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困惑之:兩個孩子總是吵架、打架怎麼辦?

2020-09-04 象樂成長

在每個二胎家庭中,要觸發兩個孩子吵架、打架的情景簡直太多了:

  • 看個電視要搶,都想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 隨手拿個玩具要搶,本來平時扔在一邊可能看都不看,但只要一個人玩,另外一個就會搶著玩;
  • 其中一個人想拉著爸爸去他的房間玩,另一個人偏要拉著爸爸在客廳玩。



其實,幾乎沒有不吵架、不打架的兄弟姐妹。大多數時候二寶之間的競爭,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並非全是壞處。相比獨生子女,他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競爭能力以及解決衝突和矛盾的能力。


01 面對孩子的告狀只共情不站隊,你看見的,未必是事情的全部


相信很多二胎父母都有這樣的苦惱:總有孩子跑來找自己告狀,說自己委屈,對方欺負了自己。

面對孩子的告狀,我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一方面我們擔心輕易相信了,對另一個孩子不公平;另一方面,我們又怕不相信會對來告狀的孩子在心理上造成傷害。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父母抱著兒子坐在沙發上


其實,大多數覺得兩個孩子難以平衡的父母,通常都犯了一個錯,就是總想當一個「公正的法官」。事實上,做到絕對的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

兩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想法和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反而會製造更多的不公平。



此外,也不要總是假設那個打人的人就是錯誤的一方。有時,挨打者嘲諷逗弄侮辱折磨他的兄弟姐妹,會到一個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

如果在不了解事情全部信息的情況下,貿然指責孩子,其實對孩子來說不公平,同時也助長了小孩子「耍小心眼」的習慣。

也有一些辦法,能讓他們減少打架,或者至少知道打架的尺度。



02 讓兩個孩子分開、冷靜,從而自主解決問題


比如,讓兩個快打起來或者正在打架的孩子立刻分開,到不同的房間,冷卻一段時間。

大家都平靜下來之後,再讓他們一起坐在桌子旁,給他們一個討論的機會,你在中間作仲裁調解,直到問題解決。

或者也可以讓兩個孩子坐在沙發的兩端,或兩個相鄰的椅子上。告訴他們,只有問題解決了,他們才能站起來。



最初呢,也許需要你在中間做一些引導和調解,但慢慢地,他們自己就會知道如何進行談判,以及如何妥協了。畢竟,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談判妥協的。孩子在沮喪生氣或煩躁的時候,他們容易會出手打人。


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教導孩子一些控制情緒的技術,以及一些談判妥協的方法,他們可能會繼續藉助打架方式,來得著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教孩子如何用一種可接受的方式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


03 嬉鬧上線「打架遊戲」,不過得讓他們知道打架的尺度


此外,如果情節不是很嚴重,或是他們日常感情還是很好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讓他們玩「打架遊戲」。

比如,在兩個孩子爭搶玩具時,你可以「唯恐天下不亂」地加入戰局,你可以表現得誇張一點,笑著說,該輪到我玩了。

或者讓兩兄弟互相打,兩兄弟和爸爸打,當然前提是我會告訴他們這是「假裝打架」,不可以打頭等等,同時會在一旁監督。


喝牛奶的孩子。

兩個孩子剛開始可能會突然愣住,但很快他們就會化敵為友,結成同盟直接向你發起進攻了。

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風雨欲來的爭端,在你的智慧下,化成了三個人的笑鬧喔。而且經常玩「打架遊戲」後,兩個孩子彼此之間真正打架的次數或許就能減少。


04 必要時幫助孩子們,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


如果我們已經給孩子建立了規則,可有時孩子的吵架也會超出我們所制定的規則,那麼此時就需要我們的「嚴肅」介入啦~

另一方面,當孩子們都太小的時候,我們也需要介入。

美國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汀認為:孩子越小,父母越應該幹預,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當孩子越大,父母應該越少幹預,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介入不是為了評判誰對誰錯,而是幫助孩子們討論出一個解決的方案,從而阻止孩子之間的打架。

比如兩個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因為對動畫片中的人物有不同的評價,從而說著說著就起了爭執,甚至到了打架的地步。


小孩子做飯


此時我們就可以先給孩子舉一個例子,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拿出兩個孩子分別喜歡的玩具,問孩子:「這個汽車是不是哥哥喜歡的,這個小公主是不是妹妹喜歡的?」

兩個孩子面對自己喜歡的玩具都會點頭,此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們不能逼迫對方去接受我們自己的喜好。」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明白了,之後和孩子們討論如何去解決,讓兩個孩子都發表自己的意見。其實一旦討論的環節能進行,就說明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大半。

