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持拍有線路優勢?教你幾招右手打左手的戰術套路!-桌球國球匯

2020-12-17 東方體育

左手持拍有線路優勢?教你幾招右手打左手的戰術套路!-桌球國球匯

國球匯君常聽球友們吐槽:打比賽碰上個左手,打的太彆扭,老是往人手裡送。

相信不少球友都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原因很簡單,球友中右手持拍佔大多數,所以遇上左手球友會感覺彆扭,線路上感覺吃虧。

今天咱們就來介紹幾個對戰左手球友的實戰套路,以下觀點均總結自國球匯《找教練》欄目。

----下面有請國球匯教練團登場----

所謂好的戰術,我認為不外乎就是兩點,一個是大家都會的戰術,我打得比你們都精;另一個是我反其道而行之,用逆向思維來設置戰術。

第一,發球輪:從偏正手突破

也就是說你自己發球,落點要以對方正手位為主,不管是短還是長。短球不許出底線,長球要發得快,不管轉不轉,必須快,最好出邊線。如果對方過來,你有機會上手。

聽清楚了,第一板上手打對方偏正手位,或者你沒有機會上手,你用過渡技術:搓、擋、撥、掛起來等等,你都送到他正手位,一打到底。

什麼時候變呢?就是你打著打著對方接發球的站位開始變了,他往中線方向移動去站了,這時候就是你要改發球的時候,改成一律往他反手發,然後一律打他反手。這個要靈活應用,我之所以把戰術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突出效果。

第二,接發球輪,還是偏正手位

如果對方側身用正手發到你的正手位,不管長短,你接發球儘量接到他的偏正手位,也就是對你來說偏直線接,最差最差你也要接到追身。

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管什麼球,不管他站在哪,你都打到他左手腋下的那個位置,追著那個點打。

