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拉麵有拉州拉麵的味道,驢肉火燒有驢肉火燒的味道,口味有喜厭之分,味道無高下之別,正如直板打法與橫板打法。
現在很多球友不分青紅皂白地唱衰直板打法,本人認為不可取,因為混淆了不同的圈子。
對於直板打法:專業領域,日漸式微,生存空間不斷縮小;業餘領域,百花齊放,生機勃勃正當年。今天,咱們探討的主題正是「業餘直板」。
一、直板的味道和優勢是?
直板握法,脫胎於「握筷子」。最能發揮筷子優勢的一道菜是什麼?——油炸花生米。指尖一動,嘴一張,一粒接一粒,外國人的刀與叉簡直無從下手。
但是,一換到牛排,筷子靈氣頓消。「花生米」恰如前三板,講究細膩、精準,蠻力不好使;「牛排」恰如正反手大路球,痛快淋漓,大小隨意。亞洲人的直拍,中國人的直板,直板的優勢在於細膩,直板的味道在於「四兩撥千斤」。
二、業餘直板為什麼還能「活著」,甚至活得很滋潤?
因為在業餘圈裡,業餘球友真正贏球的那些「東西」,直板打法不僅不落後,整體上甚至領先於橫板打法。
比如,「前三板」發接發環節,直板至少是不落下風;進攻方面,直板一般正手有那麼一板,或拉或打;防守方面,看家的推擋,雖然不快也不兇,貴在穩,很多時候能撿橫板的失誤;再加上,直板長膠、正膠、生膠各種顆粒,怪膠叢生,又能打倒一票基本功還不紮實的橫板兩面弧,尤其克年輕人。「鐵搓大爺」,是中國桌球土壤上獨有的打法,全世界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三、業餘直板,如何打出直板的優勢?
根據個人理解,業餘球友要打出直板優勢,概括為4個字「變、搶、少、轉」。
1、「變」,即變化。直板的指導思想是「遊擊戰」,聲東擊西,圍點打援,最忌諱死拼硬扛打「陣地戰」。對方喜歡上旋,死發下旋;喜歡快,給慢的;喜歡短,給長的;喜歡借力,一點力不發等等。變化,是直板的靈魂!
2、「搶」,即主動爭搶。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能攻非守,取辱之道。業餘比賽,很多時候質量不是第一位的,誰搶先上手,高調蹭起來、挑打挑起來,勝利的天平可能就向誰傾斜!
3、「少」,即減少回合。直板實力再強,反手仍是弱點,回合越多,破綻越明顯。要力爭把對手「殺死」在前幾下,把對手「憋住」,有力使不出,才是上策。
4、「轉」,即多下旋球。喜歡打上旋球的,是「上旋球體系」;喜歡打下旋球的,是「下旋球體系」。直板,應該多打「下旋球體系」,變化、控制的空間大。為什麼很多業餘選手接發球直接擰起來得勢不得分?因為主動地把局面簡化了,變成了陣地戰。擺一下、點一下、劈一下,甚至託過去,有時候反而效果更佳。
四、業餘直板,如何具體訓練?
1、把前三板練習擺到第一位。發球、接發球,各種套路、各種技巧,多花時間精力心思去練習,事半功倍。同時,要有一兩項技術過硬,有質量,有穩定性,保證關鍵比分的發揮。
2、有一板殺板。拉球最好,攻球也行,甚至是加力推也可以。前三板創造出機會,要有一板,把握住,得勢得分。
3、有一兩套拿手的套路球。以兩個右手選手為例,發球大斜線出去,反手懟一板直線,跟進正手打一板,桌球就像電腦程式,大有規律可循。如果你覺得雜亂無章,或者是沒有思路,或者是質量不夠。樊振東打比賽都被馬龍「五花大綁」,不是不行,是「你」行不行?
最後,說一句真實想法:「橫板打法行,不代表每一個用橫板的人都行;直板打法不行,不代表直板的你不行」,「直板打法好」還是「橫板打法先進」?永遠是一個偽命題,勝負永遠是由手握球板的那個「人」決定的。
作者有話說:歡迎大家關注我的今日頭條帳號「楊磊談桌球」,桌球不息,燒拍不止!
*桌球技術博大精深,斯帝卡邀您共賞精彩好文
最真的喜歡,是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