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2020-08-06 飛翔的粟米

​​《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故事恐怕是親子閱讀中最常見、最受歡迎的繪本之一了。這套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繪本,講述了母雞卡梅拉和她的兒女的歷險故事,充滿了驚險的情節和法式的幽默。


每冊文字大致在1500—2000字左右,適合「2-5歲親子共讀,5歲以上自主閱讀」。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在我猶豫選擇《不一樣的卡梅拉》作為閱讀素材是不是太簡單時,女兒把這套擱置已久的繪本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心滿意足之餘,她告訴我有個「大發現」。原來,女兒發現跑男上曾經提的那個問題「熱氣球最初搭載的三種動物」,其實就是卡梅拉《我要找回太陽》上面講的,乘坐熱氣球的小雞、小鴨和小羊。


這使我意識到,《不一樣的卡梅拉》雖然是一套給兒童看的繪本,裡面許多故事都有真實的歷史背景,不僅「不簡單」,還很嚴謹。


受到女兒的啟發,我決定就選這本「簡單」的繪本來畫思維導圖。選擇了幾乎無使用邊界、無使用規則的圓圈圖。只要與主題相關,哪怕是書之外的信息和知識,統統可以填進來。


圓圈圖(Circle Map):通過提供相關信息來展示與一個主題相關的知識。在圓圈中心,可以使用詞語,數字,圖畫或者其他標誌或象徵物來表示你嘗試理解或定義的事物,在大圓圈內寫下或畫出與主題相關的信息。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這次我的工作量並不大,我很快畫好了設計圖。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女兒拿到這幅圖,最先添上的是卡梅拉和她的願望「我想去看大海!」這可有點兒和我「設想的」不一樣了。女兒解釋說:「如果沒有這個心願,她就不會出發啦!」


然後,她按照故事發展順序,陸陸續續畫上了書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圖案。


她在大圈裡添上了衝浪的卡梅拉、哥倫布的大船,然後畫了卡梅拉下蛋的的「重要突破」,之後用皮迪克的雞舍代表卡梅拉登上「新大陸」後看到景象。


女兒用樹葉包著的玉米粒代表「新大陸風情」。看她畫到這兒,我補充道:「當時南美洲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就是玉米哦!」


女兒用C+P=♡來代表卡梅拉與皮迪克成了小戀人,它們乘船回到了卡梅拉的故鄉,並生下了卡梅利多——這系列書裡真正的小主角。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我暗暗在心裡評估故事的六大要素(5W1H),這些圖畫包括了故事的主人公及對她影響很大的朋友(Who-卡梅拉、鸕鷀佩羅),有事情發生的原因(Why-卡梅拉的願望),有我們從延伸閱讀材料上查找到的事情發生的時間(When-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有事情發生的地點(Where-卡梅拉的雞舍、新大陸的雞舍),也有發生的事情(What-衝浪、生蛋、戀愛),還包括怎麼發生的(How-乘坐哥倫布的船)。


看來整幅畫把《我想去看海》表達得非常完整了。女兒隨後對自己的作品完成了勾線,塗色。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思維導圖】圓圈圖與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書中幽默、搞笑的部分總能給孩子留下更深刻印象,女兒在左側用樹葉包著的玉米粒旁邊畫了一個紅色的、光禿的雞屁股,「皮迪克家族裡公雞尾巴上的羽毛都被印第安人拿去做頭冠了」。