如果他發你反手位,你就儘量接斜線,都送到他的正手位去,他一般接過來也會接斜線,回到你的反手位,你下一板不管什麼球,你都變直線,送到他反手位去,這樣你就把線路打開了,用線路的變化控制住他。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右手教左手》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右手教左手》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0-31 14:25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送你九字真言,加快正反手的轉換速度!-桌球國球匯
    其實橫板的正反手交換,要比直板容易一百倍不止,我看你的文字就是在問關於擺速,正反手交替進攻,那麼你得這麼練:  你先用多球練,練定點,中等速度的,就練交換板形和交換重心,所以:第一,雙腳一定要比肩寬,不許完全與底線平行,如果你右手打球的話,左腳還是要偏前一點,像你說的正對著球檯,那當然打反手合適,但是你正手怎麼辦呀,都頂死了
  • -桌球國球匯
    謝謝 @石衛東教練解答 球友是右手直板,在反手位側身拉攻斜線弧圈球練習。 球友的問題是,正手問題出在哪裡?
  • 小雅的童話258,左手和右手
    好吧,也許飛來的是烏鴉巫婆,反正10個小精靈是真的,長大後它們就成了我的10個手指頭,把它們連在一起的,就是我的左手右手嘍。它們相處的真是好,右手把食物送進嘴裡的時候左手就託著盤子,右手擰瓶蓋的時候左手就扶著瓶子,右手寫作業的時候,左手就翹著二郎腿看著,偶爾敲敲桌子打幾個節拍,逗個樂子。不過,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小事兒,在同一個時間,右手畫了一個圓,左手畫了一個方,我說,右手厲害吧,畫了一個圓。左手說,畫圓為什麼厲害呢,我畫了一個方。
  • 手錶戴左手還是右手,區別是什麼?
    小編無論是貴重的壕表還是品位獨特的小眾腕錶都介紹過,所以今天我們不聊品牌,來說說一個比較獵奇的問題,手錶到底戴左手還是右手?  很多一開始戴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但看到大多數人都是戴左手,所以也乾脆戴在左手。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關於左右戴表的問題,扯到了什麼關於健康、中醫理論以及心理層面上來了,在這裡小編只想說沒那麼玄乎,只是個人習慣以及愛好問題而已。
  • 業餘直板,如何打出直板的味道和優勢?-桌球國球匯
    亞洲人的直拍,中國人的直板,直板的優勢在於細膩,直板的味道在於「四兩撥千斤」。 根據個人理解,業餘球友要打出直板優勢,概括為4個字「變、搶、少、轉」。 1、「變」,即變化。直板的指導思想是「遊擊戰」,聲東擊西,圍點打援,最忌諱死拼硬扛打「陣地戰」。對方喜歡上旋,死發下旋;喜歡快,給慢的;喜歡短,給長的;喜歡借力,一點力不發等等。變化,是直板的靈魂!
  • 左手和右手 ( 感人 ! )
    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左手摸右手總是沒感覺。當有一天,左手流血了,右手一定去幫著止血。當有一天,左手痒痒了,右手一定去給撓撓癢。當有一天,左手提東西累了,右手一定會去幫你負擔。雖沒有了年輕時的花前月下浪漫,可能陪對方白頭到老看孫輩們奔跑嘻鬧就讓家多幾份快樂歡笑。 寒露至秋意濃,願人們在這深秋有人暖心,有衣暖身!人老心不老,有愛家更好。越老越可愛,越老越是寶。越活心越明亮恰如古詩手把青秧插稻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方向前。 人生入秋懂得放手才會擁有一個精緻美麗的晚年!
  • 【桌球裝備】膠皮為什麼容易碎邊,如何預防?-國球匯
    別問是誰把膠皮打成這樣的  那麼造成套膠容易碎邊的原因有哪些?又該怎麼預防呢?  請看國球匯君明天分解~  *本文為國球匯原創,轉載請註明國球匯~  *更多裝備好貨,歡迎點進桌球國球匯微信號,戳戳菜單中的「惠裝備」~   窈窕桌球,君子好「球」,閱讀原文裡藏了好打耐用的桌球哦~
  • 桌球人物誌(4):最有創造力的人民藝術家,黃金左手許昕
    許昕從小就是個左撇子,但被奶奶扳了過來,寫字、聽懂飯什麼的都是用右手。開始打桌球之後,老師發現許昕左手投擲比右手遠,踢球也習慣用左腳,就讓他左手拿拍子打桌球。事實證明老師的決定是多麼英明,在天才輩出中國桌球隊中許昕是第一個拿到世界級冠軍的左手選手,也是左手運動員中世界排名最高的人。說許昕的左手是黃金左手一點也不錯。
  • 左手,右手
    辰光也是幾代單傳,除了老實本分加倔強外,其餘的比如犁田耙地、插秧割谷也是一概不會,日子過的一塌糊塗。幾個孩子連續出世,他們必須為孩子們的生存奮鬥。他們將孩子託付在晨曦的娘家照看,遠離家鄉出外賣菜賣水果,倒騰服裝,什麼掙錢就幹什麼,仗著年輕氣盛,哪管酷暑寒冬,哪管身體有恙。
  •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時間:2020-06-26 00: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
  • -桌球國球匯
    說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你做個參考: 1站位。你這個站位屬于堅決、必須改的範疇,這麼前腿弓、後退繃似的站位得推倒重來。對面似乎是有人給你推擋陪練,沒注意到你的雙腳位置。 就你現在的程度,就你現在練習的內容,雙腳要基本平行站,左腳可以稍稍偏後少許,僅僅是少許,絕不能多。
  • 【桌球裝備】盤點球板中的「核武器」!-國球匯
    白蠟面材本身硬度就不算低,加上硬質的雲杉力材以及貼合芯材的兩層薄碳,比起同樣定位為極致進攻底板的納米碳王,CC7的整體硬度和力量更大、更難打透,需要足夠的內力才能驅動。CC7秉承了STIGA超強底勁的特色,擊球弧線長,中遠臺仍有超強的穿透力。
  • 左手與右手的哲學
    左手與右手的哲學作者:季文軍朋友問我,你知道我左手抓的是什麼?右手抓的又是什麼嗎?他說,我左手抓的是煩惱,而右手抓的是快樂。我問,為什麼?朋友和我說,人大多數使用右手,而使用左手的比較少,所以我希望我的快樂比我的煩惱多啊。朋友的話儘管不太精確,但還是很有些哲理的。使用左手和右手是人們不同的習慣,當然,每個人都希望雙手抓住的都是快樂。現實生活中,做一個真正快樂的人的確是很難。
  • -桌球國球匯
    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的雙腳站得過寬,也就是說超過你自己能駕馭的範圍了,舉個例子,如果你是正手,想正手連續拉,但是一上來的站位跟2000年以後馬琳那站位似的,那你肯定打不了球,而且麻煩就大了,第一你步法走不起來
  • 你的文玩手串或手鐲是戴在左手還是右手呢?
    你的手串或手鐲是戴在左手還是右手呢?我國傳統思想上一直有左為上右為下的說法,就像我們日常請客的飯桌,左手一般都是為上賓,這就是受到了以左為貴傳統思想的影響。此外民間另有說法,左手會直達我們的內心稱為慈悲之手,所以從我國傳統意義上來講,手串,手鐲佩戴在左手更為合適。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右手的使用頻率較高,把心愛之物戴在左手也減少了它磕碰或損壞的概率。但是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固守著傳統思想。
  • 下車開車門 用左手還是右手?
    下車開車門 用左手還是右手?2017年,國外網站就介紹了一招:用右手開車門。其實這個方法一開始來自荷蘭,又稱「荷式開車門」。如果你把車停在路邊,想要下車,這時候千萬不要用靠近車門的那隻手(左手),相反,你應該用右手開車門。當你用右手開車門的時候,你的上半身會跟隨動作大幅度地扭動,視線會掃過後視鏡,看到車後的情況。
  • 釣魚人,你用左手還是右手?這個問題有很多爭論
    釣魚人,你搖輪用左手還是右手? 對於玩海竿、筏竿、路亞、鼓輪的釣魚人,首先,我們要先定義好左手和右手的關係,這樣下面的講解會更加清晰的。通常左手搖輪,右手持竿,這樣的方向稱之為左手輪;而左手持竿,右手搖輪的話,我們就稱之為右手搖輪,簡稱右手輪。
  • 左手、右手和英語啟蒙
    我們每個人都有左手和右手,二者有主次之分。對於一個右利手來說(左利手相反,以下皆同),右手是主手,承擔技巧性強的任務,比如寫字;左手能力稍弱,用來輔助右手。如果用雙手來類比語言,那麼母語就是右手,而二語就是左手。相比較母語和二語的關係,我們對自己的左右手更為熟悉,我們來試著做一些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