只要在孩子們討論後,我們選擇一種對兩個孩子都有利的方式,打架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了。

作為父母,我們做這些的根本目的就是減少孩子們打架的頻次,幫助孩子們學會與對方相處,最終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父母做好這三點,兩個孩子相處更融洽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尤其是80後和90後迎來了二胎高峰期。家有兩個孩子,多了很多歡聲笑語和兄弟姐妹間的甜蜜,但同時二胎家庭也有很多令父母煩心的麻煩。JoJo媽聽到身邊的姐妹吐槽說「本來是親媽,每天卻在扮演著後媽的角色」,只要兩個孩子打架爭吵,她就開始獅吼功,吼完又立馬心生愧疚。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麼管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二胎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添了新的家庭成員,二胎寶寶的降臨應該是讓全家人都開心的事情,然而如果兩個孩子之間不能和諧共處,家長們一定非常傷腦筋。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時,家長說:大的讓小的!都錯了
    大毛用絕望的語氣喊道:「不要理他,不要打架!」四五歲該怎麼辦?可能很多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這個經歷過暴力家庭的孩子內心並沒有那麼純粹。可能他喊出那個聲音的時候性格已經被暴力衝擊了。如果你問他什麼是和諧,也許他會認為是醉酒後沒有虐待的和諧與安寧。李玫瑾:教授當二胎的孩子打架時,父母會說:大的讓小的打!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前一陣看到一個二胎家庭中,一對姐妹深夜離家出走,民警找到後問其原因,8歲的妹妹委屈地說:「我和媽媽說,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聽了孩子的話,覺得好像孩子的腦迴路不對,但其實孩子的內心有諸多委屈。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很多二胎家庭,父母都會不自覺的偏愛某一個孩子,或者關注某一孩子,但父母卻常常不自知,從而導致孩子的內心受傷。前一陣看到一個二胎家庭中,一對姐妹深夜離家出走,民警找到後問其原因,8歲的妹妹委屈地說:「我和媽媽說,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聽了孩子的話,覺得好像孩子的腦迴路不對,但其實孩子的內心有諸多委屈。
  • 二胎時代:兄弟姐妹打架怎麼辦
    為什麼會打架?孩子也會有情緒孩子飢餓或者困的時候,尤其愛鬧覺的孩子,他會把那些無緣由的煩躁和負面情緒發洩出來,另一個孩子可能無故被牽連。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的相處父母也不是神仙,往往由於家庭的經濟等各方面的壓力而情緒崩潰,在孩子們吵架的時候,往往很難有耐心。如果能夠心平氣和的去處理,也許能很快平息一次爭吵,而沒有耐心的時候,會使場面更加混亂。
  • 二胎家庭,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只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
    影響的是兩個孩子。那麼,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一、二胎家庭的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小寶小的時候,他會欺負小寶;小寶長大了,他會和小寶吵架甚至打架。所以,二胎家庭的父母一碗水端不平也會引發兩個孩子之間的&34;,影響孩子之間的手足親情。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曾經表示:兄弟姐妹之間產生妒忌,大多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予兩個孩子公平的愛。
  • 大寶和二寶吵架了,聰明家長牢記「三不要」,孩子感情會更好
    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我總是害怕我小時候太孤單。這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孤獨並不孤單。這讓父母很頭疼。我不知道是否有父母像我一樣。我總是覺得電視和網際網路上的第二胎家庭擁有一大筆財富,兩筆財富,其中兩筆財富保護著這筆大財富,但是當我到達家中時,我總是吵架和戰鬥了兩天。什麼都沒停。雖然這是孩子之間的天真爭執,但我怕父母沒有控制住自己,做出了錯誤的反應,效果不好,大寶和二寶吵架了。
  • 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矛盾?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許多父母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重視程度越來越強,這也是為了平衡兩個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減少矛盾。但是,光愛孩子還不夠,二胎家庭矛盾的平衡,需要家長看到更多幼兒的心理需求。朋友小張家裡是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外人看來,喜得雙胞胎當然是非常幸運而有福氣的事情,可是只有小張自己知道,因為有兩個孩子,許多問題都變得很複雜,比如弟弟有了突出成績,哥哥就容易「爭寵」,擔心被拋棄,會出現嫉妒情緒。
  • 家裡兩個孩子吵架,老母親怎麼辦
    5:00接孩子放學,剛見面,兩個孩子吵架,老二吼哥哥不該躲起來,找了半天沒找到。老大氣呼呼的告訴說妹妹罵他,然後丟給我一句自己走回家。我就愣在那,在大街上,真是怒髮衝冠又沒辦法發出來,老大班的幾個家長都看戲似的看著我。我只能自己走,走了一小截,我覺得不對勁,這事是老二惹出來的,她怎麼坐車上。我停了車,把老二攆下去,讓她也自己走回去。
  • 姐弟打架氣勢洶洶,網友看到後,不禁吐槽:仿佛看到了我和我老婆
