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2021-01-08 艾拉物聯智能垃圾分類

據央視網消息: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1月1日開始實施。因此,很多人在2021年的第一天發現,原先奶茶店、快餐店提供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見了,它們要麼被換成了紙質吸管、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要麼就變成了可以直接飲用的杯蓋。

「限塑令」大家並不陌生,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08年就發布過,現在超市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就是打那兒開始實施的。時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級。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規定,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除此還提出了其他很多要求。因為全方位提高了對塑料製品生產、使用、處理的要求,網友把這次的規定稱為「最強限塑令」。

為什麼要禁塑、限塑?

來看看這組數據

↓↓↓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

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

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

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

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

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

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每年超10萬隻海洋動物

因被塑膠袋纏住或誤食塑膠袋而死亡

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垃圾侵佔

食物被垃圾填滿

因為可能一個垃圾

就會導致海洋生物的滅絕

這些扔進海洋的

塑膠袋降解時間要200~1000年

塑料填埋佔用大量土地,

且被佔土地土壤受到汙染,長期得不到恢復

被人造塑料垃圾困住的鶴
被塑料圈勒到變形的海龜
被繩子纏住的海龜
被垃圾危害的海洋精靈

你扔掉的塑料垃圾最後去了哪?

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洋

科學家曾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刊文稱,

太平洋垃圾帶漂浮著超過8萬噸垃圾,

主要是塑料瓶、塑膠袋等塑料製品,

這些「塑料怪物」的面積接近160萬平方公裡,

簡直觸目驚心!

「對於我們的人類來說

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

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

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

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安全 。

最新發現!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

近日,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據悉,當時有6位孕媽參與了這項研究,其體徵及胎兒的健康均無任何異樣。

可是當科學家利用拉曼顯微光譜時,卻在四個胎盤中檢測到了12塊5至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

(圖片來源:四川觀察)

「研究過程中僅對每個胎盤中約4%的部分進行了分析,這表明微塑料在胎盤中的總數會更多。」研究人員表示,參與研究的胎盤中,胎盤的胎側、母側以及胎兒發育的羊膜中,均存在塑料顆粒,這也意味著,胎盤的所有部位都存在微塑料碎片。

更令人震驚的是,研究人員表示若在胎盤中發現了塑料顆粒,那麼胎兒的體內,可能也會出現同樣的物質。

研究人員分析:由於被檢測出來的塑料顆粒,是經過染色的紅、藍、橙、粉顆粒,所以懷疑這些10微米的塑料,可能是來自包裝、塗料、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然後被母體吸收或吸入體內。

10微米約合0.01毫米,也正是因為它足夠小,才能隨著數量、時間隨著人體血液進入到孕媽的體內或胎盤中。

這種日積月累的傷害,將會影響胎兒正常生長、基因,甚至破壞寶寶正常的免疫系統。

塑料正在一步步侵蝕我們的健康,更可怕的是塑化劑就隱藏在我們平時吃的、用的、玩的物品中。而目前解決塑料垃圾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選擇之一就是禁塑、限塑!所以,如何防止塑化劑、減少塑料垃圾保護環境?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防止塑化劑、減少塑料垃圾保護環境,從這些小事做起

◆ 準備一個可以反覆使用的購物袋,只要外出購物就帶上。

◆ 限制瓶裝水飲用量,最好準備一個可循環使用的水瓶。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售出超過100萬瓶飲用水。瓶裝水是塑料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

◆ 棄用一次性咖啡杯,買一個好看又實用的保溫杯。一次性咖啡杯杯蓋大多是塑料製品。

◆ 少吃口香糖,因為它們含塑料成分,而且肯定無法回收利用。

◆ 避免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護產品。塑料微珠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廣泛應用於牙膏、洗面奶、沐浴啫喱等洗護產品。微珠會汙染環境,破壞海洋生態。

