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狠心」的媽媽,讓孩子茁壯成長

2020-09-12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人生第一個畢業


從兩歲一個多月開始上半託,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分離焦慮,再到後來因為因為疫情,停了5個月,加上剛複課那段時間正好是淺妹出生的時候,再回去上課又開始分離焦慮。於是,辰哥經歷了兩次撕心裂肺的分離焦慮期。


「媽媽我不要上學。」

「為什麼呢?」

「沒有一個認識的...」


放寒假前的C班剛剛跟同學混熟了,大部分同學便畢業離去了,再加上因為疫情,只能複課一個班,去了D班老師不認識,同學不認識。


當他每天都帶著悲傷哭泣的心情出門去上學的時候,我多想告訴他,不想去就別去吧,可是,我不能。孩子終究是要自己去跟這個世界建立聯繫,去面對,去克服...


同時面臨複課,妹妹的到來,如廁訓練,那段時間的辰哥,一直都很黏媽媽的辰哥,現在想想其實壓力蠻大的,但孩子的適應能力總比大人想像的強,這一次的分離焦慮期我正處於月子中無法出門,是爸爸陪著度過的,沒有我在,情緒會好一些,依賴性也會稍微少那麼一些。兩周之後漸漸進入佳境,到後來老師反饋說幾乎天天上課就放飛自我。

終於,為期近半年的半託畢業了,辰哥成長的非常迅速,特別是語言表達和動手能力方面。

畢業後,只有一周的暑假,辰哥念念不忘的是不是要去上學了,上學要有Camille,且嘴裡念念有詞的Katy給我發蛋糕了...感謝Katy和Camille老師這段時間以來的各種照顧。


第一個畢業小旅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畢業了,得來場旅行,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辰哥還不懂什麼是畢業什麼是旅行,只知道換了個地方玩玩,但該有的儀式感我還是要給足了。

由於疫情,今年的出遊計劃全部擱置了,也不敢去太遠且人多的地方。於是選擇了周邊自駕遊,但天氣熱得都不想出門,也真的就只是換了個地方睡覺和玩水,名副其實的度假。


全託生活開始了

開學的第一天早上,看到我換上了白襯衫,被迫起床的辰哥,睡眼朦朧的站在床圍裡說,


「媽媽你好漂亮,我也要穿white的。」

「那我幫你換上Pony的校服好嗎,white的哦」

「但我不要上學。」

「我們今天去新校區上學哦,有廚房你還記得嗎?上次你在那裡跟小哥哥玩哦,今天他也去上學,可以一起玩哦。」

「好~」

於是,收拾好開開心心上學去了,雖然學校是熟悉的環境,但在學校門口還是有點小情緒,進去之後還跑出來抱抱我,跟我說要站在外面等他。好的,放學了就能看到媽媽了。

晚上問他今天上學開心嗎?跟我強調了好幾次睡午覺不開心,要找媽媽,然後就趕緊過來抱抱尋找安慰。


早上,開學第二天,有點不想要上學。

「媽媽我不要上學。」

「為什麼呢?」

「睡覺不開心,想媽媽。」

「那你覺得不開心的時候,就想一些開心的事好嗎?這樣就會開心了。」

「好~」


於是,又開開心心出門了。


其實,入學的時候平靜的情緒且也能好好上課,雖然午睡的時候想媽媽哭了,但是對我來說他真的很棒了,兩歲多的孩子,家裡人都在擔心這麼小就送去全託會不會對他不好之類的,但我得做個「狠心」的媽媽,我並不希望他成長成了一朵過度保護的溫室花朵,他應該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去探險,全世界去跑。


這個小暖男,

最近表達能力突飛猛進,

在日益成長的生活裡,

常常出乎意料的講出了一些暖心的話。

謝謝你!


