,包括睡覺休息、個人衛生護理、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   有酬勞動包括就業工作和家庭生產經營活動。25歲至29歲男性就業工作活動的參與者平均時間最長,為8小時6分鐘。   無酬勞動,包括家務勞動、陪伴照料孩子生活、護送輔導孩子學習、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購買商品或服務、看病就醫、公益活動。
  • 孩子的時間都去哪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許是當今社會每個父母的共鳴吧!起跑線在哪???家長也懵了,因為他們也不清楚! 你的孩子上了幾個補習班,幾個興趣班?有的兩三個,有的四五個。平時一放學家長就立馬送到補習班,補習班下了又馬不停蹄的回家寫作業,這是平時上學時間!到了周六周日懶覺是沒得想啦!被家長的催促聲叫醒,迷糊中的你洗漱完畢開始匆忙的早餐,接下來就是第一個興趣班或者補習班。
  • 29省市明確陪產假期限 最長一月最短一周
    隨著廣東省出臺新版計生條例,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9個省份在當地新版計生條例中明確了陪產假的期限。其中,最短的陪產假有7天,最長的則有1個月之久。中新網作者調查發現,多數人能享受到足額的陪產假,但也有一部分人的陪產假遭遇了被「縮水」,甚至有人面臨有假難休的尷尬。
  • 廣東省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分析研究
    有的學者研究中等收入階層時採取以職業劃分方法,主要以職業分布或從事工作的特徵為依據,將在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以及其它單位或自由職業者中主要從事腦力勞動或專業性工作的人員進行統計匯總,由此估算出中等收入者的大體比重。這種方法的弊端是:第一,中等收入者的職業分布很廣,並不是幾種職業所能概述。
  • 2019各大高校暑假放假時間出爐,最長放3個月,最短的才23天!
    要說我國哪個教育階段的學生最輕鬆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大學!因為小學生要忙著上各種類型的興趣班,中學生要為中考高考作準備。壓力非常大,不僅假期少,而且是應屆生的話,假期還要補課!相對而言,大學生最喜歡的假期當屬暑假了,因為有很多大學生都是在外地讀大學,很少有機會陪家人,而且暑假的放假時間是最長的,陪家人什麼的是最合適了。現在已經到了六月下旬,很多大學都陸陸續續開始放假了。因為大學比較特殊,不像中小學一樣有個規定的時間,每所大學的放假時間都不盡相同。那麼2019年各大高校假期都有多長呢?
  • 時間都去哪了?有娃以後我是這樣分配時間的
    她的寶寶現在不到一歲,每天面對的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她給我展示了她凌亂的房間,說自己都沒有做飯的時間。她很好奇的問我:「我連飯都吃不上,你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寫東西?」一天當中,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可是我們對時間的利用卻大相逕庭。我們不可能從有限的時間裡擠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怎麼去合理的分配時間?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邁過中等收入陷阱
    使更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既是化解我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讓人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更是面向未來按規律辦事、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有力抓手。當前階段,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按照預測,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可達1萬美元以上。
  • 時間管理—陪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陪娃寫作業破壞親子關係,被孩子逼瘋的家長屢見不鮮,最後只能」遠交近攻「,就是保持適當距離,遠距離還可以交流,近距離實在控制不住自己一巴掌呼過去的衝動。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去公立學校的初衷是覺得每天重複性地做一些事情會把小孩的個性磨滅掉,所以就會選擇讓孩子去接觸國際教育,然後度過比較輕鬆快樂的一段學習時間。
  • 忙到想分身,陪孩子的時間從哪來?
    其實孩子只是在大人都忙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突然爸爸媽媽不理孩子,他們只是想在爸爸媽媽都忙得沒時間理他們的時候,確認一下爸爸媽媽是否真的把他們放在心上。這也是他們來自心底的需求與渴望。有時只是在忙的時間上與其他的家人時間上衝突了,偶爾也會遇到突發事件。這時候我們需要經常與另一半或家裡的其他一起照顧孩子的大人溝通,了解彼此忙的時間,儘量錯開;提高工作效率,減短工作時長;商量陪孩子的安排情況,多分享在陪伴過程中的趣事,讓孩子覺得爸爸或者媽媽不在身邊陪我,但是他們依然對我的事情如此上心!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題:持續釋放增收紅利 技能勞動者、農民工等迎新利好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過去一年,我國經受住了疫情「大考」,經濟穩步復甦的同時,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近段時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
  • 小學作息時間,完全不考慮家長工作時間,媽媽:我也想陪孩子
    不過最讓大家反感的還是小學的作息時間,根本不考慮家長的上下班時間,真是太上頭了!小學的作息一般都是8點10分開始早讀,如今上班族大部分都是八九點上班,因為需要坐車或者地鐵的原因,根本沒有時間接送孩子,所以現在很多接送孩子的都是爺爺奶奶,雖然說現在都是朝九晚五,但是晚上五點又有幾個人能夠下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