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做了三個醜醜的小板凳,如果你是她媽媽會崩潰嗎?

2020-08-28 隨意發散想像力的大輝

導語:朋友小麗跟我訴苦,說她女兒每天作業都要寫到晚上9點半。我有點不敢相信,她女兒才小學五年級呀,老師竟然布置這麼多作業?!

小麗很生氣地說,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多,而是孩子寫作業太磨蹭了。同樣的作業,她女兒的幾個好朋友都是7點之前就寫完,在小區裡跑著玩耍了,而自家孩子卻要在書桌前坐到9點半。

我聽了之後,不由想起剛剛給孩子讀的《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比較遲鈍,學習速度很慢,做事情也很慢。當老師要求同學們交手工作業的時候,愛因斯坦卻拖到最後才交作業,交的還是很醜很醜的小板凳。同學們都笑話他,但是愛因斯坦卻拿出了兩個更醜的小板凳,說交上去的已經是相對漂亮的作品了。


不知道別人從這個故事裡看到了什麼,我卻想到了愛因斯坦的媽媽。不知道他媽媽會不會因為他學習速度慢而大為光火呢?他媽媽會不會衝著他大吼大叫,催著他讓他快快快呢?

愛因斯坦究竟是突然開竅,一下子變成了愛學習勤奮的好學生?還是她媽媽有一套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幫助兒子克服了困難、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認真研究了許多有關時間管理的書籍,期望從中找到答案。直到我看到一位名人談論有關情緒管理的話題時,我才恍然大悟。

他的大致意思是說,不管我們怎樣給孩子苦口婆心的灌輸提高效率、專心學習等話語,如果不能從情緒上進行管理和調整孩子的心態,我們都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當這種行為固化為習慣,孩子長大後不可避免地患上「拖延症」。

一、什麼是情緒管理?

一個人有了負面情緒,自我控制能力就會大大減弱。而自我控制能力一旦變弱,就會讓情感主導整個決策過程,導致失控,偏離最初的目標。


想像一下,當小麗工作一天回到小區在樓下碰見正在追逐玩耍的女兒同學,她心裡肯定非常愉快。多好的年紀呀!天真無邪,美好純淨,無憂無慮,正是這個年紀的小女孩該有的生活。

但是,當她回到家卻發現自家女兒還坐在書桌面前,作業剛剛攤開,一題沒寫,還在翻箱倒櫃的找橡皮擦,小麗會是什麼心情?

也許之前她學習了無數時間管理的技巧,上了無數知名老師的時間管理課程,可是面對這種強烈的反差,小麗會淡然一笑,雲淡風輕嗎?

1、小麗選擇發脾氣

正常人都會爆炸,特別是職場媽媽,上了一天班本來就很累了,現在女兒作業沒寫,還在翻箱倒櫃,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

小麗走進書房,劈頭蓋臉朝孩子怒罵一通之後,自己的情緒宣洩完畢,可是孩子呢?

孩子莫名其妙挨了一頓罵,會不會委屈?會不會哭?需不需要時間平復?可是等走完這套流程,時間還在嗎?


2、小麗選擇面對現狀

小麗控制住自己想發脾氣的衝動,幫女兒迅速找到橡皮,又讓她喝了水,上了廁所,把文具盒檢查了一遍,又把書包放在凳子旁邊,然後開始寫作業。

有了媽媽在旁邊監督和陪伴,女兒迅速完成了作業,比正常的時間早完成了30分鐘。

小麗非常高興,獎勵女兒看了15分鐘動畫片。女兒非常開心,跟小麗商量,如果明天也這麼早寫完作業,能不能也看一會動畫片?

小麗提出條件:如果每天8點之前寫完作業,可以看15分鐘動畫片,如果每天7點之前寫完作業,可以看30分鐘動畫片。女兒興高採烈地答應了。

3、調整心態,就是調整情緒

通過我朋友的真實經歷,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如果心態不調整,做再好的時間管理計劃,都沒有用。調整心態,就是調整情緒,就是情緒管理。這不僅適用於管教孩子,更適用於我們管理自己。

二、為什麼會有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的一種現象。

小朋友做作業拖延只是習慣不好,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就會固化成一種行為方式。

當小朋友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就會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現象?


1、和外部環境有關

我們本來想看書,卻不由自主拿起手機開始刷抖音。來自外部的誘惑,讓我們不由自主出現了拖延行為。

2、和任務本身的特點有關

可能完成任務的難度太大,讓人潛意識覺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憑自己很難做好,所以會下意識地採取拖延戰術,來逃避這種高難度的任務。

當然,如果任務本身沒什麼意思,特別無聊,比如做作業,我們也會下意識的拖延。

3、和監督獎勵有關

如果完成任務的過程無人監督,就算提前完成了任務也沒有獎勵,我們自然會本能地選擇拖延。

三、如何對抗負面情緒?

