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義大利研究人員首次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並警告稱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但科學家們表示,它們攜帶的化學物質可能會造成長期損害,或破壞胎兒正在發育的免疫系統。這些顆粒很可能是被母親們攝入或吸入的。
在4名正常懷孕和分娩的健康女性的胎盤中,科學家們採用拉曼顯微光譜法,發現了這些顆粒。在胎盤的胎兒側和母側以及胎兒發育的羊膜上,均檢測到微塑料。
他們總共發現了12個球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微塑料碎片。然而,每個胎盤中只有大約4%被分析,這表明微塑料的總數要高得多。
所有被分析的顆粒都是被染成藍色、紅色、橙色或粉色的塑料,它們可能最初來自包裝、油漆或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
這些微塑料大多為10微米(0.01毫米)大小,這意味著它們足夠小,可以在血液中運輸。這些顆粒可能進入了嬰兒的身體,但研究人員無法評估這一點。
在發表在《國際環境》雜誌(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總結道:「由於胎盤在支持胎兒發育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作為與外部環境的接口,潛在有害塑料顆粒的存在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人胎盤中的(微塑料)是否會引發免疫反應,以及其是否可能導致有毒汙染物釋放並對懷孕造成傷害。
他們稱,微塑料對胎兒的潛在影響包括減緩胎兒生長。
科學家們表示,在另外兩名參與研究的女性的胎盤中沒有發現這些顆粒,這可能是生理、飲食或生活方式不同的結果。
全球塑料年產量已超過3.2億噸,其中40%以上被用作一次性包裝,大量塑料垃圾大有「無孔不入」之勢。
非營利組織「塑料海洋國際」(plastic oceans International)表示,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被傾倒到世界各地的海洋中。
而微塑料汙染已經觸及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從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到海洋的最深處。眾所周知,人們通過食物和水攝入並吸入這些微小顆粒。
此前的研究已經在食物、海鹽和飲用水中發現了微塑料。微塑料對人體的影響尚不完全清楚,但科學家表示,這些顆粒被視為異物,因此會觸發免疫反應。
它們對人體的影響還不清楚,但科學家們說,迫切需要評估這個問題,尤其是對嬰兒。
今年10月,科學家們透露,用塑料瓶餵養的嬰兒每天吞食數百萬顆粒。2019年,研究人員報告稱,在胎盤的胎兒側發現了空氣汙染顆粒,這表明未出生的嬰兒也暴露在機動車和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汙染空氣中。
為了防止胎盤受到任何汙染,義大利的研究人員在接生過程中使用了無塑料配方。產科醫生和助產士使用棉質手套幫助產婦分娩,在產房只使用棉質毛巾。
倫敦國王學院產科教授安德魯·申南(Andrew Shennan)表示,研究中的嬰兒都是正常分娩,這讓人感到放心,但「顯然,在嬰兒發育期間最好不要有異物」。
化學慈善機構化學信託(Chem Trust)的伊莉莎白·索爾特·格林(Elizabeth Salter Green)說:「嬰兒出生時沒有受到汙染。這項研究規模很小,但表明了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
最近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懷孕的實驗室大鼠吸入的塑料納米顆粒,可在其胎兒的肝臟、肺、心臟、腎臟和大腦中檢測到。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責任編輯: 4114R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