最深層的愛,

是給予正確的引導,放手讓他去嘗試。

我站在原地,看著他的世界越來越大。


祝你在託班玩得開心。

感謝小馬快跑媽媽的分享

文章來源:公眾號「卡神育兒說」

相關焦點

  • 狠心媽媽的育兒原則
    是的,有個時候,狠心也是一種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有堅持的原則,必要狠心的時候就要狠心。並不是說完全不給孩子吃糖,可是要有個限度。當孩子並不聽勸,大哭大叫「要吃糖,就要吃糖」,不給就倒在地上耍賴的時候,絕對不能為了讓他停止哭聲,而趕緊滿足要求。不然,孩子會覺得哭鬧有用,以後就拿它當武器了。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慢慢恢復平靜,對孩子說:我們已經說好了的,一天只能吃三顆糖。你已經吃完了。你可以繼續哭鬧,媽媽就在旁邊。你想清楚了,再過來找我。
  • 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出息,就需要媽媽「狠心」。媽媽"狠心",黎明的曙光才會越來越近。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做父母的寧願讓孩子委屈一時,也不要讓孩子辛苦一世。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 媽媽為了給寶寶斷奶,狠心「消失」一周,網友:孩子太可憐了
    為了給孩子斷奶,媽媽狠心「消失」一周阿黎生下寶寶後>婆帶孩子,斷奶也算是成功了,就抱著孩子去接阿黎回家,當再次看見媽媽那一刻,寶寶眼睛裡的一下子多了強光,笑得很開心。循序漸進孩子在6個月左右,就可以吃輔食了,這也是孩子斷奶前很重要的過渡期,一點點添加輔食,孩子也會開始減少對母乳的依賴,然後喝奶的時候,開始用奶瓶,如果牴觸奶瓶,也不要著急,等孩子更餓了再試試,處於本能就會接受奶粉
  • ...媽媽讓11歲盲女獨自上學: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而是選擇讓孩子自己摸索著上學,哪怕孩子走錯了,磕著碰著了,媽媽也只是強忍著淚水,在旁邊靜靜地看著,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然後在孩子快到家時,媽媽就假裝什麼也沒發生,笑著和孩子打招呼。這位媽媽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跟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真正獨立。
  • 為了給孩子斷奶,媽媽狠心「消失」一周,這種斷奶方式不可行
    ,母乳的營養只能補充寶寶6個月之前的營養和各種微量元素。等到寶寶6個月之後,母乳已經無法再補充孩子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家長也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或者是奶粉之類的食物來代替母乳。不過,很多寶寶在剛離開母乳的時候都會覺得有些不適應,甚至會常常哭泣,而媽媽是最看不得寶寶這個樣子的,但為了斷奶,很多媽媽不得不狠下心。
  • 你越「狠心」,你的孩子越優秀
    只有狠心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放心的孩子。媽媽就想出一個「狠心」的辦法:在鋼琴按鍵之間黏上縫衣針,按到正確琴鍵時上面沒有縫衣針,而一旦按錯了就會碰到針上。有時還會扎出血來,針,扎在兒子的手上,卻扎進了媽媽的心裡。
  • 《安家》:養育男孩,為什麼媽媽要更狠心?
    媽媽站在房間的角落,看著他一次次跌倒,心疼地流淚,卻並未上前,即便後面他哭著大聲求媽媽幫忙,媽媽也沒有去扶他。她明白正是因為孩子看不見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才愈發重要,她必須狠心讓孩子習慣失明的生活,之後安排孩子學習盲文、閱讀樂譜、學習音樂。
  • 教育孩子學習成長最難的是「老師」對自己「狠心」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老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學校老師和兄長】嚴厲是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證,沒有「狠心」的老師很難教導出好孩子。老師「狠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狠心」,在日常生活中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二是對學生「狠心」,對他們的學習成長進行嚴格的督導。在這兩個「狠心」行動之中,最難實現的就是對自己「狠心」。
  • 堅持八年訓練自閉症的兒子,奇蹟出現了:你的狠心,讓我重生
    正是匡匡媽媽的狠心,她的堅持,讓兒子重獲新生。父母的狠心,是真正為孩子著想,是最深的愛。11歲女孩高雅,先天失明,每天獨自上學,其實媽媽每天默默跟隨,或遠或近。高雅迷路了,有時會與媽媽「偶遇」,但更多時候媽媽會「狠心」旁觀。 因為媽媽希望,高雅能自己去分析,去辨別,最終能自己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做到自信、獨立。因為媽媽知道,自己不可能時時都在身旁,更不可能永遠陪伴。獨立才能讓她更堅強,走得更遠。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暖心
    這名扮演哪吒的小男孩名字叫冬冬,今年6歲,在一旁擺攤的是他的媽媽。冬冬的媽媽說,冬冬十分的喜愛那部動畫電影《哪吒》,尤其愛裡面哪吒的形象,平常在家有事沒事總愛模仿哪吒耍上幾下。於是媽媽開玩笑地說:「你這麼喜歡,不如跟我去擺攤吧,還能給我招攬生意。」讓本來只是開玩笑的媽媽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一口答應了下來。
