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孩子和奶奶帶孩子之……我是一個狠心的媽媽

2020-09-14 越活越明白

婆婆是個非常細心的人,她照顧孩子簡直無微不至。兒子小時候很調皮,婆婆於是把家裡收拾的很仔細,什麼尖銳的物品啊,細小的物品啊,有角有稜的家具啊,暖瓶啊等等,都看不到,除了硬地板幾乎沒有安全隱患。

有一次,我看孩子,兒子玩起了茶几的抽屜,一會開一會關。婆婆囑咐我別讓他玩抽屜,小心夾手,我把他引開,可不一會他又回來玩,我給他講小心夾手可他不聽。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於是我眼睜睜看著抽屜夾住兒子的小手,當然這是我的設計。兒子大哭,可我給他講夾手的原因。兒子的哭聲把奶奶引來,婆婆開始埋怨我。當告訴她這是我設計的,婆婆生氣了:「你就那麼有數嗎?萬一力用大了呢,孩子手指那麼嫩,夾斷了怎麼辦?你可真狠心……」一上午都是婆婆的數落。可兒子從此再也沒有被抽屜夾過✌✌✌。這種事情在我們家不斷上演,兒子還曾盯上了爺爺倒水的暖瓶,時不時的悄悄走近那危險物。為此爺爺也經常挨批:沒有把暖瓶及時放回廚房並關上門。我的虐兒計劃再次形成,在一個爺爺奶奶不在家的日子,在兒子又一次走近暖瓶,我告訴他這個很熱很危險,問他還想玩嗎?他還是要玩。我把木質暖瓶塞子拿下來遞給他,兒子高興的拿在手裡,可是很快扔在地上喊熱。我拉住他說:裡面的水更熱,你來摸一摸。他說什麼也不摸,我趁機給他了講廚房裡的危險。從此,兒子再也沒有靠近過暖瓶。這事不知怎麼的,後來被她奶奶知道了,我這個狠心的罪名就坐實了。但是我能感覺到,婆婆還是很認可我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時候奶奶帶過的孩子,後來都和媽媽不親?
    女孩媽媽又妒又恨,就把女兒接回來,只是,女兒回來後,卻無法建立起親密互愛的親子關係。這位4歲孩子想爺爺奶奶,常提奶奶,並多次提出要回奶奶家。於是,這位狠心的媽媽在妒火中燒之下虐打孩子,半年的時間,女兒生生被虐打而死,小女孩死時身上遍體鱗傷,慘不忍睹。
  • 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不親?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平常都是奶奶接孩子放學,有一天,媽媽提前下班來接孩子,本以為孩子看到自己的到來會一陣驚喜,沒想到孩子根本沒聽到媽媽的叫喊,而是逕自地奔向旁邊的奶奶,還奶聲奶氣地喊著:「奶奶!奶奶!」。
  • 媽媽帶孩子和奶奶帶孩子之一……我是一個心大媽媽
    每次婆婆帶孩子都說好累,而我不覺得。婆婆總說我這當媽的心太大。這不,我和婆婆帶孩子的區別之一就出來了。我們吃完晚飯習慣帶孩子出去玩一會,因為孩子小經常在小區的廣場上玩,那裡有很多的小朋友,也有一些健身器材。
  • 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媽媽帶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差異很大!
    看似奶奶比媽媽疼愛她,但是媽媽也是為了孩子營養著想。奶奶卻一貫維護她。劇中還有一幕:爺爺給茜茜當馬騎,還要奶奶給她下跪。爸爸媽媽來接她,她坐在小帳篷裡讓他們都下跪求她,她才出來。當爸爸爺爺奶奶要跪得時候,媽媽攔住了他們。她直接把茜茜拉了出來。她爺爺奶奶又不願意了。同樣地重複著那句話。還對茜茜的媽媽大發雷霆!真是被爺爺奶奶給寵壞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 雙胞胎娃,一個讓鄉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3年後見面:這是啥
    於是兩口子一狠心就把大女兒送到了奶奶身邊。這樣一送就是3年。而這其中,李女士也沒回去看過這個女兒,因為她工作忙,小女兒身體又不好。3年後的某天,李女士和老公商量:我們把女兒接回來吧,他們可以上幼兒園了,這樣也比較好帶。
  • 二胎媽媽告訴你,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膽小,而媽媽帶的孩子膽子大
    二胎媽媽告訴你,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膽小,而媽媽帶的孩子膽子大我家大寶今年6歲了,目前性格比較開朗,和同學老師關係也比較融洽,生活獨立自主能力也比較強。你肯定想不到,在他三歲之前是一個非常膽小,出去玩都是貼著大人身上,不敢離開大人半步的一個小男孩。
  • 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出息,就需要媽媽「狠心」。媽媽"狠心",黎明的曙光才會越來越近。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做父母的寧願讓孩子委屈一時,也不要讓孩子辛苦一世。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 奶奶帶的孩子普遍和媽媽不親,外婆帶的就親,這是偶然嗎?
    現在的父母也是不容易,又要帶孩子又要賺錢養家的,於是,只能請雙方父母來幫忙帶娃,自己才能出去賺錢養家了。可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一直在寶媽之間流傳,就是婆婆帶的孩子普遍和媽媽是不親熱的,外婆帶的就可以,這是為何。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帶的孩子,和上班媽媽帶的孩子,差別很明顯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選擇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她們想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想要和男人在社會上有同等的地位。一個家庭中有些女性想要和自己的丈夫一樣可以掙錢養家,為自己的子女和父母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很多的媽媽在孩子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斷奶,然後走出家門,投身於職場。
