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不斷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2020-12-15 閃電新聞

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記者獲悉,根據《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北京將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據介紹,北京市對北京中等收入群體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據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提高城市發展活力,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有利於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利於凝聚核心價值觀。

下一步,北京將立足於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一是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高端製造業,強化服務業優勢,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二是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行動計劃,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推進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資分配製度改革,穩步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三是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水平,深化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改革,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鼓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全面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四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建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對於北京來說,只有16.8%的農村居民屬於中等收入群體。下一步,將通過發展綠色產業、增加公益崗位、激發「三塊地」活力等措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五是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圍繞「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加強對該群體的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

責任編輯:潘俊強

作者:潘俊強

相關焦點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市委改革辦給出數據
    (原標題: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市委改革辦給出數據) 據《北京日報》,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的會議精神,介紹《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過程、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北京如何建設「兩區」?權威回應
    問題一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表示,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北京《規劃建議》中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擴大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提高城市發展活力,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有利於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利於凝聚核心價值觀。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作出「中國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判斷的依據是什麼?這個判斷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起什麼作用?3億多人的中等收入人群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目前,學界對中等收入群體有多種定義。因此,不同的劃分標準下,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也有所差異。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邁過中等收入陷阱
    :要使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使更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既是化解我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讓人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更是面向未來按規律辦事、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有力抓手。當前階段,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按照預測,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可達1萬美元以上。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將「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納入兩步走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黃大智:「中等收入群體」是什麼 擴大這個群體到底有什麼作用?
    其中指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對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十分重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好發展質量效益、擴大人力資本、發揮企業家作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建設技能型勞動者隊伍等重大問題。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文件正在醞釀 增收、減負是關鍵詞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社部等多部委近期密集調研或召開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舉措。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相關文件正在醞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信息,近日,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赴江蘇、上海、浙江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當前城鄉居民增收形勢,旨在提出更多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建議,深化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總體部署和重要舉措。  7月份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多次組織召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專題或專家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意味著什麼
    據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介紹,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2017年已經超過4億人,2018年還會增加。  收入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是衡量一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基礎性指標。那麼,什麼是「中等收入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標準,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落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就屬中等收入家庭。
  • 東亞三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收入翻倍城鄉同富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綜述:收入翻倍,城鄉同富,人力投資——看東亞三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一國經濟從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階段,發展道路不同,所需時間不同,但跨越過程中的經濟規律通常有相似之處。
  • 廣東省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分析研究
    本文主要對中等收入群體的涵義和標準進行探討,分析廣東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並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一些建議,為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策提供參考。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想辦法讓中等收入群體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從實證角度看,不同群體的收入佔社會總收入的比重與社會穩定有相關關係。一般而言,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越大,而低收入與高收入的比重越小,呈橄欖型的社會結構的社會就越穩定。讓更多的低收入者走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使大多數居民家庭達到中等收入的生活水平,貧富差距的社會矛盾就能得到緩解,社會將更加和諧和穩定。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
    【「十四五」時期將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據新華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說,「十四五」時期將按照《建議》的要求,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要素收入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的概念定義——社會學與經濟學取向的比較
    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是推進社會變革的力量,他們將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間階層則是一個逐步消亡的社會群體,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兩極分化為兩大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其他社會成分都將逐步縮小而消亡。然而,資本主義社會的中間階層並未逐步消亡,相反,由於白領職業人群的擴張,中間階層規模不斷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間階層在歐美發達社會中成為主導性的社會群體。
  • 願最拼的「中等收入群體」過得再好一些
    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是這樣的: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 每月掙兩千到五千,就算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對於劃分標準,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國家統計局測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經超過4億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積極推動中國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央視網消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