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小板凳上的故事會,讓閱讀照亮孩子的童年
浙江在線3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夢婕)「聽了這個臭毛病的小故事,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廣場上的垃圾撿掉,一起保護家園。」……一冊繪本,一臺小音響,帶著小板凳講故事的「故事媽媽」穿梭在寧波北侖區大碶街道的大街小巷,成了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別讓俗話說限制了孩子的自信和熱情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西方耶穌會也有句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講個故事來結尾: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有一天手工課,老師要求做小板凳。愛因斯坦做的不好看,被老師嘲笑他笨。後來愛因斯坦又拿出其他兩個之前做的小板凳說:「我一共做了三個小板凳,雖然都很醜,但明顯是一個比一個進步。為什麼老師你卻看不到我努力的樣子呢?」後來他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就讓愛因斯坦退學在家自學,通過個性化的教育方式最終成就了這位IQ200的超級天才。
-
奶粉罐秒變清新小板凳
這一年的時間,喝了不少,奶粉罐就十多個了,之前看到過一個寶媽把奶粉罐做成小板凳,特別漂亮,我就想著也做小板凳吧!廢物利用,不是很好嗎?看看我做的小板凳,漂亮嗎?準備材料:三個奶粉罐,膠袋,紙殼,布料,針線先把三個奶粉罐用膠袋粘結實。
-
四川打工「板凳爸爸」帶自製小板凳四千裡返鄉:兒子寫作業用
撿工地上的下腳料請師傅做的,兩個兒子一人一根,「做父親的要一碗水端平」爸爸板凳從上海到重慶,再到宜賓縣王場鎮老家,這兩根板凳跟著它的主人走了4000多裡,坐了25個小時的火車、汽車「板凳爸爸」嶽定明。 「板凳爸爸」的故事經媒體報導後,很快引發網絡關注,中國新聞網、中國之聲等主流媒體官方微博轉發後,很多網友留言表示很感動,其視頻播放量也很快突破百萬,並在短短3天內達到335萬的播放量,有1400多條留言和一萬多個贊。「板凳爸爸」一時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
-
民間故事:小木匠學藝不精,板凳做成床,「糊塗」師父不罵還表揚
好了閒話不多說,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故事。陳水娃,清朝康熙年間人,當時8歲的他一臉雀斑,也有人稱呼他為陳麻子。陳水娃為人憨厚木訥,不會幹莊家活,所以他父母無奈,用3斤米為代價,拜同村張老為師學木匠。當時同時拜師的有3位小娃娃,一個機靈聰明,一個非常有想法,而陳水娃卻一問三不知。但奇怪的是,張老放著機靈的徒弟不收,卻收了傻傻的陳水娃。
-
宿城:小板凳厚植「大情懷」
大家暢所欲言,我們坐上小板凳就是拉家常……」11月26日下午,宿城區雙莊街道蘇苑社區網格黨支部負責人陸靜的幾句開場白,讓群眾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在雙莊街道類似的「小板凳」議事會已經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小板凳」群眾工作法,更是開通了社情民意收集辦理直通車,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
需要的桌椅板凳,遇到魯班的後人,都不叫個事
今天介紹因時代發展變遷,失去的村落---板凳溝村板凳溝村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北部,這個小村是在五裡坨北面的山溝裡。雖說是山溝,但這個山溝地勢還是比較平緩的,不像是那些山體比較陡峭的山溝,它是可以形成梯田,能夠種地的山溝。這個小村落的由來,挺有意思的,有兩種說法。
-
星巴克門店裡三個不起眼的小奧秘:小票、咖啡杯貨架和桌椅板凳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明明每個人都會在星巴克用到、看到、接觸到的三樣東西,因為幾乎沒人在意,或者習以為常,我們就來看看,其背後被忽略的意義是什麼。 - 1 - 收銀員一定要讓顧客拿著收銀小票 星巴克的收銀小票,是個好東西,全球所有星巴克門店的店員,或許不一定會推薦顧客辦理會員,但一定會要求顧客拿著付款後列印出來的收銀小票。
-
《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做夢一起玩小板凳火車的遊戲
歡迎來到百家號《咔咔說動漫》,今天我們講的是:《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做夢一起玩小板凳火車的遊戲在我們童年時期有很多好玩的遊戲,比如:搖木馬了,過家家……很多等等,最近看的動畫片大頭兒子裡小編就看到了他在玩板凳遊戲,然後還做了一個很長的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吧
-
除了「小棉襖」還有「小板凳」!普陀的他們用「鐵腳板」走到居民...
在全市213個街鎮中,宜川路街道的常住人口密度高居全市第四,加上宜川路街道老舊住房集中,舊改任務在普陀也是最重的街道之一。但在「三舊」換「三新」過程中,僅2019年就完成舊住房修繕4個小區6萬平方米,成套化改造工作12棟共823戶,完成7個舊改基地徵收工作。
-
弄不靈清上「板凳」呀!杭州餘杭高地社區出了個「板凳評議團...