    如今,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並不少見,特別是第二胎政策的實施導致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第二個孩子,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通常會有孩子吵架和糾紛,使父母一陣不安。,這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視頻中兩個兄弟姐妹正在吵架。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關愛並不是唯一要素
    導語: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長考慮生二胎。但是,二孩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讓兩個孩子做到互相關愛,更好的健康成長。溝通,一直以來都是一門藝術,父母要多學習,與孩子有效溝通。在照顧二寶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好大寶的情緒。2.兩寶發生矛盾時,應注重和解方式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吵架、打架很正常。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或生氣,應該注意引導孩子和解。先讓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包容對方的方法。
  • 二胎家庭裡,兩個孩子總是吵架,家長該如何「一碗水端平」?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大部分家庭會選擇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扶持。但一般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由於大人的精力有限,家長們都開始強烈希望第一個孩子能夠快速獨立,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無形之中就被家裡人冷落。
  • 二胎家庭生活中,如何平衡「愛」
    目前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跟家庭的富裕,二胎家庭逐漸增加,父母們都感覺獨生子女會孤獨那麼有二胎的家庭,父母應當如何做呢?一,不要拿兩個孩子做比較很多父母都會在日常中拿兩個孩子做比較,希望讓兩個孩子都能夠互相進步共同成長;但往往會起反效果,傷害到了孩子們的感情久之也會產生隔閡。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近日,有網友在公眾號平臺提問: 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心理諮詢師回覆:這個問題提得特別有代表性,也是許多家庭存在的現實狀況。這樣的婚姻可能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夫妻之間經常劇烈爭吵甚至存在家庭暴力,二是兩個人冷漠以對、零溝通甚至存在冷暴力,三是存在喪偶式育兒或者雙方出軌等,甚至有的家庭這三大問題同時存在。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家庭狀態往往比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尤其是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二胎應該隨母親姓?過來人告訴你:孩子長大後至少會暴露三點問題
    本來兩個孩子相差不大,按理說能夠一起玩耍。但是現實確是兩個孩子經常為了爭寵而關係很不好,小周還以為是孩子還小,又過了幾年,孩子不僅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關係變好。而且還經常打架,吵架時大寶竟然說出讓孩子滾回外公家,因為他跟外公姓。甚至有時候孩子的鬥嘴會導致兩家關係產生裂痕。這也令這兩夫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家裡兩個孩子天天打架?父母要教育孩子溝通技能,而不是總當裁判
    最近我兩個同學都生二胎了。說來也奇怪,一方面是人口的不斷減少,都說願意生二胎的越來越少,但是我的周圍,好像都生二胎了。我是山東的,你說山東能生,我也認了,但是我大學同學,我熟悉的幾個也都要二胎了。現在我周圍跟我同齡的,像我一樣只要一胎的,都是鳳毛麟角。
  • 二胎家庭,父母做不好「裁判」對孩子「殺傷力」很強,你別忽視
    因為獨生子女,一來會略帶一點孤單,二來兩個孩子一起玩就有伴不孤獨。 但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兩個小孩雖然可以相親相愛,相處和睦,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在經歷打架互懟的常態。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做,兩個孩子都會因為他們受到了不公平,而出現打架互毆的行為,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呢?
  • 「全網最卑微二胎」走紅,化身姐姐小跟班,勤勤懇懇的服務姐姐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寬,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要二胎。雖然生二胎能夠給家庭帶來很多的快樂,可以對大寶做個伴和減少大寶的養老壓力。但是生二胎也有生二胎的煩惱。比如父母要承擔兩個孩子高額的教育費用和基本的物質生活費用。很多二胎的到來都給家庭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儘管如此,許多家庭也仍然堅持生二胎。為了要二胎,許多父母也是非常努力的工作和生活。
  • 老大常欺負老二,二胎家庭如何改變現狀?家長需注意孩子心理變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父母為了孩子有個陪伴都會選擇再生個二胎。二胎家庭也總是讓人聯想到幸福美滿,但是家裡有兩個小孩,調皮加倍,疲憊加倍。父母在照顧小的同時,大的也總是搗亂,這讓家長心力交瘁。二胎的家庭裡經常會出現老大趁大人不在時欺負打壓老二,明明自己的孩子在外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怎麼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反倒老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