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段時間,某作家因為發表英語是廢物技能的微博上了熱搜,為了避免求學路上的你被誤導,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特為您分享如下:
事件回放:
今年3月,王家公子(王思聰)和某作家的微博互懟上了熱搜,事情原委是這樣的。當日,該作家在微博中表示: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是一件廢物技能,全民學英語是錯誤的(浪費了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
王思聰評論該作家,說:「2019了,還沒出過國的傻X?」(他的意思大約是說,如果你出過國了,你就明白英語的重要了。你說英語不重要,是因為你到2019年了還沒有出過國)。
那麼學好英語,到底真有那麼重要嗎?
事件啟示:
(1)學好英語,你的求學、就業可以因此受益
曾經,《業餘外語廣播講座(英語初級班)》(1972年,中美建交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開播的一檔節目)成了許多人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許多年後,北京外國語學院的一些老師碰見參與播音的「漂亮女聲」屠蓓,還會跟她說:「屠老師,我就是聽了你的廣播英語後考上大學的。」
同樣地,英語教學節目《跟我學》(Follow Me),也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比如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主播劉欣曾表示,自己當年就是看它學英語的。
其實,因為學好英語而受益的,還有很多,比如馬雲,有人說,正因為馬雲英語好,他才能念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才能做英語老師,才有機會到美國,接觸網際網路,也才有了後來的阿里巴巴(中國最早的網絡公司之一「中國黃頁」也是馬雲創辦的)。
(2)學好英語,那是你探尋世界的路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的「世界書籍翻譯資料庫(UNESCO Index Translationum)」,截至2012年,人類社會共出版了大約兩百萬種翻譯書籍,其中約123萬種,是由英語翻譯為其他語言,約15萬種是由其他語言翻譯為英語。而由漢語翻譯為其他語言者,只有約1.3萬種,由其他語言翻譯為漢語者,只有約6.3萬種。
圖:世界書籍翻譯量排行。表格引自「大象公會」微信公眾號
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大多數領域,作為載體的英語論文,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比如,當前國際上最權威的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MEDLINE,收錄的學術期刊中,絕大多數的學術文獻是用英文寫成的。
也就是說,人類絕大部分現代文明,是以英語為載體存在的。
我國很多新生的東西,其實都是「模仿」人家(外國)的,例如網購、QQ,或者早幾年的論壇、郵箱、博客、社區、搜尋引擎、或者「團購」、「共享」,甚至二維碼、行動支付等等很多各行各業在現代大發光彩的東西,其實早於我們在國外出現,我們借鑑了很多英語系國家的經驗。
結束語
願求學路上的你,對英語學習多點堅持和努力,當你有一天學有所成時,未來的你會感謝今天的努力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