  • 《特別狠心特別愛》:高情商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中國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媽媽,她們具有犧牲精神,對孩子愛的最無私,也最不計回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變得優秀,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以同樣的方式回報媽媽。很多在父母寵愛之下變成啃老族,巨嬰,寶媽孩,而有些孩子卻以最好的方式回報父母。
  • 疫情防控中的巾幗英雄|「狠心」的媽媽——孟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狠心」的媽媽——記漁市街道西市場社區書記孟菡「書記,有人從外地回來了!」「媽媽!……」伴隨著一聲發音尚未成熟的嬰兒的哭喚,她放下正在吃奶的孩子,毅然整理起衣衫,幾秒鐘內就跨出了家門。她就是漁市街道西市場社區黨委書記——孟菡。這一天,是全市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第一天,也是她剛滿14個月大的小女兒「被斷奶」的第一天!「疫情防控不等人,社區防控檢疫的大門我們要把好!」孟菡對社區的工作人員們如是說。
  • 【人間四月天】我可能是一個假媽媽,我做了一個「狠心」的媽媽
    說讓寶寶叫我阿姨,說我可能不是寶寶的媽媽。哭那麼厲害,都沒有好好的哄哄寶寶。我老公看到寶寶的幾張哭的照。說我是個狠心的媽媽,生氣的很呢,有兩個星期都不願意和我說話了。我知道他是在慪氣。老公說寶寶可能投胎到了一個假麻麻的肚子裡。是吧,我承認有時候我是一個假媽媽。照顧寶寶,我並沒有太細心。曾經老公在這裡的時候,寶寶非常的依賴著老公。如今,老公出國了,寶寶大概是沒有人可以依賴了吧。
  • 媽媽帶孩子和奶奶帶孩子之……我是一個狠心的媽媽
    婆婆是個非常細心的人,她照顧孩子簡直無微不至。兒子小時候很調皮,婆婆於是把家裡收拾的很仔細,什麼尖銳的物品啊,細小的物品啊,有角有稜的家具啊,暖瓶啊等等,都看不到,除了硬地板幾乎沒有安全隱患。有一次,我看孩子,兒子玩起了茶几的抽屜,一會開一會關。婆婆囑咐我別讓他玩抽屜,小心夾手,我把他引開,可不一會他又回來玩,我給他講小心夾手可他不聽。
  • 狠心媽媽,將新生兒遺棄在水溝,發現時呼吸微弱……
    狠心媽媽,將新生兒遺棄在水溝,發現時呼吸微弱……) 棄嬰的新聞並不少見,他們大多數是,嬰兒有生理缺陷,或者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作祟,還有的就是性教育薄弱造成的未婚媽媽拋棄。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這時,父母的陪伴和督促能讓孩子更好地堅持下去。懂得「狠心」的父母,會在孩子懈怠時「逼」他一把,讓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其實,這不能完全怪孩子。生活中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事事包辦、過度保護,才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要想孩子學會獨立,父母要先學會狠心放手。捨得對孩子「狠心」,孩子才能學獨立。
  • 幼兒園,孩子哭著不讓媽媽走,怎麼辦?狠心走還是留下來
    上幼兒園,孩子又哭又鬧就是不讓媽媽走,怎麼辦?狠心走還是留下來晚上8點左右,一位媽媽在電話裡很開心的和我聊她女兒在幼兒園裡的事上個星期她就跟我聊了有關她家寶貝女兒上幼兒園的事,說每次離開時,女兒又是拉又是扯的愣是不讓她走,一離開,馬上嚎嚎大哭,在那呀使勁使勁地哭啊哭,遠在大門口的位置,還能聽到那張小嘴發出撕裂肺般悽慘的哭聲,每次都這樣,都到門口了忍不住又折返回去,去看看女兒,女兒一見媽媽,不哭了,但一直要媽媽陪在身邊,有一天她狠下心來,都回到家了,但心裡就是一個勁的不安,忍不住打個電話過去給老師,老師說沒事,你不要過來,但這位媽媽還是能從電話裡聽到她寶貝的哭聲
  • 8歲鋼琴女孩媽媽的含淚教育:我的「狠心」,才是對你的深愛
    她的媽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虎媽」,平時督促她練習鋼琴,十分嚴厲。只要她有沒彈好的音符,必須彈好才過,否則「今天就不過了,把它彈一百遍」。為了父母舉辦的公開音樂會,她每天要練習 5 個小時。父母也放下工作,陪她一起練。「虎媽」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每天的吼叫,讓她不敢有絲毫懈怠。最終,發著 39 ℃高燒的小鏡洋,完美完成了音樂會的演奏。
  •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越「狠心」,孩子就越容易有出息?
    你的「狠心」,有可能會換來孩子的出息,將來對你的感激。相反,父母「狠心」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會自信有擔當,獨立能力、抗壓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狠心」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沉的愛。從小就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與責任心,長大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 ...做一個「狠心」媽媽 ——龍塔街道月隱湖社區工作人員陳玉嬌的...
    渝北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薈琳 通訊員 趙慶英)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龍塔街道月隱湖社區的陳玉嬌可能現在還在家裡,陪著自己11個月大的女兒。可是現在,她每天奔走在社區的各個角落,成了防疫一線的「女戰士」。大年三十,正在老家武隆和家人吃團年飯的陳玉嬌突然接到了單位的電話,要求全部社區幹部停止休假,全員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