大家也可以用圓圈圖來畫畫圖。

相關焦點

  • 思維導圖圓圈圖有什麼用?
    MindManager 2018中新增了圓圈圖形的模板,包括洋蔥圖和維恩圖,很多用戶也許對這種圓圈圖比較陌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思維導圖圓圈圖的基礎用法。思維導圖圓圈圖的這種發散式構造利於用戶理解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為用戶提供一種關係框架。這種圓圈圖式的思維導圖很適合教育環境,可以提高教師的領導力和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現在有很多老師開始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思維導圖圓圈圖簡單理解的話,就是把一個中心思想逐層展開的過程。
  • 簡單有效的兒童思維導圖|圓圈圖與氣泡圖
    Thinking Map,即思維導圖,是由美國教育學博士David Hyerle(大衛·海勒)發明的用來構建知識、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工具。它把人類在思考問題時的八種基本思維過程,用八個對應的圖示來表達,通過可視化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思考,以及同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其中最簡單有效,對寫作文起到很大幫助作用的,當然是圓圈圖和氣泡圖。圓圈圖和氣泡圖很像,都是由一個中心詞語進行聯想和發散。
  • 親子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
    只有小雞卡梅拉拒絕下蛋。「下蛋,下蛋,總是下蛋!」他生氣的說,「生活中應該還有更好玩的事可以做!」卡梅拉更喜歡聽佩羅講大海的故事。佩羅曾經遊歷過很多的地方!儘管他說話有些誇張,但卡梅拉還是十分著迷這些美妙的故事。「總有那麼一天,我也要去看看大海。」一天晚上,又到了該回雞窩睡覺的時間。「我不想睡覺!我才不要像其他小雞一樣呢!我想去看大海!」
  • 8種思維導圖,讓孩子的思維更有邏輯!
    8種思維導圖常見的思維導圖的模式有8種:圓圈圖(Circle Map),使用場景是歸類、總結;下面我來分別講講8種思維導圖的用法:1.圓圈圖圓圈圖由兩個圓構成,內部的圓定義了我們要描述的主題,外部的大圓羅列了和主題相關的所有理解和描述。
  • 神奇的思維魔法: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也這麼去讀,有可能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折騰沒了,但閱讀一定要有輸入,泛泛地閱讀只是興趣閱讀,而帶有輸出的精讀才能把書讀懂、讀透。要有輸出,看書過程中就需要帶有問題閱讀,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內容。下面就用思維導圖裡面的八大思維圖示法來幫忙,方法都很簡單,但卻非常實用。
  • wind爸爸:兒童思維導圖大匯總(思維導圖9)
    每天一篇育兒手記 / 第 80 篇通過前面8篇文章的分享,一共和大家討論了8種思維導圖,你知道這8種思維導圖是怎麼來的嗎?它們是由於美國教育學博士大衛·海勒發明的,專門用來幫助學前孩子和低齡學童來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套可視化工具。原名叫Thinking Maps,即思維導圖。通過分享你也知道了,這種思維導圖和我們大人平時使用的思維導圖還是有所不同的。實際上,我們成人平時使用的思維導圖叫Mind Map,中文的翻譯也叫思維導圖。
  • 少兒思維導圖
    一、少兒思維導圖的定義少兒思維導圖——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少兒思維導圖是把孩子腦海中裡的想法,用各種圈圈線線畫出來,一目了然,再也不會亂糟糟理不出頭緒,做起事情來自然就能夠更加順暢。
  • 思維導圖知多少
    分析主人公特點(mearning in context)這個問題,採用Circle Map(圓圈圖)分析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sequence), 可用流程圖(Flow Map)對比和比較人物特點,可選用雙氣泡圖(Double Bubble Map)圓圈圖用於定義一個概念。
  • 6.如何運用圓圈圖促進思維發展?
    在思維發展型課堂上經常用到圓圈圖(Circle Map),圓圈圖是由一個小圓和一個大圓組成的思維導圖,中心詞寫在小圓圈內,關於中心詞的聯想寫在兩個圓圈中間,聯想的關鍵詞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簡單的圖片。圓圈圖簡單理解的話,就是把一個中心思想逐層展開的過程。一般最裡面的圓圈代表中心主題,外部圓圈的內容都是圍繞中心主題的相關信息。形成一種有限制的開放,所謂限制是指主體的規定性,開放就是在主題固定範圍內發散,可以培養學生圍繞主題思考問題的嚴謹思維品質。如果外部圓圈數量不止一個(例如洋蔥圖),則根據距離中心主題的遠近,其與中心主題的相關性也會逐漸減弱。
  • 巧用這8張思維導圖,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10倍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上周,閨蜜去北大附小給三年級的孩子們做閱讀課的講座,邀我一塊兒參加。整場活動下來,讓我驚訝的並不是閨蜜的閱讀分享課,是在座的100多個孩子全部都用彩筆畫思維導圖完成了筆記!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媽媽是超人3》裡,黃聖依兒子安迪要參加「媽媽炫耀大賽」,為了幫助安迪準備演講,黃聖依一邊給安迪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邊讓安迪按照思維導圖的邏輯畫了出來。黃聖依在節目裡說教安迪用思維導圖的原因:因為孩子還不太認識字,但通過一些標誌性的圖像(圖形,曲線等)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去理解、記憶。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也這麼去讀,有可能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折騰沒了,但閱讀一定要有輸入,泛泛的閱讀只是興趣閱讀,而帶有輸出的精讀才能把書讀懂、讀透。要有輸出,看書過程中就需要帶有問題閱讀,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內容。下面就用思維導圖裡面的八大思維圖示法來幫忙,方法都很簡單,但卻非常實用。
  • 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安的種子》
    那麼這樣一本繪本該如何領孩子繪製思維導圖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分享。今天的思維導圖會很有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家會發現好像導圖的中心主題是一樣的,都是這三個小和尚(本、靜、安),然後對3個同樣的主題畫了3種不同的導圖,相信大家繪製後對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會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 思維導圖用得好,提高孩子學習效率,一起來了解思維導圖!
    說起思維導圖 ,我們並不陌生,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已經用過了,只是沒有系統的總結一下。今天,芸含媽媽將思維導圖的基本款簡單介紹一下,目的是引導孩子用正確思維去思考。思維導圖( Mind Map/ Thinking Map ),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圖表來分析問題、理清思路。
  • 學完思維導圖,我終於明白了「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
    當時我在一旁瞪大雙眼,仿佛一個表情包,不敢相信這是一個7歲孩子的思維。朋友在一旁對大驚小怪的我解釋說:「這種方式叫思維導圖,在北美是幼兒園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因為喬喬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就差,很多事情都依靠老師和家長幫助分析。如果喬喬也能學會思維導圖,對於他來說,會不會有質的飛躍呢?
  • 思維導圖在英語啟蒙中的運用
    下圖就是一張典型的mind map,主題是家裡的房間:這種圖可以幫助孩子擴散思維或者進行頭腦風暴,是一種記憶工具。                      Thinking Map(八種形式)圓圈圖用於定義一個概念。
  • 【線上課程@寒假班】思維導圖+思維模型
    、不吃菜、不聽話……我說,那你們一起來學個思維課程。家長連連擺手,我畫畫不行。我告訴他們:思維課程不是畫畫課,它是改變你限定性思維的魔法——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的東尼.博贊發明了思維導圖(Mind Map)。思維導圖利用圖形技術,將發散性思維展現為視覺表達。
  • 【魔法視野】魔法學習利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不愧為魔法學習的利器。推薦給大家有關思維導圖的分類和案例,歡迎魔法導師們分享自己和學生們運用思維導圖的案例和心得。Thinking maps思維導圖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開發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它的開發建立在語義學、認知心理學等理論基礎之上。
  • 拓展兒童思維,一張思維導圖就夠了
    春節的時候有給大家介紹表姐家小萌在美國讀小學,跟著老師學習思維導圖後,邏輯能力和思考的條理性都提高了很多。有很多爸媽都非常喜歡這期內容並且跟我互動很多,所以,今天想挑8種思維導圖中的一個——circle map元全圖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