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別讓俗話說限制了孩子的自信和熱情

2020-09-25 Y向暖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西方耶穌會也有句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

這兩句大致都是說: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的雛形;而從7歲孩子身上,你就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這兩句話的本身是概括了幼兒心理性格發展的「一般規律」。

可放在現實生活中,它的本意多少就會被放大和曲解,尤其在這個壓力山大的現狀下。

我們當然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出生就是小天才,門門功課拔尖,才藝展示出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能流傳至今也說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對孩子的厚望。

於是我們從孩子出生就緊緊盯著孩子:按照育兒書上和經驗所說幾歲該爬,幾歲該走,幾歲該說話…

一到這個年齡節點,我們就會趕緊對照我的娃能爬了不?能走了不?能蹦出字了不?

上學之後,成績和排名又會成為我們心裡的一大癥結。

有時候遇到自己孩子稍微有些落後,內心就一陣無法自控的緊張。擔心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擔心孩子被區別對待;擔心孩子落後;擔心孩子未來…

這種負面情緒一湧而上,無法自控時,我們可能就會把這些無奈和焦慮的氣撒到孩子身上:你怎麼這麼笨?你太膽小了!你連這個都不會?你的心長哪去了?你看人家孩子…

這些話熟悉嗎?

不管是你作為家長說過,還是作為孩子聽過,我相信這類型的話語你都不會陌生。

孩子如果聽多了這些負面的話,就會不知不覺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中。即使別人看來他已經很優秀了,可他就是自信不起來。

孩子的自信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自信」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如果一個人自信,即使某件事他從來沒嘗試過,可他依舊會擁有衝上去試一下的勇氣。

反之,一個沒有自信的孩子,即使某件事情他已經苦練很久,有十足的把握,可他依舊會因為信心的缺失而邁不出腳步。

主動拋來的橄欖枝,他可能都會因為害怕「我不行」而錯失,更不用說主動為自己爭取表現機會了。

對於一些缺乏自信力的人,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方面對自己要求很高,期待被肯定,一方面又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會天然的「視而不見」,你不會覺得自己棒。

對於別人的誇獎你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配得感」缺失。

自信力和學習一樣需要打根基,沒有埋下牢固的根,後期靠自己再去彌補可能真的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接受孩子這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即使他現在看起來走的慢一點,他仍然是在自己的時區裡前進。

給孩子多些時間和鼓勵,少些催趕和否定。

如果可以,也請幫助他們去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天賦和熱情,差別化成長。

講個故事來結尾: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

愛因斯坦小時候被老師和同學看不起。因為天才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總跟大家不一樣 。

有一天手工課,老師要求做小板凳。愛因斯坦做的不好看,被老師嘲笑他笨。

後來愛因斯坦又拿出其他兩個之前做的小板凳說:「我一共做了三個小板凳,雖然都很醜,但明顯是一個比一個進步。為什麼老師你卻看不到我努力的樣子呢?」

後來他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就讓愛因斯坦退學在家自學,通過個性化的教育方式最終成就了這位IQ200的超級天才。