  • 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4張圖告訴你,讓人笑抽
    現在社會壓力大,不少的家庭都是夫妻兩人一起去上班,在平時孩子就交給孩子的奶奶帶,到了周末的時候就自己帶。而對於媽媽和奶奶這兩個不同年代的人,育兒觀念自然不一樣,這帶孩子就有不同的區別了。那麼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4張圖片吧,真的讓人笑抽了。
  • 孩子由誰來帶好?媽媽,奶奶,姥姥還是爸爸
    孩子.出生的時候,大人都想自己帶孩子,尤其是媽媽,看著自己新出生地寶寶,自己身上掉下來地肉,真是害怕稍微受到一點傷害。那麼,爸爸媽媽,奶奶姥姥誰帶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呢?現在很多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自由職業者,所以,爸爸也有時間帶孩子!帶孩子呢,分孩子是男寶還是女寶寶!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在養育孩子的這個問題上,年輕的媽媽們可能都喜歡把孩子整理得清清楚楚、漂漂亮亮的,體現自己的審美。而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可能就相對沒有這麼注意外表,他們帶孩子可能會糙一些,但是對孩子們的愛可是絕對不會少的。在育兒觀念上,兩代人也多少會有一些出入,比如說在飲食上,年輕的父母都傾向於科學餵養,均衡飲食,保證孩子能夠攝入每日所需的營養就好了,不要吃太多以免發胖。
  • 孩子更喜歡奶奶,媽媽決定讓孩子爸出馬說服婆婆帶孩子。
    從世界五百強到全職媽媽,我曾經以為我會很難適應。但實際上,並沒有。我好像過了一個無聊的假期。不用再每天耗費心神地去想著怎麼處理各供應商時不時出現的奇葩問題,也不用想著給下屬擦屁股順便讓他進步。我也遇到了很多媽媽會遇到的不少問題。
  • 「我上班把遙控器都帶出來了…」:好媽媽,從不指望孩子自覺
    為了杜絕孩子看電視,原本只能放鑰匙和手機的通勤小包,誰能想到裡面還能藏下一個遙控器!要一個孩子自覺有多難?不如趁早死了這條心吧!「我要是全部寫完之後,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啊?」:假期老人帶娃,我培養的好習慣都要沒了!
  • 「我上班把遙控器都帶出來了」:好媽媽,從不指望孩子自覺
    為了杜絕孩子看電視,原本只能放鑰匙和手機的通勤小包,誰能想到裡面還能藏下一個遙控器!放學後,媽媽還沒下班,他到家開始寫作業。才寫兩個字,眼睛咕嚕嚕一轉,便拿起手機給媽媽講條件:「我要是全部寫完之後,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啊?」
  • 「我上班把遙控器都帶出來了……」:好媽媽,從不指望孩子自覺
    原本耿直不玩心眼兒的她,變成一個悄悄把網線拔松一點的心機媽媽。為了杜絕孩子看電視,原本只能放鑰匙和手機的通勤小包,誰能想到裡面還能藏下一個遙控器!要一個孩子自覺有多難?不如趁早死了這條心吧!想起去年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總分730分,創下廣西理科最高分的歷史紀錄。
  • 為了斷奶,狠心讓孩子跟奶奶睡,電話裡聽到孩子說的話,媽媽淚目
    為了斷奶,狠心讓孩子跟奶奶睡,電話裡聽到孩子說的話,媽媽淚目同學大陳有兩個孩子,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兒女雙全。她在36歲的時候生下二胎女兒,一直盼望有個女孩的她,因為心想事成,特別寵愛孩子。她表示要堅持給孩子母乳餵養,直到孩子吃夠了為止。
  • 奶奶帶娃與媽媽帶娃:從「仙女」變「翠花」,僅需要一個奶奶
    因為生完孩子後,很多家長還是要回歸到工作崗位上,所以經常會出現孩子和工作兩頭忙的情況。於是很多家長就選擇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幫忙照顧孩子。但是老一輩人帶孩子的方式和現在的家長帶孩子的方式經常有很大的差別。
  • 因為媽媽幫我帶孩子,我差點離婚了
    我並不否認,但是這其中的心酸也只有自己能體會。老人對孩子的溺愛,老人和年輕人育兒方式的不同,思想教育的不同,甚至和孩子的親疏關係都會引發一場矛盾的產生。對於我們家來說,一個孩子的時候還好,二胎一出生,所有問題就暴露了出來。01我和老公不屬於門當戶對,出身和學歷都差了很多,所以從最初,媽媽就對老公和他的家庭帶了些偏見。
  • 媽媽跟奶奶哪一個更適合帶寶寶?
    大家都知道,雖然說孩子的降臨對於全家人來說都是充滿美好希望的。可是同時對於媽媽們來說,生寶寶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她們需要忍受著十級疼痛,將寶寶帶到這個世界上。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結束,在生下寶寶之後如何帶大寶寶更是一個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