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意味著什麼

2020-12-13 中國網財經

  據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介紹,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2017年已經超過4億人,2018年還會增加。

  收入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是衡量一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基礎性指標。那麼,什麼是「中等收入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標準,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落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就屬中等收入家庭。當然,迄今國內外學術界對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尚無共識,也沒有統一標準。如按世界銀行的標準來看,中等收入標準為成年人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1:6.5的匯率計算,約合2.3725萬-23.725萬元人民幣。

  進一步地,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這個群體的產生和形成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它證明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以及人口大國在脫貧致富道路上,在提高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方面,在增強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方面邁出的堅實步伐。

  其次,4億中等收入群體是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國際上比較重視中產階層的社會穩定作用,中產階層的鞏固和擴大被認為是正向的社會人口變遷。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中等收入群體基本上可以說是衣食無憂的小康人口,他們已經解決好溫飽問題,從而提出更高層次的個體發展、生命自由、生活幸福等訴求。中等收入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經濟自由,他們會用良好的經濟條件去實現更美好的生活目標。

  再次,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將為經濟繁榮保駕護航。4億中等收入群體身上蘊藏著巨大的經濟能量,是市場內需擴大極其重要的推力,是購房買車、休閒旅遊、商品和服務消費的主力軍,是緩和經濟下行的消費動力,是持續經濟繁榮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

  第四,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將為人口優化提供助力。中等收入群體絕大多數是三口之家,中國文化重視親子關係甚至以此為軸心,所以望子成龍心態非常普遍。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得家庭教育投資得到持續的加強,相比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的新生代人口智力優化具備明顯投資優勢。

  然而,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可以說喜中有憂。無疑,即便是中等收入群體,根據目前的定義,群體內部也存在著貧富差異,如果月入2000元也可以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太寬泛的定義會使一個概念失去可信的強大解釋力。因此,宜採取更嚴格的標準來界定中等收入群體,避免對這個巨大群體中的「貧困群體」缺乏應有的敏感性。中等收入群體這一概念理應拒絕「隱性貧困人口」。其實,中等收入群體中的低收入人口過得還是挺艱難的,不論是實際收入還是生活壓力都難以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輕鬆、樂趣和尊嚴。

  未來的努力方向是,釐清中等收入群體的概念邊界,讓真正意義上的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融合,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使之成為推動社會總體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力量。一是杜絕奢侈性、炫耀性和愚昧性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在可持續消費文化旗幟下,消費行為方式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能很好地契合;二是倡導將錢花在刀刃上、莫以善小而不為的大眾慈善文化,在中等收入群體中塑造扶貧濟困、捨我其誰的社會責任。一方面可以提升中等收入群體的精神品質、生活質量和個體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增進社會和諧度、團結度和整合度。(作者是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責任編輯:戴婷婷)

相關焦點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文件正在醞釀 增收、減負是關鍵詞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社部等多部委近期密集調研或召開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舉措。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相關文件正在醞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信息,近日,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赴江蘇、上海、浙江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當前城鄉居民增收形勢,旨在提出更多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建議,深化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總體部署和重要舉措。  7月份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多次組織召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專題或專家座談會,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黃大智:「中等收入群體」是什麼 擴大這個群體到底有什麼作用?
    其中指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對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十分重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好發展質量效益、擴大人力資本、發揮企業家作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建設技能型勞動者隊伍等重大問題。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作出「中國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判斷的依據是什麼?這個判斷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起什麼作用?3億多人的中等收入人群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目前,學界對中等收入群體有多種定義。因此,不同的劃分標準下,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也有所差異。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邁過中等收入陷阱
    使更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既是化解我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讓人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更是面向未來按規律辦事、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有力抓手。當前階段,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按照預測,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可達1萬美元以上。
  •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將「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納入兩步走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 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題:持續釋放增收紅利 技能勞動者、農民工等迎新利好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過去一年,我國經受住了疫情「大考」,經濟穩步復甦的同時,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近段時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
  •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
    【「十四五」時期將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據新華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說,「十四五」時期將按照《建議》的要求,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要素收入
  • 北京將不斷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記者獲悉,根據《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北京將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據介紹,北京市對北京中等收入群體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擴中」政策有望密集落地   近段時間,圍繞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仍在密集釋放。   「十四五」規劃建議勾勒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施工圖,包括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 專家熱議改善收入分配:住房租賃將起效,農業轉移人口是關鍵
    對於收入分配不平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從另一角度進行了解讀,他認為過去7年不同收入水平群體在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上保持了基本同步,這是件好事,很難得。「中國60%的人口只佔國民收入30%的份額,這聽上去似乎令人沮喪,但實際上他們的收入基本上能以人均GDP增速的水平在增長,這是件好事。
  • 東亞三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收入翻倍城鄉同富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綜述:收入翻倍,城鄉同富,人力投資——看東亞三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一國經濟從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階段,發展道路不同,所需時間不同,但跨越過程中的經濟規律通常有相似之處。
  • 廣東省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分析研究
    本文主要對中等收入群體的涵義和標準進行探討,分析廣東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並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一些建議,為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策提供參考。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針對不同階層的收入問題,提出了要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這在黨的文獻中還是第一次出現,這需要我們準確把握,深刻認識其重要意義,並採取有效措施,有步驟地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與臺灣屏東基督教醫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
    2017年11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老年學研究所與屏東基督教醫院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臺灣屏東基督教醫院董事長劉侃、院長餘廣亮、副院長範思善、講座教授及國際醫療事業發展中心執行長蔡篤堅,臺灣巧智公司董事長楊生,北京大學醫院院長雲虹,北京大學離退休工作部辦公室主任張昉,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宋新明、胡玉坤、李寧、王振傑、班曉娜、雲春鳳、奧登等師生出席儀式。儀式由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所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陳功主持。
  • 願最拼的「中等收入群體」過得再好一些
    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是這樣的: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北京如何建設「兩區」?權威回應
    問題一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表示,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北京《規劃建議》中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擴大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提高城市發展活力,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有利於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利於凝聚核心價值觀。
  •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順利召開 「面向數字時代的教育經濟研究」——2021新年論壇暨《教育經濟學》新書發布會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於2021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以「線上+線下「的模式,舉辦了題為「面向數字時代的教育經濟研究」的新年論壇。會上還發布了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閔維方教授和馬莉萍副教授最新出版的《教育經濟學》一書。論壇包括兩個主旨報告和四個專題論壇。主旨報告環節由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嶽昌君教授主持。
  • 社科院: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人口佔總人口的37.4%
    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研究員表示,基於全國社會調查數據測算,當前階段中等收入群體家庭人口佔全國家庭總人口的比例為37.4%。­  李培林表示,關於中等收入群體,國家目前還沒有正式公布的標準,學界也還在不斷的研究,國際上使用的標準有絕對量的標準,也有相對比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