PS:不完全效仿做法,學習思路,尊重孩子的個性化和差異化。

我是向暖,想把生活過的熱情洋溢,也想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糖。靠近我,溫暖你,我們一起心向太陽,向暖而生~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做了三個醜醜的小板凳,如果你是她媽媽會崩潰嗎?
    小麗很生氣地說,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多,而是孩子寫作業太磨蹭了。同樣的作業,她女兒的幾個好朋友都是7點之前就寫完,在小區裡跑著玩耍了,而自家孩子卻要在書桌前坐到9點半。 我聽了之後,不由想起剛剛給孩子讀的《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愛因斯坦小時候比較遲鈍,學習速度很慢,做事情也很慢。
  • 看過愛因斯坦的童年才發現,原來,我的孩子也有機會成為天才
    他出生時,有一個大的出奇而且有稜角的後腦勺,他的媽媽都懷疑他是不是畸形兒;他開口說話很晚,正常八九個月的孩子就會喊媽媽,一歲多的孩子就會說話,而愛因斯坦直到兩歲多,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都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弱智兒童。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家裡的女僕甚至乾脆背地裡叫他「笨瓜」。
  • 每日閱讀——《愛因斯坦的故事》
    有一天 他和家人在河邊野餐,一位親戚對愛因斯坦的母親說:「小愛因斯坦實在太嚴肅了,他為什麼總是喜歡一個人坐在那?」而愛因斯坦的母親卻說:「他那是在思考呢,我總覺得我的小愛因斯坦一定能成為一個教授呢!」那位親戚覺得很可笑,教授?在人們心中,只有那些非常聰明的人才能得到這個榮譽,連話都說不好的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 「給小板凳揉揉疼」太荒謬?尹建莉:那是你孩子獲得善意和尊重的...
    孩子單純如一張白紙,任何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任何經歷都是體驗和學習。萬事萬物,一張桌子,一根草,他們對它的態度是和人一樣的。她建議在孩子磕傷碰傷時,抱抱孩子,親親孩子,因為媽媽的吻是最好的安慰劑。當孩子情緒稍微穩定後,再引導他去善待對方,像對待他一樣,帶著他去給小板凳揉一揉,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 每日閱讀 | 《愛因斯坦的故事》
    有一天 他和家人在河邊野餐,一位親戚對愛因斯坦的母親說:「小愛因斯坦實在太嚴肅了,他為什麼總是喜歡一個人坐在那?」而愛因斯坦的母親卻說:「他那是在思考呢,我總覺得我的小愛因斯坦一定能成為一個教授呢!」那位親戚覺得很可笑,教授?在人們心中,只有那些非常聰明的人才能得到這個榮譽,連話都說不好的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 愛因斯坦與妻子都是學術天才,為何生的三個孩子中兩個是精神病?
    然而就是如此天才的二人,他們所生的孩子,三個之中有兩個是「精神病」其中又是什麼原因呢? 愛因斯坦自然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我們總是可以在物理書籍中看到他的出現。他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憑藉著自己的天資以及努力,他26歲便憑藉著自己發表的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愛因斯坦小時候
    愛因斯坦小時候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從小喜歡鑽研問題,做那些需要動腦筋、花氣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愛因斯坦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從兜裡掏出個指南針給他玩。他拿著搖來搖去,發現裡面的小針總是指著一個方向。
  • 從愛因斯坦的童年中發現:「天才」大多會有這些特質,父母別忽視
    其實,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他小的時候,並不是人人羨慕的「牛娃」,而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笨學生」。「天才」大多會有這些特質,父母別忽視其實在愛因斯坦的童年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一些小習慣,而這些小習慣也是造就愛因斯坦成功的關鍵之處。
  • 從愛因斯坦的童年中發現:「天才」大多會有這些特質,父母別忽視
    其實在愛因斯坦的童年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一些小習慣,而這些小習慣也是造就愛因斯坦成功的關鍵之處。有一次,在伊撒爾河岸野餐的時候,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的時候,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
  • 鄉村紀事:當年讀書時的桌子和板凳,我永遠不會忘記!
    望著活波可愛的小孫子那股興奮勁,我只有誇讚的份。這個星期六,小孫子給我展示的是他爸爸、媽媽剛給他買的新桌凳。那桌子是橘黃色的,桌面鑲著一圈天藍色的邊兒,顯得十分豔麗。書桌分兩層,上一層有三個方洞,可放書籍、筆缸、裝飾物等。下一層就是孫子用來寫字、畫畫的桌面。
  • 如何提升自信:四個實用方法,破除你的自卑,讓你變得越來越自信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信是很重要的。自信能讓我們保持良好的感覺,而自信的人,無論是求職還是戀愛亦或是交友都會比別人順利許多。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自信是講究方法的,如果我們能破除內在自卑的限制,亦或是懂得適當的舉措,我們就能徹底告別自卑,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