◆ 不用一次性剃鬚刀。

◆ 用硬紙盒取代塑料容器。

◆ 使用密封罐、保鮮盒保存食物,棄用保鮮袋。

◆ 不用塑料吸管。如果實在需要,不妨選擇紙吸管,或者用海藻製造的可食用吸管。

來源:陝西生態環境、託尼的科學小故事

相關焦點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中出現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
    21世紀,人類出生在一個被塑料垃圾包圍的世界。儘管此前的各項研究發現,微塑料顆粒早已遍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日常活動中。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塑料微粒與人類的聯繫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宮中。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23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顆粒,科學家憂心忡忡,未來該怎麼解決?
    胎盤發現塑料微粒相信大家都知道胎盤對於胎兒的重要性,胎兒通過胎盤來吸取營養,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快樂長大,一旦在胎盤中發現塑料顆粒,很有可能會威脅胎兒的正常生長,由於顆粒質量非常小,在胎兒的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隨著胎盤的營養送入進入胎兒的體內,塑料微顆粒在短時間內人體難以消化,再加上胎兒的免疫力小,他們更不會懂得如何將這些塑料微顆粒排出。
  • 較真丨科學家在女性胎盤中發現塑料顆粒,人類將生出「電子嬰兒」嗎?
    流傳說法:近日有研究人員在人類胎盤中檢出了微塑料,這意味著人類不再僅僅由細胞組成,就像生了一個電子嬰兒。 較真要點:原研究中關於微塑料顆粒對胎兒的影響僅為猜測,這些顆粒到底有何危害仍需進一步研究,目前不需要過度恐慌,「生出了電子嬰兒」的說法過於誇張了。
  • 人類胎盤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可能來自BB霜、睫毛膏、粉底液……
    胎盤檢驗結果讓人吃驚。通過拉曼光譜分析發現,6個胎盤中,有4個在胎兒側、母親側及胎兒發育的絨膜中都檢出了微塑料,一共12粒,其中胎兒側共發現5粒,母親側共發現4粒,絨膜中共發現3粒。要知道,科學家只分析了每個胎盤的4%,也就是說,胎盤中實際含有的微塑料數量更多,甚至無法排除一部分已經進入到新生兒體內。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汙染……
    研究人員採用拉曼顯微光譜法,在母體、胎兒和羊膜中均發現了微塑料。研究表明,這些微塑料所攜帶的物質會或對人體內分泌系統產生幹擾,並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微塑料汙染已波及胎盤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全球塑料產量逐年遞增,且超過 40% 的塑料被用作一次性包裝,產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是人類自食其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因為環境的關係以及我們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像新生兒的健康程度真的受到了影響,什麼新生兒先天疾病又或者畸形嬰兒等。就在前段時間《國際環境》雜誌中刊載了科學家的一項新發現,在人類的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微小的塑料顆粒。
  • 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科學家表示擔憂:或進入胎兒內臟
    一篇名為《Plasticenta: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塑料胎盤:人類胎盤中存在微塑料的第一個證據)的論文,可以說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
  • 說起來嚇人…研究發現:人類胎盤中已發現微塑料成分
    所謂微塑料(MPs)即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微塑料的存在可能已經在無形中充斥著人們的生活。有報告稱,在食品,特別是在海鮮、海鹽和飲用水中都有發現微塑料的存在。在海洋動物的胃腸道中和人類腸道中也有檢出。在人體組織內部,微塑料會被宿主機體視為異物,從而引發局部免疫反應和炎症。
  • 說起來嚇人……研究發現:人類胎盤中已發現微塑料成分
    公眾號「國外碩博招生」,每天監控國外獎學金多、愛招中國學生的名校招錄信息,千萬別錯過哦,掃碼關注——國外碩博招生在上個世紀,全球塑料產量已達到每年3.2億噸(Mt),超過40%的塑料被用作一次性包裝,從而產生塑料垃圾。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汙染,遍布全球生態的人造細微汙染物亟需...