我們要做時間管理,就必須做好情緒管理,就必須對抗負面情緒。


1、改變認識

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或者放大完成任務後的喜悅情緒,或者不斷強化自己的有點,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從而對抗負面情緒,克服拖延症,實現時間管理的目標。

2、培養積極情緒

如果當下確實情緒不佳,就休息放鬆、轉移注意力或者適當刷會手機等方法,讓自己放鬆下來改變心情。良好的情緒幫助我們面對現實,著手開始任務解決問題。

3、調節動機

可以把大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然後設置獎勵機制,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獎勵,從而通過正向獎勵,幫助實現時間管理目標。

當然,要對抗負面情緒、克服拖延症,還可以通過「增強自我效能感」、「發揮群體的作用」這兩種方法進行訓練。只是,這兩種方法更適合成年人,對小朋友效果不算太大。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愛因斯坦當然也不是突入開竅變成科學家的!科學家的光芒掩蓋了愛因斯坦從懵懂到睿智的轉變,但是我相信,通過情緒管理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時間管理,不僅能指導我們自己的生活、工作,也能讓我們引導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別讓俗話說限制了孩子的自信和熱情
    不管是你作為家長說過,還是作為孩子聽過,我相信這類型的話語你都不會陌生。孩子如果聽多了這些負面的話,就會不知不覺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中。即使別人看來他已經很優秀了,可他就是自信不起來。孩子的自信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形成的。
  • 每日閱讀——《愛因斯坦的故事》
    小愛因斯坦長到了四五歲,還不怎麼說話,他的爸爸媽媽很著急,以為他是一個啞巴,他們就請來醫生給他看病,醫生檢查完說:「不必擔心,看不出來有什麼毛病。」小愛因斯坦住的地方有很多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的蹲在花園裡,用手摸著小草,或者看著匆匆跑來跑去的螞蟻,他從小就很喜歡想像, 對大自然的奧秘十分感興趣。
  • 每日閱讀 | 《愛因斯坦的故事》
    時間追溯到1879年三月十四日,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南部一個古老的城市。小愛因斯坦長到了四五歲,還不怎麼說話,他的爸爸媽媽很著急,以為他是一個啞巴,他們就請來醫生給他看病,醫生檢查完說:「不必擔心,看不出來有什麼毛病。」小愛因斯坦住的地方有很多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的蹲在花園裡,用手摸著小草,或者看著匆匆跑來跑去的螞蟻,他從小就很喜歡想像, 對大自然的奧秘十分感興趣。
  • 媽媽,我又不是愛因斯坦
    為了鼓勵他,我給他講了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說:「豆豆,只要你肯用心和努力,一定會玩得越來越好!」沒想到,豆豆卻委屈地說:「媽媽,我又不是愛因斯坦,幹嘛和他比呀?你不是總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嗎?我就是我,我就是不如他厲害!」
  • 愛因斯坦小時候
    愛因斯坦小時候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從小喜歡鑽研問題,做那些需要動腦筋、花氣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愛因斯坦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從兜裡掏出個指南針給他玩。他拿著搖來搖去,發現裡面的小針總是指著一個方向。
  • 移動小板凳上的故事會,讓閱讀照亮孩子的童年
    浙江在線3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夢婕)「聽了這個臭毛病的小故事,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廣場上的垃圾撿掉,一起保護家園。」……一冊繪本,一臺小音響,帶著小板凳講故事的「故事媽媽」穿梭在寧波北侖區大碶街道的大街小巷,成了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愚弄」了愛因斯坦的數學題,你會做嗎?
    1937年秋天,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信的末尾給他介紹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一輛老破車要翻過一座山,上山 .下山的路程各為1英裡。他上山時的速度小於每小時15英裡。問下山的速度要多快,才能使平均速度達到每小時30英裡。
  • 媽媽在兒子面前崩潰流淚引起爭議:媽媽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媽媽雞湯
    當坐到車上,孩子可憐委屈的樣子,讓媽媽百感交集,覺得很挫敗,沒忍住,情緒就崩潰了。她覺得是自己教不好孩子。「媽媽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當媽媽,媽媽也是在生了你之後才開始當媽媽的。許子言說,他看了那本《爸爸家和媽媽家》,也問了同學樂樂,甚至他還很篤定地說出如果爸爸和媽媽離婚的話,他選擇爸爸。顧佳問他:「你不是說你最喜歡媽媽嗎?」許子言說:「我最喜歡媽媽,媽媽也最喜歡我,如果我選擇爸爸的話,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
  • 我是一個小木工 剛剛做了小板凳
