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廢物技能」?學習英語是否重要引網友爭論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9日電(任思雨) 3月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

  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此話一出,立即引發爭議。王思聰隨後發了一條微博「回懟」:

來源:微博截圖

  王思聰認為,儘管出國可以用翻譯軟體,但這些軟體並不能翻譯出文化。

  這名網友回應稱,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語言西化思維就西化,追趕時期學習可以,取而代之的時候,就必須改變。

  但可惜的是,這場原本還有探討空間的爭論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出沒出過國」的人身攻擊。

  沒出過國,學英語還重要嗎?

  這場爭論背後,更多的網友開始反思:

  我們從小學到大的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中國人學英語的歷史由來已久。

  2001年,教育部發布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來源:教育部網站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這樣寫道: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

  同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初中階段開設外語課程的語種,可在英語、日語、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外國語學校或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設第二外語。」

來源:《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

  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規定,高中「外語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學校自主選擇第一外語語種。鼓勵學校創造條件開設第二外語,努力滿足學生差異化外語學習需要」。

  因此,學英語也成為國人從小到大的必修科目,和語文、數學擁有同樣的重量級分數。很多小朋友從幼兒園甚至早教就開始接受英語的培訓。

來源:網站截圖

  但另一方面,因為英語課不易學,而且學了十幾年,很多人依然不具備和外籍人士溝通的能力,工作之後也少有機會用到英語。所以,「英語無用論」的說法也很常見。

  有網友反映,英語曾經是自己高考路上的「絆腳石」,除了高考,已經有30多年歷史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讓大學生們無比頭痛。

來源:微博截圖

  2017年,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的建議,並提議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引發了全民熱議:

  他說:「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年時光裡,竟然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都花在了英語學習上,使學生感到負擔沉重。」

2017年,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的建議。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表示,學習英語已經不再純粹由國家決定了,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

  不僅僅是國內,這個難題在其他國家也出現過。2018年年初,韓國教育部決定自18年3月起,所有公立小學將停止為一、二年級學生開設課外英語輔導課,幼兒園也將全部禁止開設英語課,但遭到家長們的強烈反對。

來源:網站截圖

  3月19日上午,與王思聰爭辯的這位網友再發微博:

  我並沒有反對學英語,我反對全民苦學英語。英語專業詞彙太多,專業領域還是工具不離手,還得翻譯,精通英語很難。

  網友觀點PK:你怎麼看?

  在這場爭論中,有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這位網友的看法。

  他們認為,儘管英語從小學到大,但工作以後,用到英語的機會並不多,多數人如果在不出國的狀態下,英語水平都有所退化:

  「舉個例子,從小到大我各門功課成績都很好,所以直到大學我都是班裡的英語課代表,但是現在我的英文水平怕是頂多初中水平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覺得大部分人學英語沒啥用是可以理解的。」

來源:微博截圖

  還有很多人表示,理解歸理解,但這種想法本身並不正確。

  「在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基礎學科,從過去來看,對我國改革開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從就業角度來說,同一門學科畢業,其中一人如果英語精通,獲得的進步和薪酬,都是顯而可見的。」隨著中國企業和公民不斷「走出去」,掌握英語等一門或幾門外語可以增加出國就業的機會。

來源:微博截圖

  而且,語言並非只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體現。通過語言可以在不同文化碰撞中產生多樣化的思考、開闊視野。不管出不出國,學英語都是很有必要的。

來源:微博截圖

  還有人說,按他這種說法,我們長大了不做數學家、物理學家,是不是學數學也沒用呢?該學的時候,必須得學!

來源:微博截圖

  所以,你認為,學英語真的有用嗎?(完)

相關焦點

  •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也是一種「反智」
    議論風生作為一種語言,英語是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著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這才叫減負。」此語一出,瞬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還引來王思聰的轉發回應,稱翻譯軟體不能翻譯出文化。
  •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 也是一種「反智」
    作為一種語言,英語是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著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
  • 評論:說英語是「廢物技能」,也是一種「反智」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也是一種「反智」  議論風生  作為一種語言,英語是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著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
  • 因為說英語學習是廢物技能,這位網友遭王思聰怒懟(薦讀)
    但這一次的熱搜,是一場關於英語學習的「掐架」。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位網友發表了一條這樣的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 英語,廢物技能?
    有人曾信誓旦旦地說:英語是一項廢物技能,浪費了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關於英語用途的爭論,總是會逐漸愈演愈烈,變成各種各樣的聲音與討論,「出沒出過國」的攻擊、思維西化的質問,侵權索賠的口水仗。但是,無論爭端的結局如何,英語本身的作用是不應該被污衊的。這位作家最初那條微博已經刪掉了,希望是他意識到這種誤導,十分不負責任。
  • 網友稱學英語是「廢物技能」,王思聰發微博「回懟」上熱搜
    3月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 英語是「廢物技能」,你同意嗎?
    01網絡作家花千芳發了一個微博,引來了巨大的爭議: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 英語是廢物技能嗎?
    英語是不是廢物技能,其實因人而異,譬如花主席這樣的網際網路作家,一篇雄文充斥了錯漏百出的二手信息,無知之人如獲至寶,有識之士嗤之以鼻
  • 斷言英語是「廢物技能」,結論下得是不是太草率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項廢物技能?
    在今天國民老公王思聰回復關於英語是不是廢物技能的帖子火了,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名為花千芳的人說到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的寶貴童年,不過評論區卻都是反對的聲音,而王思聰也直接不留情面的回覆。
  •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知道「反智」二字怎麼寫嗎?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學英語就是廢物技能?
    網友花千芳發微博稱「英語是一種廢物技能」,適用面很窄,全民學英語是極大的浪費。王思聰怒懟其沒有出過國,稱「儘管出國可以用翻譯軟體,但這些軟體並不能翻譯出文化。」花千芳則回應,「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語言西化思維就西化」。此次爭論最後變成了對「出沒出過國」的人身攻擊,讓人遺憾,但唇槍舌劍間,再次將一個容易引發口水戰的話題拉到了公共討論空間:今天,我們還要不要學英語?
  •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 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
  • 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王思聰與網友「掐架」引熱議
    (原標題: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9日電 3月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
  • 英語是廢物技能?那只是因為你沒用!
    導讀:前段時間,某作家因為發表英語是廢物技能的微博上了熱搜,為了避免求學路上的你被誤導,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特為您分享如下:事件回放:
  •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知道「反智」二字怎麼寫嗎?| 沸騰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此語一出,瞬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還引來王思聰的回應。
  • 作家稱英語是「廢物技能」 新京報:知道「反智」二字怎麼寫嗎?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 英語是廢物技能,應該減負?王思聰懟上了花千芳
    近日撫順市作協副主席花千芳先生拋出來一個觀點: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他認為學習英語浪費了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寶貴的童年,很多英語的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這才叫減負。
  • 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 作協副主席:英語是一件廢物技能
    近日,一條關於「英語是一件廢物技能」的微博上了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