「我們鄉下人以前商量事情,都會拉個小板凳到田間地頭或村口大樹下坐下來談,這是很接地氣的做法,還有一層意思是,板子是平的,凳子四個腳是穩的,大家平起平坐一起商量。」施雪龍說,社區板凳評議廳裡,所有的桌子和凳子都是自己做的,全部是紅色,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評議廳一面藍色的牆上畫了一桿「公平秤」,「板凳評議團」就在這裡平等協商、釐清是非。
-
深蹲或坐小板凳比爬樓更有用!
要促使胎兒頭部入盆,反而是深蹲或者坐小板凳的運動方式更有利和更科學。深蹲的具體方式是:雙腳平放在地面深蹲下去,腳尖不要踮起來。如感覺不適應,做不了就不要勉強。跟深蹲比起來,坐小板凳效果更好,因為坐在小板凳上,可以看電視、摘菜或做簡單家務,容易操作,而且也比深蹲舒服一些。這種小板凳的高度在20釐米左右為宜,而平常板凳的高度為42釐米。
-
舊習俗或成新風尚 松江小崑山開出「板凳課堂」
圖說:平復苑「板凳課堂」。小崑山鎮供圖這個「板凳課堂」是平復苑小區的試點項目:在樓道內開闢一塊公共區域,安裝好排椅,以垃圾分類、黨史知識、健康養生等不同主題開展活動,豐富居民生活。為什麼名為「板凳課堂」?原來,平復苑小區是農民拆遷安置小區,3000多名居民大部分來自農村。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高良澗街道:「小板凳」排排坐 農家院裡聽...
「小板凳」排排坐 農家院裡聽黨聲 12月3日下午,高良澗街道潯河村黨總支走進農家院,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把黨的好聲音傳遞到黨員幹群中。下午14:30,小小的農家院熱鬧非凡,小板凳上坐滿了潯河村的村民們。「父老鄉親們,學習時間到了,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全會公報,共同分享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看看中央給咱們老百姓送來哪些好政策。」
-
小板凳鋪上硬紙板成書桌 菜市場走出「大隊委」
原標題:小板凳鋪上硬紙板成書桌 菜市場走出「大隊委」 要開學了,我能要個書桌嗎?認識楊明晶的人都說這孩子懂事,不但學習刻苦,還多才多藝,去年小姑娘成為哈密道小學三年級一班的大隊委。菜市場走出了個大隊委,楊明晶的父母別提多自豪了。 特寫一:市場裡的小攤主 楊明晶扎著馬尾辮,笑起來有些靦腆,雖然不太愛說話,但很有禮貌。就衝著這位可愛的小攤主,顧客也願意來攤位上買東西。 「瓜子多少錢一斤?」
-
經典摩託:摺疊小板凳,本田這款車有收藏價值哦
我們都知道「小日本」是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貧瘠的國家,以至於日本人在各個方面都會對空間和能源的利用進行嚴格的規劃,很多方面我們是可以看到的,在資源的利用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交通工具就包含其中,本田1981推出的小板凳就是一款可以摺疊置於汽車後備箱的迷你摩託車,已成為經典。
-
點外賣披薩時,為什麼中間有個「小板凳」?你知道它有啥作用嗎?
點外賣披薩時,為什麼中間有個「小板凳」?你知道它有啥作用嗎?這才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能夠吃到的一種食物,其實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和小孩子來說,也是特別喜歡吃披薩的,那麼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吃到的披薩的口味也有很多,每一次我們在吃披薩的時候,你總會發現披薩的中間放了一個小板凳,對於這個小板凳到底有什麼用呢?
-
愛因斯坦做了三個醜醜的小板凳,如果你是她媽媽會崩潰嗎?
同樣的作業,她女兒的幾個好朋友都是7點之前就寫完,在小區裡跑著玩耍了,而自家孩子卻要在書桌前坐到9點半。 我聽了之後,不由想起剛剛給孩子讀的《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愛因斯坦小時候比較遲鈍,學習速度很慢,做事情也很慢。當老師要求同學們交手工作業的時候,愛因斯坦卻拖到最後才交作業,交的還是很醜很醜的小板凳。
-
坐上「小板凳」 說說身邊事
「了解了政策,又解決了問題,『板凳講座』很實在。」摘下草帽,村民陳大叔笑著豎起拇指稱讚。2019年,廉江市被納入廣東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開啟文明實踐加速度。通過創新設立「板凳講座」「每周說唱」「田間課堂」等活動,把新思想、新風尚送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僅去年,廉江市就開展了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5612場次,服務群眾90多萬人次。
-
芙蓉板凳龍(散文)
1997年正月,在芙蓉老闆蔡智平的策劃下,芙蓉人投資200多萬元,請來名師,以大氣派、大手筆,製作了一條身長200餘米、頭高3.5米、渾身雕鏤神話故事的板凳巨龍,然後召集精壯人馬,進軍上海,在大紅燈籠、喧天鑼鼓和嘹亮長號的烘託下,呼啦啦在大上海掀起了一股強勁的龍捲風,給節日的大上海送上了一份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