    受訪者供圖名片:杭州市九蓮小學403班 馬嘉辰 記者 黃鶯 馬嘉辰最近做了一個小木板凳,差不多用了八個小時做成,所有零件自己打磨組裝,做成後都捨不得坐上去。 這是個超愛動手的孩子,從小就愛把家裡的玩具拆啊裝的。如今四年級了,別人都在忙著報奧數班英語班,他卻學了自己感興趣的木工課和樂高機器人編程。
  • 為什麼點的披薩外賣上會有一個「小板凳」?你知道有什麼作用嗎?
    說到披薩的話,有很多的人都是非常都喜歡吃的,在吃披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直接到店裡邊去吃,也是可以點外賣的,不過在點外賣的時候,有很多的人收到外賣,也會發現在披薩的中間是有一個小板凳的,而在店裡面吃的時候卻沒有這個東西,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特別的納悶,這樣的小板凳是有什麼作用呢?
  • 小故事讀鼓勵教育:愛因斯坦小時候真的很聰明嗎?
    愛因斯坦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小到現在一直覺得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我相信很多人和小花一樣,覺得他小時候就一定顯現出了他異於常人的智商;他的腦袋裝了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內容!那裡一定是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崇拜,我們好奇,他小時候一定是聰明極了的。愛因斯坦小時候真的是天賦異稟的孩子嗎?其實不是。
  • 奶粉罐秒變清新小板凳
    這一年的時間,喝了不少,奶粉罐就十多個了,之前看到過一個寶媽把奶粉罐做成小板凳,特別漂亮,我就想著也做小板凳吧!廢物利用,不是很好嗎?看看我做的小板凳,漂亮嗎?準備材料:三個奶粉罐,膠袋,紙殼,布料,針線先把三個奶粉罐用膠袋粘結實。
  • 濰坊最美「板凳媽媽」,看哭了……
    她從未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反而充滿了感激,因為她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和溫柔體貼的丈夫,一家三口雖不富裕卻很幸福。挪著板凳走,也要把孩子養大記者來到吳金鳳的家中,開門的是她5歲的女兒雨馨,吳金鳳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努力地朝著門口的方向移動過來。
  • "對不起,爸爸媽媽不是超人",情緒崩潰,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父母總有情緒崩潰的一天,那麼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下面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是因為一個父母的強者形象在那擺著,但如果降低姿態,會讓孩子認可自身的價值,從而與你親近。就算孩子察覺了,問:"爸爸媽媽是不是遇到什麼事情了?我能幫忙嗎?"大多父母通常會以一句:"小孩子知道了也沒用"頂回去。
  • "板凳娭毑"許月華:站立對她遙不可及 母愛是她畢生追求
    許月華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的時候,兩個房間都會響起你一句我一句的「娭毑……」叫聲,每一個孩子都盼望她來到自己身邊。 戴焱淼     離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湘潭東出口不遠,有一條不起眼的小馬路,坑坑窪窪,隨著丘陵地帶的山勢綿延起伏。往裡去兩三公裡,湖南省湘潭市社會福利院隱沒在一片民居之中。最近,這裡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的目光聚焦在一位不久前剛獲得「十大三農人物」——名叫許月華的「特殊義工」身上。
  • 越俎代庖不是好媽媽
    細一問,大多是家長做的。手工作業,基本上是家長才藝大比拼。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享受到樂趣了沒?沒有,孩子沒動手,怎麼能有樂趣?楚楚每天替娃幹這些做小手工的事,也是熬煎的很。埋怨老師胡亂布置作業,那麼小的娃能做成個屁?還不是給家長出了一堆難題。那為啥不讓娃娃參與進來一起做?
  • 崩潰指數大測評:再強大的媽媽也只能「呵呵呵」
    好像媽媽的每一天都在被同樣的事情牽扯,而這個怪力圈裡,總是難以打破。今天小編就來和您一起來吐槽下捆住你手腳的令人崩潰的這些「小事」。 ❤01崩潰指數第一位:手機一切罪惡的源頭!崩潰指數第五位:玩具這「玩具」都長腿的嗎?
  • 孩子,輔導你作業我快崩潰啦!求你放過媽媽一碼
    幾年前,聽朋友的媳婦在談論輔導孩子作業是如何的崩潰,最經常聽她說的一句話就是「氣死老娘啦」。那時候我就與她說有那麼恐怖嗎?有那麼痛苦嗎?她給我的答覆就是:等你孩子上學你就知道。今年我家的孩子也上一年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中上等,最近,期末考試臨近給孩子輔導作業我也徹底進入了「崩潰」邊緣。這時也想起朋友的話和去年網絡瘋傳的輔導作業崩潰現場的場景。
  • 愛因斯坦小時候有多厲害?
    《三隻小板凳》的故事在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我們從該篇課文中知道,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小時候並非天資聰穎,甚至還有些「笨拙」。而且,愛因斯坦小時候考試還經常只考一兩分。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愛因斯坦是成功逆襲的典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我曾無數次在深夜崩潰」:從選擇成為媽媽開始,你放棄了多少
    李夢聽了忍不住發火,難道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你看過孩子嗎,你下班回家抱過孩子嗎,月子裡你關心過我嗎疼我忍著,累我忍著,你卻以為我天天在家只是帶帶孩子,你覺得孩子好帶你為什麼不帶,咱媽為什麼不帶,我出去工作不比她出去幹活掙的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