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維發展型課堂上經常用到圓圈圖(Circle Map),圓圈圖是由一個小圓和一個大圓組成的思維導圖,中心詞寫在小圓圈內,關於中心詞的聯想寫在兩個圓圈中間,聯想的關鍵詞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簡單的圖片。
那麼,如何運用應用圖呢?
第一,運用圓圈圖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聯想是由此及彼的思維活動,只需要利於事物彼此之間的形象相似、因果相關、位置接近就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充分發揮想像能力。下圖表示的就是相關關係:
如果中心主題是「圓形」,那麼,可以用兩個「球」——籃球、足球、桌球等等;也可以聯想到——太陽、月亮、盤子、碟子等等,不斷拓展,思路會更加開闊。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圓圈圖簡單理解的話,就是把一個中心思想逐層展開的過程。一般最裡面的圓圈代表中心主題,外部圓圈的內容都是圍繞中心主題的相關信息。形成一種有限制的開放,所謂限制是指主體的規定性,開放就是在主題固定範圍內發散,可以培養學生圍繞主題思考問題的嚴謹思維品質。如果外部圓圈數量不止一個(例如洋蔥圖),則根據距離中心主題的遠近,其與中心主題的相關性也會逐漸減弱。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概念的層次關係,了解主次關係,提高歸類分析的思維能力,養成清晰的思路和嚴謹的思維習慣。
第三,用圓圈圖梳理思路。圓圈圖的這種發散式構造利於學生理解自己的思維過程,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關係框架。有時候學生並沒有有意識地檢查自己思維過程,用概念圖使自己的思維有了顯性化表達,可以自覺主動地反省自己的思維活動。
第四,用圓圈圖來討論問題。比如,小劉喜歡餵養小動物,但不知道選哪種動物,要求大家幫她提建議,我們就可以畫圓圈圖來表達自己的理由。
第五,用圓圈圖來構思作文。有這樣一道作文題:《空氣》,老師在思維導圖教學中給出了一個中心主題「空氣」,然後學生在構思時,畫了一張圓圈圖,調動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關於「空氣」的信息。
第六,用圓圈圖開展頭腦風暴。當一群人圍繞一個特定的興趣領域產生新觀點的時候,這種情境就叫做頭腦風暴。頭腦風暴的特點是讓參與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其可分為直接頭腦風暴和質疑頭腦風暴法,前者是在專家群體決策基礎上儘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儘可能多的設想的方法,後者則是對前者提出的設想,方案逐一質疑,發現其現實可行性的方法,這是一種集體開發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比如,大家對20年以後的汽車很感興趣,就可以用圓圈圖展開頭腦風暴,畫出你心目中的形象。此外,許多解決問題的「諸葛亮會議」都可以讓參與者用圓圈圖圍繞主題表達自己的看法。
思維導圖中的圓圈圖既可以假髮兩箱和創新,還可以用來下定義,列清單,用好了完全能讓隱性思維顯性化,線性思維工具化,有力促進我們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