  • 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孩子卻有精神病?小兒子:有個天才父親沒用
    小兒子:有個天才父親沒用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很偉大的科學家,就連伽利略,牛頓都曾經公開表示過對愛因斯坦的敬佩。愛斯斯坦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他所創造出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讓很多人都痴迷。有的時候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如果沒有很好的把握一個度,就可能會誤入歧途。
  • 《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做夢一起玩小板凳火車的遊戲
    歡迎來到百家號《咔咔說動漫》,今天我們講的是:《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做夢一起玩小板凳火車的遊戲在我們童年時期有很多好玩的遊戲,比如:搖木馬了,過家家……很多等等,最近看的動畫片大頭兒子裡小編就看到了他在玩板凳遊戲,然後還做了一個很長的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吧
  • 孩子唯唯諾諾、不自信,我用這4種方法,幫孩子變得獨立、自信
    眼看自己喜愛的禮物就要被別的小朋友們選走了,看得出她心裡也是著急的。我跟她悄悄商量,說那兩隻小熊好可愛,肯定別的小朋友也都喜歡,如果能把它們擺在咱家的車上當吉祥物一定很不錯,琪琪能不能幫爸爸一個忙,咱把這兩個小熊接回家好不好?同時,我悄悄給老師使了個眼色,尋求帶隊老師的幫忙。終於在老師和同學們鼓勵下,琪琪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成功獲得了心儀的獎品。
  • 孩子內向不好?別再扭曲孩子的天性了
    姜慧為孩子不愛說話的事和她老公費盡心思,今天剛給欣欣報了小主持人培訓班。有一次,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做手工小板凳的作業,別的同學都在一起討論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小板凳,只有愛因斯坦一個人拿著筆在紙上勾勒小板凳的形狀。他獨自做了三個小板凳,並且一個比一個好。老師看到他的成果,在班上公開表揚了他,並號召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內向的人一個人獨處時,不會讓自己無所事事,他們會給自己安排事情,並且專注地只做這一件事。
  • 愛因斯坦的大腦並非人人有,別讓「天才式凌亂」毀掉孩子的創造力
    朋友最近很興奮,聽說像愛因斯坦、畢卡索、扎克伯格這些名人都是在混亂的書桌前激發出創造力的,感覺終於不用操心孩子房間的凌亂了。給他自由,還落得一身清閒,可以靜靜期待孩子創造驚喜了!朋友還引用了愛因斯坦的名言「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的大腦,那麼空白書桌又意味著什麼呢?」
  • 愛因斯坦和妻子智商都極高,為何會生出兩個患有精神病的孩子?
    愛因斯坦一生經歷過兩段婚姻,共有三個孩子,而這三個孩子當中,有兩個患有精神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瘋子。人們都說,天才與瘋子不過是一念之差,也有人懷疑,作為愛因斯坦的後代,他們的身上繼承的是無比優秀的基因,或許他們真的是與天才不過一念之差?然而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取得什麼驕人的成績,而就是大家眼中的瘋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愛因斯坦的第一個女兒,名字叫做麗瑟爾。
  • 被家長捧著的孩子最自信:你對孩子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情商和智商
    生活中你和孩子相處的地位是你高高在上?還是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可以說,父母對他們的態度、說話的語氣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在「步」邊上打了個大大的叉號,孩子用委屈的小眼神看著我說這個字沒有寫錯,由於我當時被憤怒佔了上風,還很嚴厲的不讓他看書,認為是他想偷抄這個字,我就把書寫在我這邊,又認真看了一下,原來孩子寫的那個「步」字是對的,我也查了字典,以前的老版本的字典,跑步的步下面是多一個撇筆畫的,兩個人都沒有錯,僅僅是時代在變化,孩子們的字也有了少許的變化,我們要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不斷更新自己才能順應時代發展!
  • 智商和遺傳有關嗎?愛因斯坦智商超200,小兒子卻是個瘋子
    牛頓、高斯和愛因斯坦等人,無一例外都是高智商的代表人物,人們估算他們的智商應該都超過了200。愛因斯坦是天才中的天才,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據說是智商230的牛人,比愛因斯坦還要高。其實智商的數值和測定方法有關係,愛因斯坦真的比不過陶哲軒?這可不一定。
  • 毫無理由的自信也比不自信強,想要孩子自信成長,從幼兒開始培養
    從嬰幼兒到青春期所經歷的這五個時期,也被稱為自信心建立的危機期,需要爸爸媽媽給與更多的指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危機,建立自信。04那怎樣從嬰幼兒開始就培養增強孩子的自信呢?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嬰兒成長起來的,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是新的世界,新的面孔,對自己未來要發生什麼完全不知道,雖然還小,無法講出來,但也是一樣有感受的,內心難免對陌生和不確定會有不安全感。孩子剛開始接觸一個新環境,新事物可能會有一點恐懼,不敢。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人自我保護的一種正常模式。