    關於微塑料汙染的話題,最近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只知道其分布廣泛,卻對其潛在危害知之甚少。近日,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這一發現再次印證了這些細微的塑料顆粒具有極強的滲透性,不僅存在於我們可見的世界中,甚至已經進入我們的體內。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6日,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稱,全球海洋中可能有超過1500萬噸的微塑料,它已經從食物鏈最底端環節入侵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海洋總給人很遙遠的感覺,不過更殘酷的現實馬上就開始展現在大家眼前!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科學家十分擔憂,人類正自食惡果!
    根據《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塑料微粒。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嬰兒。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儀器檢測了6個人類胎盤,結果發現4個胎盤中存在塑料微粒,其直徑為5到10微米,共計12顆。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汙染:有可能觸發免疫反應,減緩胎兒生長
    在4名正常懷孕和分娩的健康女性的胎盤中,科學家們採用拉曼顯微光譜法,發現了這些顆粒。在胎盤的胎兒側和母側以及胎兒發育的羊膜上,均檢測到微塑料。 他們總共發現了12個球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微塑料碎片。然而,每個胎盤中只有大約4%被分析,這表明微塑料的總數要高得多。 所有被分析的顆粒都是被染成藍色、紅色、橙色或粉色的塑料,它們可能最初來自包裝、油漆或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 這些微塑料大多為10微米(0.01毫米)大小,這意味著它們足夠小,可以在血液中運輸。
  • 科學家從人類的糞便中,發現有塑料顆粒存在!
    科學家從人類的糞便中,發現有塑料顆粒存在!在20世紀,科學家就創造出了一種特殊的東西,它就是塑料。這種物質的製作成本極低,並且擁有極強的可塑性。憑藉這兩點它成為了人類社會的主要材料。只可惜塑料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降解起來十分麻煩。如今,科學家從人類的糞便中,發現有塑料顆粒存在,這是怎麼回事?
  • 蔓延全球的塑料顆粒,這次「惹大禍」了,人類糞便中檢測出它!
    蔓延全球的塑料顆粒,這次「惹大禍」了,人類糞便中檢測出它!塑料在使用時的缺陷不過塑料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很難降解,一般都是通過焚燒或者掩埋的方式將其清除,可這些方式對環境的汙染相當大,掩埋方式會導致土壤受汙,可見塑料的出現有利也有弊,目前它的弊端已漸漸顯露。最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竟然在人類的糞便中檢測到塑料顆粒。很多人聽到後都萬分震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限塑|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微塑料|嬰兒配方奶粉|塑料...
    而微塑料脫落是聚丙烯的普遍特性。同時,這些微塑料顆粒可能不止來源於奶瓶脫落,也可能有一部分來源於飲用水。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蔬菜和水果也「不乾淨」。土壤中同樣存在嚴重微塑料汙染,這會致使農作物「感染」微塑料。今年就有兩項研究對此進行闡述。
  • 由限塑令引發的深度思考:人類的健康會被塑料蠶食嗎
    幾年前,外國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來自八個國家的志願者糞便中檢測到塑料顆粒。有人推測,世界上90%的人都是吃塑料的。深度清潔的磨砂洗面奶含有多達30萬個塑料顆粒,在一些磨砂凝膠中,超過10%的成分是塑料顆粒。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同時也有我們人類未知或者待發現的新物種,而最近大家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裡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是說「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要說多還是多,在我們陸地區域所擔心的海洋區域也大有存在,那到底有什麼呢?
  • 人類大便中,專家發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大便中,專家發現微塑料顆粒!而且有一位科學家認為,這種危害並不單單指的地球,除此之外對於人類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這位科學家究竟發現了什麼呢?為什麼他會認為塑膠袋對人類的影響會很嚴重呢?沒有想到在這麼深的海底當中,還會出現塑料的顆粒,這也將表明人類目前對於地球的環境已經非常嚴重了,剛剛小編開頭所說到科學家發現,塑料對於人類的身體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在人類的大便當中竟然發現了一種微塑料顆粒,沒錯,這是試驗所得出來的一種結果,大家不要認為這是一種猜測。
  • 人類胎盤出現不該有的物質,人類還沒清醒
    近幾年來一直有一個巨大的環境問題困擾著我們,那就是塑料汙染,塑料是人類近現代發明的高分子聚合物,製造成本極低,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難以降解威脅著人類的生態環境,然而最擔心的事還是來了!人類胎盤出現不該有的物質,人類還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