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20-12-13 聚富財經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

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表示,中國目前是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

根據調查顯示,各收入群體的覆蓋對象收入為2000元以下的有18633人,佔據38%。收入為2000-5000元的有22305人,佔46%。其中收入為5000-1萬元的有6289人,佔了13%。而1萬元以上的有1323人,佔3%。

調查可知,2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群體較多,在此我們將此收入群體歸併為中等收入群體。

據測算,2017年的中等收入群體已經超過了4億人,2018年的規模將會繼續擴大。

目前,按照經典的三口之家來算,中國目前有1.4億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15萬。他們在消費上可以購買車、購買房,並且還有閒暇旅遊,所以說,消費對於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也形成了有力的支持。

2019年1月26日,國家統計局定義2000元-5000元為中等收入群體引發多數人的熱議!

有網友表示,這樣的收入群體劃分是一刀切的嗎?如果是在三線城市還是可以的,但是在一二線城市生活的工作群體估計是要爆炸了!

就在大家議論最兇猛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又發布澄清,此中等收入群體並非真的中等收入群體,而是中等收入組,所以,月入2000-5000元的並非是「中等收入群體」,而是指調查對象中的中等收入組。

本次調查統計局採用的是隨機抽樣,分別選取了北京、河北、黑龍江、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廣東、四川、雲南和甘肅等11個省市,調查對象主要集中於當地15周歲以上的常住人口。

從抽樣地和抽樣人群來講,這或許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全國人民的水平,畢竟在抽樣地中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有三線城市等。但是有網友就表示不滿意了,中等收入組的最低收入2000元能夠幹什麼,交個房租、吃個飯都快要負債了,我們還怎麼去社交或者娛樂,這樣就算中等收入了?

中等收入群體的工作時間最長

據統計局的調查顯示,月入2000元的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最拼,每天的工作時間也是最長的。

更有意思的是,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的就業工作時間為7時51分鐘,高於低收入群體34分鐘,高於較高收入群體9分鐘。

那除過中等收入群體,其它群體的工作時間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據統計,男性跟女性比起來,男性每天的工作時間高於女性。數據顯示,2018年男性就業者的工作時間基本上是7時52分,相比2008年的工作時間增加了1小時26分鐘;女性的工作時間則為7小時24分鐘,較2008年增加了1小時30分鐘。

雖然就業者的工作時間都有所增加,但是近10年以來,中國人的睡覺休息時間增加了17分鐘,餐飲活動的時間也比2008年增加了4分鐘。據統計師來講,中國人的睡覺休息時間和用餐時間都或多或少增加了,這就說明居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健康了。

2018年全國平均年薪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北京,以平均年薪25.31萬元奪得桂冠。上海、深圳、廣州緊隨其後,基本上年薪超過20萬的都是一線城市。

當然,二線城市也緊隨其後,最為突出的是杭州,它的平均年薪也已經達到了19.93萬元,將要超過20萬元大關,跨入一線城市平均年薪超過20萬元的隊伍。

不管是哪一個城市,還是哪一個行業,薪資似乎都是在普遍得到提升。居民的工作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努力,他們也在不斷調整自己,好讓自己適應整個世界的發展,以順應全民大趨勢。

聽完小編的這麼多講述,不管2000元-5000元的收入算不算中等收入群體,我們還是得努力工作,好讓自己不拖國家平均薪資水平的後腿。

相關焦點

  • 願最拼的「中等收入群體」過得再好一些
    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15期)  「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回顧5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時,也使用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說法。  那麼,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邁過中等收入陷阱
    使更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既是化解我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讓人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更是面向未來按規律辦事、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有力抓手。當前階段,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按照預測,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可達1萬美元以上。
  • 每月掙兩千到五千,就算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對於劃分標準,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國家統計局測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經超過4億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
  •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意味著什麼
    據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介紹,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2017年已經超過4億人,2018年還會增加。  收入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是衡量一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基礎性指標。那麼,什麼是「中等收入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標準,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落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就屬中等收入家庭。
  • 黃大智:「中等收入群體」是什麼 擴大這個群體到底有什麼作用?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黃大智11月22日,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其中指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而近日的《胡潤財富報告》也指出: 「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北京是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北京、廣東和上海這三個省市的中產家庭數量共佔全國(除港澳臺)的50%」。 那麼,中等收入群體到底有什麼作用。
  • 北京將不斷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記者獲悉,根據《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北京將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廣東省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分析研究
    但在描述我省城鎮中等收入群體的時候,顯然不能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為參照。因為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中產階層作為我國中等收入者定位的參照,實質是研究我國的高收入階層,這顯然與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的中等收入者概念不相符。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的概念定義——社會學與經濟學取向的比較
    目前到底有多少人是中間階層或中等收入群體?這似乎是一個辯解不清的問題,但又是必須進行解答的問題。以收入標準劃分出的社會中間群體被稱之為中等收入群體(middle income group或middle income),但由於在英語世界中,「中等收入群體」不像「中間階層」(middle class)那樣耳熟能詳,因此,研究者撰寫的研究報告的標題常常採用「中間階層」這一名稱,即在經濟學取向的社會中間群體概念中,「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通常是相同含義。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記者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以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為牽引,一攬子「擴中」政策措施將加快落地,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加大對重點群體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等紅利可期。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以前,出門在外,說到十八洞村都抬不起頭,現在當地老百姓都自豪地說自己來自十八洞村。」
  • 拼命的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陪孩子時間最短
    從不同收入群體來看,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收入越高群體自由支配時間越少。睡覺休息和用餐時間增加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收入越高群體自由支配時間越少按照統計局口徑,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將「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納入兩步走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文件正在醞釀 增收、減負是關鍵詞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社部等多部委近期密集調研或召開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舉措。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相關文件正在醞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信息,近日,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赴江蘇、上海、浙江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當前城鄉居民增收形勢,旨在提出更多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建議,深化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總體部署和重要舉措。  7月份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多次組織召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專題或專家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
  • 2018中國中間群體收入劃分標準一覽
    2019年1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並解讀《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其中提到了「中等收入群體」指的是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人群,引起了一些媒體關注及網友的熱議。頓時「月入2000是中等收入群體」,上了微博熱搜卻不是真相,更多具體內容詳解請看下文。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近段時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以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為牽引,一攬子「擴中」政策措施將加快落地,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加大對重點群體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等紅利可期。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以前,出門在外,說到十八洞村都抬不起頭,現在當地老百姓都自豪地說自己來自十八洞村。」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市委改革辦給出數據
    (原標題: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市委改革辦給出數據) 據《北京日報》,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的會議精神,介紹《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過程、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
    【「十四五」時期將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據新華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說,「十四五」時期將按照《建議》的要求,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要素收入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這是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出發,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服務差距為導向,通過促進更加公平的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目標的重要部署。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新發展階段,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一項把發展的目的和手段有機統一的重要要求,也有助於把一系列與民生相關的改革和發展舉措協同起來,同步、配套地予以推進。
  • 個稅稅率層級減少有助於中等收入群體的形成
    倘若不需要個稅來調節收入再分配,不需要個人所得稅在政府收入體系中發揮作用,則免徵額提得再高,甚至取消個稅,都可作為選擇項,畢竟目前個稅所提供的收入水平非常有限。但如果考慮到中國稅制結構需要調整,我們就會發現,取消個稅或者過分削弱個稅的作用是不合適的。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推高了了國內市場商品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